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校长北大演讲
3月20日,哈佛大学校长巴科(Lawrence S。 Bacow)在北京大学作主题为《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的演讲。
这是巴科担任哈佛大学校长后首次出访。演讲中,他鼓励各学科和领域的学者在大学里一起辩论,各自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理论,努力理解并解释我们的世界。
在提问环节,针对近期的美国大学招生丑闻,巴科现场回答,美国发生招生丑闻是很严重的问题,而且也挑战了大众的信念。他指出,要确保教育的公平平等,坚决不容忍类似的犯罪行为。
回应美国招生丑闻:确保教育平等,不能容忍犯罪行为
“(招生丑闻)不仅仅让我们看到这些富裕的家庭可以操纵(教育)系统,也提醒了我们有些学生有天生的优势。因为他们的父母上过大学甚至是很好的大学 ,这些父母可以帮助他们的孩子找到更好的导师,让孩子的高中成绩比别人更好一些。”巴科说,“我们要确保没有这些机会的学生,有平等的机会。通过操纵系统(被录取),这些都是违法的,我也非常高兴他们都已被起诉。”
据央视报道,当地时间3月12日,美国检方曝出涉案金额高达2500万美元的招生丑闻,涉及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圣地亚哥大学、乔治大学等多所顶级高校。共有包括家长、体育教练等50人被起诉,他们都是通过一个重要中间人辛格完成暗箱操作,花钱将自己的孩子送进了名校。
虽然此次美国司法部公布的涉事高校名单中,哈佛大学并不在列。但是因为遭到起诉的33名学生家长中,有5位是哈佛大学校友,且舞弊案的“秘密武器”,是一名哈佛大学毕业的“天才枪手”,因而哈佛大学也难逃舆论漩涡。
作为上任不到一年的“新手”校长,面对此次棘手事件,巴科强调:“我们不能容忍这样的犯罪行为。”
演讲强调教育之于个人的重要性
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巴科认为,伟大的大学坚持真理,而追求真理需要勇气。
“开创性的思想和行动往往是从大学校园里开始生长。改变传统思维模式需要巨大的决心和毅力,也需要欢迎对立观点的意愿,需要直面自己错误的勇气。伟大的大学培养这些品质,鼓励人们倾听,鼓励人们发言。”巴科说。
他强调,要坚持真理,就必须接受并欣赏思想的多元 。
“我担任哈佛大学校长,还不到一年。但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们的校园里已经至少六次出现过有争议的问题,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有时甚至是激烈的争吵和公开的抗议。参加争论的有学生,有教职员工,也有校友和学校的友人。这样的争吵可能会让人感到不快。但它是一个社区健康的标志,是积极的公民参与的象征。”巴科说。
作为一名校长,巴科认为,其职责是确保讨论渠道的畅通。
“从远处看,哈佛大学好像有一个统一的声音。但实际上,哈佛是不同声音交响共存的地方。而我们最为重要也最为困难的任务之一,就是让社区的所有成员都觉得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巴科说。
作为世界顶级高校,哈佛成功的秘诀往往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
对此,巴科表示:“我们所有的成功,都是在他人的帮助下实现的。”
“如果没有全球其他优秀高等院校的挑战和激励,如果不能向同行学习、与他人合作,我们绝不会像现在这么成功。仅仅在美国,就有四千余所大专院校。它们惊人地多样,有的专注于本科教育,有的兼顾本科生、研究生和职业教育;有的专注于艺术和音乐等单个学术领域,有的同时推动多学科的发展。它们都在为人才和资源竞争;但它们又都以其他学校为榜样,谋求自己的进步。”他说,哈佛也不例外,正在向或远或近的邻居们学习。
在演讲最后,他强调了教育之于个人的重要性。“我希望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青年们都能理解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你想要有所成就,教育将帮你实现梦想。” 巴科总结道。
一、习近平会见美国哈佛大学校长
国家主席习近平20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巴科。
习近平赞赏巴科担任哈佛大学校长后首次出访就来到中国,称赞这体现了巴科校长对中美教育交流的重视。习近平指出,教育交流合作是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增进中美友好的民意基础。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大批海外学成归国的人才为中国的发展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主张互学互鉴,鼓励留学,支持中外教育交流合作,希望中美人文交流取得更多积极成果。我很高兴,去年底我同特朗普总统在阿根廷会晤时,他也表示支持中美教育交流合作。
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国致力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将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互鉴,共同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在此过程中,我们愿同哈佛大学等美国教育科研机构开展更加广泛的交流合作。巴科感谢习近平会见。巴科表示,很高兴就任哈佛大学校长后首次出访就来到中国。我此访不仅作为哈佛大学的校长,也代表着美国高校来促进美中教育交流。美中高校等教育文化机构保持和深化交流合作,从长远看对促进美中关系至关重要。哈佛大学拥有大量中国留学生,汉语在外语中的普及率名列前茅。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加强高等教育令人钦佩,哈佛大学愿继续推进同中国教育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
孙春兰、杨洁篪、王毅参加会见。
二、哈佛大学校长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我们要有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今天哈佛大学校长白乐瑞(Lawrence S. Bacow)参访北大并在“大学堂·北大讲坛”发表了题为“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的演讲,让我们先一起来看看新鲜出炉的演讲摘录吧:
北大是为大学之道而建的大学,是为思想自由而建的大学。
哈佛和北大都有着对高等教育的坚定信念,两校的学生和学者之间有着深厚的联系和紧密的合作。
我们现在如何培养人才和智力资本,就至关重要。
发现和创新的过程总是复杂而艰辛的。这个过程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但更重要的是勤奋的工作。卓越不是轻而易举可以获取的,且谁都不可能仅凭一己之力取得成功。
追求和创造知识的人们之间,总是有一种跨越时空的相互关怀。
我相信,保持学者之间跨越国界的交流,对我们今天在座的所有人来说都至关重要。不仅如此,任何关心高等教育在人类生活中所起作用的人,都应该能够理解其中特殊的意义。
哈佛在美国,北大在中国,我们都有责任为各自的社会做出贡献,促进各自国家以及全世界的发展。而我们作为大学,要真正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唯一的方法就是践行和维护那些能够超越国界的学术价值。
开创性的思想和行动往往是从大学校园里开始生长。改变传统思维模式需要巨大的决心和毅力,也需要欢迎对立观点的意愿,需要直面自己错误的勇气。
从远处看,哈佛大学好像有一个统一的声音。但实际上,哈佛是不同声音交响共存的地方。
改善我们的社区,改善我们的世界,这是我们大学的职责。
我们的大学必须继续坚持这些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与众不同的价值:真理,卓越,和机遇。
我们必须维护和强化我们之间的学术交流,让我们能够携手共进、引领世界。
演讲结束之后,白乐瑞校长回答了现场同学的提问。
来自社会学系的同学提出了关于“大学应该在社会问题的进程中扮演什么角色”的问题,白乐瑞说:“每个大学自己决定了在社会当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大学是一个实验室,我们实验的东西有很多,来证明我们的一些想法是可行的。”
当被问到“哈佛如何开放不同思想和声音的窗口”时,白乐瑞回答道:“想要真正追寻真理,你必须要不断试验,你不是生活在回音室里,你要跟你想法不一样的人交流,要去聆听跟你意见不同的声音,但是不要过于迅速地去判断。”
白乐瑞(Lawrence S. Bacow)简介
白乐瑞(Lawrence S. Bacow),哈佛大学第29任校长。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院士。曾任塔夫茨大学校长、麻省理工学院校务委员会主席。
白乐瑞1951年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的一个移民家庭。本科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以优等生身份毕业后,1972年,白乐瑞到哈佛大学攻读研究生,先后在法学院和肯尼迪政府学院获得了法律博士学位、公共政策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1977年,博士毕业后,白乐瑞回到了母校麻省理工学院,在城市研究与规划系从事经济学、法律与公共政策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从此进入学术界。在麻省理工学院,他工作了24年,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讲座教授。
1998年至2001年,担任麻省理工学院校务委员会主席。
2001年,白乐瑞被遴选为塔夫茨大学第12任校长。在他卸任前的2010年3月1日,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宣布任命白乐瑞为白宫顾问团成员。
2011年6月,白乐瑞卸任塔夫茨大学校长一职。
2011年5月,白乐瑞进入哈佛董事会,成为该校两大管理团队中的一员。
2018年7月,白乐瑞接任哈佛大学校长。
三、哈佛校长北大演讲并回应美国招生丑闻:要确保教育的公平平等
3月20日,哈佛大学校长巴科(Lawrence S. Bacow)在北京大学作主题为《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的演讲。
这是巴科担任哈佛大学校长后首次出访。演讲中,他鼓励各学科和领域的学者在大学里一起辩论,各自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理论,努力理解并解释我们的世界。
在提问环节,针对近期的美国大学招生丑闻,巴科现场回答,美国发生招生丑闻是很严重的问题,而且也挑战了大众的信念。他指出,要确保教育的公平平等,坚决不容忍类似的犯罪行为。
回应美国招生丑闻:确保教育平等,不能容忍犯罪行为
“(招生丑闻)不仅仅让我们看到这些富裕的家庭可以操纵(教育)系统,也提醒了我们有些学生有天生的优势。因为他们的父母上过大学甚至是很好的大学 ,这些父母可以帮助他们的孩子找到更好的导师,让孩子的高中成绩比别人更好一些。”巴科说,“我们要确保没有这些机会的学生,有平等的机会。通过操纵系统(被录取),这些都是违法的,我也非常高兴他们都已被起诉。”
据央视报道,当地时间3月12日,美国检方曝出涉案金额高达2500万美元的招生丑闻,涉及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圣地亚哥大学、乔治大学等多所顶级高校。共有包括家长、体育教练等50人被起诉,他们都是通过一个重要中间人辛格完成暗箱操作,花钱将自己的孩子送进了名校。
虽然此次美国司法部公布的涉事高校名单中,哈佛大学并不在列。但是因为遭到起诉的33名学生家长中,有5位是哈佛大学校友,且舞弊案的“秘密武器”,是一名哈佛大学毕业的“天才枪手”,因而哈佛大学也难逃舆论漩涡。
作为上任不到一年的“新手”校长,面对此次棘手事件,巴科强调:“我们不能容忍这样的犯罪行为。”
演讲强调教育之于个人的重要性
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巴科认为,伟大的大学坚持真理,而追求真理需要勇气。
“开创性的思想和行动往往是从大学校园里开始生长。改变传统思维模式需要巨大的决心和毅力,也需要欢迎对立观点的意愿,需要直面自己错误的勇气。伟大的大学培养这些品质,鼓励人们倾听,鼓励人们发言。”巴科说。
他强调,要坚持真理,就必须接受并欣赏思想的多元 。
“我担任哈佛大学校长,还不到一年。但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们的校园里已经至少六次出现过有争议的问题,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有时甚至是激烈的争吵和公开的抗议。参加争论的有学生,有教职员工,也有校友和学校的友人。这样的争吵可能会让人感到不快。但它是一个社区健康的标志,是积极的公民参与的象征。”巴科说。
作为一名校长,巴科认为,其职责是确保讨论渠道的畅通。
“从远处看,哈佛大学好像有一个统一的声音。但实际上,哈佛是不同声音交响共存的地方。而我们最为重要也最为困难的任务之一,就是让社区的所有成员都觉得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巴科说。
作为世界顶级高校,哈佛成功的秘诀往往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
对此,巴科表示:“我们所有的成功,都是在他人的帮助下实现的。”
“如果没有全球其他优秀高等院校的挑战和激励,如果不能向同行学习、与他人合作,我们绝不会像现在这么成功。仅仅在美国,就有四千余所大专院校。它们惊人地多样,有的专注于本科教育,有的兼顾本科生、研究生和职业教育;有的专注于艺术和音乐等单个学术领域,有的同时推动多学科的发展。它们都在为人才和资源竞争;但它们又都以其他学校为榜样,谋求自己的进步。”他说,哈佛也不例外,正在向或远或近的邻居们学习。
在演讲最后,他强调了教育之于个人的重要性。“我希望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青年们都能理解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你想要有所成就,教育将帮你实现梦想。” 巴科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