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宝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 » 行业知识 » 正文

青龙村通路引水发电 产业入股致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0-17 10:06:43    浏览次数:270
导读

很难想象在一年多以前,“地无半亩平”的马山县青龙村会是今天的模样。村民种养出来的农产品无法及时外运销售,导致该村无法外出

很难想象在一年多以前,“地无半亩平”的马山县青龙村会是今天的模样。村民种养出来的农产品无法及时外运销售,导致该村无法外出务工的116户444人处于贫困状态。如今,眼前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已经延伸到了家家户户,带动了当地老百姓创业致富。这些屯路的修通正是青龙村2017年脱贫攻坚的成果。

“一路通,百业兴”,行路难是制约着青龙村脱贫的瓶颈。驻村第一书记邹鸿辉驻村后,明确提出强化屯路建设是实现青龙村致富的必要途径之一。村民听说邹书记要带领大家修路,村民纷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驻村工作不是搞花架子,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为村民办实事。只有把自己当做村里的一分子,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这是记者常听到邹鸿辉在工作中常说的一句话。今年青龙村建设通屯道路两条共2000米,水柜3个,还将加建通讯基站,基础设施不完善造成的村民通行难、饮水难等问题将彻底解决,给脱贫致富打下牢固的基础。

第一书记邹鸿辉驻村后,其后援单位广西医科大学先后送来资金近30万元,挂村单位马山县扶贫办也送来物资4.2万元,这些支持极大的完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帮助贫困户解决了不少急难问题。2017年,青龙村利用政府各项扶贫政策,引领村民成立3个合作社,扩大了1个合作社,116户贫困户均加入合作社中,养殖肉牛、*猪、里当鸡、黑山羊、竹鼠等,贫困户从中获取劳务、销售分红等收入明显增加。

随着精准扶贫走向纵深,青龙村在合作社发展的基础上,今年又投入扶持资金50多万元,在村里开创性的种植了花卉产业,同时吸引村里的返乡青年回来创业。另外还在村里完成了能繁母猪养殖基地建设和20千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这些项目的落成每年可以给村集体经济增收4万多元。
一条路,能带动一项产业;一个好的产业,可以实现“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愿望。扶贫注重因地制宜,选好优势支柱产业,让贫困人口有稳定收入,让原本贫困的“肌体”不断“造血”。2017年,邹鸿辉又提出了新的想法,青龙村积极向“三变”改革,把村里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把村里的资源变成可发展性资产,利用有限的资源发展更多的项目。把扶贫资金折量入股,使更多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拓宽农民创收渠道,稳定群众收入来源,建设青龙村长效脱贫机制。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以上消息来自互联网作品,本网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真实性负责,也不对该页面的知识产权负责,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我们将马上处理。
 

Copyright © 2016-2021 经商宝 - JingShangBao.Cn .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0017808号-4

Processed in 0.032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1.2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