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宝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 » 行业知识 » 正文

农药三剂使用须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20 08:33:27    浏览次数:85
导读

  农药三剂主要指的是除草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具体使用要点如下:  除草剂喷施如何不影响后茬作物?  一、要根

  农药三剂主要指的是除草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具体使用要点如下:
  除草剂喷施如何不影响后茬作物?
  一、要根据不同土壤特性、微生物种类、气候及灌溉条件,选用不同的除草剂。
  含氯磺隆成分的除草剂在土壤中主要通过水解作用降解,遇到大田为碱性土、用药当年降雨量少、土壤干旱等情况,它们在土壤中的残留期往往延长,后茬作物易受害;反之,酸性土、土壤湿润或灌水农田,则残留期缩短,后茬作物相对安全。
  二、种植后茬作物前,应了解前茬施用过的除草剂是否对后茬作物有药害。
  如前茬施用过含氯磺隆、甲磺隆成分的除草剂如麦草宁、麦草灵等,则后茬不能种植玉米、大豆、棉花、花生等作物,也不能作秧田。
  三、改善施用方法,减少土壤残留量。
  (1)用药量要准确,喷洒要均匀,不漏喷、不重喷;
  (2)使用时期要灵活。可在作物播前、苗前进行土壤处理,也可苗后喷雾;
  (3)合理施药。氯磺隆与24-D丁酯混用,可使氯磺隆用药量减少50%。普施特土壤处理可与氟乐灵、乙草胺、甲草胺、赛克津等混用。
  杀虫剂效果越用越差是质量问题还是方法不对?
  一种农作物杀虫药剂,开始使用时,杀虫效果往往很好,但随着用量不断增加和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抗药性上升的案例不断出现。那么,怎么做才能提高农药杀虫剂效果呢?
  适时用药害虫全生育期一般分为成虫、卵、蛹、幼虫四个时期,卵、蛹、老熟幼虫抗药力强。故要抓紧在幼虫三龄以前和若虫期,抗药力弱时施药,有利提高药效。
  适度用药一是用药量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二是药液浓度不可过高或过低。过高会引起人畜中毒,给农作物造成药害,过低杀虫效果差。
  对症用药有的农药,虽具有胃毒、内吸、熏蒸等多种功能,可防治多种害虫,但对不同害虫,仍有药效快慢、高低不同,所以要对症用药。
  喷施农药不要在高温的中午喷药,此时害虫多藏匿不活动,药液很快会干涸,杀虫效果差,且易引起人畜中毒和药害。要让药水顺茎杆流到下部和害虫身上,增强杀虫效力。此外,要注意轮换用药,以防害虫产生抗药性。
  植物生长调节剂怎样用才对?
  1、掌握正确的使用浓度、使用方法、使用部位等,就如瓠瓜而言,使用乙烯利可促进主蔓早开雌花,但使用时必须是4~6片真叶期,提早使用容易发生药害;茄果类蔬菜使用24-D很容易产生药害,防止方法是掌握使用浓度,并根据使用时植株的长势、温度等作适当调整。
  2、先要试验,确定最适合的使用浓度,再大面积推广。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效果与使用浓度密切相关,如果浓度过低,就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浓度过高,会破坏植物正常的生理活动,甚至伤害植物。
  长势旺的作物,使用延缓剂的浓度可以高一些,如徒长甚至抑制不住,也可增施1~2次。
  长势一般的作物,施用延缓剂的浓度要低些,一次即可。
  长势不良的作物,没有延缓生长的情况,可不必施用生长延缓剂。
  3、注意使用时的气候条件。在干旱气候条件下施药的浓度应降低;反之,在雨水充足的季节里施药,应适当加大浓度。施药时间应掌握在上午10点、下午4点左右,在大风天气和即将降雨时不宜施药,施药后4小时遇雨要酌情补施半量或全量药液。
  4、使用部位及方法要正确。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要根据施用目的和药效原理确定处理部位。如24-D防止落花、落果,就要把药剂涂在花朵上,抑制离层的形成,如果用24-D处理幼叶,就会造成伤害。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欢迎至中国最大的农药信息网查看。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以上消息来自互联网作品,本网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真实性负责,也不对该页面的知识产权负责,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我们将马上处理。
 

Copyright © 2016-2021 经商宝 - JingShangBao.Cn .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0017808号-4

Processed in 0.020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1.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