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招生政策调整
今年,清华大学对自主招生政策进行了适当调整,无论是报名资格条件、录取标准制定,还是招生规模控制等方面与往年相比都更为严格。
在报名条件方面,清华大学更加强化了对学生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要求,明确提出了报名的“最低门槛”,不再使用“表现突出”“取得优异成绩”这样模糊的表述,方便考生和家长更为清晰地报考,最低申请条件包括:数学、物理、生物省级赛区一等奖;化学、信息学奥赛省级赛区一等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四等奖(满足一项条件即可)。
在录取标准制定方面,清华大学依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需求,降低了给予自主招生考生的优惠分值,规定“自主招生认定的优惠降分一般不超过20分”,进一步提高人才选拔质量,宁缺毋滥。在招生专业方面,清华大学严格依据学科特色,从选拔具有相关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学生的角度出发,确定自主招生专业。所有考生均可不受自身文理分科限制进行学科(专业)类型申请。并且,通过自主招生入校的考生,其就读的专业方向,会与其学科特长、志趣方向保持一致。
清华大学今年参与自主招生的专业包括建筑类,土木类,环境、化工与新材料类,机械、航空与动力类,能源与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自动化与工业工程类,数理类,化生类,临床医学类,经济、金融与管理类,文理通识类。与去年相比,人文与社会类、法学类等专业未进行自主招生。据了解,清华大学采取的是大类招生、培养和管理的模式,其中许多专业类,比如建筑类,经济、金融与管理类,文理通识类等均为文理兼招,文科生理科生均可报考。
一、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取消文科专业 招生计划大幅缩减
清华大学3月28日公布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按照教育部今年对自主招生“十严格”的要求,今年清华的自招政策与多数高校一样有了较大调整,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取消了所有文科专业的自主招生。
按照教育部今年初发布的对自主招生“十严格”的要求,目前多数高校公布的今年自招政策都有了三方面变化:一是报名门槛大幅提高,包括往年的笼统要求变成了今年的“五大学科全国联赛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并且“论文和专利不得作为申报材料上传”“体质测试不合格不能入选;二是招生计划大幅缩减,多数高校的缩减幅度在30%至40%之间;三是降分幅度大幅降低,多数学校的最大降分幅度从往年的“对特别优秀考生给予降至当地一本线录取的优惠”变成了“降20分录取”。
青睐学科竞赛中表现突出的“学霸”
根据简章,今年清华自主招生,综合优秀且具有突出学科特长及创新潜质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申请学生应在国际或全国权威性高、公信力强的学科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最低申请条件应包含以下之一: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级赛区)一等奖、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省级赛区)一等奖、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省级赛区)一等奖、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提高组(省级赛区)一等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和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四等奖。
文科专业都取消了
在招生专业和人数上,简章提到,今年清华自招录取人数不超过教育部核准的自主招生计划,招生专业类包括:建筑类,土木类,环境、化工与新材料类,机械、航空与动力类,能源与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自动化与工业工程类,数理类,化生类,临床医学类,经济、金融与管理类和文理通识类,共13个大类。文科专业都取消了。
降分幅度大幅降低
今年,清华的自招选拔仍包括初评、初试和复试。
其中,初评结果分为优秀、通过、不通过三档,初评“优秀”的学生可免于参加初试直接进入复试,初评“通过”的学生需参加学校组织的初试;初试采用笔试形式,考试科目调整为两门,仅考数学与逻辑、理科综合(物化),复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专业考察、体质测试等。而去年,清华自招的测试科目设三门,数学与逻辑、理科综合(物化)和文科综合(文史),其中数学与逻辑为必考,剩下的任选其一即可。
清华将根据学生的初评情况、初试情况和复试情况择优给予学生自主招生降分录取优惠及专业类认定。在全国自招收严的大背景下,清华也对优惠分值做出调整,今年的优惠分值一般不超过20分,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优惠分值可适当放宽,对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特别突出的学生,可优惠至一本线;而去年,除了降至一本线之外,清华的优惠分值在10分到60分之间。
清华还强调,学生需参加体质测试,体质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运动试验、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无故不参加者将取消其获得清华自招认定资格;对于可以获得自主认定优惠的学生,体质测试成绩优秀者,将给予额外的5分降分。
二、清华招生政策调整:体质测试成绩优良额外降5分
3月20日,澎湃新闻从清华大学获悉,2019年清华大学将继续在自主招生中开展体质测试。体质测试成绩优良的学生,可以在享受原有自主招生降分认定优惠的基础上,给予额外的5分降分。无故不参加者将取消其获得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认定的资格。
今年的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指数(BMI指数)、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和台阶运动试验,共计5项。测试项目全部通过仪器进行客观化测评,测试成绩采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高中版)统一进行评定。评定结果主要反映考生的身体形态、呼吸机能、柔韧素质、力量素质和有氧耐力等五个方面的身体机能和素质。
因为自主招生考试体质测试优秀的学生可以加5分,此前有人质疑,清华大学政策是否与教育部将全面取消高考体育特长生加分举措相违背?
对此,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曾回应表示,在自主招生中给予学生一定的加分,是高校的权利,与高考取消特长生并不冲突。早在2011年,清华大学就开始在自主招生中对体质测试优秀的学生给予加分,其目的是想表达清华的教育理念,希望能对孩子和家长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重视体测的不只是清华。澎湃新闻注意到,3月中旬以来,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已有12所高校公布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从公布的招生简章可以看到,加大对体质测试的重视力度是突出特征之一。
例如,3月15日和16日,武汉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先后发布了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与去年相比,这两所高校都在自招校考中增加了体育测试。武汉大学的测试项目为中长跑(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和立定跳远,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高三毕业生评价指标)。
简章规定,凡有一项测试不合格者即失去参加专业能力测试资格。
同样,体测合格也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自主招生认定的先决条件。哈工大简章中提出要求,在考生体育测试所有项目均合格的前提下,学校依据面试成绩择优确定各类别自主招生考生认定名单,宁缺毋滥。
三、清华自主招生取消文科专业?清华招生办:误读
3月28日,清华大学发布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在报名条件、招生专业等方面进行调整,被解读为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取消文科类专业,并一度登上微博热搜。对此,清华大学招生办负责人回应新京报记者称,这属于误读,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目标是选拔具备基础学科和特色学科方向特长及创新潜质的学生,符合条件的文科、理科考生均可申请。
根据招生简章,清华大学今年参与自主招生的专业包括建筑类,土木类,环境、化工与新材料类,机械、航空与动力类,能源与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自动化与工业工程类,数理类,化生类,临床医学类,经济、金融与管理类,文理通识类。与去年相比,人文与社会类、法学类等专业被取消。
清华大学招生办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目标是选拔具备基础学科和特色学科方向特长及创新潜质的学生,符合条件的文科、理科考生均可申请,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取消文科专业属于误读。
清华大学希望通过自主招生,让那些真正在基础学科和清华大学特色学科方向具备突出拔尖创新潜质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并且,清华大学采取的是大类招生、培养和管理的模式,其中许多专业类,比如建筑类,经济、金融与管理类,文理通识类等均为文理兼招,欢迎符合报考条件的、具备学科特长和潜质、具有强烈学术志趣的文理科考生积极报考。
四、取消文科!清华等名校招生政策突变!19高考分数竞争将空前惨烈
近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30余所高校先后发布自主招生简章。与去年相比,多所高校招生名额锐减,报名门槛提高,优惠分值降低,严格控制招生专业,大幅缩减人文社科类招生规模。
清华大学3月28日公布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很明显的变化是取消了所有文科专业的自主招生。具体来看↓↓↓
报名条件方面,清华往年的要求是“在科技发明、文学创作、创新与设计等方面表现突出,在五大学科具有学科特长,且在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表现突出“,而今年要求非常具体:数学、物理、生物省级赛区一等奖;化学、信息学奥赛省级赛区一等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四等奖(满足一项条件即可)。而且今年明确考生无需提交论文、专利信息。
招生专业方面,今年仅保留理工科,经济、金融与管理类和文理通识类,文科专业都取消了。
降分优惠政策方面,往年清华的优惠降分一般为10至60分,特别优秀的学生可降至一本线录取。今年改为“优惠降分一般不超过20分“,但清华同时表示,对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优惠分值可适当放宽,对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特别突出的学生,达到一本线者予以优先录取。
据齐鲁晚报报道,除了清华取消文科专业自招外,类似高校还有↓↓↓
山东大学,今年已经没有文史类计划,只招生理工类。
中南大学,今年法学、社会学、汉语言文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均不再参与招生,仅面向理科学生自招。
吉林大学,今年缩减至理科类5个专业大类,2018年招收含文、理、工、医24个专业。
此外,还有一些大学则是取消了部分文史类专业。↓↓↓
武汉大学,国学院未被列入自招名单。
厦门大学,取消外文组专业自招。
中山大学,取消外语类专业、社会科学类专业、经济管理类招生。
重庆大学,削减新闻、外语、法学专业。
相较之下,文史类专业特色比较明显的院校在招生专业上变动较小,与去年基本保持一致↓↓↓
北京语言大学,仅取消土耳其语(“土+英”复语)一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也只取消广播电视学,保留其他所有专业。
今年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不得简单以论文、专利、中介机构举办的竞赛(活动)等作为报考条件和初审通过依据,对拟认可的赛事证书,要以权威性高、公信力强的学科竞赛为主。
分析发现,以前的文史类专业,多以作文竞赛、语言类竞赛等作为衡量标准。比如某高校2018年对文史类专业的特长要求是,“对人文社科专业有浓厚的兴趣,具有与所报专业相关的突出特长,高中阶段在有广泛影响力的全国性人文社科竞赛中获得总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而这里的“广泛影响力”,非常难界定,是否有浓厚的兴趣,也难以准确衡量。
文史类专业,也缺乏像理工类专业的一些权威赛事,比如中国科协举办的五项学科(数学、物理、信息学、化学、生物)竞赛。这也对一些文史类特色比较明显的院校提出了挑战,比如,对比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的自招简章中介绍,以学校的新闻学(数据新闻报道方向)方向为例,报考的第一个条件是,“高中阶段在省级(含)以上人文社科、英语、数学、物理、信息学及创新类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奖项”;第二个是“有与所报专业相关的出版物或在省级(含)以上刊物发表作品”。满足条件之一,就可以报考新闻学(数据新闻报道方向)方向。
在今年的简章中,这两条都作了修改,第一条改为“高中阶段在中国科协举办的五项学科竞赛全国联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直接将赛事定位中国科协主办的五项学科竞赛,去掉了人文社科、英语等的赛事要求;第二条改为“具有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相关特长、创新特质,并在国内外新闻传播学科的学习与实践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者,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专家分析,在文史类自招的考查中,一方面,评价标准难统一,对学生的能力难以进行科学的评价,如文学素养、知识储备、学科兴趣等;另一方面,文科领域缺乏权威的学科竞赛,学生的能力也难以用证书、奖励等方式进行量化。
一直以来,理工类专业都是自主招生中设置的主要专业。
但与往年相比,理工类专业在今年自招专业中占比进一步提高。
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计算机类等专业成为自招的热门专业。
所谓自主招生,是我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自主招生设立的初衷,是对现行统一高考招生录取的一种补充,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
根据数据统计,自2015年到2018年,自主招生每年报名人数从16万激增至83万多。自招的报考人数增长率,是远远高于全国每年的高考报名总数增长率的。自主招生越来越受学生和家长的重视,有的甚至把自招作为考名校的“捷径”。
3月15日,武汉大学首先发布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招生计划从2018年的350人缩减到192人,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院三个学院的计划数均从31人缩减到15人,国学院则不再设自主招生名额。
中南大学招生计划从420人锐减到120人,并且仅面向理科生,法学、社会学、汉语言文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均不再参与自主招生。
四川农业大学仅计划招生60人,比2018年减少一半。中国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也纷纷缩减自主招生名额。
在相关专家看来,今年高校自主招生的名额缩减并不意外。2019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提出严格控制招生规模,要求高校在上一年录取人数基础上适度压缩招生名额。
“自主招生本来就是少数人的‘游戏’。”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高考研究中心主任吕阳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早在2014年12月,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中就明确,自主招生的定位是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但近年来,自主招生逐渐升温,甚至有成为高考“第二战场”的趋势。
据媒体报道,从2015年到2018年,自主招生报名人次从16万迅速攀升到83万。在相关专家看来,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严格确定招生专业等是在引导自主招生回归其本来的定位。
此外,《通知》还要求高校严格制定录取标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给予自主招生考生的优惠分值。从目前已发布的招生简章来看,这一条已成现实,各高校优惠幅度普遍大幅降低。
比如,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从去年的最多可降到一本线变为降20分录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最大优惠幅度从30分变为20分。
有家长表示,自主招生变得更像优等生的“锦上添花”,想要通过它一举“逆袭”进入名校的可能性大大减小。
另一方面,报考门槛的突然提高也让很多学生感到措手不及。
近年来,初审论文或专利涉嫌抄袭、造假等乱象打击了自主招生的公信力,《通知》中明确要求,高校不得简单以论文、专利、中介机构举办的竞赛(活动)等作为报考条件和初审通过依据。对拟认可的赛事证书,要以权威性高、公信力强的学科竞赛为主。
今年的自招简章明确规定,多所高校不再将发表论文、文学作品、专著等纳入报名条件,武汉大学在招生简章中明确要求考生不得将论文和专利作为申请材料上传至报名系统。有家长表示:“买的奖项和专利都没用了。”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五大学科竞赛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复旦大学专门在招生简章中提到,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获奖生可降至一本线录取,其余学生则最高可获20分优惠。
但是,对于学竞赛的学生来说,今年通过自主招生初审的难度也有所提升。在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中,多所高校均在报名条件中将五大学科奥赛的最低标准提高到了“省一”。
比如,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报名条件仅要求学生高中阶段在五大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三等奖及以上。而今年的招生简章中则明确要求至少获得省级一等奖以上方可报名。
有家长感到焦虑:“辛辛苦苦考的‘省二’突然没用了,这对于为竞赛付出很多的孩子来说不公平。”
从已发布的各校招生简章来看,2019自主招生趋严已成定局。有家长认为这有助于挤掉自主招生的“水分”,选拔更为公平科学。
相关专家预测,今年的自主招生初审通过人数会明显下降。但与此同时,也有家长表示,自招难度的突然提升给孩子造成了打击:“准备放弃自主招生这条路了,现在只能拼命复习冲刺高考。今年的高考竞争会格外惨烈!”
五、清华大学自主招生今日启动,获认定可降20分以内录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报考自主招生的考生需参加体质测试,无故不参加者将取消其获得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认定的资格。
29日,记者从清华大学招生办了解到,该校2019年自主招生报名正式启动,将持续至4月15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报考自主招生的考生需参加体质测试,无故不参加者将取消其获得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认定的资格。
获得认定的考生将获得一般不超过20分的优惠降分;同时,对于可以获得自主认定优惠的学生,体质测试成绩优秀者,将给予额外的5分降分。
大类招生每位考生只可报一个专业类
今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按大类招生,专业类包括:建筑类,土木类,环境、化工与新材料类,机械、航空与动力类,能源与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自动化与工业工程类,数理类,化生类,临床医学类,经济、金融与管理类,文理通识类。
报考时,学生可不受自身文理分科限制进行学科类型申请,每人仅允许填报与本人特长相关的一个专业类。
面向全省高中毕业生报名今日已启动
据悉,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报名今日已经启动,将持续至4月15日,考生须进行初评、初试、复试等环节,6月22日公布认定结果并公示,学生可在报名系统内查询。
那么,报名需要什么资格呢?
清华大学招办负责人表示,面向我省综合优秀且具有突出学科特长及创新潜质的高中毕业生。申请学生应在国际或全国权威性高、公信力强的学科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需要注意的是,考生最低申请条件应包含以下之一: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级赛区)一等奖;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省级赛区)一等奖;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省级赛区)一等奖;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提高组(省级赛区)一等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四等奖。
通过自主招生认定者降20分以内
据介绍,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初评情况、初试情况和复试情况择优给予学生自主招生降分录取优惠及专业类认定。
自主招生认定的优惠降分一般不超过20分,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优惠分值可适当放宽,对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特别突出的学生,达到生源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同科类本科第一批次控制分数线者,予以优先录取。
获得认定学生的高考成绩(含政策加分)应不低于本省同科类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为相应的自主招生控制分数线),且在各省自主招生批次填报的专业志愿需与被认定的专业类保持一致。
此外,学生需参加体质测试,体质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运动试验、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无故不参加者将取消其获得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认定的资格。对于可以获得自主认定优惠的学生,体质测试成绩优秀者,将给予额外的5分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