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崩被困全部获救
4月9日9点59分更新:就在刚才,因雪崩被困山区的10名“驴友”已全部获救,此刻正搭乘新疆军区某陆航旅两架直升机在返回途中。
4月9日9点47分更新:经过近一个小时的飞行,直升机已抵达雪崩发生地上空,并发现被困人员。
4月8日22点51分更新:救援直升机返航 被困人员补给充足
执行空中救援任务的新疆军区某陆航旅官兵拍摄的视频显示:被困人员所处区域在崇山峻岭中,由于山区气候多变、云层较厚,不利于救援工作开展,直升机已返航,计划明早视天气情况继续实施救援。被困人员反馈,其携带的食物补给充足,伤者也无生命危险。
4月8日22点18分更新:乌鲁木齐市消防支队收到被困人员发出的四张图片显示:10人被困区域处在山谷内一处地势较高的地带,四周被山峰环绕,地面积雪深度在30厘米以上。
视频截图则能看出被困人员搭建有六顶帐篷,浓雾笼罩时能见度不到200米,在他们周边就是陡峭的山坡。据前方反馈,目前山区气温已经降到零度以下。
4月8日20点40分更新:救援人员又发现三名“驴友”
半小时前,前方救援力量又发现三名自主出山的“驴友”(两女一男)。至此,这支15人组成的徒步团队所有成员下落均已明确,因雪崩被困的人员为10人。目前,空中和地面救援力量正在加紧施救,现在太阳即将落山,救援更显急迫。
4月8日20点05分更新:救援人员新发现两名“驴友” 被困人员数量有待进一步核实
救援力量在向山区深处挺进踏勘地形过程中,意外发现两名“驴友”,并已将他们转移至安全地带。据二人介绍,他们与被困人员是同一支徒步团队成员,共15人,其中4人为女性,均系通过网络自发组织参与。两人因个人原因放弃继续前行,避免了被困的遭遇。据了解,这支徒步团队是4月5日由乌鲁木齐出发的,原计划4月7日下午出山。
4月8日19点03分更新:目前,新疆军区某陆航旅已派出两架直升机前往事发区域,准备实行空中救援。被困人员所处山区现在出现降雪天气,风力在五级左右。
4月8日17点05分更新:山地救援经验丰富的新疆山友救援队目前也正在集结待命中。经核查确认,被困人员所处地点坐标为经度86.707278,纬度43.314816,海拔3200米,实际位置处于与乌鲁木齐南部山区相连的昌吉市阿什里乡境内,是著名的徒步线路狼塔v线中的一段。目前,多方救援力量已抵达昌吉市庙尔沟乡一带,如果路况理想,两个多小时后将抵达农大林场,而从农大林场出发到达受困地点距离为16公里,车辆无法前行,只有徒步。地图显示,16公里路程海拔累计上升1850米,最大坡度55%。
4月8日16点50分更新:记者从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获悉,乌鲁木齐县南山农大实习林场后峡山区发生雪崩,致一徒步团队10人受困2天,其中,2人受伤无法行走。事发地距新疆森林消防总队96公里。4月8日14时50分,新疆森林消防总队出动27人、车辆6台前往救援,现正在机动途中。
4月8日15点26分更新:新疆森林消防总队前指和20名救援人员携带便携式担架、救援绳索、照明灯和急救背囊等装备器材,也正在赶往雪崩发生地展开救援。目前,乌鲁木齐消防救援第一梯队已接近人员被困山区。
4月8日14点19分发布:今天(4月8日)上午,乌鲁木齐消防支队接到报警:在乌鲁木齐县萨尔达坂乡境内一处山谷地带发生雪崩,造成人员被困。经初步了解,被困人员10人中有2人受伤,其中1人伤势较重。
目前,第一批消防救援力量已抵达萨尔达坂乡乡政府所在地,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一同前往事发地,距离雪崩发生的山谷地带还有100多公里,后续救援力量也正在挺进途中。
据前方介绍,救援要经过16公里雪崩易发山谷地带,由于车辆无法通行,徒步前行的救援人员必须要随时防范有可能再次发生的雪崩灾害。央视记者携带卫星直播装备也在前往救援现场的途中,有关救援动态,我们将在后续报道中随时给予关注。
一、新疆一处雪崩致10人被困山区 被困人员系“驴友”
记者8日从乌鲁木齐消防部门获悉,该部门8日上午接到报警称,有10人因雪崩被困山区,其中有两人受伤,一人伤势较重。
据悉,报警人称雪崩发生在乌鲁木齐县萨尔达坂乡境内一处山谷地带,因此乌鲁木齐消防部门救援力量紧急出动,赶往事发现场。据介绍,前往现场的部分道路为石子路,以及长约16公里的雪崩易发山谷地带。
中新网记者向乌鲁木齐消防部门核实,有乌鲁木齐消防人员称雪崩发生在乌鲁木齐县、昌吉市邻近的地方,大概在昌吉市阿什里乡金涝坝村夏草场附近,并且被困人员的给养不多。
昌吉市阿什里乡党委书记梁涛称,初判事发地点是和阿什里乡接壤,阿什里乡的救援人员15时左右已经赶往事发地点,但暂时无法取得联系,因为事故发生的地方为山区,当地没有手机信号。“我们已经安排,如果能确定一些信息,将会及时传回,我们再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前往现场救援的乌鲁木齐消防人员称,是次因雪崩被困的人员是户外运动的爱好者,亦被称为“驴友”。
目前,新疆各地气温逐渐升高,乌鲁木齐、昌吉两地的最高气温为10℃以上,山区的积雪也开始融化,进山旅游和徒步的民众需警惕雪崩和融雪型洪水。
二、雪崩10人被困获救:领队称徒步活动未备案
4月8日,新疆昌吉一处山谷地带发生雪崩,雪崩造成10人被困,其中2人受伤。接警后,乌鲁木齐消防支队、新疆森林消防总队等救援力量前往现场。4月9日10时,因雪崩被困山区的10名“驴友”已全部获救,搭乘新疆军区某陆航旅两架直升机返回。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新疆当地民间救援队一位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这10名徒步人员是从网上招募,在报名公告中,召集人也曾表示,4月是深山地区雪崩高发期,组织者称会选择安全路径通过。9日,领队称徒步活动并未备案。
新疆山谷发生雪崩致10人被困
4月8日,新疆消防发布消息称,新疆一处山谷地带发生雪崩,致10人(8男2女)被困。被困人员中有2人受伤。雪崩致山路填埋,被困者正身处高地等待救援,目前能与外界保持联系。
另据新华社消息,8日11时40分许,乌鲁木齐消防支队接到的是从110转来的警情,后经多次与报警人员联系后,确认事发地点并非乌鲁木齐县萨尔达坂乡,而是位于邻近的昌吉市阿什里乡金涝坝村夏草场。乌鲁木齐市消防支队前方救援力量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事发地点发生多处雪崩,陆上救援力量需要徒步2天才能到达,而目前被困10人中,1人受伤,1人体力不支,被困人员给养仅能保证1天。鉴于事发地点多处发生雪崩,道路通行极为困难,当地应急管理部门请求直升机救援。
军区出动两架直升机救出被困人员
4月9日,北青报记者从新疆森林消防总队处了解到,截至4月9日10时,因雪崩被困山区的10名“驴友”已全部获救,搭乘新疆军区某陆航旅两架直升机返回。此次救援行动中,新疆森林消防总队反应迅速,跨地域集结27名兵力,第一时间前往救援现场,利用携带的三部卫星电话,在山地信号盲区,反复与被困人员进行通联,精确判定被困人员地理坐标,为新疆军区陆航旅开展直升机救援提供可靠位置信息。据悉,现在10名被困“驴友”生命体征平稳。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4月9日10点30分左右,搭乘10名被困“驴友”的两架军用直升机先后降落乌鲁木齐周边某机场,伤员通过等候在现场的救护车前往附近医院进行治疗。
4月8日,新疆山友救援队联络人卿卿曾对北青报记者介绍,救援队的救援人员和车辆也做了备勤。卿卿称,人员被困的位置是在乌鲁木齐南山区,目前正值融雪期间,道路不太好走。据卿卿介绍,被困人员所在的是一只比较成熟的队伍,有领队带领,也配备了一定的装备。
驴友招募信息中曾提及有雪崩风险
9日,北青报记者从新疆当地一民间救援队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这次徒步队伍的领队在3月份发布了此次徒步的招募信息。北青报记者从招募信息中看到,穿越路线的探路性质为6级(10级制预估),翻越路线的最高海拔为3885米。领队介绍,“(该探险)属探路性质的徒步线路,雪山、冰川、野兽都可能对队员构成威胁,这种威胁有时候可能还是致命的。全程需要翻越2座3500米以上的大阪,需要有较强的体能。“而领队在计划中称,由于这是一条全新线路,召集人并没有走过此线路,也没有看到其他驴友穿越该线路的相关资料,所以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在风险评估中,召集人称徒步可能会遇到滑坠、冻伤、融雪性洪水及野猪等风险,此外,召集人也提及4月是深山地区雪崩高发期,“遇到这样路段,组织者会评估安全性,选择安全路径通过”。
信息中显示,此次徒步时间为4月5日至7日,准备的也是3天的食品。5日的安排为从乌鲁木齐出发,当天徒步15公里,6日翻越道兰达坂(3525米)下降200米在河谷午餐后,翻越萨尔达坂(3585米)之后趟雪下降至2600米的松树林扎营。而7日的行程会穿越原始森林,可能会遇到冰瀑,属于完全未知路段。
探险活动未向相关部门备案
北青报记者在工商信息中查询到,该领队所属的是新疆某户外运动俱乐部,该俱乐部法定代表人罗能岩。工商资料显示,该俱乐部注册于2017年3月1日,注册资本为500万,而罗能岩的电话和领队“树”相同。
4月9日,北青报记者询问领队该探险活动是否向有关部门申请备案,领队称,该活动未向有关部门备案。“没有备案,是我们的一个错误,它这个(活动的)海拔危险度没有达到。”领队说,“活动是在微信群里个人约的,跟公司没有关系。”
随后,北青报记者就该项探险的资质问题询问昌吉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体育科,工作人员称,对有工商营业执照的机构进行的特殊体育项目或活动,需要向部门进行审批,而该公司在体育科无备案。
北青报记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助性户外运动安全管理暂行办法》中看到,户外运动团体组织应当依法经工商或行政部门登记、注册;在高度危险户外运动线路,或者在有潜在危险的其他区域进行自主性户外运动的,组织者应当制定具体活动预案或计划,向当地户外救援团体报备,同时告知参与者。
而《国内登山管理办法》也明确规定,举行登山活动的团队应具备一定条件,如由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发起;队员参加过省级以上登山协会组织的登山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培训及体能训练; 配备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登山教练员或高山向导,1名登山教练或高山向导最多带领4名队员。同时, 举行登山活动应当进行申请。攀登公布的山峰,登山活动发起单位应当在活动实施前一个月向山峰所在地省级体育行政部门申请。攀登未公布的山峰,登山活动发起单位应当在活动实施前三个月向山峰所在地省级体育行政部门申请。攀登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山峰,经攀登一侧省级体育行政部门批准,并向山峰交界其他方省级体育行政部门通报。如山峰交界省级体育行政部门间有争议,由国家体育总局决定。
一位救援人员对北青报记者称,4月5日徒步团队到了现场后已经开始下雪,但还要上山,该路线也是狼塔V线的一段,但是有一段路线经过创新,但也因此遇到危险,救援人员称,这个季节里山中时常会下雪,但是雪凝不住,遇到一些动静就可能引发雪崩,当地人都不会在这个时期上山,救援人员呼吁称不要为了寻求刺激冒险上山,不提倡无节制的户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