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宝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 » 行业知识 » 正文

册亨县小伙辞职回乡种植花菇发家致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0-07 16:15:31    浏览次数:304
导读

贵州黔西南州册亨县庇佑镇的王永顺家里条件并不好,为了养家糊口,他只能去外地打工。在福建打工,他看到别人种植花菇的技术,想

贵州黔西南州册亨县庇佑镇的王永顺家里条件并不好,为了养家糊口,他只能去外地打工。 在福建打工,他看到别人种植花菇的技术,想到自己在家乡也有种植经验,于是他一边向当地人学习,一边自己摸索。

四五年后,王永顺已经掌握花菇的种植技术。于是他开始思考,返乡种植花菇不仅成本低,又离家近,可以照顾老人和小孩,再加上政府还有很多优惠政策,在当地种植花菇比去外面打工好。 经过实地考察,王永顺最终选定在册亨县坡妹镇民族村种植花菇。 种植花菇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

在种植花菇的木棚里,王永顺总会不厌其烦的地查看每一袋菌种,并用小刀帮助刚刚冒出头的小花菇挣脱塑料菌袋的束缚,因为菌袋比较厚,单靠花菇自己的力量很难冲破菌袋。如果划得不及时,冒出来的小花菇就会因为缺氧而憋死腐烂在菌袋里。 每天来来回回穿梭于一排排菌种之间成为了王永顺的必做工作之一。

6年,将近3000个日日夜夜与花菇亲密接触、不断摸索实践,现在王永顺的花菇种植已经初具规模,年增纯收入至少十四、五万,这比外出打工挣钱多得多。 王永顺的致富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不要总把眼睛盯着远方,眼前的资源更值得分析和利用。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

让王永顺高兴的是,国家农业政策好,种植花菇的项目还得到了当地政策的扶持,对于未来,王永顺充满信心,准备扩大规模,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周围的农户,有钱大家一起赚。 一路走来,王永顺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依旧选择坚持,因为他觉得种花菇是一定可以赚钱的。这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源自于王永顺一开始外出考察技术、市场了解到的信息。很多农民发展养殖业都是临时起意,没有做好足够“功课”。但是,如果种植养殖出的农产品不符合市场的需求,没有大量的销路,那么产出的越多赔得越多。 在考察技术、市场的同时应该注重了解国家的 政策。这样一方面可以得到政府的支持,获得一定的资金扶持,更重要的是有可能得到相关的培训帮助,更有利于农民务农致富。农业与市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农民在前期做好充分准备,在市场上将会得到更大的利益。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以上消息来自互联网作品,本网不对该页面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真实性负责,也不对该页面的知识产权负责,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我们将马上处理。
 

Copyright © 2016-2021 经商宝 - JingShangBao.Cn .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0017808号-4

Processed in 0.019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1.2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