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案开庭
岳麓书院收费”案22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开庭。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岳麓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建于北宋,1988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但与此同时,今天的岳麓书院也是湖南大学下属的办学机构。这样的多重身份,导致了一个痛点的存在,这就是门票。
2018年12月,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倪洪涛等人对岳麓书院门票收费的合理性、合法性提出质疑,称拥“多重身份”的岳麓书院收费审批程序、资金去向存在疑点。
1月20日,湖南省发改委举行听证会,岳麓书院的门票价格拟下调10元,此前为成年人每人50元。50元的门票包含岳麓书院、中国书院博物馆两项的参观。
倪洪涛发文称,岳麓书院有三重身份:其一,作为湖南大学的一个院系,它不能收费;其二,作为1988年获批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它似可收费,但所收款项是专款,必须用于文物保护;其三,作为2012年认定的5A级景区岳麓山景区的一部分,在整个岳麓景区都不收费情况下,唯独书院收费,缺乏必要性和正当性论证。
对此湖南大学曾经回应,门票的收费主要用途是用于岳麓书院文物的保护、展示和研究。而收门票的行为合法合规,具体来说,就是有湖南省发改委的批文。
于是,倪洪涛等人将湖南省发改委告上法庭,请求法院确认湖南发改委文件无效。本案将于今天(22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开庭。既是文保单位又是大学校园,这样的门票该收吗?
倪洪涛教授说,他于2018年12月12日在岳麓书院大门旁的售票窗口购得参观券一张,花费50元,参观券面盖有湖南省税务局发票监制章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文物管理处的发票专用章,收款单位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文物管理处。他随后在网上发文,认为这违反了旅游法明确规定的“公益性的博物馆、纪念馆等应当逐步免费开放”的精神。
倪洪涛:“12月份的时候质疑岳麓书院收费的合理性、合法性,想促使它降价甚至免费,但是湖南大学就拿出了发改委的批文,说我是有证据批准收费的,这样我们要达到质疑岳麓书院收费的目的就必须对湖南省发改委的批文的合理性,包括收费实体上的合法性、程序上的合法性,提出挑战。”
湖南大学所称的批文,是湖南省发改委批复的湘发改价服(2015)1109号文。根据这一批文,岳麓书院和中国书院博物馆实行统一售票,普通门票价格为每人次50元。并将本该于当年到期的收费许可,延长到2018年底。倪洪涛认为,湖南省发改委在没有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价格成本调查以及相关听证的情况下,就径直批复同意,侵害了广大公众的利益。
倪洪涛实文质疑后,上月底,湖南省发改委举行岳麓书院(含中国书院博物馆陈列馆)的门票价格调整简易听证会,拟将其普通门票价格从每人次50元降低为每人次40元。但倪洪涛表示,问题的核心,不是降多少钱,甚至不是收不收费,而是程序的合法性。
倪洪涛:“我们的诉讼是一个配套的质疑措施,以点带面的反思我们整个旅游行业收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对于倪洪涛的说法和诉求,昨天,中国之声记者多次拨打湖南大学宣传部门有关负责人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倪洪涛透露,庭审将于今天9点半在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进行。他们希望以岳麓书院的案例,来规范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收费问题。
倪洪涛:“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说一定要胜诉,我们要反思岳麓书院收费的景点,以点来带动民众包括我们官方的思考我们整个景区包括文物保护单位收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反思督促相关许可机关改进自己未来的许可行为,实现文物保护单位、旅游业健康发展,这个用意。”
上月底,《湖南日报》旗下公众号“湘伴”曾发文称,湖南省发改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正在研究大幅降低湖南省景区门票价格,降低幅度会比较大,有些马上将召开听证会。
岳麓书院实行门票该不该收费,该收多少钱?之前恐怕没人去较真,直到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倪洪涛公开质疑。倪洪涛等人在意的恐怕不是五十块、四十块钱的门票,而是门票的定价过程,是否合理合法?是否符合程序正义?
岳麓书院办公室工作人员曾告诉媒体,“2017年,岳麓书院门票收入约3000万元左右,全年总支出在2000万元以内,剩余的钱都在湖南大学专项账号上”。拥有多重身份的岳麓书院,谁才是收费的主体?巨额余款,又该由谁来监管?较真的教授,需要法律一个认真的解答。
一、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门票风波,多方质疑其收费合法性
核心提示:参观岳麓书院是否可以收门票费,该收多少门票费?这些资金如何使用,使用去向是否该向社会公布?围绕这些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门口的一副对联家喻户晓,岳麓书院成为湖南的一张名片。
不久前,享有盛誉的岳麓书院被推上风口浪尖。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倪洪涛发文称,拥有“多重身份”的岳麓书院收取门票行为缺乏合理性、合法性和必要性,并质疑岳麓书院收费审批程序、资金去向。
湖南大学做出回应称,岳麓书院的收费合法合规,门票收入主要用于岳麓书院文物保护、展示、研究等。
1月20日,湖南省发改委举行听证会,岳麓书院的门票价格拟下调10元,此前为成年人每人50元。50元的门票包含岳麓书院、中国书院博物馆两项的参观。
湖南大学:门票收费合规合法
创办于北宋开宝九年,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1988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公布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岳麓书院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岳麓书院位于岳麓山脚下,湖南大学校内,已有千年历史,也被称为“千年学府”。目前,岳麓书院也是湖南大学的一个独立的院系,设有历史系、哲学系、考古文博学系3个教学机构。2012年7月1日,以岳麓书院原状陈列为依托建立的专题博物馆——中国书院博物馆对外开放。
中国书院博物馆与岳麓书院均为收费项目。记者从湖南省发改委《关于岳麓书院和中国书院博物馆门票价格的批复》(湘发改价服[2015]1109号)文件中获悉,岳麓书院和中国书院博物馆实行统一售票,普通门票价格为每人次50元,收费批准文件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
资料显示,2008年1月23日,中宣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多所大学博物馆进入免费名单。倪洪涛称,中国书院博物馆是2012年才开放,所以不可能进入免费的名单。将岳麓书院与中国书院博物馆进行统一售票,具有捆绑销售的嫌疑。
记者了解到,在国内很多大学设立了大学博物馆,并且多家学校的博物馆免费参观。如,中国传媒大学的传媒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的民族博物馆等均免费对外开放。
岳麓书院集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及教学单位于一身,倪洪涛称其具有“复杂性”。其一,作为湖南大学的一个院系,它不能收费;其二,作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它似可收费,但所收款项是专款,必须用于文物保护;其三,作为2012年认定的AAAAA级景区岳麓山景区的一部分,在整个岳麓景区都不收费的情况下,唯独书院收费,缺乏必要性和正当性论证。
一时间,关于岳麓书院收费问题引发了网友热议。赞同的一方认为,同样作为四大书院的白马书院也在收费,为什么岳麓书院不能收费?反对的一方则认为,岳麓书院的公益性和社会普世教育意义重大,还是湖南的靓丽名片,应该实行免费。
针对公开质疑及社会热议,湖南大学回应称,岳麓书院门票收费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关于“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暂不实行全部免费开放”的规定,经政府部门批准后执行。门票收入主要用于岳麓书院文物保护、展示、研究等。
听证会方案:门票拟降价10元
“我们要讨论的核心不是收不收费,不是降多少钱,而是旨在解决合法性的问题。”1月30日,媒体人罗昌平作为消费者代表参加了湖南省发改委举办的听证会。
罗昌平称,参照法学理念,在公物制度、公物理论和公物使用上,岳麓书院都有免费的理由,但在没有财政支持的前提下,并不反对岳麓书院收取门票。
在岳麓书院的收费问题上,罗昌平指出,应该注意岳麓书院收费主体、收费属性问题,到底是经营性收费还是行政事业收费。另外在费用的成本核算上应该透明,成本直接关系到应该收取多少费用。
记者购买的岳麓书院门票显示,收费的主体是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文物管理处。但是,在此前媒体的采访报道中,岳麓书院回复称收费主体是湖南大学。
倪洪涛对收费主体提出了质疑。他向记者表示,岳麓书院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岳麓书院不宜以旅游景点的身份进行收费,而应以文物保护单位的身份收费。另外,根据《民法总则》第3章第3节的规定,湖南大学属于非营利法人即事业单位法人,非依据法律规定,不得从事营利性市场经营活动。
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却提出了相反的观点。他认为,湖南大学作为托管单位,在没有财政拨款的情况下也是可以有经营性资产的,也就是说可以有收益,并不存在收费不合法的问题。而且大学现在作为差额事业单位,也可以有市场行为。
在岳麓书院的听证会上,听证方案提出,2016、2017两个年度的岳麓书院的门票成本分别为45.4元和44.33元,听证方案下调门票价格,定价为40元。
记者调查发现,事实上岳麓书院的年支出较低。湖南大学信息公开网站上,湖南大学历年部门决算报告显示,湖南大学2013年-2017年“文物保护”支出平均约为444万元。湖南大学备注解释,“文物保护”支出除了包含文物保护方面的支出,还包括考古发掘支出。
2015年-2017年湖南大学并没有公布文物保护的收入。但据媒体报道,岳麓书院工作人员称一年门票收入大概是3000万元左右。如果按照该职工的说法,岳麓书院仍有大量盈余。
就上述问题,记者致电湖南省发改委,并向湖南大学宣传部门提出采访要求,均没有得到回复。
能否有盈余,该如何办?
岳麓书院工作人员曾对媒体称,岳麓书院一年3000万元的门票收入由湖南大学建立专门账号统一管理,之后再反馈给书院。书院一年的支出在1000万元到2000万元之间,支出内容包括百名教职工的工资开支、书院维修和发展等内容。
门票收入用于给教职工发工资,剩余1000多万元躺在湖南大学的账号上。对此,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秦前红认为,这说明岳麓书院门票价格畸高,价格许可不合理,违背了行政合理性原则。在秦前红看来,湖南大学的收费是行政事业收费。
“这1000多万元的用途成为疑难问题,是用于下一年的文物保护,还是可以用于其他公益或慈善事业,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法律问题。”秦前红如此评论说。
在倪洪涛看来,降价后的40元门票收入仍然较高。即便作为收费主体,湖南大学的门票价格应该围绕文物保护工作的实际支出形成,也就是说在文物保护上实际花了多少,门票的价格就该是多少。并且,收取的费用只能专款专用于岳麓书院的保护和维修。如果门票收入多于文物的维护,多余部分应该上交省级财政,而不是躺在湖南大学的账上。
而在刘思敏看来,门票收入盈余也是合法、合理的。他认为,湖南大学也并没有盈利,只是一部分用来工资开支、书院维修和发展,这并不是盈利。现在一些大学科技转让也并不是盈利,只是在弥补成本。
另外,也有旅游法专家称岳麓书院收费存在合法依据。如北京市法学会旅游法研究会理事李广称,按照《旅游法》第43条规定,岳麓书院是典型的利用文化遗产公共资源进行收费,收费具有合法性,只是经过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收费的主体可以是湖南大学,也可以是岳麓书院。
李广还称,目前我国博物馆要逐步地实行免费。岳麓书院在经过听证程序,逐步降低价格,也是在落实这些政策。未来要通过逐渐降低价格的方式最终实现免费。
二、岳麓书院收门票遭“炮轰”质疑!孩子在收费中感受知识的价值?
中国著名“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因收取门票费用遭到质疑。
12月11日,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倪洪涛实名发文称,拥有“多重身份”的岳麓书院收取门票行为缺乏合理性、合法性和必要性。
针对质疑,岳麓山风景区工作人员回应澎湃新闻称,岳麓山风景区和岳麓书院是不同的两个单位,岳麓山风景区作为5A级旅游景区,早在2008年取消收费,岳麓书院收费主体是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相关人员则对澎湃新闻表示,岳麓书院门票收费严格按照《国家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关于“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暂不实行全部免费开放”的规定,经政府部门批准后执行。门票收入主要用于岳麓书院文物保护、展示、研究等。
另据岳麓书院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2017年,岳麓书院门票收入约3000万元左右,全年总支出在2000万元以内,剩余的钱都在湖南大学专项账号上。
收费合理合法性遭质疑
“作为岳麓山景区的一部分,唯独岳麓书院是收费的。任何以‘保护’为借口的收费,都是对文明的亵渎和文化传承的阻隔。不能让我们的学生和孩子,在收费中感受知识的价值!”12月11日,倪洪涛在一篇文章中“炮轰”岳麓书院收取门票现象。
倪洪涛认为,岳麓书院有“三重身份”。其一,作为湖南大学的一个院系,它不能收费;其二,作为1988年获批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它似可收费,但所收款项是专款,必须用于文物保护;其三,作为2012年认定的5A级景区岳麓山景区的一部分,在整个岳麓景区都不收费情况下,唯独书院收费,缺乏必要性和正当性论证。
高校教授发文质疑岳麓书院收费。
倪洪涛还指出,更为重要的是,关于收费主体的合法性问题,岳麓书院到底是作为大学二级单位的书院,还是作为事业法人的湖南大学,抑或是所谓搭便车成立的中国书院博物馆来收取门票?同时,这是旅游业的经营性收费还是文物保护公益事业的事业性收费?也是核心问题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秀丽的岳麓山下,湖南大学校园之中,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它自北宋创始,历宋、元、明、清各代,兴学不变。上世纪七十年代,湖南省委托湖南大学管理、修复岳麓书院,延续其千百年来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功能。
澎湃新闻查阅到,湖南省发改委2015年作出的《关于岳麓书院和中国书院博物馆门票价格的批复》(湘发改价服[2015]1109号)显示:你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关于申请继续执行湘价函[2012]77号文件的报告》收悉。
上述文件称,湘价函[2012]77号文件执行三年来,社会反映良好,经研究,根据《湖南省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实施办法》有关规定,对岳施书院和中国书院博物馆门票价格有关事项批复如下:
岳麓书院和中国书院博物馆实行统一售票,普通门票价格为每人次50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岳麓书院和中国书院博物馆门票对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及烈士家属凭有效证件免费;对学生、现役军人、军队离退人员及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的人员半票;对团体游客可给予不超过20%的优惠。该批复从2016年1月1日起执行,有效期三年。
倪洪涛表示,考虑到岳麓书院门票收费批准文件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号,待新的收费文件颁布后,将再针对湖南大学、湖南省发改委甚至省政府提起信息公开申请和行政诉讼。挑战岳麓书院门票收费问题的基本思路是:1、质疑批准收费的合法性、合理性及目的;2、质疑批准收费的程序;3、质疑岳麓书院收费后的资金去向。
湖南大学针对岳麓书院收费质疑的说明。
全年门票收入约3000万元
针对收费质疑,与岳麓书院相关的多个部门作出回应。
12月11日,岳麓山风景区工作人员表示,岳麓山风景区和岳麓书院是不同的两个单位,岳麓山作为5A级旅游景区早在2008年已取消收费,岳麓书院收费主体是湖南大学。
上述工作人员还称,岳麓山风景区自2008年开始不再收取门票,此前门票是15元一张。
同日,岳麓书院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应澎湃新闻称,岳麓书院一年门票收入大概是3000万元左右,这笔钱由湖南大学建立专门账号统一管理,之后再反馈给书院。书院一年的支出在1000万元到2000万元之间,支出内容包括百名教职工的工资开支、书院维修和发展等内容。
对于倪洪涛的收费质疑,上述工作人员表示,收费的合法性和必要性问题,湖南省发改委的批复就是最好的说明。该工作人员同时表示,3000万元门票收入还不能满足书院的发展。
上述书院工作人员反问,倪教授为什么不去质疑故宫和长城等收费的文保单位和旅游景点?
11日晚,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发来一份“关于岳麓书院门票收费的说明”。
上述说明写到:近日,有网友对岳麓书院门票收费提出质疑。岳麓书院是湖南大学的二级学院,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景区(点)。门票收费严格按照《国家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关于“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暂不实行全部免费开放”的规定,经政府部门批准后执行。门票收入主要用于岳麓书院文物保护、展示、研究等。
岳麓书院工作人员表示,书院自上世纪80年代修复以来,就按照有关法规收取门票费用。他们也在向相关部门打报告,申请在2018年12月31日之后,延续目前的50元门票价格现状。
三、岳麓书院收费:大学如何更好地开放
中国著名“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因收取门票费用遭到质疑。12月11日,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倪洪涛实名发文称,拥有“多重身份”的岳麓书院收取门票行为缺乏合理性、合法性和必要性。湖南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岳麓书院门票收费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多部门关于“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暂不实行全部免费开放”的规定,经政府部门批准后执行。
大学教授质疑书院的门票合法性,展示了知识精英介入公共事务的积极姿态。部分网友拿其湖南师范大学教授的身份说事,诉诸动机论,似乎将两所相邻的大学对立起来,这无疑是带偏了节奏。对湖南大学而言,直面质疑,才是正确的应对方式。
湖南大学方面表示,收费依据政府部门批准执行。这从政策依据上看,确实说得通。但正如倪教授在质疑中指出的,这里面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
一方面,根据相关规定,国有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的门票收入和其他事业性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门用于文物保护。湖大方面透露,岳麓书院一年门票收入大概是3000万元左右,而一年的支出在1000万元到2000万元之间,支出项目包括百名教职工的工资开支、书院维修和发展等内容。问题也就在这里:说好的“专款专用”,岂能拿来为教职工发工资?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岳麓书院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湖大的一个二级学院。公开资料显示,2005年湖南大学正式恢复岳麓书院,下设中国哲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等多个部门;2009年岳麓书院学科从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格局已经完备。那么,既然岳麓书院是湖大的一个下设学院,按理说教职员工工资自有专门的财政投入,用不着依靠门票收入。难道,学院是自负盈亏?
另一方面,在岳麓山风景区早就免门票的情况下,唯独其中的岳麓书院要收费,也多少给人一种突兀感。当然,这一突兀感,也是基于湖大的大学身份而言。湖大校园本身是没有围墙的,这一点其实是做得比较好的,可恰恰岳麓书院成了特殊的存在。有声音称,收费是担心免费带来的游客太多,可能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公众游览与学院的正常运转,的确需要平衡,但游客太多,完全可以采取其他限流方式,收费未必是最好的方式。
准确地说,此番质疑在公共舆论场发酵后,公众的关切主要指向两个层面。一是倪教授所质疑的收费合理性,包括程序是否合法、门票去向是否合规;二是一所大学到底该不该有收门票的行为。其实,随着社会对于大学开放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一些大学设立门禁的做法也引发了不小的质疑。这种质疑从来就不限于具体的行为,而指向更高层面的问题:大学如何在开放性上做得更好?
虽说就大学开放性而言,是否设立门禁、能否有收费场所,只是简单的指标,但是,这很难不让人们将之与大学的精神气质联系在一起。退一步讲,即便岳麓书院的门票收费完全合规合法,是否也可以通过免费开放来展示开放的胸襟呢?更开放的岳麓书院,更能承载人们对这座千年书院的文脉与人文精神的期许。较之于门票带来的实质收益,这才是湖大更应该算清的大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