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会计集中核算是当前财务会计工作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是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施工企业中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转变会计职能,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有效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本文通过分析会计集中核算的职能、意义及作用,结合当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相脱节、财务管理“三乱”现象突出、会计信息失真等现象,笔者提出了在施工企业中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几点诌见:①建立完善的核算管理体系;②加强预算管理;③实行责任会计;④做好报账员的业务管理;⑤强化内部经济责任制运行体制;⑥转变会计职能;⑦理顺监督与服务的关系;⑧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当前,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市场浪潮中,企业“关停并转”现象正在蔓延着。据东京商工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日本在2008年的破产企业数为15646家,并且严峻的形势在2009年将持续着。中国某一实体企业(合俊集团旗下两个玩具工厂)的倒闭,导致6500名员工面临失业。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显得茫然,强化企业内外部管理变革已是当今企业管理者的一大课题。然而,许多集团型的企业,由于体制不健全、组织结构复杂及管理者对财务管理的不够重视、会计核算不集中,导致企业管理脱节,滋生“关停并转”的经营管理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源头,是企业高层管理者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会计集中核算是会计委派制改革中融合会计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的一种新型会计管理模式,是我国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会计集中核算在规范会计核算行为、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促进会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 会计集中核算的基本职能、意义及作用
1.1 会计集中核算的基本职能
会计集中核算制作为一项全新的制度,在强化会计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中心(财务部门)对各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和分户核算。在纳入集中核算的单位的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及财务自主权不变的情况下,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即统一开设账户、统一会计核算、统一收付资金并统一调配资金,有效行使了财务的监督职能,确保了预算指标的分解落实。
1.2 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及作用
当前,企业间的并购及企业经营的集团化趋势,突显着会计集中核算管理模式的实效性、科学性,是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突破,它对提高理财能力、强化会计监督职能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规范会计行为、促进会计工作效率等方面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防止了资金被中途克扣、截留等现象。同时,企业在在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制度时,加快了资金回笼,减少了融资成本;第二、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真正实现资金使用权、所有权、拨付权的三权分离,改变了资金的监控手段,增加了各单位资金的透明度,从源头上遏制了腐败现象;第三、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严格执行预算程序,保证其支出的有序性、计划性,做到预算有依据、执行有监督、安全有保障,从根本上提高了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第四、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成本费用的控制。在严格执行“以收定支”的基础上,规范了成本费用的支出项目,杜绝了超预算、超标准及挪用、浪费等现象的发生,有效保证了资产资金的安全;第五、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有利于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了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统一性。
2 施工企业当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施工企业为了抢占一席之地,求得生存,常常以中标率、产值率为工作重心,而忽视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的问题,导致施工企业当前普遍存在着会计核算散乱、脱节等现象。主要表现在:第一、预算管理缺乏规范性、整体性。预算管理工作在施工企业中经常被忽视,对于项目施工的可行性预算、财务管理的前瞻性预算,无法跟上市场变幻的步伐;经营年度预算、现金流预算等无法体现全面、整体的指标值,有的施工企业仅仅编制公司总部的费用预算,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第二、内控制度不完善。施工企业多半是采取“转移资金风险、转包施工、收取管理费”的模式进行合作经营,受市场因素的制约,缺乏可行的、统一的核算标准及项目结算规范。因此造成单位内部牵制与监督机制的弱化,加大了会计监督职能的执行难度。这就使得一些施工队(劳务承包队)假借劳务费、材料费、运输费等票据超前支取项目资金(利润),造成了新的监管隐患。第三、项目管理与会计核算相脱节。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以进度、质量、安全为“主抓”,而会计的“报账、算账”工作是围绕着项目管理之中心进行事后的机械作业,会计管理职能难以深入。因此导致项目管理与会计核算出现了真空状态,如某施工企业在未外派项目会计人员的情况下,项目的日常运作几乎掌握在劳务承包队的自主经营之中,削弱了会计的过程监控职能。第四、账户设置乱、银行开户乱、会计档案乱的“三乱”现象突出。某市的一家建筑公司,每开工建设一个项目便设立一个银行结算账户、设置一套财务账册,由十几个会计人员组成的财务部门还显得忙乱无序,有时一个会计需兼做几个项目的账务核算,如此便脱离了工程项目的实际业务工作,难以实现事前的监督及过程的控制职能;出纳也配置了数人,一个出纳员还得管理着数个银行账户的票证及现金;会计档案资料零乱堆放,时常分不出某个项目的会计凭证。第五、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统一性。施工企业各个工程项目各自为政的现状,不但影响了会计工作效率低下,也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口径不统一、会计核算资料不完整不及时的现象。
3 施工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几点诌见
3.1 建立完善的核算管理体系
一套完整、可行的核算管理体系是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的工作基础,是体现会计工作绩效的前提。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准绳,根据企业自身的不同特点,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借助财务ERP系统,建立企业会计核算中心账务系统,并制订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完善管理程序。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应建立在会计主体明确、责任定位清晰的基础之上,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实战能力。按照财务事前预测、会计过程监控、数据决策分析三阶段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外派到工程项目或分公司的会计人员(报账员)主要履行会计监控职能。核算中心会计人员应定期到二级单位(工程项目或分公司)调研了解情况,并充分发挥审计监察人员的职能作用,使其对财务支出的真实性承担审核工作。立足于电算化、网络化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远程报账、查账等功能系统,充分发挥报账员的工作能力,转变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能,实现财务数据资源在企业总部、分公司、工程项目之间的自动化、共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