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特殊的一年,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给全国上下造成致命一击,本次新冠疫情的突发性,暴露了我国基层治理体系中的众多问题,也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了物业存在的重要性。根据大数据研究机构克而瑞物管的最新调研数据,将近80%的业主高度认可物业服务在抗疫中的作用,其中,综合实力前30名的物业企业,其业主认可度高达83.41%。物业服务的社会价值得到认可,行业发展总体成熟。
杨铿,蓝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结合自身行业经验和思考,于两会期间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性建议。就这次疫情的实际情况,他建议政府加大对智慧物业的公共投入,以此为抓手,构建党委、社区居委会、物业企业“三位一体”的城镇基层治理新机制。
物业企业是城镇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是行政管理手段下沉的有效手段。通过这次新冠疫情的爆发,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物业企业的重要性,他们是实现居民、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商业企业和党政机关有效沟通的重要环节,更是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杨铿指出,通过这次新冠疫情“战役”,要深刻认识到物业企业的重要性,以物业企业为原点,辐射解决基层治理体系的固有问题。
这次抗疫过程中,物业企业通过智慧化手段,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物业服务”的创新服务模式,打通“线上+线下”的立体布防和服务体系,在查找密切接触者阻断人传人、隔离期间远程问诊医疗、无接触居家生活服务、远程办公保障等方面凸显优势。
杨铿表示,就在这次疫情中,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的部分社区以智慧物业为圆心,结合社区网格化管理,以科技化的手段,打通了物业企业与社区居委会、派出所、卫生防疫、社会组织的快速联动通道,为社区基层治理网络全覆盖、城市治理下沉触达居民工作生活场景的最后100米,提供了成功样本。
疫情过后,杨铿将自己对智慧物业的深刻思考与我国基层治理体系的固有问题,指出:党委是指挥棒,社区居委会是组织和监督员,物业企业和社区志愿工作者负责具体的实施落地。进一步提出了在城市和街镇,下沉基层治理重心,将物管公司纳入基层管理实施体系,构建党委、社区居委会、物业企业“三位一体”的三级组织统筹管理,公安、卫生、消防、志愿者等多主体协同的基层治理体系。
抗击疫情的实践表明,智慧物业不只具备公共品价值,他也是具有商品价值的,是物业企业实现基层治理的升级,将智慧物业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全面打通,可以保证实现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机制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