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交通广播电台FM95.2广告投放
李经理 广告投放:15185121822

刺梨是缫丝花的果实,吃进嘴里会带有丝丝的涩味儿。在贵州,刺梨的来头可不简单,它是贵州省农村产业种植结构调整和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之一。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刺梨精深加工,各地纷纷建成刺梨种植、生产基地,让更多的农户融入到刺梨产业链条中。口感酸涩的刺梨正在让百姓的日子愈发甜蜜。贵州交通952广播广告 点击下方音频收听
6月19日,当记者走进位于大方食品药品工业园区的贵州金维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刺梨加工厂,清爽浓郁的刺梨味道扑鼻而来。贵州交通952广播广告在一楼的加工区域,几十台大型罐装设备有序地摆放在厂内。在这里,通过精深加工出来的刺梨产品,正逐渐成为大方的一张名片。
谈起刺梨,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和它的渊源颇深。刺梨是云贵高原上的野生资源,毕节就是刺梨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贵州交通952广播广告
“2008年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以后,我们就发现刺梨耐瘠薄,抗干旱,种植存活率高。在石漠化治理当中,它是最适合进行提高植被覆盖率、治理石漠化的好树种,是从生态治理这方面去引入刺梨的。”贵州交通952广播广告大方县林业局副局长杨尚军说,早在刺梨作为全省农村产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产业抓手之前,大方就进行了项目化、规模化的种植。2008年开始,大方县作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之一,开启了系统种植刺梨的历史,三年时间共种植刺梨达6000亩左右。
刺梨的维生素C含量极高,具备较高的营养和医药价值,可以说是摸起来刺人,吃起来养人。但在那个时候,刺梨种植都是野生代替家种,自家食用代替了生产销售,无论是食用价值,还是市场价值,都大打折扣。贵州交通952广播广告杨尚军说:“当时基本上就是野生的,放任不管的,农户少部分采那个野果来泡酒,没有把它很好利用起来。刺梨是维C之王,维生素含量特别高,也有一部分商人少量收购刺梨。当时的中药产业局就准备把这个刺梨作为一个主打的品种来发展。”
政府有了产业发展意向,但市场方面怎么来落实呢?2009年,贵州金维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驻大方,启动了刺梨种植和加工发展计划,在大方县黄泥塘镇、羊场镇、小屯乡培育贵农五号刺梨优质苗木,与农户合作共建刺梨种植基地,着手建厂等。就这样,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大方县刺梨发展开始了种植加工一体化发展。
贵州金维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尹建说:“因为那个时候刺梨整体种植不太多,我们首先要解决原材料的问题,从育苗开始做,种植交给下面的合作社来种,形成一个产销结合。也和合作社、农户签订一些保底收购的协议,就保证了他们种出来我们收,我们来做加工,做成成品卖出去。”贵州交通952广播广告
通过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企业惠及贫困户1000余户。去年,大方县八堡乡水东村的张菊舟通过试种刺梨挣了一万块钱后,将自己剩下的土地都种上了刺梨苗。张菊舟说,刺梨比以前的玉米土豆好太多,不仅省人力、物力,而且见效快,收益是原来种植玉米土豆的几倍,“一年种苞谷洋芋,花肥料钱、花好多劳力,只得到几千块钱。种刺梨,成本小,劳力少,收入也很好。先前有些没有种的,想到可能成不到气,挣不到钱。后来,原来没有拿来栽的就全部拿来栽上刺梨了。”贵州交通952广播广告
2014年,这家刺梨企业落户大方食品药品工业园区,在园区内建设了厂房、办公室、理化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等。两年前,贫困户魏祥和妻子开始一起在厂里上班,负责刺梨干的包装。现在已经摘下“贫困户”帽子的魏祥也定下来了小目标,认真工作一年后,给家里买一辆车,“一个月三千左右,两个人六千多七千。贵州交通952广播广告,经济收入提高了,生活比以前好得多了,以前一年才找一两万块钱,现在有六七万。现在每家每户基本都有车,我想在里面好好干下去就可以买车了。”
目前,贵州金维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引进了国内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注册了“黔益堂”、“珍果阳光”、“果岭黔香”等商标,通过刺梨精深加工,发展了刺梨原汁、饮料、果脯、口服液、含片、精粉等多种产品。2019年,刺梨干和刺梨汁的销量就达到了1500余万元。大方的刺梨真正从一颗野果变成了一张名片。贵州交通952广播广告
贵州交通952广播广告贵州金维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尹建说:“以前我们推广产品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刺梨是什么东西,还问刺梨是什么梨,好不好吃?后来的话就会有人主动探过来,说原来这就是刺梨。省内贵阳市这边在销售,还有就是省外,现在覆盖的是广州市和宁波市,以他们来带动广东省和浙江省这一块,包括上海这边正在谈。”
据了解,通过石漠化治理、新一轮退耕还林等工程,大方县现有刺梨种植面积15.37万亩,挂果面积约3万亩,年销售刺梨鲜果5000吨以上。龙头企业的进驻,为大方刺梨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刺梨鲜果保底回收合同的签订,给合作社和农户吃下定心丸,稳定增收;高校技术人员的指导,提高了大方刺梨的质量与标准。贵州交通952广播广告大方县林业局副局长杨尚军说:“刺梨兼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成为我们治理荒山、促进农民增收的‘摇钱树’。可以说刺梨是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理念的一个桥梁。”
▌记者:杨晓敏、刘汇川
▌编辑:黄英俊
▌责编:冀佳
▌编审:赵瑜
▌贵州交通952广播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