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发生2次地震
据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官网消息,据泰国防灾减灾局消息,3月23日,泰国普吉府西北方向、印度属安达曼海域发生两次地震,震级分别为5.0和5.2级,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有引发海啸的危险。中国大使馆提醒来泰中国游客,在前往泰国海滨尤其是南部海滨游玩时请加强防范、确保安全,并时刻关注泰国气象等部门发布的信息。如遇紧急情况,请拨打下列电话寻求帮助:
泰国报警电话191
旅游警察热线1155(有中文服务)
中国驻泰国使馆领保电话02-245-7010
中国驻宋卡总领馆领保电话081-766-5560
中国驻宋卡总领馆驻普吉领事办公室领保电话094-595-6158
中国外交部全球领保服务应急呼叫中心24小时热线0086-10-12308、0086-10-59913991
海啸预警
物理基础:海啸预警的物理基础在于地震波传播速度比海啸的传播速度快。地震纵波即P波的传播速度约为6~7千米/秒,比海啸的传播速度要快20~30倍,所以在远处,地震波要比海啸早到达数十分钟乃至数小时,具体数值取决于震中距和地震波与海啸的传播速度。例如,当震中距为1000千米时,地震纵波大约2.5分钟就可到达,而海啸则要走大约1个多小时;1960年智利特大地震激发的特大海啸22小时后才到达日本海岸。
如能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海啸传播速度的差别造成的时间差分析地震波资料,快速地、准确地测定出地震参数,并与预先布设在可能产生海啸的海域中的压强计(不但应当有布设在海面上的压强计,更应当有安置在海底的压强计)的记录相配合,就有可能做出该地震是否激发了海啸、海啸的规模有多大的判断。然后,根据实测水深图、海底地形图及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海岸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等相关资料,模拟计算海啸到达海岸的时间及强度,运用诸如卫星、遥感、干涉卫星孔径雷达等空间技术监测海啸在海域中传播的进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海啸预警信息及时传送给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沿海地区的居民,并在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沿海地区,开展有关预防和减轻海啸灾害的科技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以及应对海啸灾害的训练和演习。这样,就有希望在海啸袭击时,拯救成千上万生命和避免大量的财产损失。
海啸预警具有可靠的物理基础,它不但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实际上也是可行的,并且已经有了成功的范例。例如,1946年,海啸给夏威夷的“曦嵝”(Hilo)市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于是,1948年便在夏威夷便建立了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从而有效避免了在那以后的海啸可能造成的损失。倘若印度洋沿岸各国在2004年印度洋特大海啸之前,能与太平洋沿岸国家一样建立起海啸预警系统,那么这次苏门答腊--安达曼特大地震引起的印度洋特大海啸,决不致造成如此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上所述的海啸预警对于“远洋海啸”比较有效。但是,对于“近海海啸”(亦称“本地海啸”)即激发海啸的海底地震离海岸很近,例如只有几十至数百千米的海啸,由于地震波传播速度与海啸传播速度的差别造成的时间差只有几分钟至几十分钟,海啸早期预警就比较难于奏效。
预警系统:地震能引发海啸,因此海啸的预警信息要由地震监测系统提供。在全球地震多发地带如太平洋沿岸、印度洋沿岸都应该有完善的地震监测网络。
海啸逃生
1.地震海啸发生的最早信号是地面强烈震动,地震波与海啸的到达有一个时间差,正好有利于人们预防。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2.如果发现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者有巨浪袭来,都应以最快速度撤离岸边。
3.海啸前海水异常退去时往往会把鱼虾等许多海生动物留在浅滩,场面蔚为壮观。此时千万不要前去捡鱼或看热闹,应当迅速离开海岸,向内陆高处转移。
4.发生海啸时,航行在海上的船只不可以回港或靠岸,应该马上驶向深海区,深海区相对于海岸更为安全。
5.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急救包,里面应该有足够72小时用的药物、饮用水和其他必需品。这一点适用于海啸、地震和一切突发灾害。
自救互救
1.如果在海啸时不幸落水,要尽量抓住木板等漂浮物,同时注意避免与其他硬物碰撞。
2.在水中不要举手,也不要乱挣扎,尽量减少动作,能浮在水面随波漂流即可。这样既可以避免下沉,又能够减少体能的无谓消耗。
3.如果海水温度偏低,不要脱衣服。
4.尽量不要游泳,以防体内热量过快散失。
5.不要喝海水。海水不仅不能解渴,反而会让人出现幻觉,导致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6.尽可能向其他落水者靠拢,既便于相互帮助和鼓励,又因为目标扩大更容易被救援人员发现。
7.人在海水中长时间浸泡,热量散失会造成体温下降。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最好能放在温水里恢复体温,没有条件时也应尽量裹上被、毯、大衣等保温。注意不要采取局部加温或按摩的办法,更不能给落水者饮酒,饮酒只能使热量更快散失。给落水者适当喝一些糖水有好处,可以补充体内的水分和能量。
8.如果落水者受伤,应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急救措施,重伤员则要及时送医院救治。
9.要记住及时清除落水者鼻腔、口腔和腹内的吸入物。具体方法是:将落水者的肚子放在你的大腿上,从后背按压,将海水等吸入物倒出。如心跳、呼吸停止,则应立即交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
一、时隔4天!全球又一个6级以上地震,泰国两次地震或有海啸危险
在最近,可以说我们的自然灾难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多,有全球风暴的发展,还有地震的影响,甚至是可能有海啸的危机。当然海啸一般不会平白无故的产生,与地震牵涉到的关系很大。根据EMSC全球地震科学数据显示,在当地时间23日14时21分(北京时间24日3时21分),位于埃尔多维奥市西北约7公里处又发生了地震,等级为6.1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13.3公里,哥伦比亚地震局测定此次地震级别为6级。
EMSC全球地震科学数据标注也是6.1级强震,这是接3月20日瓦努阿图6.2级地震之后,时隔4天全球又一个6级以上的地震。当然本次地震引发的问题暂时还没有,虽然多省有明显的震感。而除了这个地震之外,根据泰国防灾减灾局科学报告显示,在3月23日,位于泰国普吉府西北方向、印度属安达曼海域发生了两次地震,震级分别为5.0和5.2级,震源深度10公里,但是地震有引发海啸的危险。
所以说地震是不分大小,产生的危机都是存在的。当然地震在科学之中如今是无法进行预测的,地震的的发生一般都是因为板块运动而产生的,全球有一个环太平洋地震带,是每天发生地震最多的区域,这些地震发生也是附近的区域,所以算是一个正常的自然灾难吧,当然除了地震本身由于板块运动产生影响之外,还有一部分地震是因为人工诱导的,这部分地震相对来说较少。
地震的发生如今在科学之中也有一种说法,就是地震概率,例如某个地区发生的地震概率有多少,强度有多大,这部分科学数据都只能作为参考,例如日本称未来30年内日本恐发生7-8级大地震,东北地区的概率达到了90%,这也不叫地震预测,只能说是地震评估。这相对来说就是毫无用处的,只能作为参考,百分比的地震预报都是没有准确性的。
其次就是很多人说地震鱼(皇带鱼),地震云,生物躁动等自然现象是具有地震发生的可能,这个都不是具有一定的说明,科学家们虽然说生物具有感应自然灾难的能力,但是没有证据证明地震与这些现象存在关系,所以大家也不要传播这些现象与地震存在关系。其次就是地震预警的进步。根据科学报告显示,如今我国在地震预警方面进步很大,可以提前10多秒进行预警了,所以说是科学家们共同努力下获得的成果,10多秒的预警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有时候,能否抓住十几秒的黄金逃生时间甚至比预警本身还重要。
二、泰国发生2次地震,旅行中遇到地震怎么办?
对于我们来说,地震应该是我们比较熟知的一种自然灾害了。地震之所以会发生,主要是因为板块之间的一个撕裂或者出现碰撞才会造成的。有些地方处于地震的多发区域,所以经常会出现地震的情况。今天三点二十一分的时候,泰国普吉府西北方向、印度属安达曼海域发生两次地震,震级分别为5.0和5.2级。可能会引发海啸。
那么对于很多旅行的人来说,我们本身对于环境是不熟的,如果出现地震的话,我们应该如何是好?这个就需要我们提前具备一些意识还有常识,紧急情况下才可以保住我们自己。如果在这三十多秒的地震里面,你具备一定意识或者是常识的话,是可以大概率避震的。
首先我们出去旅游,保险这个是一定要买的。如果我们是去一些地震多发区,那么个国家需要购买了。保险可以让你在发生任何意外的时候让你的经济损失不要过大,如果你买了保险,要备份一个在家里面。
另外,因为外部环境陌生,所以我们到达的时候需要先了解居住区域的一个安全出口还有大致结构,如果出现地震的时候,可以明确知道哪里才是最安全的,免得走进死角。如果你当时在火车上面的时候,不要慌乱,等待汽车靠边停车再下车避震。
如果你当下在酒店里面,出现地震的时候,你可以马上躲在桌子或者床底等你认为比较坚硬的东西下面。那么如果你没来得及反应,第一时间找一个墙角蹲下来,然后拿东西保护你自己的头。平时自己应该随身带一些吃喝,这样的话起码有任何事情可以短暂性补充能量。另外,身处国外,最好好几下当地大使馆的联系方式,以便求助。
请记住这几个单词:SOS(求救)、SEND(送出)、DOCTOR(医生)、HELP(帮助)、INJURY(受伤)、TRAPPED(发射)、LOST(迷失)、WATER(水)。
三、地震为什么会引发海啸?为什么有的海啸能席卷太平洋?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难,虽然经常有,但是超过八级的地震还是很少见,这样高级别的地震通常都会造成重大损失,2008年的汶川地震就是8.0级,而就在今天中午,也就是北京时间9月8号中午12点50分,墨西哥当地时间9月7号晚上11点50分,墨西哥西边海域发生里氏8级以上地震,震源深度19公里,开始时媒体报道是8.0级,后来又报道是8.2级,接着又报道8.3级,但是墨西哥国家地震中心将此时地震的级别修正为8.4级,说明这是一次比汶川地震更大级别的地震,震中位置位于墨西哥恰帕斯州 TONALA城西南方向约137公里处,震源深度19公里,首都墨西哥城当时强烈震感,墨西哥及周围的国家如美国危地马拉等大部分地区也都有震感。
科普:地震为什么会引发海啸?为什么有的海啸能席卷太平洋?
好在这次地震发生在海里,如果发生在这一带的陆地上,肯定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不过海中的地震常常会引发海啸,这次地震的位置,几乎是太平洋的最东边,并且已经引发海啸,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警告称墨西哥海岸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3米多高的海啸波浪,并且海啸波将出现在整个太平洋中。
科普:地震为什么会引发海啸?为什么有的海啸能席卷太平洋?
地震发生后,很快就抵达了墨西哥沿岸,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巴拿马、厄瓜多尔等国海岸也出现海啸,太平洋中的岛国美属萨摩亚、基里巴斯、新西兰、萨摩亚、托克劳群岛、图瓦卢、瓦努阿图和沃利斯及富图那群岛等地,以及太平洋西岸的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包括我国等也将迎接海啸的到来。
科普:地震为什么会引发海啸?为什么有的海啸能席卷太平洋?
墨西哥地震海啸预警图
海啸通常是由地震或者台风飓风等引发的海平面突然升高的现象,形成之后会不断的向四周扩散,而地震常常会引起巨型海啸,因为地震是地壳的大能量释放,能让地形瞬间隆起或者陷落,从而在海水中搅起很大的波动,形成海啸,这种海啸常常会给沿海一带的人们造成重大损失,如日本2011年地震引发的大海啸,使得太平洋东岸的所有国家都受到了影响,而上世纪智利海域地震引发的海啸则横扫了整个太平洋,到了几乎是地球对面的日本的时候海浪还高达数米,可称是人类已知的最大海啸。
一次海啸并非会影响某一片海域所有的沿海国家,由于距离地震震中的位置不同,各地受到海啸冲击的程度也不一样,而这次地震引发的海啸并不大,墨西哥沿岸一些地区只测到了0.7-1米高的海啸,这样的海啸基本可以无视。
科普:地震为什么会引发海啸?为什么有的海啸能席卷太平洋?
墨西哥距离我国有1.5万公里,这次地震震中引发的海啸跑到我国沿海预计需要19个小时,9月9号清晨会到达中国沿海,它来到的时候已经横跨了整个太平洋,长途跋涉了3万里路,还能有多少能量呢?目前虽还未知,但可能在十厘米左右,完全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