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宝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 » 行业知识 » 正文

农村残疾妇女开馍厂带动村里人致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0-15 10:10:14    浏览次数:241
导读

近日,小编在涡阳县丹城镇陈老家行政村姚李庄上看到,一名残疾妇女正和丈夫一起蒸馍。她叫刘翠玲,今年46岁,是一位高位截肢的残

近日,小编在涡阳县丹城镇陈老家行政村姚李庄上看到,一名残疾妇女正和丈夫一起蒸馍。她叫刘翠玲,今年46岁,是一位高位截肢的残疾人,丈夫叫姚光荣,眼睛高度近视。

前几年,他们一直在外打工,去年3月份在涡阳农商银行丹城支行的帮助下办了一个馍厂。现如今的刘翠玲,馍厂办的红红火火,一天收入近千块。同时,她还解决了村里6名邻居的就业问题。

军中亳牛 她告诉小编,他们从早上就开始做,很多人都到他们家里去买。自己在一次和朋友聊天时听说,做馒头在周边村里卖生意很好。本身就喜欢面食的她得知后,十分高兴,决定自己开一个馍厂。

他们在创业时资金受阻,只有一万块钱。银行工作人员得知后,第一时间 给他们贷款5万元,帮助他们创业,工作人员正在和他们交流馍厂下步发展。 去年8月份她的馍厂正式开业,由于两口做人实在,服务态度好,卖馍的生意也越来越好。经过大半年的创业,刘翠玲的馍厂在该村办的红红火火,每天进账近千元。

机器出的馒头十分劲道,做馒头最重要的就是用面,把面用机器和好后,就能出好馒头。 刘翠玲的馍厂还解决了村里6名邻居的就业问题。每人一天能挣一百多块钱。正在下村里卖馍的刘侠激动地说:“我负责下乡卖馍,一天能挣百十块钱,还不误带孩子,挺好的。” 他们在农村老家卖馒头,周边好多村他们是第一家开始卖的。刘翠玲说,自己是残疾人,干不了什么大活,只能和丈夫一起做点馒头。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以上消息来自互联网作品,本网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真实性负责,也不对该页面的知识产权负责,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我们将马上处理。
 

Copyright © 2016-2021 经商宝 - JingShangBao.Cn .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0017808号-4

Processed in 0.018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1.2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