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宝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 » 行业知识 » 正文

南寨镇: 党建领航打造“三色基地” 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0-19 09:43:56    浏览次数:228
导读

今年以来,千阳县南寨镇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以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绿色产业基地、蓝色培训基地的“三色基地”为抓手,

今年以来,千阳县南寨镇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以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绿色产业基地、蓝色培训基地的“三色基地”为抓手,以“教育党员干部提升服务素质、发展产业破解脱贫攻坚难题、农民培训增加脱贫致富能力”为目标,着力解决当前镇域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持续培育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精准脱贫新动能。

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南寨镇不断强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镇党委开拓思路,创新方式,充分利用“两室两微”平台(镇村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微博、微信)开办“党员课堂”,由镇党委班子成员、村支部书记、农村党员三支队伍组成讲师团,以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为主要形式,轮流对全镇党员干部进行授课,形成“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机制。组织全镇党员干部广泛开展理论学习、时政宣讲、法制教育、现代农业技能培训、先进事迹报告、红色教育基地传承等学习教育活动。

以“苹果小镇党旗红”作为全镇特色主题实践活动,将模范带头作用突出的党员组建成一支追赶超越先锋队,聚力镇域经济建设,带动全镇党员干部围绕发展大局,立足岗位做贡献、敬业工作创一流,努力做到带头服务群众、带头经济发展、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真正把党员的身份亮出来,党员的形象树起来,党员的作用发挥出来。建立党委评优台、支部先锋榜,评选出7名村支部书记作为“季度之星”,58名党员为“党员先锋”,大力宣传先锋典型,进一步激发起了全镇党员干部追学赶超的激情和热情,汇聚了强大的追赶超越正能量。

南寨镇贫困村15个,贫困人口4600余人,脱贫任务艰巨而又紧迫。“发展产业项目,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能力’,才能真正拔掉‘穷根’。”年初,镇党委制定的抓党建促脱贫方案中将“党支部+经济合作社+产业+贫困户”的搭载模式作为全镇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有力抓手,要求每个党支部围绕脱贫攻坚目标成立一个集体经济合作社,打造一个绿色产业基地,通过企业带动、大户示范、能人引领的方式,由经济专业合作社利用产业搭载模式将贫困户纳入,壮大集体经济,破解农村经济空壳现象,着重发展苹果、西瓜、大棚蔬菜、干杂果、山*菜、畜牧等特色产业,实现村村有项目、户户有产业的扶贫模式,促进农民增收。

刘家坳村作为全镇“三变”试点村,引进陕西天行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刘家坳村经济专业合作社共同组建新型经营主体,流转200亩*地建设红豆杉养生公园,带动贫困户就近创业就业;南寨村、朝阳村、新西村等依托龙头企业海升公司苹果产业发展优势,建成矮砧苹果示范园3个,培育苹果种植大户21户;千塬村和大寨村发展中棚西瓜300座,日光温室大棚15座,其中扶持贫困户发展中棚89座;走马堎村建起百亩以上樱桃和葡萄采摘园一座,发展种植山*菜150亩,苹果育苗基地1个;闫家村依托发展黄花菜种植及深加工项目,种植200亩黄花菜,建起烘烤房200平米;在六个村建成规模化畜牧养殖基地6个,奶山羊、生猪、牛存栏共计2000余头。据统计,全镇通过产业发展共搭载贫困户807户2740人,实现每人年均增收500元,为实现脱贫奠定了基础。

文化水平较低、素质不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一现状,南寨镇党委将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提高广大农民素质、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作为治本之策。镇党委通过走访群众、和村两委座谈等形式实地了解农业产业扶贫中遇到的问题,准确掌握农业产业发展中的遇到的技术难点和诉求,以打造蓝色培训基地为抓手,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将缺技术的农民培养成为职业农民和产业工人,使“农民”向“蓝领”转变,促进农民增收。

依托西农苹果试验站、海升苹果田间大学、党员产业示范园等培训基地,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深入田间地头、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家中进行观摩学习120余次,学技术、学管理、学经营,进一步开阔了贫困村党员干部群众的眼界思路,不断提升贫困群众自身的“造血”技能。将返乡创业人员、乡*专家、40岁以下党员干部共60余人纳入镇产业发展人才库作为产业发展带头人进行储备,对其发展产业优先提供项目支持和技术指导,培育出一批能带动农民致富的“领头雁”。 开展“职业农民培训”、“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共计60余场次培训农民2000余人次,加大对群众政策法规、乡风文明、农业技术、劳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培训一批职业农民和劳务技术能手,增强农业发展和劳务技能。将培训合格的人员483人联系推荐到企业就业,同时发挥千阳劳务产业银川支部的作用,组织带领500余名贫困户和群众外出务工增加收入,扎实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以上消息来自互联网作品,本网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真实性负责,也不对该页面的知识产权负责,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我们将马上处理。
 

Copyright © 2016-2021 经商宝 - JingShangBao.Cn .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0017808号-4

Processed in 0.030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1.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