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 物流| 科技| 创业| 经商| 运营| 科普| 财经| 文娱| AI| 物联| 品牌| 会议| 政策| 时尚| 健康| 家居| 金融| 农业| 汽车| 房产| 百科| 生活| 游戏| 管理| 快讯
 
首页 » 资讯 » 创业 » 虎门地摊上的服装大佬

虎门地摊上的服装大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7-03-22 09:16    热度:88
  30年前,虎门还只有两家裁缝店为百姓量身做衣,与时尚毫无关系。改革开放后的30年里,虎门服装由自发成市到顺势建厂、再由政府因势利导,形成了如今有相当规模的服装产业集群。目前,国际时尚之都香港发布一个新的时尚流行款(服装),虎门可在当日得知,到次日就能完成设计打版制作并上市出售。   布衣登场(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穿10条裤子蒙混过关。   虎门人梁叔在1982年时,还是个整天拼命挣钱的小伙子。。。。

  30年前,虎门还只有两家裁缝店为百姓量身做衣,与时尚毫无关系。改革开放后的30年里,虎门服装由自发成市到顺势建厂、再由政府因势利导,形成了如今有相当规模的服装产业集群。目前,国际时尚之都香港发布一个新的时尚流行款(服装),虎门可在当日得知,到次日就能完成设计打版制作并上市出售。
  布衣登场(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穿10条裤子蒙混过关。
  虎门人梁叔在1982年时,还是个整天拼命挣钱的小伙子。那年他和朋友一起花了1.6万元买了一条船,专门往香港贩卖冬瓜等蔬菜。回虎门时,他的船上总要藏上几十米尼龙布匹,提心吊胆地返回虎门。
  1980年的一天,虎门最早做服装的苏老板前往深圳沙头角和当时的友谊商场买了上百件衣服。这么多货白天他不敢走,晚上特意雇了一辆手扶拖拉机,车厢下面装衣服,上面盖满饲料,趁着夜色偷偷将衣服拉回虎门。
  张永通是老莞城人,1950年代就来到虎门工作。热爱摄影的他用相机记录了虎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他有一张老照片:一段空旷的老街面两边聚集着很多人,这些人聚集在百米长的地摊上“逛街购物”。这张照片摄于1979年前后,拍摄的是虎门执信公园隔壁的一条街道。那几年里,梁叔和苏老板偷偷带回来的衣服、布料会经常出现在照片中的地摊上,而且非常畅销。卖一件衬衫、裤子起码能赚几块钱。
  这两位现已有万贯家财的老板回忆起当年“练摊”的情形时说:“那个年代,虎门、厚街、长安等地,有太多人和我们一样,勇敢地投身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商品经济大潮中。我们三天两头往返于深圳沙头角、香港与虎门之间,以各种方式带回大陆奇缺的洋货,包括不止一次地从深圳沙头角穿着10条裤子返回虎门以逃避检查。”
  正是由于当年这代人的胆识与艰辛,1979年前后,才有了张永通老人镜头下的洋货街”。这条街很快就远近闻名,逐渐吸引了珠三角和内地的大量生意人。人气旺的时候,每天那里能聚集几千人。
  “围剿”剿不灭求富热情。
  1978年前后,早年逃港成功的虎门人返乡探亲时,会带回一些衣服、帽子、袜子、电子表等物品。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穿的服装是一片“灰”“黄”“蓝”,这些“洋货”令当时的虎门人大开眼界,舍不得穿用或者物品多的人就拿到执信公园隔壁摆地摊卖。一件衣服可以卖到几元到几十元钱,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当时改革开放春风刚刚吹起,商业精神浓厚的虎门人自然不会浪费机会。虎门到香港水路交通非常方便,当时只要几小时(现在只要1个多小时)。他们都会像梁叔和苏老板一样,去香港或紧邻香港的深圳沙头角(即中英街)卖鱼、蔬菜,然后直接“走私”一些衣服、布料返回虎门“练摊”。
  谭志强是虎门镇经贸办主任。1980年时他还小,他经常去“洋货街”是因为那里有很多漂亮的东西。“当年经常有人来查,包括省里的工商部门。他们一来,摆地摊的都抱着货四散奔逃。”
  苏老板说,说白了当年他们都是“走鬼”。工商部门经常前来“围剿”,被抓住所有的物品都要没收。为了逃避“围剿”,他们有时选择中午或者晚上下班时间摆摊;有时只带一小部分服装,卖完再回家取。梁叔说,他们当时带货回来途中到摆地摊时,心里一直都怕的。但他们需要钱,那种求富热情很难被“围剿”掉。
  ◎规模初现(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设个管委建服装集市。
  如果说虎门镇政府在1993年投建虎门首个大型专业服装批发市场富民时装城,是对虎门服装专业市场建设最有意识的引导,那么1981年虎门成立的“工商业个体劳动者管理委员会”(简称“个管委”),就是政府当时对虎门还没成型的服装市场的无意“扶持”。这一“扶持”加速了虎门服装专业市场雏形的形成。
  1981年刚成立的“个管委”还是个很穷的单位,只能靠借贷和自筹资金,临街依巷办起简单的地摊排档市场,市场将原先杂乱的地摊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当年“个管委”就十来个工作人员,他们那时的工作就是每天每人骑辆破自行车走街串巷,到一个个摊位上去收市场管理费。早期一个服装摊位一个月收5块,水果摊位一个月收1至2元不等。
  虎门最早从事服装生意的苏老板在1982或1983年拿到营业执照。他回忆说,当时政府先后搞了双桥(现虎门旧人民医院对面)、老富民等多个集市,早期的服装档口和当时的其他小商品档口一样,都是简陋的大排档式的,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虎门专门经营服装生意的商户有几百家(不包括依然存在的“练摊”小商贩),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日赚万元很寻常。
  苏老板说,1988年左右开始,虎门的服装市场火爆起来。内地的服装市场也逐渐觉醒。当时虎门做服装贸易的人已经非常之多,客户开始涉及到内地甚至国外。那时他从中山拉一车衣服回来,瞬间会被批发商抢完。
  当时他在老百家商场有个商铺,他从韩国一家夹克制造厂直接订货,货发到香港,夜里用货车运到虎门。浙江温州等地的很多批发商连夜等在他档口前,一车货到后不用到天亮就会被抢光。
  “批发每件300至400元,平均一件我能赚50元。一天发一次货纯利1万块没问题,如果货多赚得更多。”苏老板说。
  1980年代末,现在的虎门经贸办主任谭志强也做了几年服装生意。那时中山和广州的服装比虎门发达,服装企业多,他基本都去那里拿货。到虎门很好卖,随便一个月能纯赚个一两千元。那时人们工资每月两三百块,相比之下他的收入非常可观。“当时虎门有七八百个服装摊位,大家都能赚不少钱。但日赚1万的人,凤毛麟角。”
  不过,让苏老板、谭志强以及当年虎门数百位服装商贩们做梦也想不到的是,仅仅过了几年,在虎门做服装的人,一天赚1万元已经变得非常普通。
  黄金十年(20世纪最后10年)。
  家庭服装作坊成为流行。
  1970年代,虎门太平女孩陈玉玲家有一台缝纫机。她姐姐平时会给有需要的乡亲们做些衣服。
  1982年左右,“从小喜欢服装”的陈玉玲到国营太平服装厂上班,月工资36元。那时虎门的地摊市场已经形成规模,像苏老板这样的“走鬼”们,运气好一两天就能赚36元。
  1984年,陈玉玲听从**的劝告,从工厂出来,拿着待业证去换了个个体营业执照,加入摆摊洪流。
  出去拿货的价格,比自己做出来的成本要高很多,陈玉玲家的缝纫机增加到三四台。她找了助手,每天就知道做衣服,拿到市场卖。“那时像我这样的家庭在虎门已经很多了,好像都成了一种流行。”
  1986年,“个管委”在太沙路建了一个有300多个摊位的“大市场”,就是现在的老富民市场。其中有个摊位就是陈玉玲的。
  陈玉玲说,1986年之后那几年,老富民人大都一年能赚十几万元。一个小摊位如何能撑起这么大的营业额?陈玉玲说,那时从其他地方批发已经不是他们的主要进货渠道。虎门太平家家户户每天没完没了的缝纫机声似乎说明了一切。
  陈玉玲那一代辛勤的服装生意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开创了虎门服装产业一个独特的发展模式——“前店后厂”。虽然那时他们的作坊还不能称为厂,但已形成了这种独特模式的雏形。
  前店后厂催生500年难遇商机。
  “有人说1990年到2000年这10年,对虎门服装商来说,500年难遇。”这种来自民间的说法,是对20世纪最后10年虎门服装市场火爆程度的一种诠释。
  虎门镇政府对1993年投入使用的富民时装城的评价为“一子落定,全盘皆活”。
  1992年10月5日,“个管委”注册成立虎门富民服务公司,借贷集资7000多万元,购买土地9988平方米,兴建富民商业大厦(富民时装城)。当时这栋有多达1200多个商铺,垂直电梯、扶手电梯、观光电梯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的十层大楼在虎门吸引了太多人的目光。
  富民公司江华洲介绍,1993年11月21日富民时装城开业当天,气温从18℃一下降了5℃,富民大厦内1000多家刚开业的商铺,瞬间卖完所有衣服。有些铺主的一些准备当垃圾处理的衣服都被抢购。冥冥中似乎预示着这座大厦之后创造的“神话”。
  当时,陈玉玲在富民时装城有3个铺位。事隔多年后的今天她回忆说,1993至1996年,只是虎门服装业繁荣的一个开始。
  1996年之后,陈玉玲形容富民时装城内每天人挤到走不动路,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批发商。“早上7点30分,我拉去一车衣服。有时货根本不用进商铺,在时装城门口,批发商们连搬运工都自己充当,直接上车卸货买走。”
  不好问陈玉玲自那时每月盈利多少。这只能通过富民时装城的商铺租金和价格的涨幅,自己想象。
  1993年,富民时装城开业,一个铺位交几千到3万元押金即可。每月租金几百到上千不等,以后可以说是逐月增长。2002年陈玉玲卖掉铺位,其中一个9 平方米的铺卖300万元。如今出500万,铺主是肯定不愿出售的。而一个铺的租金也飙升到一个月七八万元,最高时有超过10万的。几年前在小巷中摆摊的商贩,自己在富民时装城经营的话,一天赚1万元已非常轻松。
  民间只能用“神话”去形容这个现象,只能用“500年难遇”去评价这个市场行情。学界认为,那是改革开放10多年后,国家经济繁荣,人们由贫穷到温饱,并开始集中追求生活质量的表现之一。而虎门服装人和虎门镇政府有意无意地用“前店后厂”这种发展模式,抓住了这个“500年难遇”的机遇。
  同十年前的老富民市场一样,支撑起富民时装城“神话”般交易额的,是1000多个铺位后面的1000多家服装厂,规模都如陈玉玲的有数百员工的富邦国际。
  服交会成为虎门名牌。
  1996年上半年,1980年代末摆过两年服装摊的谭志强要经常和同事背个包出差,包里全是宣传虎门服装的小广告,还有几件换洗衣服。
  谭志强一出差就是一个星期。哈尔滨、北京、武汉、成都等只要有服装市场的城市,都要走一遍。“到一个地方,就每个服装商场挨家挨户发广告。告诉商户,虎门将要举办服装交易会,希望他们能赏脸来参加。”
  谭志强说,1996年出去后他才知道,其他地方根本不知道虎门有服装。所以他体会到,虎门镇政府领导1995年去大连参加“大连国际服装节”后,回来打算在虎门也搞服装展会的决策是正确的。
  那时虎门没有一点办展会的经验,甚至连邀请函怎么写都不知道。当时虎门的港资服装企业还“不愿跟政府玩”。他们又跑遍虎门的服装企业,终于把410个展位招得差不多。
  谭志强回忆,1996年11月15日,第一届中国(虎门)国际交易会(简称“虎门服交会”)略显仓促和羞涩地开幕。会场设在龙泉商业广场,当时的T台还是卡拉OK厅临时改装的;从东北请来一批模特,但因为南派服饰与北方有差异,首批展示的成衣穿在模特身上都小了一号。
  1996年11月20日,为期6天的首届服交会闭幕,虽然寒碜和业余了些,但超过10亿元的交易额还是让虎门镇政府感到非常满意。更重要的是,虎门服装这一名号也开始慢慢叫响。
  如今,虎门已经成功举办了12届服交会,展位也逐年上升到现在的每届上万个。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国所有省、市(区)的服装商客都前来虎门。每届交易会成交额都超过10亿元。
  2002年,虎门获得了中国第一个“中国女装名镇”称号。谭志强说,现在虎门服交会已经成为虎门的一个名牌。
  做服装品牌像培养孩子。
  虎门政府的品牌意识也刺激了服装企业的热情。2000年,陈玉玲撤出富民时装城。专营1995年注册的“HUEDY”女装品牌。1990年代中后期, “佐丹奴”、“U2”等服装品牌专卖店开始在大陆流行,并迅速占领市场。“2000年虎门的批发市场已经不如以前那么火了。我当时也想去赶潮流,改变一下经营方式。”
  2000年后的几年里,就像当初很多人找陈玉玲批发服装一样,很多代理商找上门要求开加盟专卖店。“做批发是有一笔赚一笔,做久了会没了目标。而改做自己品牌像培养自己的孩子,会让你很兴奋地去注入所有精力,看着它成长你会很欣慰。”
  1997年,郭东林将工厂从番禺搬到虎门,在富民时装城批发“以纯”。2000年出来做品牌。目前“以纯”在全世界有约3500个专卖店,连世界最富有的城市之一迪拜都有,广州北京路专卖店每月租金高达100多万元。
  港商尤贵成十多年前在虎门开了家“明生纽扣厂”,近年他每年光卖给“以纯”的纽扣都价值上千万元。谭志强说,“以纯这样的厂,带动了虎门起码几十个中小服装企业与相关产业的发展。旺季赶货时,“以纯”有近半的订单是外发给其他服装企业做的。“其实从1996年第一届服交会时,虎门镇就鼓励服装企业发展品牌。带有众多名牌的服装产业集群才能稳定发展,更具影响力和竞争力。”
  未来之路(从今往后)。
  服装生意不如以前好做。
  2006年8月,虎门一着名服装品牌“森域”的一款男裤被国家质检总局检出含有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可致癌物质)。次年,用了10年时间经营起来的这个着名品牌轰然倒下。
  “森域”的死亡被认为是服装行业发展洗牌的先兆。湖北人李富林2003年来到虎门,次年在卢屋开了一个服装作坊,有20台机器。2008年初,他关了作坊另谋出路。“接不到单,没生意。虎门镇口、博美、卢屋一带原来有数百家服装作坊,2008年初我所知道的已关了几十家。”
  就在两个月前,虎门着名的黄河时装城经营户因为租金太贵集体要求减租。“服装生意远不如以前好做!”今年以来,虎门服装商人或公开或暗地都叨念过这样一句话。
  一定要成为时尚中心。
  做了那么多年品牌的陈玉玲日子还算不错。她说,服装做品牌有两点最重要:一是专业,包括品牌服装的专业和品牌管理运营的专业;二是雄厚的资金。
  但一位在虎门多年的服装界专业人士说,服装品牌之路走起来并不简单,还缺少正确的观念。虎门很多服装品牌,老板愿意花上百万元请个明星代言,却很少有人愿意拿10万元雇个品牌运营精英人才。
  “2000年以来,内地服装市场蓬勃发展。如今虎门周围的广州、深圳、中山、普宁等新老服装集散地都在不断扩大,别人也都在不断进步。”谭志强说,就像20多年前香港的产业转移到东莞一样,如今东莞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要开始一轮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了。
  这种升级已经有大企业主动出击。就在“以纯”虎门的营销中心,许多即将上市的新款,不少价格在1000元以上。“以往我们专做一两百元的青年休闲服装,如今也在积极寻求改变。包括研发正装、童装,以及附加值高的高档时装,以此来迎接市场新的挑战。”该公司一位经理说。两年前,虎门镇也提出进一步“发展商贸虎门、打造时尚虎门”的宏观发展战略。
  现在,广深和广深珠高速虎门出口会合处,几个工地天天都在同时开工。那里很快就将成为一个投资合计百亿元的“环高速服装新商圈”。虎门镇威远岛上,临海处有块空地。谭志强说,那里将规划建设“服装创意产业园区”。园区重点引进时尚相关产业进驻,如国内外大型服装企业总部、高端创意机构、品牌运营精英、文化传播机构、顶级模特公司等。
  虎门镇镇委书记钟淦泉说,虎门服交会是一年一次,以后也可以一年很多次。可以让更多的服装商人、时尚人士来参加,来完成交易、交流时尚、创造时尚。法国巴黎没有那么多服装企业,但那里现在是世界时尚之都。若干年后,虎门可能已没有服装企业,但虎门一定要成为时尚中心。
  虎门·中国女装名城。
  统计数据显示,至2007年底,虎门全镇工商注册服装加工企业2000多家,全镇服装年生产量达到2.5亿件(套),销售额135亿元。虎门服装企业在国内外注册商标现有5000多个,涌现出以纯、松鹰等80多个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品牌。全镇大型专业服装批发市场22个,布辅料市场10个,店铺1万多间,织布、定型、绣花、纽扣件等服装产业配套企业147家。全镇65万常驻人口(户籍人口11万多)中,从事服装及相关行业人数达35万人。
  1995年开始,服装产业被定为虎门龙头产业。先后获得“全国乡镇之星”、“中国女装名城”、“全国首届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1000强(第一名)”、 “国家火炬东莞虎门服装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等诸多荣誉。如今,虎门已形成服装产业集群,表现为企业、市场、店铺、业者、产品、配套、客户、运输等八大集群。

关于虎门地摊上的服装大佬的要点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虎门地摊上的服装大佬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
 
你可能感兴趣:
 
柳传志挺《旋风九日》 称想创业的年轻人都应该

2016-06-04

以历史题材为背景的电影《旋风九日》将于5月15日正式登陆全国院线。柳传志作为受惠于改革开放的企业家也为该影片站台。甚至称想

李克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作出重要批示
李克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作出重要批示

2016-06-05 高校毕业生 就业 创业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中国证券教父”管金生69岁又创业 古稀之年第三次扬帆起航(图)
“中国证券教父”管金生69岁又创业 古稀之年第

2016-06-08 创业 中国证券教父 管金生

曾在327国债事件中掀起滔天巨浪、一度落魄入狱的中国证券教父管金生,即将步入古稀之年第三次扬帆起航。6月6日,管金生出席上海九颂山河基金公司的揭幕仪式,…

2016年上海科技创业导师大会-“青春与梦想并肩

2016-06-08 创业 上海科技创业导师大会

2016年上海科技创业导师大会-“青春与梦想并肩,导师伴创业同行”“青春与梦想并肩,导师伴创业同行”2016年上海科技创业导师大会在上海科技馆举行。上海市科…

聚焦《创业英雄汇》 中国一汽红旗开启营销新举措
聚焦《创业英雄汇》 中国一汽红旗开启营销新举

2016-06-08 创业 创业英雄汇 中国一汽红旗

近日,由中国一汽红旗赞助合作的,中央电视台首档大型青年创业实战公开课《创业英雄汇》全国海选正火热进行中。继北京之后,又走进了充满活力的厦门。经历一…

史玉柱大刀砍向巨人网络重塑狼文化

2016-06-15

众所周知,把巨人推向上市阶段并稳定发展之后,史玉柱便开始下放管理职能。2013年更是辞去CEO职务,几乎全面退出了公司事务管理,缺少了核心领军人物的巨人发…

共享经济的一本万利如何把握创业机会?

2016-06-15

  共享经济的一本万利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其实共享经济的概念非常简单,就是将闲置的私有资源分享给需要使用的人并从中获得经济回报。其本质是互惠…

2016年如何把握住餐饮创业的天时、地利、人和

2016-06-15

不管是开餐馆还是做其他的创业,在整体规划方面都一定要想好天时、地利和人和三个问题才能够在具体创业中避免走弯路。如今满大街的黄焖鸡米饭、重庆小面,桂…

海蜜徐俊:社会化是跨境电商创业者的唯一出路
海蜜徐俊:社会化是跨境电商创业者的唯一出路

2016-06-15

“信息不对称是跨境电商全行业的事,比起直接对商品的把控,先一步把控人才是关键”,“信任溢价的想象空间比品牌溢价更大”。在资本热度逐步冷却的冬天,跨…

生鲜创业6个月失败反思:卖半成品蔬菜行不通

2016-06-15

  最近菜君的事情上央视了,牛!从9月初开始菜君频频在网络上做PR稿件开始,就不断有朋友过来找我们聊天。  这个跟你们小农女做的是一样的事情吧?  哥们…

 
热点图文
李克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作出重要批示

李克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作出重要批示

“中国证券教父”管金生69岁又创业 古稀之年第三次扬帆起航(图)

“中国证券教父”管金生69岁又创业 古稀之年第三次扬帆起航(图)

聚焦《创业英雄汇》 中国一汽红旗开启营销新举措

聚焦《创业英雄汇》 中国一汽红旗开启营销新举措

海蜜徐俊:社会化是跨境电商创业者的唯一出路

海蜜徐俊:社会化是跨境电商创业者的唯一出路

于刚:互联网创业决策速度比质量更重要

于刚:互联网创业决策速度比质量更重要

当当创始人李国庆官宣离开当当 (附公开信全文)

当当创始人李国庆官宣离开当当 (附公开信全文)

周杰伦妻子昆凌咖啡厅歇业 创业咖啡馆项目可以做吗?

周杰伦妻子昆凌咖啡厅歇业 创业咖啡馆项目可以做吗?

瑞幸咖啡创业两年IPO估值30亿美元  瑞幸咖啡是做流量,还是做咖啡?

瑞幸咖啡创业两年IPO估值30亿美元 瑞幸咖啡是做流量,还是做咖啡?

 
经商宝 — 经商创业营销推广电子商务门户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特惠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