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航航班突发火警
据中国国际航空官方微博发布消息,3月4日国航CA983航班(北京-洛杉矶,波音777-300ER执飞),北京时间21:13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飞。
在俄罗斯空域飞行过程中,飞机出现后货舱火警信息,机组按照火警处置程序及时进行处置。为确保安全,该航班于北京时间3月5日2:55就近安全备降俄罗斯阿纳德尔机场,并实施紧急撤离程序。目前,人机安全,全体旅客已在候机楼内休息。
落地后经检查,飞机货舱正常且无过火痕迹,初步判断为飞机火警信息故障。国航已调配飞机前往俄罗斯阿纳德尔机场做好旅客后续运输工作。由此给旅客带来的不便,国航深表歉意。
一、聊一聊飞机货舱火警那点儿事
13日晚南航的CZ6406航班从南京飞往桂林,飞行过程中机组发现货舱火警灯亮,为了确保乘客们的安全,机组启动应急处置程序备降长沙,后经机务部门检查也并没有发现货舱有明火。没有明火但是却出现了货舱火警,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呢,咱来聊一聊这个货舱的火警探测原理。简单来说这个系统就是由探测器、信号处理组件、显示组件构成的,有火警信号了在飞机驾驶舱给飞行员提供信号,告诉他们:“唉,我这里有火警,赶紧处理吧”,就这么简单。要再说深一点,那就说说这个探测原件的探测原理,这种探测原件属于光电型探测原件,可以探测烟雾和过热,当有烟雾时,就会影响感光电级光信号正常的接收,产生的电信号也会随之改变;过热的话就是温度超过一定阈值,随之改变电信号,原理都差不多。
那么为啥南航的飞机驾驶舱有火警报警,飞机落地后又没有发现明火呢?这个呢就有几个可能:一是探测器或者探测原件本身有故障了,或者是线路老化了信号传输有问题(不过从非常准查到的信息这架飞机机龄只有四年,还算是比较新的,线路老化不太可能),产生了假信号;二是货舱并没有出现因为明火,但是可能因为货舱产生了类似于烟雾的空气介质,使得探测器感光一端接收的光信号有了变化,产生了报警信号。这种情况在飞机维护例行工作中也会出现,有时候货舱火警测试不正常,有经验的维修人员会先打开货舱门吹吹风,过一会儿再测试大概率会恢复正常。在论坛里也有类似的段子,大概意思就是飞机货舱运送动物,后来飞行中出现火警报警,落地后检查发现是动物放屁太多造成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其次呢,飞行中出现火警报警飞行机组一般都会联系地面并启动应急程序释放货舱灭火瓶灭火并尽快备降,地面提前做好准备,落地后进行人员撤离,在人员全部撤离后才可以打开货舱门灭火,这也是为了防止打开货舱门后火源接触更多的空气造成火情扩大。
最后想说的就是,最近关于空姐的新闻比较多,连续出现了两起空姐从飞机上掉下来的事情,网络贴吧里还出现了某种言论,针对空姐从飞机上掉下来这件事,批评空姐不专业等等。事儿哥觉得贴吧网友的出发点有些片面,空姐的专业应该体现在更好的服务旅客和更有效的保障旅客安全。这次南航飞机备降,空姐表现的很专业,保障了旅客们的安全,值得为她们打CALL!!!
二、客机空中发生火警后备降 我们应该知道些什么
11月13日晚21:35,南航CZ6406航班(南京-桂林)在飞行过程中,机组发现货舱火警灯亮,为确保飞行安全,机组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就近备降长沙机场,飞机于21:56安全降落。航班共151名旅客,均在飞机降落后成功迅速撤离,其中1名旅客在经滑梯撤离过程中脚踝受轻微伤,经检查无大碍。
南航在事后第一时间对社会作出事故简单通报,确认旅客安全,并表示飞机经机务部门初步检查确认未发现明火。14日01:25,全部151名旅客乘坐南航更换后的飞机从长沙机场起飞,并于02:20抵达桂林机场。
CZ6406航班机长文诚在接受采访时回忆,航班在巡航高度7800米的时候,后货舱火警灯亮,火警铃响起,“随即我们就按照我们机组的操作程序、机组快速检查单的指引进行了灭火程序。”在进行了灭火程序之后,火警灯并没有熄灭,这代表着火警一直在继续。在下降过程中,火警铃曾经熄灭过一段时间,但是落地之前又再次响起。随后,机组本着“人的安全是最高的职责”的原则去处理紧急情况,在落地后第一时间让旅客、机组撤离飞机。
文诚介绍,确认了旅客和机组全部离开飞机后,他们又按照检查单的指示,最后才打开货舱,确认里面没有明火。“不过,最后(火警)的原因仍然需要调查。”
南航的处理工作也得到业内盛赞,有人称之为近年来最完美的旅客撤离。如果在乘坐飞机时遇到类似紧急情况,旅客该怎么做?机长和机组在做什么?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机长我有个问题”团队某航机长Capt. Lucas和南航客舱乘务长陆洋,对一些疑问进行了解答。
羊城晚报:一旦在空中发生火警,机组都会做些什么,一定会立刻降落吗?
Capt. Lucas:飞机出现火警是飞机最紧急的状态之一。在空中发生火警的话,现在业界普遍的观点是机组不需要判断是否真的有火情存在,不考虑是信号传递失误或者是信号传输失误的情况,直接采用灭火的方式。如果不能肯定飞机上的烟雾或火情已得到控制,就要尽可能的完成下降着陆和旅客撤离。
如果飞机巡航时主火警或者货舱警告灯亮了,驾驶舱内会响起警铃,警告灯也会变成红色。一旦机上发生火警,机长需要及时跟管制员报告紧急情况,就是传说中的“Mayday”,通常情况是报三遍,然后请示雷达引导尽快落地。同时要通知乘务组,尽可能地寻找客舱的烟雾来源或者火的来源。如果是客舱起火,可以让乘务组尽量采取措施将火焰熄灭。但是货舱烟雾报警就没有办法让客舱乘务组灭火,机长会选择在驾驶舱里遥控货舱灭火器进行紧急灭火。
飞机货舱预设的灭火瓶有两种,一种是高速灭火瓶,可以迅速喷灭或减弱明火;还有一种慢速灭火瓶,可以逐渐释放一些烟雾,以达到降低温度及降低火焰的目的。两种灭火瓶都可以由驾驶舱控制释放。此外,机组还要关断连接货舱和客舱气体的再循环风扇,切断货舱和客舱之间的联系,防止货舱的烟雾进入客舱。在此之后,机组会准备着陆,这个过程中可能执行快速下降等项目,以求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地面。
每年,飞行员都会在训练中不断练习包括飞机火警在内的一系列飞机不正常程序,以固化以及确认具备非正常状态操作能力。每年针对我们机组的复训,就是为了保证在已知的所有条件下,或者是绝大多数条件下能够安全的处理好这些非正常程序,让飞机安全落地。
羊城晚报:飞机因紧急情况落地之后是不是一定要撤离飞机?撤离时旅客需要注意什么?
Capt. Lucas:旅客是否撤离、如何撤离,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一定每次都是这次这种大型的、放滑梯的紧急撤离,也可以有其他的撤离方式,比如快速撤离——飞机降落靠近廊桥后,所有旅客快速下飞机。
其实,关于落地后旅客何时疏散的问题,业界一直存在争议。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保证安全,是所有航空公司和每个机组所共同追求的。有些人认为落地之后就应该直接安排旅客撤离,因为如果真的飞机起火燃烧,速度是非常快的,可能还没有时间反应,就已经烧起来了,如果起火后再撤离就可能浪费了很多时间。(记者注:2016年8月3日,阿联酋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77客机从印度特里凡得琅国际机场前往迪拜,因起落架故障在迪拜机场紧急降落,机上旅客和机组共275人在1分钟内撤离完毕,随后飞机起火,整架航班被烧毁。)
另外一部分人认为,在空中不需要判断火情,但落地之后要判断,比如通过摸地板看热不热之类的,因为毕竟撤离有可能造成旅客受伤或者其他损失。如果机长判断是假火警的话,可能会选择快速撤离,比如叫几辆摆渡车过来接,然后让旅客不携带行李快速逃离飞机。目前在中国好像这种情况也有,但是没有这种爆炸式新闻这么受人关注。
陆洋:在撤离过程中,乘客的积极配合和自救对成功撤离也是至关重要的。起飞前,乘务员会通过机上录像放映和亲自示范向乘客讲解相关的安全知识,并演示一些紧急情况下的处置方式,但往往没有引起乘客的足够重视,这显然都是错误的认识。作为乘客,其实应该尽可能多地了解乘机安全常识,比如登机后数一下自己和安全出口之间隔了几排位置,这样即使机舱内烟雾弥漫,也可以摸着椅背找到出口。万一飞机上遇到紧急情况,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信任机上工作人员,服从命令听指挥,积极配合撤离工作。
当机长下达应急撤离指令时,乘务人员会迅速根据门区情况,在15秒时间之内紧急开启舱门,同时发出陆地撤离口令:解开安全带,不要带行李,脱掉高跟鞋,到这边来,跳,坐!Open seatbelt! No baggage! No highheel shoes! Come this way! Jump! Sit! 指挥旅客有序撤离。
羊城晚报:出现火警等异常情况需要备降时,机组会告知旅客备降的真实原因吗?一般是由机长还是副驾驶进行客舱广播?
Capt. Lucas:出现火警的话一般会由机长广播。然后飞行员在飞机出现紧急情况下会有一个程序交接,交接完之后、做紧急程序检查单之前,机长会说“我操纵、我通讯”,然后由副机长来执行非正常检查单。
遇到昨晚的情况,我作为机长会正常广播:“大家晚上好,这里是机长广播。现在飞机发生货舱火警。机组现在出于安全考虑决定备降长沙国际机场。我们将在十五分钟之后落地。感谢你的理解与配合。请听从乘务员的指挥。”再用英文广播一遍,就OK了。广播一定要简短,但是要把事情说清楚,比如备降的重要性之类的。发生火警是一定要直接跟旅客说的,特别是确定要撤离的情况下。如果是一些机械故障或者是一些天气原因的备降,可能会说得稍微委婉一点。但火警这种紧急情况下的广播就要淡定一些。
羊城晚报:本次备降事件中的波音737客机是没有疏散滑梯的,这是为什么?
Capt. Lucas:一般而言,如果舱门距离地面比较高,人没有办法从舱门跳下逃生的地方是需要滑梯的。但如果是高度不高可能就不需要滑梯。波音737客机的翼上紧急出口确实是没有滑梯的,降落时机组会把襟翼放到一个比较低的位置,这样乘客就可以从襟翼放下的位置跳下来或者顺势滑下来。
E190客机也一样,前后舱门距离地面有两三米左右的高度,旅客直接跳可能会受伤。但是翼上出口撤离时,机组会把襟翼放到比较低的位置,方便旅客从上面滑下来。
羊城晚报:很多乘客分不清“备降”和“迫降”的区别,比如本次事件为什么在火警和紧急降落之后官方仍然称之为“备降”?
Capt. Lucas:尽管这架飞机出现了火警这种最紧急的状况,但仍然可以在铺设了跑道的机场上落地,这种情况叫非计划着陆,或者叫就近合适机场着陆。这种情况仍然是属于备降的一种。我们所说的迫降都是在没有铺设跑道的地方,比如公路、沙滩、海面、草地等地方,迫不得已的降落才叫迫降。
“迫降”和“备降”虽然都是意外,但是程度完全不一样,备降可以由很多原因导致,比如旅客生病受伤,或者是雷雨覆盖等天气原因。但是有一些紧急情况会导致迫降,比如飞机已经发生严重的故障,没有办法保持高度,连最近的合适的机场或者是最近的机场都达不到的时候,就会进行迫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