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宝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 » 行业知识 » 正文

棉花除草剂的主要药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20 08:32:27    浏览次数:7
导读

  棉花杂草种类多,繁殖力强,危害重,是影响棉花生产的主要自然敌害之一。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减少了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棉花杂草种类多,繁殖力强,危害重,是影响棉花生产的主要自然敌害之一。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减少了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近几年,除草剂的施用面积与施用量逐年增加,节省了农民治荒除草的时间。但由于人为原因,除草剂的不当施用,会给棉花种植造成药害,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下面将棉花除草剂的主要药害介绍一下,让您对此有了解以防治它的发生及蔓延。
  1、乙草胺药害
  在棉花育苗期,棉种在播后苗前采用乙草胺除草,极易发生药害,尤其在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棚内高温高湿时,有利于乙草胺分解,使棉苗芽鞘下部吸收的浓度高,药害发生较重,甚至可能使苗床内的棉苗全部死亡。其症状是整个幼茎表皮呈现黄褐色,部分子叶柄也出现黄褐色,药害较轻时,内部维管束为绿色,药害缓解后逐渐恢复生长,药害较重时,侵害维管束,导致棉苗枯萎。
  因此,棉花营养钵育苗时最好不使用乙草胺。若已使用了乙草胺,也应在棉苗出土后,及时晒床降温,将床土晒白。药害出现后,在晒床基础上,适当保温,促进真叶生长,提高棉苗抗逆性。在棉苗移栽后的生长期,有的地方在使用乙草胺和盖草能除草后,棉叶出现枯焦现象,这是因为乙草胺能抑制植物细胞分裂;如果受害较轻,在10天内不死,通过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生长,则对棉花产量影响不大,因此,千万不要将乙草胺喷到棉叶上,只能用于作棉田的土壤封闭处理。
  2、2.4-滴丁酯
  在芦苇场及其他农田使用该除草剂时,常因飘移而出现大面积棉花受害现象。受害棉花主要症状为上部幼嫩叶片成鸡爪形,叶片及苞叶皱缩,叶色变绿,苞叶张开,棉蕾变黄脱落,严重的有7~8片叶出现上述症状,一般的有3~4片叶,较轻的也有1~2片叶,2.4-滴丁酯具有较强的内吸传导性,对棉花等双子叶植物幼嫩叶片和腋芽,一旦造成药害,则不可逆转。一般在顺风方向2500米以内,棉花均可不同程度遭受药害。另外注意分装和喷施2.4-滴丁酯的器械要专用,不能接触或误喷在棉株叶片上。
  3、扑草净
  扑草净会使棉花嫩叶片表现褪色、失绿和枯萎。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欢迎至中国最大的农药信息网查看。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以上消息来自互联网作品,本网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真实性负责,也不对该页面的知识产权负责,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我们将马上处理。
 

Copyright © 2016-2021 经商宝 - JingShangBao.Cn .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0017808号-4

Processed in 0.039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1.2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