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 物流| 科技| 创业| 经商| 运营| 科普| 财经| 文娱| AI| 物联| 品牌| 会议| 政策| 时尚| 健康| 家居| 金融| 农业| 汽车| 房产| 百科| 生活| 游戏| 管理| 快讯
 
首页 » 资讯 » 创业 » 俞永福回应UC并入阿里:我的工作不是汇报关系

俞永福回应UC并入阿里:我的工作不是汇报关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7-03-22 09:11    热度:134
  俞永福回应UC并入阿里:  第一点,我不认为被并购了,很大不同,一般并购其实基本会以现金,不会以大额股票并购。不管BAT所有的并购,广义上讲,我们这个最特殊,也是马云和阿里以合伙人心态,对待整个UC的团队,是一次整合。未来,UC团队变成大阿里。我们也成为个人股东重要之一,  第二点,收购后我的工作不是汇报关系,这跟我性格有关,不会做职业经理人,这也是为什么没有接受(之前的交易)重要原因。我以后从之前汇报U。。。
  俞永福回应UC并入阿里:
  第一点,我不认为被并购了,很大不同,一般并购其实基本会以现金,不会以大额股票并购。不管BAT所有的并购,广义上讲,我们这个最特殊,也是马云和阿里以合伙人心态,对待整个UC的团队,是一次整合。未来,UC团队变成大阿里。我们也成为个人股东重要之一,
  第二点,收购后我的工作不是汇报关系,这跟我性格有关,不会做职业经理人,这也是为什么没有接受(之前的交易)重要原因。我以后从之前汇报UC董事会,现在变成阿里决策会。
  我看到一些报道,这次并购是豪华待遇,这也是我能够接受的很重要的一个起点,也跟UC跟阿里相识五年有关,相识后走过一个过程,UC创立十年,阿里十五年,这五年一步步走过来,最终走到一起
  让我更深一步认为,马云更支持我们。我们班委,到各个野战军(总经理室)不变。
  做这个决定,很慎重。这是怎么讲UC也是十年。有他的成长。在这个事情上,不叫艰难,但叫重要时刻。我给全员的信非常快,重要的是内心深处的东西。
  我们作为创业者,做很多决策,要回到初心,用户的需求和痛点是什么,让我们更聚焦,上一次重要思考是2012年,思考国际化,有很大思考历程。
  因为从来没有创业团队这样,就是当时我们四个人的决定,很朴素,就是UC装到每一个用户的手机里。
  创业者可以没有理性,但不能没有激情。这样决定做不做,就是国际化那年,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放弃很多事情,我们一方面,发展问题,因素越来越多,我们另外几个事情可以忽略不计,更好满足用户,商业化 员工压力可以释放,是实现梦想更早了。
  2003年,志同道合,分享精神,要分享结果,这些人就是信你吗,这是我的责任压力,如果我想更多争取控制权,晚上市和不上市,对我更好。
  第三点,这个方案对员工最好。最大的一笔交易,股票为主,现金为辅,只能是一个区间,根据对阿里市值的估算,超过两个91的价格。
  第二个通过股票方式,分享IPO增值,我觉得我对UC全体员工有交代。
  出于挑战的因素。创业者最大动力,就是自我驱动,人就是跟昨天的自己竞争。创业者,我们走过从0到1,从1到10,成为行业的领先者。
  我们站在一万米的高度,站在高度,看全球互联网的发展,分管移动事业群,有很多其他要学习和挑战,让我更加兴奋的一件事情。
  这件事情,两个月吧,4月份,马云提到这个事情,我们思考了一个月,应该是5月初,五一想的,就做了这个决定。
  UC的成长和环境非常具有代表性,对用户有利,产业有利。11年,和腾讯不愉快,是最艰难的事情,是你不愿意面对的,但是帮助UC从30%到50%,从一个国家到众多国家反战,上了一个台阶,对于整个企业非常良性。
  中国竞争环境,造就了今天的我们。我们到国际上,基本做减法,因为其他商场上的问题我们都遇到过。
  【分析】从入股到控股到全资并购,阿里巴巴何以能步步吃下UC?
  事儿发生得很突然。即使是双方的员工,也很难在第一时间以“内部知情人士”的身份去跟外人详述始末。
  就在一个月前阿里巴巴递交的初版招股书里,还明明白白地写着:阿里巴巴持有UC的股份比例是66%。而现在,UC转眼间就以创中国互联网历史纪录的作价(据传言在40亿-50亿美元之间)整体并入阿里,成为阿里继电商事业群、云计算大数据事业群之后组建的全新业务集群,UC董事长兼CEO俞永福的名号也换成了“阿里UC移动事业群总裁”。
  同样是一个月前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俞永福就曾经卖了个关子,说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从时间点上看指的应该就是与阿里整合这件事情。别忘了再往前一周,被他称作是“UC下一个十年战略级产品”的神马搜索,就是UC整合了阿里巴巴“一搜”后改头换面的产物;还有更早的UC浏览器PC版,前身也是淘宝浏览器。这些高频率的动作,其实作为这起“中国互联网历史最大整合案”的伏笔已经足够了,为什么还有为数不少的内外人士会觉得“措手不及”?
  因为他们还在等俞永福来回答一个问题:作为互联网行业的典型“变量”,历来强调“独立”的UC,为什么最后还是选择了整合这条路,进入巨头阿里的体内?
  马云的“合伙人”平衡术
  俞永福自己也承认,UC公司管理层“有些不舍”,但在权衡再三后,最终还是做出了“负责任的决定”,将UC与阿里进行全面整合。
  钱肯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毕竟跟去年百度报出的20亿美元相比,翻了不止一番。但科技圈的收购估值其实本来就在一个上行通道,一年一个价,百度的价格放在2013年已经非常有诚意,从变现角度看很难拒绝,如果想要收益回报,要卖那时就该卖了。但最后双方无功而返,因此从这个角度看,钱也一定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况且用俞永福的话说,UC是阿里之外,没上市的互联网公司里最有钱的,早就不担心财务问题。
  至于最终影响俞永福和UC选择的根本因素,《中国企业家》最近一篇稿件的描述可能比较到位:
  “有一次聊天的时候,李彦宏谈到对于投资并购的态度,他说你看看Google和微软,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收购公司,不占少数股权。这态度很明确,他以那样的公司为参照形成自己的观念。他对自己的判断非常自信,不受任何其他人影响,现在百度公司层面基本也没有人能够影响到李彦宏决策。因此,即使百度和UC的战略发展高度协同,俞永福和李彦宏也是汇报关系,而不是合伙人关系。”
  而这次马云的内部信中,则明确表示希望在UC内部找到“合伙人”。这意味着他虽然成为了俞永福名义上的老板,但UC的发展方向和节奏却依然处于后者的控制之中——鉴于俞永福在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丰富经验,以及UC在这个领域内拼杀十年的战斗力,马云不会排斥这么做。
  类似的事情在互联网业内已经有过不少先例,比如UC自己,俞永福当年同样用并购整合的方式得到了“合伙人”、现任UC COO朱顺炎,全权掌管公司的商业化和游戏相关业务。而从全球互联网历史看,最著名的“合伙人”应该就是施密特,当年被佩奇和布林从Novell挖角过来,组成了流畅运转的“Google三驾马车”。
  相处方式上,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合伙人心态”;既保证员工收益、资源调配,又能继续保持决策独立性。这种微妙的平衡,大概才是俞永福会被马云打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游“变量”补完计划
  当然,老板的个人感性只能是个好苗头。任何涉及两家公司间的大整合,如果没有业务上的契合,再感性的故事也只能是镜花水月。
  其实从纯业务角度看,BAT中与UC最契合的不是阿里,反而是最近因为神马搜索与UC交恶的百度。而那次事件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浏览器与搜索合体的纯度有多天然,如果去年百度真的能够得到UC这个与己身融合度最高的“变量”,而不是91,现在的互联网格局会是怎样?别做这种无谓的猜想了。
  阿里对UC来说是另一个极端,它的主力产品线群与UC的业务几乎是落在两个圈子里,在利害关系上的直接牵连度没那么大。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资源重叠度和整合难度都会非常低,基本不会涉及到UC原有的团队和架构。
  如果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比作一条河。那么百度、腾讯、360以及UC的位置几乎全都落在了这条河的上游,以线上的基础业务为核心流量引擎,驱动相对更下游的业务——期的下游是广告、游戏、电商,现在则延伸到了真正的线下,打车、实体店、餐饮等。
  此前,互联网战争多发生在上游,因为布局实在太过密集,许多业务的关系错综复杂,甚至还存在互为流量上下游的不同业务。因此,公司间的大兼并如果发生在这一侧的话,整合难度会比较高,因为剔除多余资源、优化效率结构是难免的。
  阿里的特殊性在于,虽然整体起源还在线上,但因为位置处于产业链的相对下游,早期的布局发展相对顺畅。击垮易趣之后的数年内,阿里的主力电商业务几乎处于“竞争真空期”(那会儿京东还不成规模,腾讯则电商基因太弱),因此避开了上游的大多数惨烈竞争——那时有3Q大战、3B大战、UQ大战等,却很少听说阿里和谁打起来了。
  但最近,随着移动互联网席卷全行业,以及腾讯微信的闪电崛起、往产业链下游的急行军扩张,阿里面临的竞争强度突然大幅提升,去年底两者之间展开的“打车大战”、“移动支付大战”就是典型例子。这也让阿里开始正视并完善更上游的无线业务布局,去年推出的来往就是一次尝试。
  不过,阿里以实体资源、内容为核心的业务模式,虽然也能在线上囤积庞大的流量,但这种流量的流向是不可逆的,很难回溯、反哺到更上游的业务,这导致阿里在下游那些前瞻深厚的部署,面临腾讯自上游向下的竞争冲击。
  在这时能够说服俞永福入伙,不得不让人佩服马云的时机和节奏把控力。UC在移动互联网上游扎根十年的战斗力对阿里现阶段来说是非常必需的,无论是全球拥有5亿用户的UC浏览器业务,还是国内第一大Android网游联运平台九游、第一大iOS移动应用分发平台PP助手,都能以UC擅长的移动平台形态支撑阿里的上游无线战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腾讯+微信的强力冲击。
  一种看似合乎情理、但毫无根据的说法是,4月份推出的神马搜索,是马云对UC战斗力的一次小试牛刀。而在神马上线一周拿下20%的移动搜索市场渗透率、1亿的月度活跃用户之后,阿里就“放心”地在招股书上对UC“浓重笔墨”——强调UC与手机淘宝、支付宝一起,位居中国月活用户数前五大App之列;而在神马满月之际,手机新浪网、央视网、美团网、56、人民网、光明网、易车网等一线网站站台,确认其成为百度之后的第二大移动搜索引擎流量来源的事实,让马云最终下定决心全盘整合UC,这个移动互联网上游产业链中的典型“变量”。
  在“下游之王”的庇护下
  而对于核心战力几乎全集中在上游的UC来说,这桩整合的好处远不只是财务回报那么简单,最为可观的价值可能会体现在他们此前几乎从未染指的领域。因为阿里庞大的下游资源布局和整合能力,是他们即使再努力多年可能也难以企及的。
  中国互联网格局晋升为“BAT三巨头时代”之后,阿里的进一步布局也与腾讯、百度继续围绕上游资产(主要是各种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入口)展开有所不同,多是往更纵深的下游去延伸:支付、B2C、团购、物流,甚至还有金融、影视、体育、文化这些与电商或互联网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传统业务。
  这些领域的业务逻辑本身与互联网存在着很大差异,甚至连腾讯、百度这样的巨头也很难在短期内有所建树。而阿里之所以能大胆深入,与他们核心业务的“下游定位”关系很大——与地气接近,自然就能看到“互联网眼光”看不到的传统行业纵深。从这个角度看,阿里已经不是一家单纯的电商公司,而是不折不扣的“下游之王”。
  UC当然也不可能在短时间达到这种高度,但进入阿里体内,却能让他们立刻得到这种资源支持——O2O、与线下传统行业深度结合的产品布局,在UC的时间线规划上也会大幅提前。
  UC可能获得的另一种隐性资源是品牌。作为一家平台型的移动互联网企业,UC的产品都是以链接第三方内容为核心逻辑的。虽然UC的品牌仍然独立保留运作,但阿里的介入对于其知名度的加成几乎是肯定的;另一层含义就是背后庞大资源的获取可能性和业务拓展想象空间。
  当然,朋友增加的同时,敌人或许也会增加,俞永福也必须比以前更加长袖善舞,去协调保障全新、但也是更加错综复杂的合作关系。
  总而言之,从阿里和UC的战略诉求角度去看这次整合兼并,可以说是各取所需,利好的特征是很鲜明的。但战略就是战略,大处着眼不难,真正落实到微观层面的协同执行上,应对外界一片迷雾般的产业环境,对于双方来说还有很多挑战要去面对。
  看得见的好公司是一个整体,看不见的好公司藏在细微之中。(文/王哲玮)
关于俞永福回应UC并入阿里:我的工作不是汇报关系的要点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俞永福回应UC并入阿里:我的工作不是汇报关系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
 
你可能感兴趣:
 
柳传志挺《旋风九日》 称想创业的年轻人都应该

2016-06-04

以历史题材为背景的电影《旋风九日》将于5月15日正式登陆全国院线。柳传志作为受惠于改革开放的企业家也为该影片站台。甚至称想

李克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作出重要批示
李克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作出重要批示

2016-06-05 高校毕业生 就业 创业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中国证券教父”管金生69岁又创业 古稀之年第三次扬帆起航(图)
“中国证券教父”管金生69岁又创业 古稀之年第

2016-06-08 创业 中国证券教父 管金生

曾在327国债事件中掀起滔天巨浪、一度落魄入狱的中国证券教父管金生,即将步入古稀之年第三次扬帆起航。6月6日,管金生出席上海九颂山河基金公司的揭幕仪式,…

2016年上海科技创业导师大会-“青春与梦想并肩

2016-06-08 创业 上海科技创业导师大会

2016年上海科技创业导师大会-“青春与梦想并肩,导师伴创业同行”“青春与梦想并肩,导师伴创业同行”2016年上海科技创业导师大会在上海科技馆举行。上海市科…

聚焦《创业英雄汇》 中国一汽红旗开启营销新举措
聚焦《创业英雄汇》 中国一汽红旗开启营销新举

2016-06-08 创业 创业英雄汇 中国一汽红旗

近日,由中国一汽红旗赞助合作的,中央电视台首档大型青年创业实战公开课《创业英雄汇》全国海选正火热进行中。继北京之后,又走进了充满活力的厦门。经历一…

史玉柱大刀砍向巨人网络重塑狼文化

2016-06-15

众所周知,把巨人推向上市阶段并稳定发展之后,史玉柱便开始下放管理职能。2013年更是辞去CEO职务,几乎全面退出了公司事务管理,缺少了核心领军人物的巨人发…

共享经济的一本万利如何把握创业机会?

2016-06-15

  共享经济的一本万利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其实共享经济的概念非常简单,就是将闲置的私有资源分享给需要使用的人并从中获得经济回报。其本质是互惠…

2016年如何把握住餐饮创业的天时、地利、人和

2016-06-15

不管是开餐馆还是做其他的创业,在整体规划方面都一定要想好天时、地利和人和三个问题才能够在具体创业中避免走弯路。如今满大街的黄焖鸡米饭、重庆小面,桂…

海蜜徐俊:社会化是跨境电商创业者的唯一出路
海蜜徐俊:社会化是跨境电商创业者的唯一出路

2016-06-15

“信息不对称是跨境电商全行业的事,比起直接对商品的把控,先一步把控人才是关键”,“信任溢价的想象空间比品牌溢价更大”。在资本热度逐步冷却的冬天,跨…

生鲜创业6个月失败反思:卖半成品蔬菜行不通

2016-06-15

  最近菜君的事情上央视了,牛!从9月初开始菜君频频在网络上做PR稿件开始,就不断有朋友过来找我们聊天。  这个跟你们小农女做的是一样的事情吧?  哥们…

 
热点图文
李克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作出重要批示

李克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作出重要批示

“中国证券教父”管金生69岁又创业 古稀之年第三次扬帆起航(图)

“中国证券教父”管金生69岁又创业 古稀之年第三次扬帆起航(图)

聚焦《创业英雄汇》 中国一汽红旗开启营销新举措

聚焦《创业英雄汇》 中国一汽红旗开启营销新举措

海蜜徐俊:社会化是跨境电商创业者的唯一出路

海蜜徐俊:社会化是跨境电商创业者的唯一出路

于刚:互联网创业决策速度比质量更重要

于刚:互联网创业决策速度比质量更重要

当当创始人李国庆官宣离开当当 (附公开信全文)

当当创始人李国庆官宣离开当当 (附公开信全文)

周杰伦妻子昆凌咖啡厅歇业 创业咖啡馆项目可以做吗?

周杰伦妻子昆凌咖啡厅歇业 创业咖啡馆项目可以做吗?

瑞幸咖啡创业两年IPO估值30亿美元  瑞幸咖啡是做流量,还是做咖啡?

瑞幸咖啡创业两年IPO估值30亿美元 瑞幸咖啡是做流量,还是做咖啡?

 
经商宝 — 经商创业营销推广电子商务门户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特惠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