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 物流| 科技| 创业| 经商| 运营| 科普| 财经| 文娱| AI| 物联| 品牌| 会议| 政策| 时尚| 健康| 家居| 金融| 农业| 汽车| 房产| 百科| 生活| 游戏| 管理| 快讯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褚时健追悼会现场 为何众大佬悼念褚时健?都有谁?

褚时健追悼会现场 为何众大佬悼念褚时健?都有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9-07-01 11:13    热度:304
褚时健追悼会现场3月9日上午,褚时健的追思会在玉溪殡仪馆(新馆)举办。早7点30分,不少前来悼念褚老的人已来到现场,大家手持。。。








褚时健追悼会现场

3月9日上午,褚时健的追思会在玉溪殡仪馆(新馆)举办。早7点30分,不少前来悼念褚老的人已来到现场,大家手持菊花,静默地站立在广场。

一、褚时健追悼会现场:王石、王健林等人送挽联

3月5日,原云南红塔集团董事长、中国烟草大王、褚橙创始人褚时健在云南因病逝世。

今天上午10点,褚时健的追悼会在玉溪市殡仪馆举行。从网友提供的现场视频和图片来看,来自当地和全国各地的民众排队吊唁,现场车队绵延几公里。

在褚时健去世之后,国内多位企业家发文悼念。其中就包括王健林、王石、柳传志等人,而在今天的追悼会现场,包括王石、季克良、吴晓波等人也是送去了挽联,以示哀悼。

而在殡仪馆院内,社会各界人士送来的花圈更是占满道路两侧。

褚时健是中国最具争议性的企业家之一。曾因经济问题被判刑,后保外就医。然而,74岁的他并未向命运屈服,在保外就医后与妻子承包荒山开始种橙,东山再起。从“烟王”逆袭“橙王”,他的“褚橙”更被人们誉为“励志橙”。

从参加悼念的群众就可以看出,当地百姓对于这位企业家的哀悼与不舍。诸老带领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让当地群众走向了幸福致富之路。

二、褚时健追悼会现场:争议声中说再见,上千人送别,附悼词全文

3月9日上午10点,原云南红塔集团董事长、中国烟草大王、褚橙创始人褚时健的追悼会,在玉溪市殡仪馆举行。

2019年3月5日,褚时健在云南玉溪逝世,享年91岁。

褚时健年过百半时,把一个濒危的烟厂打造成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烟草帝国,为国家贡献税收至少1400亿;

71岁时,却从顶峰跌落,锒铛入狱,唯一的女儿也自杀离去,人生跌入谷底;

74岁东山再起,保外就医后带着妻子马静芬在荒山上种起了橙子;

84岁触底反弹,“褚橙”年营业额超过一亿元,被称为“励志橙”。

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

褚时健的跌宕人生感染了无数企业家,中国地产大佬、万科创始人王石尤其推崇这位传奇的商业偶像。

褚时健在世时,王石、柳传志等中国知名企业家都曾专门到云南拜访。
连日来,王健林、俞敏洪、潘石屹、吴晓波等企业家、财经界人士都发文悼念。

有媒体披露,王石在褚老去世当晚便到达云南玉溪。

追悼会现场,社会各界人士送来的花圈占满道路两侧。

追悼会现场设立的签到墙。

追悼会现场大屏幕播放褚时健生前影像。

3月6日早9点36分,褚时健的灵柩运至玉溪市殡仪馆(新馆)。当天,褚时健夫人、儿子跪拜送别。
夫人马静芬跪拜遗体后,对前来吊唁的亲友合十双手回礼表示感谢。

3月9日追悼会现场,人们鞠躬告别褚时健。

追悼会现场,马静芬答谢亲友。

追悼会现场场面肃穆,上千人在广场站立为褚老送别。

三、褚时健追思会上午举行 褚一斌致悼词

掌上春城讯3月9日上午,褚时健的追思会在玉溪殡仪馆(新馆)举办。

9日早上7点30分,记者来到追思会现场,不少前来悼念褚老的人已来到现场,大家手持菊花,静默地站立在广场。

20多岁的卢先生来自蒙自,他8日就来到玉溪殡仪馆,并在殡仪馆为褚时健守灵至9日凌晨3点。卢先生介绍,他的朋友在褚家的企业上班,自己通过《褚时健传》了解了褚时健的故事,并于2018年2月与褚时健结缘。

8点30分,马静芬在亲属及工作人员陪同下,来到追思会现场,马静芬神情平静,走入馆内。

9时许,家属亲友陆续进入厅内。因为前来悼念的人众多,人们自发在厅前排队,神情肃穆。

9点50分,追思会开始,聚在厅前广场的人们纷纷停止交谈,手持鲜花,静默站立。

随后,褚一斌致悼词

全文如下:

(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尊敬的各位长辈、各位来宾、家人和亲友们:

首先我代表全家向你们表达最真诚的感谢,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前来吊唁,并送我父亲最后一程。

有太多的话想在这个时间、送别的时候说,但能想起来的都是作为家人的他,我们相处的一些点滴。是作为一个家长的他,教会我们的一些道理。

我想说,在父亲走的时候,我们身边缺了一个很强的支撑,我们很悲痛。但是今天我想,我们太悲痛,父亲也不会...所以,我想轻松一点跟大家一块儿,送父亲归西。

我用一些生活的点滴、父亲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来表达我对父亲的思念。

我在十五六岁、年轻的时候,早上起床的时候总感觉睡不够。父亲有一个特点,比如他说,明天早上要在6点50分起床,虽然没有闹钟,但是他一定能在6点50前后3分钟准时起来。

做为一个少年我很奇怪,为什么他能够做到?反过来,我们定了很多闹钟、闹了很多遍,都起不来。随着时间的过去,有一次,无意中,我听到他讲他少年时的一个故事。

我父亲少年时候就失去双亲,他年龄较大,带着两个兄弟一个妹妹。长兄如父,所以在生活上、各方面、精神上,他都是弟弟妹妹的家长。

他讲,他在15岁的时候烤酒,那个时候他的家庭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收入,大概靠3炉的包谷烤出的包谷酒,包谷的价格低廉,但是烤成酒就有比较高的收入。

他的时间概念,是因为他在烤酒过程中的经历(烤酒大概两个小时要加一次柴,不然火断掉以后,这炉酒就烤坏了)。有一次,15岁的他不小心睡过了,醒来后就发现(3炉包谷中)一炉包谷已经坏了,相应的收入就没了。

这意味着,他们都要挨饿,或者吃不太饱。从那以后,每次添柴,他能准时的在几分钟前后醒来。

所以我看到,他后来每次跟人约时间,不管是领导、下属或者是后辈,说8点整,他一定会提前5分钟到达、等着,几十年了一直如此。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直到50岁,我对父亲的理解和学习都一直在持续。

另外,母亲一直在抱怨一个事。我记得母亲跟父亲曾经开玩笑说:“我希望有一天你能牵着我的手上街走走。”老父亲回答,他说“行啊,你牵着我,但我马上变‘崴脚’。”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假装是崴了脚,需要别人扶着他走。

父亲对爱的表达不是我们常人衡量的状态,但是母亲最后的总结是,下辈子我还嫁给褚时健。

下面我说说我的理解。

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60年代,我们的生活非常艰难,母亲的身体也刚好是最差的时候。在我的记忆当中,她一年有2/3的时间是躺在床上,饮食上稍微吃一点差的东西,马上身体就不行了。

作为一个家长,作为一个强者,那个时候他的爱的表达,我觉得很有意思。他是一个老游击队,在农场的时候,有一只属于集体的“79式”步枪,他枪法很好。

当时我母亲病得厉害,不能保证一个病人的营养供应,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他(褚时健)经常在最困难的时候,拿上步枪(去打猎),他曾经一枪打到两只麂子。在那个时候,父亲的身体非常强悍,是家庭强大的支柱。他很擅长钻研,上山能打猎,下水能抓鱼。

那时候,很多家庭因为缺乏营养,有水肿。但是父亲很自豪,他说我们这个家没有一个人得水肿。这就是靠上山打猎,下水抓鱼,靠他的强悍。父亲的爱,是一种很强悍、可靠、坚实的爱,这就是母亲为什么总结“下一辈子,我还要嫁。”

还有很多场景,是我自己的一个感受。可能是天资的问题,我从小关节炎、缺钙,在小学3、4年级的时候,走路一天会不小心跌倒2、3次,那时候父亲和我相处,我并不理解。

我们一起走路,从来没有并行过,往往是我走前面、他走后面。跌倒时候他永远说:“那么大的人,干嘛,走路都不会走,起来。”实在看不下去,再跌倒一次:“行,你走后面、我走前面,要跟上。”

几十年过去,一直到我50岁左右的时候,都感觉后面有一双很严厉的眼睛盯着。但是到了接近55岁的时候,曾经父亲跟一位记者讲了一句话,对方问他“你对儿子现在的状态打多少分?”父亲说:“打80分。”
当时,那个记者很开心地对我说:“老人家给你打了80分。”我说有没有搞错,记者问我你心里期望是多少,我说最多60分。在我50多岁的时候,他给了我一个超出我希望的指标。

但是,过去几十年他用严厉的眼睛一直在盯着我,一直以来,基本上没有什么褒奖,在我成长过程中,父亲是用一种很沉重的教育方式,如果没有我后面这双眼睛,我可能没有今天,我可能变成另外一个人,变成一个很不负责任,很没有担当的一个人。

另一个我想讲讲,我们的家庭非常重要成员,我的外甥女。外甥女留学回来以后结婚,生了两个孩子,孩子很可爱。但她有一个很大担心,担心孩子和祖祖(褚时健)在一块的时候,有太多的爱。

我们家后院有一个火塘,天气凉的时候,我们经常烧烤,土豆、番薯、烤肉,两个孩子是祖祖最喜欢的,一见到,(褚时健)就:“过来、过来、过来”,然后“喜欢吃什么?”说什么好马上烤什么,孩子坐在他膝盖上。

孩子母亲就担心,那种爱、过剩的爱,一口接一口、一口接一口,他妈一次次的阻止:“吃饱了不能再吃了。”祖祖:“还吃不吃?”

孩子总是觉得好吃的东西多吃点,所以经常把肚子吃坏了,这个就是母亲的担心。但是这个是长辈的爱。有时候连我都嫉妒,为什么我小时候没有这个,但后来自己有了孩子就理解了。

另外一个是我的女儿,她对爷爷的一个感受,也是我作为一个旁观者的总结,她也得到很多爱,在小的时候。她在幼儿园的时候,第一个骑上老父亲的脖子,我听我母亲讲,我小时候他(褚时健)基本上没抱过我,褚楚小时候经常是爷爷到幼儿园接她,回来的时候是坐在肩膀上、骑着脖子回来的,大家都羡慕她。

褚楚有个最大的特权,老父亲工作忙,晚饭之后经常坐在那不动,我们都担心他的身体,动员他出去走走,都做不到。但是褚楚做的到,一句话“老爹(爷爷),我们去走走。”他就必须得动,所以我们经常把这个特权、认真的、多次的充分发挥。

另外他有两个孙子在新加坡,不太懂云南话。孙子有点调皮,爷爷问他:“要吃点什么?”孙子调皮,开玩笑说:“爷爷我听不懂你说什么。”

老父亲就着急了,孙子说听不懂,憋了半天没办法。在我的印象当中他没有说过普通话,汇报工作也是方言。最后形成一个结果,他会讲普通话了:“吃不吃米线。”不久孙子也学会云南话了:“爷爷我想吃米线。”这种交流、这种爱,是我们比较羡慕的——他的隔代亲。

在我记忆当中,对母亲、对我从来没说过一个爱字。老爷子这种方式(刚的一面),我们做了父亲之后,孩子长大我们慢慢理解了。

他的孙子孙女曾经得到过(褚时健柔情的一面),在新加坡的孙子,因为生活习惯、特点和我们不同,孙子到了10来岁的时候个头和他差不多高了,走的时候跟他告别,会伸手抱爷爷。第一次,我看到他抱爷爷的时候,爷爷的身体是僵硬的,爷爷不习惯。但是随着时间过去,孙子临走的时候他(褚时健)会上前来抱抱,这就是我看到老父亲柔情的一面。

(表达情感)大家都有不同的方式,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会绝对一样,但是随着时间快也好、慢也好、刚也好、柔也好、厚也好、薄也好,我觉得体现自己的爱,不管对家庭、对社会、对每一个人,爱是创造一切的真正的动力。

记得他太多,记得他好处的人太多,很多朋友对父亲都有尊重和敬意、肝胆相照,这也是他今天走的时候,还有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朋友来为他送行,感谢各位,感谢大家来送老父亲最后一程,谢谢、谢谢。

鞠躬

答谢亲友

等待吊唁

悼词完毕后

马静芬代表褚家深深三鞠躬感谢大家

她说:

(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我向大家发愿,我会带领全家四代,认真勤劳地做好我老伴留下来的事业,来感谢他、感谢政府、感谢各位企业家、感谢每一位亲朋好友。

最后,我对全世界说一句话,我曾经跟采访我的记者说过,他问我“你下辈子怎么过”,我说下辈子还嫁给你(褚时健)。

10点35分,瞻仰完褚时健仪容的亲友从追悼厅中走出,眼圈湿润,哽咽无声,现场只有缓缓的哀乐。

四、王石、王健林、潘石屹等地产大佬悼念褚时健

3月5日,原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和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褚橙创始人褚时健去世,享年91岁。他的励志人生影响着无数的中国企业家,他的辞世令包括王石、王健林、潘石屹等在内的地产大佬们纷纷发文悼念。

王石:褚厂长一路走好

褚时健的一生经历了大起大落,他被人们称之为“中国烟草大王”,在他的带领下, “红塔山”成为中国名牌,玉溪卷烟厂成为亚洲第一、世界前列的现代化大型烟草企业。此后,褚时健遭遇牢狱之灾、女儿狱中自杀、儿子远避国外等一系列变故。在保外就医后,褚时健东山再起,以74岁的高龄创业,种植褚橙,再度走向人生巅峰。褚时健的传奇经历和励志人生,影响着很多中国企业家,如今,他的辞世,令人叹息,不少地产界大佬悼念褚时健,追忆他的过往经历。

作为好友,王石称,“褚老于我,如榜样,如兄长,更如挚友。喧嚣一生,刚硬沧桑,终归清静。但死而不亡者寿。送挚友,最后一程。褚厂长一路走好。”

王石曾说,“我有很多粉丝,但我是褚时健的粉丝,他不仅是云南人的骄傲,更是我们这些企业家的骄傲。”在王石为《褚时健传:影响企业家的企业家》所作序中,王石表示:“十年前,我第一次到哀牢山。我见到他的时候,老人家戴着一顶破草帽,衣服的圆领还是破的,比现在穿得还旧。那时他正和一个人讨价还价。那个人帮他修水泵,开价80元,褚厂长说:‘最多给你60元。’他俩就围绕着80元还是60元讨价还价。想想看,他曾经是多么叱咤风云的人物啊!”

在2018年1月23日于水立方举行的“回归未来”跨年之夜上,王石评价褚时健,“人在最困难的时候不是看他的高峰,而是看他由高峰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王健林:先生离世是中国企业界的重大损失

3月5日晚间,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向褚时健亲属发唁电称:惊闻褚时健先生不幸逝世,深感悲痛。先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风云人物、中国优秀企业家的代表,先生的创业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企业家为中国经济发展努力奋斗。先生的离世,是中国企业界的重大损失。

潘石屹:褚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开拓者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也发悼文称,褚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开拓者,在没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是他和他们那一代人开辟出了市场经济的新天地,让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之路。“他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他用褚橙来扶贫,我向他致敬做了潘苹果,跟随着他的脚步。”

潘石屹回忆,“两年前,他视力特别不好时,送了我一本他写的书,还在书的扉页给我写了一段话。从笔迹上能看的出来,当时他的视力已经非常糟糕了。”事实上,在王石的“回归未来”跨年之夜,褚时健由于身体原因并未出现,而是由他的妻子马静芬替其出席。

五、最后的影像记录 | 91岁褚时健病逝,一段商业传奇落幕

2019年3月5日13点20分,刚过完91岁生日的褚时健在云南玉溪病逝,一段商业传奇落幕。褚时健之子褚一斌在微信朋友圈上证实了这一消息。

褚时健一生缔造了云南红塔和褚橙两大成功事业,这段广为流传的评价最能代表他的一生: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看这个人站在顶峰的时候,而是看这个人从顶峰上跌落低谷之后的反弹力。

1、忙碌90岁

从云南玉溪一路向西,途径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区,260公里之外是郁郁葱葱的哀牢山脉。11月底以前,这面山被黄橙橙的冰糖橙覆盖,一人多高的树上挂着四五十公斤果实。数万吨褚时健种的励志橙经由狭窄的盘山道运回玉溪、销往全国。

这可能是国内最知名的果园,褚橙的知名度已经不亚于90年代的红塔山香烟,老人如今仍然会来果园看看。《财约你》对褚时健的拜访正是从这一片果园开始。90岁的老人刚下车就拉住一位褚橙基地的作业长,详细地询问今年橙子的理化指标,酸甜比以及基地下雨状况。生产环节,依旧是褚时健最关心的内容。

为了欢迎客人,他剪下橙子款待,其中一个橙子表皮有疤,陪同一旁的儿子褚一斌解释说,有花斑的橙子迟早会剪下处理掉,他舍不得现在剪下完好的橙子。

90岁的褚时健不甘老去,他一手养大褚橙,身后依附着如此多人的生计:家族的年轻人、上千名员工、热情的地方政府、来朝圣的商人、甚至从未相识的失意者……

2、命运曲线

曾因受贿400万入狱 褚时健:70多岁也不缺从头再来的勇气

不少没有经历过红塔山巅峰时代的年轻人,知晓褚时健的故事是通过王石口述:2003年,两人第一次在哀牢山见面,76岁的褚时健穿着汗衫、晒得黝黑,蹲在果园里跟老农讨价还价,想从80块钱砍到更便宜些。

今年褚时健整整90岁了,他曾经是最有争议的企业家之一:少年失怙,兄弟死于战乱,独自谋生;戴着“右派”帽子经营糖厂,后来接手玉溪烟厂,和企业一道变得声名显赫,在巅峰时黯然入狱。1993年左右是玉溪烟厂一年利税85亿,相当那时300多个中等农业县的财政收入总和,工厂的账户上通常趴着百亿元以上的资金。

劫后重生,褚时健看中新平嘎洒西面的哀牢山,距离玉溪要3个小时车程。山路蜿蜒,一路上可见香蕉林、甘蔗林。

机缘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六七十年代,落寞的“右派”褚时健在新平呆了十几年,主要是在糖厂做厂长。1979年离开新平去玉溪烟厂时,一家人以为再也不会回来。但20多年后,仍旧重返新平,更深的扎根在这里,“新平是善待了我们一家的地方”,褚时健这样谈新平。

红塔山、监狱、新平,年迈的褚时健向外界展示了异乎常人的坚韧。

对于之前那场牢狱风波,褚时健把这一段起伏说得轻描淡写,他对《财约你》讲到:“第一,我觉得人生哪个没有错?第二,你认为我错了,我可以改正。人生应该为社会、为国家在任何时候都有些贡献。条件不同,条件好了贡献多点,条件差点贡献少点。在那段时间,要作为一般人总想着不行了,我那些朋友说,算了,不用干了,你干多少会怎样?国家不承认。我说我们自己也有错误,不要再错是做得到的。以前干国家的,有国家的规章制度管,现在我自己干。我们试试看,所以来种果园。”

最初褚时健和兄弟褚时佐一起经营果园,一年后理念不同分开。这些冰糖橙品种源自湖南,70年代起在云南广泛种植。从哀牢山最初的900亩果园起步,2003年扩大到2400亩。租赁土地最初的上千万元来自与家人、亲友支持;2007年偿还清。

事无巨细,修水塘、施肥、卖橙……果园最初的几年,老人的精力不输年轻人。农户叫他“褚大爹”,褚大爹做事严格到紧盯着他们卸每一棵果苗;也会揣着糖果在兜里,给果园里的工人、孩子吃;生气了拍人肩膀叫一声“老兄”、急了也骂“杂种”。

3、少说多做

褚时健做的比说的多,就像他形容自己“愿意多做事,不愿意多说话”。

如今哀牢山山顶褚橙庄园,兼具旅游和办公功能。果园由2400亩增长到6200亩,这里是褚橙核心产区,2018年产量在1.5万吨左右,被划成若干片区,作业长负责,农户每家按月领取部分工资;收获季节再根据各家产量、品质结算年收入。果园日常投入,如农药、农具由公司提供,农户更像是工人。

经过十几年发展,褚家的基地已经扩充到云南多地。在新平县磨皮村、漠沙镇、远江也都有数千亩果园;普洱、保山龙陵也已经种植上冰糖橙。漠沙的基地是外孙女任书逸李亚鑫夫妇管理;保山龙陵果园是儿子褚一斌租下的。

目前,褚时健的夫人马静芬、儿子褚一斌、孙女褚楚、外孙女任书逸和外孙女婿李亚鑫都有各自的基地和公司,形成了包括新平励志果业有限公司、云南沃土果品有限公司、云南实建果业有限公司、云南恒冠泰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

四家公司,近四万亩土地,这些将大幅提升这家家族企业的水果产量。

褚时健夫妇扎根哀牢山种橙之时,可能从未想到日后巨大的成功和商业模式,那时甚至电商都没那么普及。到今天,消费褚橙除了口味之外,还始终有浓烈的象征意味。褚时健、褚橙、哀牢山成了一种特别的存在,玉溪的出租车司机都能列出几个来“膜拜”褚时健的案例,失意者希望从中得到东山再起的勇气,生意人也行找老人家取经。褚橙也带动了整个新平,现在这片山脉的冰糖橙产量约莫有200万吨。吃过褚橙的箱子,甚至和茅台酒瓶一样,会有人回收的。

褚时健希望自家橙子,能保持好品质,而不是空有名气,“头几年,可能大家因为是我种的橙子,因为好奇心都买来吃吃,但如果果子不好吃,或只是普通过得去,我相信买了几次人家就不买了。我们卖的也不便宜,要是不好吃、品质不高,人家凭什么真金白银买你一个老头子的账?”

4、家人回归

妻子马静芬陪伴褚时健60年。

在六七十年代,马静芬身体很差,在晚辈的回忆里,母亲有2/3的时间在卧床休息。但在家庭遭遇巨大波折时,马静芬又一下子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2002年,新平金泰果品公司成立,马静芬一人兼任董事长、总经理,褚时健由于身份不便只任顾问。褚时健给冰糖橙起名“云冠”,彼时还远没有“褚橙”的说法。在没有任何名气时,是马静芬走出玉溪,到各地寻找销路。

褚橙成气候后,晚辈们被老两口陆续召唤回云南。

从长相到性格,褚时健褚一斌父子很相像,一样烟不离手、最大的爱好是 “拿鱼”(捉鱼)。50多岁的褚一斌,有一半的岁月都在努力走出父亲的影响力。褚时健几乎是一辈子都呆在云南,除了在烟厂时几次短暂的出国考察以外。大学毕业后,褚一斌更向往外面的世界,而不是在玉溪终老,父子间言语交流不多。“父亲是棵树,很大很强,我们都在树下,那种感觉只有自己知道。我就想能不能伸出去树外一点?哪怕就1/3。”太相像的两个人可能不如互补的两个人更好相处。

日本、广东、香港、新加坡、美国、南美……褚一斌后来走了很多地方。在广东做生意时他化名于斌,避免被认出是大名鼎鼎的褚时健的儿子。走得越远,褚一斌心理越轻松,“走深圳罗湖桥过关,一到香港那边,我就感觉头抬起来了。”

1996年褚时健被调查,在那之前多位家人已经被收监。褚一斌早一步获得新加坡国籍,部分生意也已经是在海外。

2005年母亲马静芬被查出癌症时,褚一斌才时隔十年第一次回到中国。清晨7点,褚一斌推开病房门,老父亲腾地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握着他的手问,“有没有问题?进来时都好吧?”眼睛有那么一丁点儿湿润。那是几十年里褚一斌第一次看到父亲不再那么刚强了。

马静芬住院时,褚一斌和父亲曾外出途径一座庙,褚时健叫停了车下来。在过去几十年里,褚时健是地道的无神论者,从来都对这些庙宇不感兴趣,但马静芬信佛。那次褚时健没说什么,点了几只香插在炉里。

5、给儿子打80分

尽管期望走出父亲的影响力,但潜移默化中,来自于父亲的肯定,仍旧影响褚一斌做事的准则。2013年,身处海外的褚一斌接到父亲的一通电话,电话那头的父亲说:我85岁了,你看着办吧。褚一斌心中向来坚毅的父亲很少流露出疲惫的的声音,这一刻,他意识到父亲在向他“示老”,这让他下定决心回到故乡云南。

之后,褚一斌创立恒冠泰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恒冠泰达30%的资金来自于新平金泰,而褚一斌又是新平金泰的股东。褚一斌经营着多个果园基地,还有褚氏新选水果旗舰店,他的目标不只卖褚橙,还试水了来自越南红心青柚等品种。上市前,褚时健品尝了,也肯定了这个味道,“一开始老父亲不愿意尝,怕血糖又要高了,尝完了说这是他吃过的最好的柚子,又问了好多细节。”

从褚橙经营到家族事务,褚时健仍旧是绝对的权威,对于继承,他曾经考虑过外孙女夫妇,现在和夫人马静芬共同决定,由褚一斌继承,褚橙的核心公司金泰现在由褚一斌负责。

褚时建这样评价褚一斌:“要积累经验;现在慢慢地有进步,他喜欢跟高级官员(高级管理人员)来往,这个也不坏事;但是我说我们还是要着重搞实事,今年逼着他,他来抓实事了,那就好,我就说他有希望了。”

褚时健希望儿子在资金问题上稳妥一点,但同时潜移默化中,保守的老父亲也在接受后辈资金处理上的方式。老人坚持做事业时,贷款只能占总投资30%;但现在,在褚一斌的主持下,公司的第一轮融资已经完成,家族企业第一次迎来外部投资者。

这次,褚时健给褚一斌打80分。

6、传承抉择

在褚一斌之前,早一步回云南帮忙的是外孙女任书逸和李亚鑫夫妇,他们从销售开始融入新平金泰,直到去年。

2009年之前,冰糖橙有了些知名度,但利润不算太好,因为渠道费用,褚橙的品牌力量也还没能让它完全区别于其他水果。2010年之后,褚橙产量大增,也走出云南之后,情况不断好转。2012年,本来生活网加入销售,让褚橙进入更多城市之余,也利用话题让褚橙不再普通。“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橙)”。同一年,褚橙产量破1万吨。和这一样让褚时健高兴的,还有孙女褚楚从英国学成归来;第二年(2013年)褚一斌也回归。

褚橙走向哪里?褚时健夫妇的计划是主要家族成员,一人一部分,自己成立公司,分开管理。褚橙主要经营主体金泰公司,早前由外孙女夫妇负责销售,现在由褚一斌负责。2018年褚橙上市发布会,在现场操持的是褚一斌,不再是任书逸夫妇。

继承问题早前就困扰老两口,2015年十月,分别由褚一斌和李亚鑫发起的两场发布会,引起外界对褚橙内部权力分工的关注。

褚时健曾经考虑过引入职业经理人,但后来放弃了这个念头,因为担心股份少了积极性不够、股份多了要受到攻击。他也明白,家族企业会有很多天生问题,所以不想把企业搞太大、太复杂、扯皮。他的计划是把橙子划分几块,儿孙一人一块,“我非常反感一个家庭里还有人出于私心,想在经济上为自己捞一把,这么做我是不允许的。如果这么自私,家和企业就散了。”

家庭可能是褚时健今天最看重的。回忆经营烟厂的鼎盛时期,褚时健有成就感、也有反思,“那时候我偶尔就想,还是人家做私人企业的比较轻松,就算闯祸也打不到哪儿去。家里人也跟着我担惊受怕。我确实应该多照顾下家庭,之前几十年都一心扑在企业上。” 

1994年是玉溪烟厂发展最好的年景,褚时健67岁,但褚家人被迫开始陷入另一种生活:马静芬和女儿褚映群被拘禁在河南;褚时健仍旧主持烟厂工作、也同时接受调查,褚一斌远走国外;女儿曾劝过褚时健退休的。

褚时健一生历经两次大波折:50年代后期被划为右派,在那段奇怪的政治环境里,褚家难得炖只鸡,革委会主任的儿子都会跑来耀武扬威。90年代,褚时健在退休的年纪经历了入狱、丧女等伤痛。

现在,褚橙已成气候,没人希望再有关于家庭内的摩擦,让他再经历第三次波折。

关于褚时健追悼会现场 为何众大佬悼念褚时健?都有谁?的要点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褚时健追悼会现场 为何众大佬悼念褚时健?都有谁?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
 
你可能感兴趣:
 
万达商业私有化最新进展 回应:正按部就班进行
万达商业私有化最新进展 回应:正按部就班进行

2016-05-29 万达 商业 私有化

万达商业私有化最新进展 回应:正按部就班进行;在香港上市的万达商业发布公告,宣布拟将公司私有化,退市之后的万达商业将目光瞄准了A股。根据公告内容,万…

传统媒体如何借势移动互联网直播? 传统媒体借力移动互联网直播新机会
传统媒体如何借势移动互联网直播? 传统媒体借力

2016-06-05 传统媒体 移动互联网

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现象级应用,非直播和VR莫属。在传统媒体渠道衰落的同时,直播和VR作为新的内容传播方式迅速蹿红:最近,米未传媒、《奇葩说》创…

重构传统零售业竞争力需掌握哪些关键要素?

2016-06-15

专栏:2016大会结束已经半个月了,然而由会议引发的一系列思考与讨论仍在继续,百货业究竟是不是扯淡的模式?实体零售究竟要不要做全渠道?传统零售业该如何…

实施这三步或许能帮助实体店崛起

2016-06-15

  消息: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网上零售额继续保持上升趋势,与此同时,2015年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商品零售…

逼死实体店的电商,为何又纷纷转战实体店?

2016-06-15

  电商找了一万个理由干掉了实体店,却又陷于自身的泥淖,不能自拔,现却反过头来想依靠实体店增加流量,但实际上你就会发现,线上到线下看似是一种回到原…

实体店醒醒吧!别被电商忽悠了,要自信自强
实体店醒醒吧!别被电商忽悠了,要自信自强

2016-06-15

专栏:现在的实体店曾经是现代商业和时尚生活的引领者和传播者,在互联网时代,在电商崛起后,无论是网上的“低成本论”和低价论,还是电商大佬们频频占据媒…

刘思军:实体店做电商是误区应是创新而非转型

2016-06-15

消息:在2016大会上,名创优品全球联合创始人叶国富、乐城股份总经理王卫等高管大声疾呼实体店应该做好自身,仍大有空间;其中王卫一句“90%的实体商业被10…

杂货店运营指南:中国为什么没有无印良品?

2016-06-15

专栏:今天,在我们生活当中随处可见,这被称为“货”的东西的存在,而非常熟悉并且被认为是“品”的。虽然存在,这样近在咫尺,定义却是难以捉摸的,模糊的…

电商冲击下的便利店:四种模式哪个能救命

2016-06-15

近年来,电商的高速发展对线下零售渠道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大型商超业绩下滑、关店等消息时有耳闻。但小型渠道却是个例外,其营收和市场份额不降反升。来自《…

零售业关店潮是好事关键还是看质量和服务

2016-06-15

这两天零售业关店潮的新闻在众多信息中频频冒出。零售业面临的压力早有预期,2016年一季度相关上市公司营收与利润下滑速度超出想象。2016年一季度,54家零售…

 
热点图文
万达商业私有化最新进展 回应:正按部就班进行

万达商业私有化最新进展 回应:正按部就班进行

传统媒体如何借势移动互联网直播? 传统媒体借力移动互联网直播新机会

传统媒体如何借势移动互联网直播? 传统媒体借力移动互联网直播新机会

实体店醒醒吧!别被电商忽悠了,要自信自强

实体店醒醒吧!别被电商忽悠了,要自信自强

零售店倒闭真相:干的都是搬运工的活儿

零售店倒闭真相:干的都是搬运工的活儿

困境中的百货店要创新机制要认准3大方向

困境中的百货店要创新机制要认准3大方向

支付宝会员店“盒马鲜生”主要有三大颠覆

支付宝会员店“盒马鲜生”主要有三大颠覆

实体店怎样才能夺回被网购分流的消费者?

实体店怎样才能夺回被网购分流的消费者?

35万家店背后的危机:谁都阻挡不了火锅入侵?

35万家店背后的危机:谁都阻挡不了火锅入侵?

 
经商宝 — 经商创业营销推广电子商务门户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特惠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