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村庄遭袭
据路透社、英国卫报等外媒消息,当地时间周六(23日)凌晨,当地官员表示,民兵武装袭击了马里一个颇尔族牧民村庄,造成至少115人死亡,仍有更多牧民的尸体被接连发现。
报道称,袭击者装扮成猎人行凶。当地人表示,受害者包括“孕妇、幼儿和老人”。联合国马里特派团证实了袭击的报道,但没有给出具体的死亡人数。这次袭击可以说是马里中部同类袭击中最致命的一次,去年数百名平民死于种族暴力。
据悉,这次袭击被认为是多贡族和颇尔族近来发生的一系列冲突中的最新一起。自2015年以来,伊斯兰极端分子在马里中部地区日益活跃,破坏了多贡族(Dogon)和颇尔族(Peulh)之间的关系。多贡族指责颇尔族支持这些与该国北部及其他地区的恐怖组织有关联的“圣战分子”。颇尔族反过来指责多贡族支持马里军队消灭极端主义。去年12月,一国际非政府组织曾警告称,“民兵武装在马里中部和北部杀害平民的行为正逐渐失控。”
马里多贡地区的悬崖景观和世界闻名的传统艺术,曾吸引众多来自欧洲和其他地方的游客。然而,该地区近年来一直动荡不安,种族暴力不止。
一、马里一村庄遭袭至少110名平民死亡
巴马科消息:马里中部一个富拉尼族村庄23日遭袭,造成至少110人死亡。
马里安全部门人员对新华社记者说,30多名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23日清晨袭击了莫普提区邦卡斯市附近一个富拉尼族村庄,至少造成110名富拉尼族人死亡,另有40多人受伤。
目击者说,整个村庄已烧为灰烬。
今年1月1日,一伙武装人员袭击了邦卡斯市附近一个富拉尼族村庄,造成37人死亡,另有多人受伤。
近几年,马里中部地区部族冲突加剧,主要集中在游牧部族富拉尼族与从事农耕的班巴拉族和多贡族之间。
二、马里再发部族冲突 37人死亡
马里中部一座村庄1月1日遭武装人员袭击,37名富拉尼族平民身亡。
马里政府当天晚些时候发表声明,莫普提地区库洛贡村遭身穿传统“多佐”猎人服装的武装人员袭击,确认37名平民死亡,包括儿童。另有数人受伤,数座房屋焚毁。
库洛贡村附近邦卡斯市市长穆拉热·金多说,袭击发生在新年第一次祷告时,目标为库洛贡村的富拉尼族聚居区。按照他的说法,库洛贡村多贡族聚居区距离事发地不足一公里,多贡族与袭击者有关联。
库洛贡村富拉尼族人阿莱·亚塔拉说,村长在袭击中身亡,村长家一名老妇和女孩同样遇难。
法新社报道,1日部族冲突的原因是多贡族指认富拉尼族在多贡族控制区域放牧,两个部族就土地和水资源存在争端。
马里2012年3月发生军事政变,寻求自治的图阿雷格部族武装趁乱发动攻势,控制北部地区。同时,极端主义组织趁机在北部和中部地区扩大势力,利用部族冲突吸收成员。
马里政府军2013年1月在法国军队帮助下平定叛乱。近年来,马里中部地区时常发生部族冲突,主要是在游牧部族富拉尼人与从事农耕的班巴拉族和多贡族成员之间。
三、马里部族冲突致死至少16人
马里官员24日说,马里中部莫普提地区一座村庄的游牧部族富拉尼族人疑遭另一部族的武装袭击,至少16人死亡。
马里安全部门发言人阿马杜·桑戈当天告诉路透社,莫普提地区杰内镇附近的库马加村村民之间爆发冲突,致死16人,马里军队到场干预。
马里富拉尼族人协会“塔比塔普拉库”主席阿卜杜勒·阿齐兹·迪亚洛当天说,死亡人数至少为32人。他指认与多贡族有联系的“多佐”猎人武装发动袭击。
迪亚洛说,武装人员23日发动袭击,在村外杀害32名富拉尼族人,随后焚烧村庄。马里军队24日午间撤离现场后,武装人员再次进村,杀害1名男子和他的3个儿子。
迪亚洛说,库马加村所处位置与外界隔绝,“多佐”猎人武装23日埋伏在附近,等待袭击。军队赶到时,一些尸体已就地掩埋,死亡人数统计因而有差别。
一名要求匿名的莫普提地区官员说:“多名(袭击)男子身穿‘多佐’猎人服饰,但我们怀疑他们是否全部为‘多佐’猎人。”
富拉尼族据信有2000多万人口,分布在不同国家。这一部族在马里与从事农耕的班巴拉族和多贡族长期争夺这一非洲国家中部的耕地、林草地和水源,过去三年冲突加剧。
法新社报道,“基地”组织在马里中部一些不受政府管控的地带横行,染指部族冲突。班巴拉族和多贡族先前指认富拉尼族人与“基地”勾结。
四、维和3年 马里为何这么乱?
当地时间5月31日,中国第四批赴马里维和医疗队救治袭击事件伤者
1日,袭击事件发生后,联合国维和人员站在中国联合国维和人员营区
法制晚报讯(记者 李志豪)5月31日,联合国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加奥营区遭到袭击,造成1名中国维和人员牺牲、4名中国维和人员受伤。受伤的两名中国维和部队人员1日搭乘联合国专用飞机抵达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并被送往达喀尔中心医院接受治疗。
1日,“基地”组织北非分支“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通过网络发布消息,宣称制造了针对这一营区的两起袭击事件。
当天,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这是一起针对联合国维和人员的恐怖袭击事件,是严重的罪行,不可容忍。中方予以强烈谴责。
对此,联合国安理会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日均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联合国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团(马里稳定团)营地等遭遇恐怖袭击事件,向牺牲的中国维和人员的家人和中国政府致以深切慰问。
营地遇袭
一天发生两起袭击事件 汽车炸弹致10余人伤亡
联合国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马里稳定团)6月1日发布新闻公告说,马里稳定团位于加奥的维和人员营地5月31日晚遭汽车炸弹袭击,造成一名维和人员死亡、10余人受伤。这起袭击发生在当地时间5月31日20点45分左右,一名维和人员在袭击中死亡,3人重伤,另有包括当地平民在内的10多人受轻伤。马里稳定团未在公告中透露伤亡人员的具体国籍。
公告指出,营区内部分集装箱住房在袭击中遭到损毁,具体财产损失还在进一步调查中。马里稳定团已派出武装直升机进行空中警戒,并在加奥市区部署快速反应部队。而在当天遇袭前,联合国排雷行动处设在加奥市的一个工作点也遭到袭击,两名马里安保人员和一名国际专家在袭击中丧生。
同胞伤情
1人牺牲两人伤势较重 赴马里才不到10天时间
中国驻马里大使馆6月1日证实,一名中国维和人员在此次遇袭事件中牺牲,另有4人受伤,其中两人1日搭乘联合国专用飞机抵达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并被送往达喀尔中心医院接受治疗。
据陪同两名伤员抵达达喀尔的中国驻马里维和部队医疗分队一名医生介绍,这两名伤员伤势较重,经医疗分队通宵抢救后,伤势稳定下来。由于医疗分队缺少相关设备,因此将这两名伤员送到达喀尔中心医院接受治疗。此外,另有两名中国伤员伤势相对较轻,目前留在马里加奥接受治疗。
5月22日,新一批中国赴马里维和部队才刚刚完成轮换交接,不到10天时间,他们就用生命与鲜血履行了自己的铮铮誓言。
中国驻马里大使馆还发布通知,提醒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局势发展,近期谨慎前往马里,切勿前往马中北部地区,同时提醒在马中国公民和机构保持警惕,加强安全防范和应急准备。
中方回应
要求将凶手绳之以法 中国军队启动应急机制
“基地”组织北非分支“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6月1日通过网络发布消息,宣称制造了针对马里稳定团的两起袭击事件。
“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原名为“萨拉夫宣教与战斗组织”,是阿尔及利亚的一个恐怖组织,2006年与“基地”组织正式结盟,成为“基地”组织分支。近年来,该组织在阿尔及利亚、马里、尼日尔等国策划实施了一系列暴力恐怖事件,已被美国和欧盟列入恐怖组织名单。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日就中国驻马里维和人员遇袭发表谈话,称这是一起针对联合国维和人员的恐怖袭击事件,是严重的罪行,不可容忍。中方予以强烈谴责。“我们要求马里政府和联合国方面立即对此次恐怖袭击事件展开调查,将凶手绳之以法,并密切配合中方做好善后工作。”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1日表示,中国军队对上述恐怖袭击深感震惊并予以强烈谴责。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高度重视,中国军队立即启动应急机制。
增派人员
安理会强烈谴责恐袭
潘基文宣布增派2500人
当地时间1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宣布将向马里增派超过2500名维和人员。
当天,潘基文对安全理事会15国发表报告称,他已经要求联合国向马里增派2049名维和士兵,而如果增派完成,在马里的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人数将达到13289人。潘基文在报告中称,在马里的联合国部队还将提高其“功能性”,例如进行更多的情报搜集、侦察行动、排爆行动以及供应车队的保护行动等等。
此外,潘基文还在报告中呼吁增加480名联合国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成员,使马里的该特派团成员达到前所未有的1920人。
安理会1日发表媒体声明,以最强烈的言辞谴责这一恐怖袭击。安理会呼吁马里政府迅速调查,将袭击者绳之以法。安理会强调,按照国际法,针对维和人员的袭击可能构成战争罪。
声明说,5月31日在马里加奥发生了两起针对联合国设施的恐怖袭击,潘基文对此表示愤慨。潘基文对马里稳定团最近频繁遭袭深表关切,指出仅在5月就有12名马里稳定团维和人员在袭击中丧生,多名维和人员受伤。他重申,向帮助马里人民重获稳定与和平的联合国维和人员发动恐怖袭击,用任何理由也无法开脱罪责。安理会成员本月将讨论加强马里稳定团装备及执行任务能力问题。
潘基文今年3月底就马里局势提交的报告说,马里稳定团持续面临行动困难,且处于不安全、贩毒和恐怖主义活动猖獗的环境,面临重大安全挑战。他呼吁各方共同努力,使马里稳定团获得必要的装备和行动能力。
形势分析
为何针对营区发动袭击?
2012年3月,马里发生军事政变。联合国安理会2013年4月通过决议,决定设立马里稳定团。2015年5月15日,马里政府与北部地区部分武装组织签署《和平与和解协议》。同年6月20日,各方完成协议最终签署。然而,马里北部地区近年来一直冲突不断,针对维和人员的袭击频发。
由395人组成的中国第四批驻马里维和部队于今年5月赴加奥接替第三批维和部队,执行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
新华社驻达喀尔分社记者王猛说,加奥营区是联合国维和部队在马里北部的大本营,维和力量较强,安保严密,与马里北部其他地区相比安全形势较好。以往即便发生武装袭击,也会远离营区,直接针对营区的袭击非常罕见。
分析人士表示,袭击者直接攻击联合国维和部队营区,意在最大程度地制造国际影响,是对全球反恐行动的公然挑战。
马里怎么这么乱?
这次恐袭显示马里安全形势依旧难言稳定。实际上,马里恐袭只是非洲萨赫勒地带恐怖活动的一环。
萨赫勒地带指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和非洲中部苏丹草原地区之间的带状“走廊”,从大西洋西部延伸至非洲之角,横跨马里、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布基纳法索、尼日尔、乍得、苏丹等国。
萨赫勒地带反恐难题长期以来得不到破解,两方面原因不容忽视。一方面,萨赫勒地带是民族和宗教矛盾的结合地区与冲突地区,串联了非洲国家多个“麻烦区域”。在萨赫勒地带南部,有“博科圣地”武装人员,在尼日利亚政府打击之下,该组织正化整为零,在尼日利亚、尼日尔、布基纳法索等多国扩散。在萨赫勒地带北部,“伊斯兰国”北非分支武装人员在遭遇打击时,多向南转移,在马里、尼日尔等国寻求庇护。在萨赫勒地带东部,则是苏丹达尔富尔地区,多股武装力量在当地冲突盘踞。
另一方面,萨赫勒地区所涉国家之间缺乏协同,反恐理念、步调、能力参差不齐。整个萨赫勒地带跨度数千公里,多国边境接壤,越境作案、案后流窜式恐怖活动非常频繁,而各国间又缺少有效的跨境执法协调机制,使得地区反恐难见成效。
维和部队也难解恐袭问题?
目前联合国维和部队和法国在萨赫勒地带都有驻军。联合国在马里、科特迪瓦、苏丹设有维和部队,法国则在布基纳法索、乍得、马里、毛里塔尼亚和尼日尔设立驻点。他们除担负日常安全保障任务外,还负责培训当地安全部队。
尽管如此,萨赫勒地区特殊地理特征、经济条件和政治环境放大了维和的难度,使得驻点式外部安全力量对萨赫勒地区安全无法做到全覆盖。一年来,马里丽笙蓝标酒店、布基纳法索酒店等地接连遭袭,说明有“萨赫勒背景”的极端势力袭击能力不减,萨赫勒反恐形势依然严峻。
五、外星人曾传授知识给多贡族人?
尼日尔河是非洲西部的大河之一,它流过马里共和国时拐了个大弯。在河湾处,居住着一个名叫多贡族的黑人土着民族,他们以耕种和游牧为生,生活艰难贫苦,大多数人还居住在山洞里。他们没有文字,只凭口授来传述知识。看上去同西非其他土着民族没有什么两样。
多贡族
本世纪二十年代,法国人类学家格里奥和狄德伦为调查原始社会宗教,来到西非,在多贡人中居住了十年之久。长时期的交往。。使他们得到了许多多贡人的信任。从多贡人最高级的祭司那里,他们了解了一个极为令人惊讶的现象:在多贡人口头流传了四百年的宗教教义中,蕴藏着有关一颗遥远星星的丰富知识。那颗星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即使用望远镜也难以看到。这就是天狼伴星。
多贡入把天狼伴星叫做“朴托鲁”。在他们的语言中。“朴”指细小的种子,“托鲁”指星。他们还说这是一颗“最重的星”。而且是白色的。这就是说,他们已正确地说明了这颗星的三种基本特性:小、重、白。实际上,天狼伴星正是一颗白矮星。
天狼伴星
而天文学家最早猜测到天狼伴星的存在是在1844年,借助高倍数望远镜等各种现代天文学仪器,1928年人们才认识到它是一颗体积很小而密度极大的白矮星。直到1970年才拍下了这颗星的第一幅照片。生活在非洲山洞里的多贡人显然没有这种高科技的天文观测仪器,那么,他们是怎样获得有关这颗星的知识的呢?
不仅如此,多贡人还在沙上准确地画出了天狼伴星绕天狼星运行的椭圆形轨迹,与天文学的准确绘图极为相似。多贡人说,天狼伴星轨道周期为50年(实际正确数字为50.04+/-0.9年);其本身绕自转轴自转(也是事实)。他们又说,天狼星系中还有第三颗星,叫做“恩美雅”,而且有一颗卫星环绕“恩美雅”运行。不过直到现在,天文学家仍未发现“恩美雅”。
多贡人认为,天狼伴星是神所创造的第一颗星,是整个宇宙的轴心。此外他们还早就知道行星绕太阳运行,土星上有光环,木星有四个主要卫星。他们有四种历法,分别以太阳、月亮、天狼星和金星为依据。
多贡族
据多贡人说,他们的天文学知识是在古代时,由天狼星系的智慧生物到地球上来传授给他们的。他们称这种生物为“诺母”。在多贡人的传说中。“诺母”是从多贡人现今的故乡东北方某处来到地球的。他们所乘的飞行器盘旋下降,发出巨大的响声并掀起大风,降落后在地面上划出深痕。“诺母”的外貌像鱼又像人。是一种两栖生物,必须在水中生活。在多贡入的图画和舞蹈中,都保留着有关“诺母”的传说。
多贡人神奇的天文学是天狼星系的智慧生物所传授的吗?天狼星系的飞船是否在古代降临过地球?如果说不是,那么多贡人关于天狼星的知识又是从哪儿传授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