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4.2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3月10日20时34分在青海玉树州治多县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5.37度,东经91.99度。
历史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目录,震中周边200公里内近5年来发生3级以上地震共22次,最大地震是2018年8月3日在青海玉树州治多县发生的5.1级地震(距离本次震中61公里),历史地震分布如图。
地震区划:根据第五代区划图,震中位于Ⅶ度设防区。
震中简介:治多县隶属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形以高原山地和山地宽谷为主,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是全国海拔最高、人均土地面积最大的县。著名的可可西里湖位于治多县西北部。该县面积8万平方公里,下辖6乡,2007年全县人口达2.8万人,以藏族占97.8%。2007年,全县GDP达2亿元。
震中天气:玉树藏族自治州今天天气情况:阴转多云,西风3-4级,全天气温2~-10℃。未来3天天气情况:11日,多云,气温3~-9℃,西风3-4级;12日,多云,气温4~-9℃,西风3-4级;13日,多云,气温8~-8℃,西北风3-4级。
遇到地震时应该怎么办?
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的。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一、4.2级地震危害有多大
4.2不足以产生破坏力,最多的影响可能就是一些手机信号,网络等一些高等联络会有影响。
4.2 级地震室外大多数人有感。有的人可能在专注某件事,注意不到。
家畜不宁。家养的动物不反常态,表现出跟平时不一样的行为,比如狗无缘无故地狂吠不止等。
4.2级地震的危害有哪些
门窗作响。无风或没有外力的状态下门和窗户发出响声。
墙壁表面出现裂纹。墙体表面会出现细的裂缝。
二、青海玉树地震八周年 灾区已涅槃重生
2018年5月30日,笔者来到青海玉树,眺望大地震后重建的玉树现状。回忆起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2698人遇难,近百人失踪,12000多人受伤,古建筑和居民房屋严重损毁,冰冷的数字宣告着那场劫难,也悲恸了整个中国。
8年后的今天,笔者来到玉树,向玉树地震遇难同胞致哀,向坚韧不拔的玉树人致敬,向奋不顾身的救援英雄致谢。8年过去了,如今的玉树,风景秀美,机场航班有序起落,民房整齐划一而建,大街上的路灯亮起来了。
三、回望青海玉树地震灾害中最可爱的人
2010年4月14日,一场地震让青海省海拔4200米的城市——玉树牵引着无数人们的心。地震发生8分钟后,一支身着橄榄绿的队伍跑出军营,冲向废墟。
那天清晨,武警玉树支队官兵像往常一样在营院内出早操。突然间地动山摇。时任支队长的石华杰立即将全体官兵转移至安全地带进行清点,庆幸的是官兵无一伤亡。简短动员后,石华杰迅速将支队400多名官兵分成40多个救援小组,每组由一名干部带队,以支队机关驻地为中心,冲向西杭片区四周的废墟展开生死大营救。
发生地震的时候何凯刚到玉树支队14天,他被分配到前往扎西科玉树县看守所救灾组,看守所离支队7.5公里,跑步前行!他还不认识玉树的路,就跟着参谋长身后跑了起来,一路上震后景象让他忍不住大哭,一边哭一边跑。高原反应强烈实在跑不动,老兵就拉着他跑。跑到看守所的时候,监狱控制的情况还比较好。官兵将看守羁押对象转移到安全地区,留下七八名战士看守,其他战士就地加入救援队伍。扎西科附近一个大居民区,在地震中基本全部坍塌。支队的工具在地震中全部被压在了废墟下,没有工具,战士们用就手挖,手磨破了磨烂了,救援依旧没有停止。头顶、脚下,处处面临砸伤、砸残的危险,但谁也没有退却半步。
何凯在扎西科救援了3天回到支队,和战友们在支队营园搭建了两个帐篷,拼在一起,成了孩子们的简易教室。时任指导员的王国营自发地担任起这个临时课堂的老师。何凯怕地震孩子们留下心理阴影,就做孩子们的心理疏导工作。支队的战士们拿出自己的衣物给这些孩子们送过去,还轮流照顾孩子们给孩子们上课、送饭。
胡兵刚跑出营地,就看到路边一个身上血迹模糊的小女孩,向战士们寻求帮助,她的爸爸妈妈被压在了瓦砾下,父母将两个孩子从缝隙中托出。孩子不停地喊着爸爸妈妈,妈妈已经面色苍白。因空隙比较小,身材较小的胡兵便跳了进去,勘察后发现折断的桌子腿插到了孩子妈妈的腿里,她的状况很差。胡兵和战友们一边安慰孩子一边展开救援,几名战士钻到压住孩子妈妈的石头下,用身体将大石块扛起,将孩子妈妈移出。这个孩子的父母,是震后首先营救出的两名灾民。
“救救我,救救我……”一间摇摇欲坠的屋子里,传来一名男孩的呼救声。战士谢宇毫不犹豫地冲了进去,就在他抱着男孩刚刚跑出来的瞬间,余震突然袭来,屋子轰然倒塌,未来得及救出的父母不幸罹难……这个男孩叫丹周闹布,今年已经16岁,现就读于玉树州第四民族高级中学。
在即将坍塌的楼房里,在砖石频落的危房中,官兵们将生死置之度外,义无反顾。8时30分,当支队15名官兵赶到受灾严重的西杭村救援时,强烈的余震发生了,四周房屋的残垣断壁开始出现严重倾斜,发出吱吱的声响,不断滚落下砖头和碎块。他们没有退缩,全然不顾自身生命安全,硬是将被困群众一个个救出。
因地震河水和地下水都不能喝,战士们筋疲力尽却一天一夜滴水未进。到了晚上,极度疲惫的战士靠在一起,一坐下便睡着了。震后第二天下午,战士们终于开饭了,几个战士分了一袋方便面。第三天,战士们喝了没有几粒米的粥后又立刻开始救援。震后第五天,兰州军区和武警总队的救援部队到达,玉树支队战士担任起维护治安的任务,因为是驻地部队,当地人民特别信任他们。
当战士们的父母在新闻上看到玉树地震的消息后,立刻打电话到支队,但通讯早已中断,联系不上孩子,忧心忡忡的父母们只能每天看着电视,时刻关注着玉树,关注着他们的孩子。直到地震后四五天,战士们才有机会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对于父母的担心简短回应“我没事”。
地震掀起的尘埃还未散去,鏖战的疲劳还未缓解,官兵就马不停蹄投入到废墟清理任务。他们把“宁肯累掉10斤肉,也要按时完成清墟任务”的誓言写在倒计时牌上,顶风雪、冒严寒、抗缺氧,用手扒肩扛的原始方法,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夜以继日地清理废墟,有的指甲变形,有的肩膀磨烂……
夜幕降临,劳累了一天的官兵还要分组在30多个受灾群众临时居住点帐篷外围进行巡逻。很多官兵自发把自己的被褥、食物和水让给了群众,89岁的藏族老大爷多才吉让激动地说:“这些当兵的,就是‘活菩萨’!”
在自我保障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主动让食于民、让水于民、让住于民,在营区和格萨尔广场搭设两个灾民就餐救助点,搭建帐篷207顶,每天为受灾群众熬粥煮面,灾民日均就餐人数达5000余人次,并把从支队倒塌库房中抢出的278袋面粉,清油263公斤,蔬菜6400公斤,分发给受灾群众。
缝合大地创口并不难,难的是缝合心灵创伤。7岁的藏族小男孩才让周,眼看小伙伴在地震中永远离去,内心充满恐惧。心理医生夏晶晶和他结成“亲人对子”,通过10多天心与心的交流,才让周逐渐开朗起来,亲切地叫她“夏妈妈”。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震后不到一周时间,支队新建的“爱民帐篷学校”就开学了。琅琅的读书声、稚嫩的童声温暖着所有人;便民服务进乡镇、医疗救治进村社、扶贫帮困进家庭……传递温暖,播撒阳光,玉树支队官兵用满腔的赤诚和爱心,与社会各界抗震救灾力量深度汇聚,点燃了灾区群众迈向新生活的希望。
四、青海玉树发生4.8级地震 青海玉树地震原因
据中国地震台网最新消息,2818年5月5日00时37分青海玉树发生4.8级地震,据测得震源深度为8千米,目前还未出现伤亡报告。青海玉树地震一直是我国地震多发区,几年前的玉树地震场景相信大家还历历在目,到底为什么青海玉树那么多地震呢?下面一起来了解青海玉树地震原因。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5月05日00时37分在青海玉树州称多县(北纬34.55度,东经96.60度)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青海玉树地震原因
青海省发生地震是因为印度洋板块向欧亚板块运动的结果。
青海属于青藏高原板块,该板块属亚欧板块,青海的海拔就是由于大陆板块交接处碰撞导致。由于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挤压会导致火山喷发或是地震,青海的地震就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挤压所致。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主要地震带就有23条 ,此带内常发生破坏性地震及少数深源地震。其中西藏、新疆、云南省、四川省、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三江地震带就处于这一区域,属于地震频发区。三江地震带与西藏高原紧邻,北接龙门山地震带。这个地震带活动非常频繁,几乎每年都要发生地震,但震级超过7级以上的大震不是很多,往往在6-7级之间。这个地震带的震中也是漂移不定,但也明显受几条北北西向的断裂控制。
从地质构造上来说,青海玉树属于巴颜喀拉块体,这个块体的地震是比较活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