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儿童居多。
病因包括先天遗传性与自身免疫性,与感染、药物、环境等因素有关。同时,65%-80%重症肌无力患者有胸腺增生,10%-20%伴胸腺瘤。主要症状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减轻。
重症肌无力临床治疗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溴吡斯的明)、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强的松、甲基强的松龙等;硫唑嘌呤;环抱素A;环磷酸胺;他克莫司)、血浆置换、丙种球蛋白,以及中医药。
目前,重症肌无力的中医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中医学中,重症肌无力属于“痿证”范畴。根据“治痿独取阳明”、“脾主肌肉”,其病机以脾气虚证多见,临床多采取“桃清止萎汤”治疗。
重症肌无力存在典型的“晨轻暮重”现象,即发病初期往往感到眼睛或肢体酸胀不适,视物模糊,容易疲劳,天气炎热或月经来潮时疲乏加重,但随着病情发展,骨骼肌明显疲乏无力,其显著特点是肌无力在下午或傍晚劳累后加重,晨起或休息后减轻。
根据人体阳气运行的“旦惠,昼安,夕加,夜甚”规律,这属于重症肌无力属于典型的阳虚、气虚。
然而,既往采取桃清止萎汤的治则治法,其临床疗效不甚理想,对患者肌力及乏力症状的缓解不甚明显。
面对这样的困局,如果你就是一名中医,你会如何破局呢?
来自中国南京桃清堂中医门诊李艳波大夫作出了这样的思考:
反复思考其中医认识及疾病规律,考虑其原因很可能与我们既往只重视脾胃气虚、经络空虚,而忽略了风寒外束这一关键病机有关。外寒之邪外袭肌表,症状复杂多样,不一定都会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咳痰等典型的表证,其突然出现的眼睛不适,肢体酸胀不适,浑身酸痛,倦怠乏力,容易疲劳,也属于风寒表证。
中医药治疗 重症肌无力的中医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重症肌无力属“痿症”范畴。根据中医理论,在治疗上加用中医中药,可以减少免疫抑制剂带来的副作用,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上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而且能重建自身免疫功能之功效。
李艳波大夫表示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按照中医理论归属为痿证范畴,眼肌型又称睑废、睑下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将该病归属风痿范畴,即虚邪贼风,致病最主要因素在于体虚。据临床数据统计,中医治疗具有明显疗效,可全程参与,且治疗副作用少,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需经验丰富医生指导治疗,急性进展期,以健脾补肾、化浊解毒为主要治疗原则,恢复期或稳固期,主要以健脾补肾方法治疗。
南京桃清堂,李艳波大夫采用“桃清止萎汤”纯中药治疗重症肌无力,桃清止萎汤是通过多年治疗很多的患者结合历代文学总结出的经验方,并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为一人一方,针对性治疗。依据辩证结果从发病根源着手以益气生肌;宣肺润燥,滋阴养元;益肝补肾,补益扶正,祛邪正气,舒经活络等方式,调节脏腑功能,平衡气血阴阳,使患者恢复健康。
重症肌无力的症状与中医古籍所载的“痿症”、“睢目”、“胞垂”、“睑废”等类似。南京桃清堂中医李艳波大夫采用“桃清止萎汤”纯中药治疗本病,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分型辩证治疗。
重症肌无力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更有利于康复。
1、避免使用可能使症状加重的药物,如吗啡、巴比妥类、磺胺类、新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气温变化,防止呼吸道感染。
3、眼睑下垂时,不要单独外出,复视者可不连续地带上眼罩,以减轻眼疲劳。
4、进食咳呛者以软食为主,要细嚼慢咽,避免因呛入气管而引起窒息或并发肺炎。
5、有全身性肌无力者,要定时翻身、拍背、要保持清洁、被动活动肢体和防止褥疮。
6、减少或避免不适宜的体力劳动,如危险性工种、高空作业及晚上作业。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按时作息,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用眼过度。晚上少活动,不外出。
7、该病常有反复,故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不安等。
若有更多疑问可以拨打咨询预约电话:13776561435 或者添加微信rat868 了解相关疾病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