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2020年东盟轮值主席国越南的组织下正式签署。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由东盟10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6个国家参加,该谈判从2012年11月正式启动,历时8年,其中印度因“有重要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而暂时没有加入协定。
截至2018年的统计数据,协定15个成员国将涵盖全球约23亿人口,占全球人口的30%;GDP总和超过25万亿美元,所包括的区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15日上午出席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会议时表示,今天我们15国领导人共同见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作为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这不仅仅是东亚区域合作极具标志性意义的成果,更是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胜利,必将为促进地区的发展繁荣增添新动能,为世界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贡献新力量。
李克强指出,当前国际形势下,RCEP经过8年谈判得以签署,让人们在阴霾中看到光明和希望,表明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是大道、正道,仍然代表着世界经济和人类前进的正确方向。让人们在挑战面前选择团结与合作,而不是冲突与对抗,选择守望相助、同舟共济,而不是以邻为壑、隔岸观火,向世界表明开放合作是实现各国互利共赢的必由之路。前进的道路总是不平坦的,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携手合作,就一定能够开创东亚乃至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张建平:它(RCEP的签署)有利于我们跟我们的合作伙伴去对接经贸规则,去谈判新的经贸规则,去降低我们的交易成本和提升我们的营商效率、改善营商环境。由于大量的贸易投资壁垒被清除掉,所以中国和这些国家间的贸易会显著增加,我们的投资也会显著增加。贸易投资的增长就意味着中国的产业发展会增加新的动力,以及我们的就业、税收、财政状况都会得到显著提升。中国在转型升级的过程当中,我们也会和这些(RCEP)成员通过加强全球供应链和全球价值链,更加高效率地衔接,形成更合理的分工、优势互补,使得中国朝更高水平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