经商宝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 » 行业知识 » 正文

农药隐性成分问题如何解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21 14:55:22    浏览次数:54
导读

近年来,各地对农药产品添加隐性成分问题高度重视,查处和打击的力度在逐年加大,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取得农药登记证的产品

近年来,各地对农药产品添加“隐性成分”问题高度重视,查处和打击的力度在逐年加大,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取得农药登记证的产品中添加隐性成分的现象有所收敛,但有一种更加隐蔽的现象正在抬头,而且呈愈演愈烈趋势。近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组织召开农药中隐性成分检测技术专题研讨会,专家们对我国24种禁限用农药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建立、检测方法和结果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提出了很多针对性建议,并对下一步工作安排提出指导性意见。据了解,一种先进的便携式红外光谱检测仪在我国农药打假舞台正发挥积极作用。这种先进的检测设备在国内农药检定的相关部门已经得到使用,目前已有河南、河北、安徽、湖南和湖北等农药检测部门参与培训。据介绍,该技术可用于取得登记的农药产品管理和质量控制,也可用于对非法添加禁限用的农药如高毒有机磷农药,是市场执法的重要手段。这种方法可用于农药纯品、单剂和混剂的定性检测,通过自动检索谱库,自动匹配和采用差谱等技术,确定产品中的有效成分。经现场演示,检测人员用吸管从送来的农药样品中抽出试样,滴到小玻璃片一滴,风干后刮出晶体放到红外检测仪上,最快40秒钟,计算机上显示被检测农药的成分。这种检测仪器用于定性分析,十分快捷。被业界称为“照妖镜”。有了这样的检测仪器,大大提高了检测速度,对农药中隐性成分的检测效率大大提高。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以上消息来自互联网作品,本网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真实性负责,也不对该页面的知识产权负责,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我们将马上处理。
 

Copyright © 2016-2021 经商宝 - JingShangBao.Cn .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0017808号-4

Processed in 0.025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1.2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