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宝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 » 行业知识 » 正文

中秋奢华高价月饼出现“死灰复燃”之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01 10:28:29    浏览次数:115
导读

  临近中秋,有关媒体通过走访发现一些商家又打着高端定制尊贵气息等幌子推销高价月饼,奢华高价月饼出现死灰复燃之势。在北京

   临近中秋,有关媒体通过走访发现一些商家又打着“高端定制”“尊贵气息”等幌子推销高价月饼,奢华高价月饼出现“死灰复燃”之势。在北京一家知名饭店,一盒月饼搭配上进口红酒、巧克力、鹅肝等,售价变成近2000元。在某知名电商网站,出售的月饼许多都在千元以上,有的甚至数千元,且宣传语多标明“团购有优惠”。这些高价月饼是不是全部卖给了行贿者?不一定。

现在,民间亲朋往来互送礼品档次日益攀高是不争的事实,城市里送几百上千元的白酒红酒、茶叶等并不稀罕,中秋节送一盒几百元的月饼并非不可能。但是,一盒月饼动辄上千甚至好几千元,那就有用于行贿的重大嫌疑,即使是富人,他挣的也是辛苦钱,舍得这样挥霍的人恐怕很少。尤其是以“团购”、“打折”为促销手段的高价月饼,很可能就是瞄准国企或行政机关公款购买的。中纪委网站派记者查访高价月饼现象,就是要防止这种现象。

这个问题很有趣。商家生产某种商品之前,如果没有发现确切可靠的销路,他一般不敢贸然上马。既然敢于为此投入大量金钱,他们一定是通过种种途径获得了某种市场需求的暗示,甚至事先就得到了“订购高价月饼”这样的“定心丸”。为何?
隐藏在人心底的动机虽然非常私密,但只要想把它付诸行动,就必然会有所暴露。比如某些官员或行贿者觉得反“四风”风头已过,中秋节时送礼品或收礼品不会有啥大风险,那么,就会有官员有意无意地在某些特定场合流露出这种心理,某些心领神会的人节前就会到商店打听有没有高价月饼,如果没有,他就会询问或建议能否定制一些。一人问,可以忽略;几人问,就会引发老板警觉;如果有许多人问,商家就会明白其中蕴含着市场需求,知道赚取利润的机会来了。如果这种现象普遍发生,那就会形成“奢华月饼死灰复燃”的一种风气或现象。

作为一种腐败的动向或信号,中纪委对月饼进行调查是必须的,但高价月饼本身毕竟是无辜的,因为它就是一种奢侈品,就像意大利的高档汽车、瑞士的天价手表、法国的高档香水或中国的冬虫夏草,只是市场需求和商家追求利润动机的反射而已,充其量是增添了腐败的道具,而不是腐败的根源。

要想让高价月饼存在但不与行贿联姻,唯一的办法就是切切实实地把大大小小的公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官员们压根就不敢索贿,即使有人主动送到他手里,他也因为风险太大、有可能得不偿失而拒绝收取。

《中国商报》指出,中秋、国庆将至,落实八项规定又到了重要时间节点,对问题苗头一定要早研究、早警示,坚决查处顶风违纪行为,遏制奢靡浪费之风,风清气正要靠持之以恒。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以上消息来自互联网作品,本网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真实性负责,也不对该页面的知识产权负责,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我们将马上处理。
 

Copyright © 2016-2021 经商宝 - JingShangBao.Cn .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0017808号-4

Processed in 0.026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1.2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