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刊之日至今,已有五年时间。五年,在整个历史长河里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对于中国零售业而言,这五年却是波澜壮阔、发生剧变的五年。这五年来,我们亲眼见证了中国零售业一路的发展和变化。还记得在2010年时,我们还在探讨联营、自营两种模式孰优孰劣,但5年后,共享经济已经呼啸而来,不仅对传统的商业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而且将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共享经济崛起
共享经济已经被认为是下一个十年的商业模式。如果对还未上市的一些企业进行盘点,可以看到如Uber、小米、Airbnb、Palantir等,都是共享经济模式的践行者。与传统的商业模式相比,共享经济具有利用社会闲置资源,降低交易边际成本,提高商品服务性价比,增加个性化消费体验等优势。可以说,共享经济秉承互联网的去中心化浪潮,正在全世界掀起一场存量革命。而根据普华永道的估算,到2025年,共享经济全球市场规模将增加至3350亿美元。
共享经济模式正在改变着各行各业,例如共享采购、共享金融、共享物流、共享租车等等。
通过共享模式,越来越多的碎片化资源,通过互联网汇聚起来,正在产生巨大的价值和效应。所以,我们可以大胆预言,未来的社会将成为共享主义的社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样一种共享精神将会大行其道。而具体到零售业,那些具备共享思维、共享精神的零售商,才有可能在这场巨变中生存,并在未来活得更好。
但遗憾的是,今天我们看到很多实体零售商,仍然没有走出传统的圈子,采用传统的经营模式,埋着头在努力经营自己的生意,讨论如何在现有的模式下提高效率、如何把服务做得更好、如何把产品做得更便宜。这就如同在“泰坦尼克号”这艘已经快沉没的巨轮上奋勇争夺,想要夺得第一,但其实最终的结果都是一个:被大海所淹没,因为,和以往不同的是,今天的游戏规则、增长模式都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
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互联网正在改写原来传统零售学的原理,过去我们的盈利公式是盈利等于商品乘以顾客,是一种线性创造利润的模式,但在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时代,这个公式被改写了。我借用了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提出的著名质能公式:
E=MC2, M是商品,C是顾客。可以看到,在新的模式下,利润的增长已经由原来的线性变成非线性甚至是指数式的增长。
显然,如果不能跳出传统思维的藩篱,那么无论你多么努力,结果都不会有质的改变,因为,游戏规则已经改变,商业模式也已经改变。因此,实体零售商需要跳出“泰坦尼克号”,用互联网思维来武装自己,改造传统的思想,从以往的单打独斗中跳出来,让自己具备共享主义的基因,这样才有可能在未来占据一席之地。
可能有的实体零售商会说:“不是我不想转型,而是消费者的需求在减弱,大环境如此,我们怎么转型也无济于事?”
真的是这样吗?先让我们看一个例子。
家电零售是一个十分传统的行业,但一家名叫“汇通达”的公司却在这个传统行业内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事实上,在传统的家电零售业,很多零售商会抱怨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知道,很多家电零售商都主打城市市场,而对于消费力较弱的农村市场,却很少问津。而汇通达公司则将目光聚焦在了农村市场。众所周知,每个村镇都有电气零售店,他们的采购量很小,一个月可能就和上级代理商采购一两单,这些订单可以说是十分碎片式的订单,也很难从上级代理商那里拿到好的价格。而汇通达通过互联网平台,将成千上万家村镇零售店的碎片式采购订单聚合起来,集中到厂商处进行采购,这样使得采购价格大大降低,村镇零售店可以以较低的价格采购到想要的家电产品。这就是共享采购的模式。
通过这种共享采购的模式,汇通达从3年前传统批发模式时年营业额10亿元,迅速成长为一家年营业额超过100亿元的企业,这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下是很难想象的,但通过互联网+共享模式,汇通达在短短三年内实现了这样一个堪称高速的增长。
据介绍,仅在江苏,汇通达即拥有超过3000个会员店,这些会员的进货渠道都是汇通达,而在过去,他们面对的是制造商。大批会员的加入,让汇通达具有强大的采购能力。加上汇通达独特的策略,使上游制造商使用边际产能即可满足汇通达商品采购需求,这样就大大缩短了生产至销售的通路,降低了成本,使得原先在整个供应链中浪费的费用得以节约留存,再根据价值贡献大小分享利润。这样,汇通达便构建出了一个三方多赢、上下协同、导向一致的生态链体系。
提升供应能力
这就是共享模式的魅力所在:能够让生态链里的所有环节都实现共赢。实际上,在共享模式中,还有一个核心因素,那就是对供应能力的提升。这也是供应学派的核心思想之一,即在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上,供给居于首要的、决定的地位。社会的购买能力取决于社会的生产能力,而社会的生产能力就是社会的供给能力,人们在向社会提供商品的过程中自然会创造出多方面的需求。社会的供给能力越强,需求就越大。
按照这一思想,我们对汇通达的案例进行分析。农村家电市场的消费力为何比较低?其实这和传统的家电销售模式有很大关系。我们知道,传统的家电销售模式是层级渠道制,这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是产品层层加价,在乡镇市场销售的产品,常常比城市市场销售的同款产品价格高一截。然而,农民收入本来就低,他们购买的产品价格反而更高,这就制约了乡镇消费水平的提升。
但是,汇通达通过共享采购的模式让乡镇消费者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因为按照汇通达的要求,所有会员店都只能平价销售,所以会员店卖的产品价格都要略低于其他店。过去,产品到消费者手里需要经过制造商→总经销商→分经销商→地级销售商 →零售商 →消费者等多个环节,现在就直接从制造商到乡镇零售商再到消费者。链条短了,加价的环节少了,售价自然就降低了。
可以看到,通过共享采购模式,使得产品的价格下降,也就意味着供应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供应能力的提升,则释放了更多农村消费者的需求,由此打开了农村的家电零售市场。
其实,这种碎片式的资源、产能或需求在每个行业内都存在,比如趣分期的共享金融模式,就是在整合了大学生的碎片式购买需求的基础上而诞生的;而“E袋洗”的共享洗衣模式,同样也是通过整合各个城市洗衣企业的过剩产能,汇聚起来形成了一个更便宜的产品,从而使得消费者的洗衣需求得以更多的释放。
其实,无论是汇通达,还是趣分期、E袋洗,如果对他们的商业模式进行剖析,我们会发现,利他、共赢都是他们身上最明显的标签,而这也正是共享经济、共享模式的核心思想之一。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下,零售企业每天想的都是如何打败竞争对手、如何赚取更高的利润。但在互联网时代,这一思维模式已经过时,我们需要打败“自私”这一最大的敌人,通过共享模式去团结更多的企业、更多的人,建立更加广泛、利他的生态链,我相信这样我们就能够赢得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