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宝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 » 行业知识 » 正文

哪些原因会造成农药药性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21 08:56:50    浏览次数:81
导读

  农药对病虫害的出现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想要效果发挥到最佳,就要科学使用,那么哪些原因会造成农药药性差呢?  用药时机把

  农药对病虫害的出现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想要效果发挥到最佳,就要科学使用,那么哪些原因会造成农药药性差呢?   用药时机把握不准。打药务必抓住时机,只有了解病虫所发生的规律,适时用药,方能秦效。  病虫抗性不断增加。病菌和害虫对农药的抗性,是当今阻碍农药发挥应有防治效果和潜在效能的现实问题。  不懂技术,防治对象不明确。病当虫打,虫当病杀,草做虫除,这首先是诊断错误,判别不清,导致错误用药,防治不佳甚至产生药害。  施药方法不当。田间病虫的发生、危害和栖息在作物上都有一个危害部位,这特定的部位,便是农药应该射中的靶。射不中靶,农药防效就差。  农药自身防效的局限。有些农药对某些病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对另一些病虫却无能为力,防效极差。  喷施药液浪费大。目前农村普遍使用的喷药器具,费劳力、浪费大、雾粒粗、防效差。这种喷雾器喷出的雾粒,粘着性差,沉积率低,药液滴落在土壤里,流失在水域中,不但白白浪费了药液,而且严重地污染了环境。  施药时间未把握好。昆虫的活动受日夜交替规律的支配,也有自己的“生物钟”.因此,我们应掌握害虫的活动规律,在一天中,分别不同时间,有针对地按时施药,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天敌的减少。由于连年大量施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害虫的天敌受到极大的杀伤,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导致害虫再度猖獗,形成了恶性循环。  天气条件的制约。不同的气象条件与农药的防治效果非亲非故。不同的温度、湿度、光照、风力、阴晴等对病虫的发生、活动规律和防治效果都有影响。如风大药液飘移、吹散,影响防效。施用乳油剂型农药,喷药时要求24小时内无雨。  兑药水质的原因。水有硬水和软水之分。井水、矿区水、某些山区的泉水多为硬水,稀释农药效果差,因内含矿物质,会分解农药的有效成分;而塘水、河水、溪流水多为软水,矿物质含量少,稀释农药效果好,但这些塘水、河水如很浑浊,也会影响药效的发挥。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以上消息来自互联网作品,本网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真实性负责,也不对该页面的知识产权负责,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我们将马上处理。
 

Copyright © 2016-2021 经商宝 - JingShangBao.Cn .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0017808号-4

Processed in 0.030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1.2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