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 物流| 科技| 创业| 经商| 运营| 科普| 财经| 文娱| AI| 物联| 品牌| 会议| 政策| 时尚| 健康| 家居| 金融| 农业| 汽车| 房产| 百科| 生活| 游戏| 管理| 快讯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滴滴开放灰度测试 滴滴顺风车什么时候能恢复上线?

滴滴开放灰度测试 滴滴顺风车什么时候能恢复上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9-06-28 13:42    热度:174
滴滴开放灰度测试针对滴滴对顺风车进行灰度测试的传闻,4月25日,滴滴官方回应称,目前顺风车仍在下线整改中,并未进行灰度测试。。。






滴滴开放灰度测试

针对滴滴对顺风车进行灰度测试的传闻,4月25日,滴滴官方回应称,目前顺风车仍在下线整改中,并未进行灰度测试。滴滴表示,因技术原因,导致个别用户APP内本应展示的“顺风车下线公告”未正常出现,而是直接跳转到了发单页面,不过这部分受到影响的用户即便发单也会被拦截。

据媒体报道称,滴滴正在对顺风车进行灰度测试,4月23日,有网友反映,滴滴在内测新的拼车产品,用户需要预约15~30分钟之内出发的车辆,可选择乘车人数。该产品无论使用体验和价格都和原来的顺风车类似。此外,有截图显示上海用户已成功显示顺风车预约界面及价格。

一、滴滴顺风车卷土重来?知情人士透露已开放灰度测试

据界面新闻报道,知情人士透露,滴滴顺风车上周在小范围内开放灰度测试。

报道称,4月23日有网友反映,滴滴在内测新的拼车产品,用户需要预约15~30分钟之内出发的车辆,可选择乘车人数。该产品无论使用体验和价格都和原来的顺风车类似。

另外,一张截图显示,上海用户已成功显示顺风车预约界面及价格。顺风车的入口位于公众评议右侧。而据滴滴官方表示,公众评议于去年11月2号正式上线,会不定期出现在滴滴的App内。这也表明,这张图片至少是在11月2号以后才会出现。

此前,滴滴内部员工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顺风车业务线的领导希望今年六月能上线,目前产品已经准备好,不过公司层面还没有做好决策。不过官方表示目前滴滴依然正在全力进行安全整改,在未完成安全整改前仍将继续无限期下线顺风车业务。

二、滴滴顺风车没等到,滴滴公司又一项业务或面临关停

在经历过2018年的两起乘客遇害事件之后,滴滴出行的一路狂奔也被迫停止。烧钱补贴的方式似乎已经成为了过去式,战略合并的模式也足已让滴滴出行成为国内网约车市场的佼佼者。

滴滴出行的商业版图早已通过这样的方式进入了爆发式增长期,在得到腾讯、阿里等两大顶级互联网科技巨头的支持之后,滴滴出行摇身一变成为了国内出行行业的巨头,并且一直向着行业垄断者的地位前进。
经历过安全事件风波之后,滴滴出行平台的顺风车业务被迫下线,而且还是无限期的下线。虽说滴滴出行在此后也是推出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并且在安全运营方面一直在完善短板,可是,到目前为止,滴滴出行的市场“颓势”依然没有得到挽回。

近期,滴滴出行内部传出了相关新闻:在过去的2018年,滴滴出行共亏损109亿元。而为了防止公司的落后发展,也是为了让滴滴出行顺利度过难关,程维在大会上宣布了滴滴裁员的消息。

根据滴滴出行程维的官方通知,滴滴出行将会在2019年进行内部裁员,裁员规模将会达到15%,而这也就意味着滴滴出行内部将会有2000名左右的员工被迫辞职。而迄今为止,滴滴出行顺风车的回归依然是遥遥无期的。

顺风车无法回归、一年亏损百亿、平台内部大规模裁员,而滴滴出行的“坏消息”却并未到此结束。据悉,滴滴出行旗下的另一项业务也将会面临关闭。

时间回到2018年3月,为了拓展自身业务发展范围,滴滴出行推出了滴滴外卖业务。滴滴外卖上线以来,在无锡、南京、长沙、济南、福州、宁波、温州、成都、厦门九个城市上线。在运营首日,滴滴外卖就拿下了33.4万单的业绩,甚至一度占据了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

也许这就是催化剂,滴滴出行在尝到甜头之后,就加深了自己对于外卖版块的发展决心。而滴滴外卖的加入,也使得美团、饿了么两大巨头认识到了滴滴外卖的威胁。一时间,一场外卖行业的“风波”,就此发展而来。

好景不长,随着滴滴出行平台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滴滴出行的整个市场规划被彻底打乱。而社会舆论的压力,所有人的矛头都对准了滴滴出行。而迫于压力,滴滴出行不得不将正在运营的外卖业务搁置。

虽说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规划后,滴滴外卖恢复了正常运营,但是在这段时间,滴滴外卖已经变得沉寂了许多。近日,根据多方消息说道,滴滴外卖目前仍然还在处于正常运营业务以及与代理商合作业务。不过,在合约到期后应该不会续签合约,平台业务也将会陆续下架。

这也就是说,滴滴外卖将会面临关停。

无可厚非,滴滴平台怎样走到如今的局势的呢?为了扩展市场,滴滴出行赔钱搞营销;为了扩展业务范围,滴滴外卖强势登场。公司一年亏损100多亿,内部裁员风波开始,而关于滴滴出行的未来,也许只有等着瞧了。

三、滴滴顺风车开放灰度测试,这是要回归了?官方的回应让人有些遗憾

前些天,沉默八个月的滴滴顺风车,终于发言了。不过并不是宣布回归了,而是写了一封公开信,列出了自己整改方向,并且恳请用户的监督。随后不少用户纷纷表示,希望顺风车能早点回归。虽说目前市面上有不少的顺风车产品,但似乎对于不少人而言,都没有滴滴方便和实惠。而最近却有人吐露,滴滴顺风车在上周的时候,就已经是开放小范围的灰度测试了。也就是说,顺风车这是要回归了?不过,官方的回应,却让人有些遗憾。

顺风车回归?

对于用户和司机而言,顺风车可以帮自己节省费用/平摊油费等。可对于滴滴而言,顺风车可是少数不挣钱的产品了。滴滴只所以想重新上线顺风车,很大的一个原因是,顺风车可以引流不少司机和用户。这也是为何如今顺风车业务,并不是很挣钱,却依旧是有不少网约车公司愿意做的原因。

在滴滴顺风车下线八个月之内,呼吁声是一直不断的,而期间其余的顺风车产品,却并没有说迅速崛起。嘀嗒顺风车虽说看起来是很不错,却似乎一直没有办法超越滴滴。而哈罗,在阿里巴巴砸了这么多钱之后,似乎也并没有太大的效果。

所以在听到滴滴顺风车开始灰度测试的时候,不少人立刻就联想到了顺风车回归的事情。不过这真的是顺风车回归了吗?根据网友的反应,这其实并不是滴滴的顺风车,而是滴滴另外一款正在内测的拼车产品。这种产品,需要用户们提前预约,并且还可以选择乘坐人数。从体验和价格方面,都和顺风车十分相似。

而滴滴官方后面也给出了回应,表示依旧是在整改,而且在没有整改完成之前,顺风车业务,依旧是无限期的下限。这个消息可以说是让不少期待顺风车回归的用户,多多少少还是有些遗憾。

员工透露回归时间

虽说滴滴方面是表示没整改好,顺风车将不会上线,但滴滴员工却透露了顺风车可能回归的时间。根据这位员工所言,顺风车方面的领导,是希望能在今年六月份的时候回归上线。而且,目前这些产品都已经是准备好了,只不过是公司层面还没有做好决策。

从这一番话来看,如果是公司层面做好了决定,滴滴顺风车很有可能会在最近这几个月就恢复上线了。

四、滴滴顺风车开放灰度测试 入口位于公众评议右侧

界面新闻拿到一张截图,图片信息中,上海用户已成功显示顺风车预约界面及价格。顺风车的入口位于公众评议右侧。而据滴滴官方表示,公众评议于去年11月2号正式上线,会不定期出现在滴滴的APP内。

据知情人士透露,滴滴顺风车上周在小范围内开放灰度测试。

4月23日,有网友向界面新闻反映,滴滴在内测新的拼车产品,用户需要预约15~30分钟之内出发的车辆,可选择乘车人数。该产品无论使用体验和价格都和原来的顺风车类似。

从紫竹桥香格里拉到盒马鲜生十里堡店,滴滴快车的价格为65元,拼车的价格为57元,内测的拼车新产品价格为45元,新产品的价格接近顺风车的价格。但可能由于处在内测阶段,乘客等待10分钟后并没有司机接单。

今日,界面新闻拿到一张截图,图片信息中,上海用户已成功显示顺风车预约界面及价格。顺风车的入口位于公众评议右侧。而据滴滴官方表示,公众评议于去年11月2号正式上线,会不定期出现在滴滴的APP内。

这也表明,这张图片至少是在11月2号以后才会出现。去年8月27日,滴滴顺风车因“乐清事件”正式下线。此后半年,滴滴全力布局安全防范工作,并多次表示,顺风车上线暂无时间表。不过近期,滴滴多次举行关于顺风车的“听证会”。

4月15日,滴滴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张瑞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发布了“滴滴顺风车致大家的一封信”,列举了下线以后,滴滴顺风车在安全工作上做了哪些尝试,这也被外界解读成滴滴对外释放顺风车即将回归的信号。

此前,滴滴内部员工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顺风车业务线的领导希望今年六月能上线,目前产品已经准备好,不过公司层面还没有做好决策。

对此,滴滴官方回复界面新闻记者称,目前滴滴依然正在全力进行安全整改,在未完成安全整改前仍将继续无限期下线顺风车业务。

五、滴滴顺风车卷土重来?媒体:已开放灰度测试

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称,滴滴正在内测新拼车产品,用户体验和价格都与此前顺风车类似。新拼车产品已在小范围内开放灰度测试。

对此,滴滴官方回复称,目前滴滴依然正在全力进行安全整改,在未完成安全整改前仍将继续无限期下线顺风车业务。

此前,滴滴内部员工透露,顺风车业务线的领导希望今年六月能上线,目前产品已经准备好,不过公司层面还没有做好决策。

4月15日,滴滴顺风车负责人张瑞在官方微博、滴滴顺风车的公众号上发布了“滴滴顺风车致大家的一封信”,信中除了提到顺风车在下线期间的反思外,还发布了顺风车在整改期间进行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回归顺风车本质,尽全力抵制非法营运”、“去掉个性化头像和性别等个人隐私信息显示”、“用户准入信息筛查持续加强,尽最大努力杜绝人车不符”、“加大客服资源投入,提高客服处置能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优化调证流程”五大整改方向。

当时,舆论一度认为,这是滴滴顺风车将要重新上线的标志。随后,滴滴对全天候科技表示,目前顺风车仍然在全力投入安全整改中,暂无具体上线时间表,后续会逐步公布更多产品改进方案和安全策略,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2018年接连发生的两起命案是滴滴下线顺风车的缘由。

2018年5月,滴滴顺风车因“空姐顺风车遇害”事件全面整改临时下线顺风车业务,彼时,滴滴表示,自5月12日零点起,顺风车业务在全国范围内下线,停业自查整改一周。经过内部整顿后,滴滴顺风车于5月19日重新上线。然而仅过去三个月的时间,滴滴顺风车再出命案,温州乐清市一名20岁女孩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滴滴顺风车就此作出无限期下线该业务的决定。

关于滴滴开放灰度测试 滴滴顺风车什么时候能恢复上线?的要点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滴滴开放灰度测试 滴滴顺风车什么时候能恢复上线?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
 
你可能感兴趣:
 
万达商业私有化最新进展 回应:正按部就班进行
万达商业私有化最新进展 回应:正按部就班进行

2016-05-29 万达 商业 私有化

万达商业私有化最新进展 回应:正按部就班进行;在香港上市的万达商业发布公告,宣布拟将公司私有化,退市之后的万达商业将目光瞄准了A股。根据公告内容,万…

传统媒体如何借势移动互联网直播? 传统媒体借力移动互联网直播新机会
传统媒体如何借势移动互联网直播? 传统媒体借力

2016-06-05 传统媒体 移动互联网

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现象级应用,非直播和VR莫属。在传统媒体渠道衰落的同时,直播和VR作为新的内容传播方式迅速蹿红:最近,米未传媒、《奇葩说》创…

重构传统零售业竞争力需掌握哪些关键要素?

2016-06-15

专栏:2016大会结束已经半个月了,然而由会议引发的一系列思考与讨论仍在继续,百货业究竟是不是扯淡的模式?实体零售究竟要不要做全渠道?传统零售业该如何…

实施这三步或许能帮助实体店崛起

2016-06-15

  消息: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网上零售额继续保持上升趋势,与此同时,2015年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商品零售…

逼死实体店的电商,为何又纷纷转战实体店?

2016-06-15

  电商找了一万个理由干掉了实体店,却又陷于自身的泥淖,不能自拔,现却反过头来想依靠实体店增加流量,但实际上你就会发现,线上到线下看似是一种回到原…

实体店醒醒吧!别被电商忽悠了,要自信自强
实体店醒醒吧!别被电商忽悠了,要自信自强

2016-06-15

专栏:现在的实体店曾经是现代商业和时尚生活的引领者和传播者,在互联网时代,在电商崛起后,无论是网上的“低成本论”和低价论,还是电商大佬们频频占据媒…

刘思军:实体店做电商是误区应是创新而非转型

2016-06-15

消息:在2016大会上,名创优品全球联合创始人叶国富、乐城股份总经理王卫等高管大声疾呼实体店应该做好自身,仍大有空间;其中王卫一句“90%的实体商业被10…

杂货店运营指南:中国为什么没有无印良品?

2016-06-15

专栏:今天,在我们生活当中随处可见,这被称为“货”的东西的存在,而非常熟悉并且被认为是“品”的。虽然存在,这样近在咫尺,定义却是难以捉摸的,模糊的…

电商冲击下的便利店:四种模式哪个能救命

2016-06-15

近年来,电商的高速发展对线下零售渠道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大型商超业绩下滑、关店等消息时有耳闻。但小型渠道却是个例外,其营收和市场份额不降反升。来自《…

零售业关店潮是好事关键还是看质量和服务

2016-06-15

这两天零售业关店潮的新闻在众多信息中频频冒出。零售业面临的压力早有预期,2016年一季度相关上市公司营收与利润下滑速度超出想象。2016年一季度,54家零售…

 
热点图文
万达商业私有化最新进展 回应:正按部就班进行

万达商业私有化最新进展 回应:正按部就班进行

传统媒体如何借势移动互联网直播? 传统媒体借力移动互联网直播新机会

传统媒体如何借势移动互联网直播? 传统媒体借力移动互联网直播新机会

实体店醒醒吧!别被电商忽悠了,要自信自强

实体店醒醒吧!别被电商忽悠了,要自信自强

零售店倒闭真相:干的都是搬运工的活儿

零售店倒闭真相:干的都是搬运工的活儿

困境中的百货店要创新机制要认准3大方向

困境中的百货店要创新机制要认准3大方向

支付宝会员店“盒马鲜生”主要有三大颠覆

支付宝会员店“盒马鲜生”主要有三大颠覆

实体店怎样才能夺回被网购分流的消费者?

实体店怎样才能夺回被网购分流的消费者?

35万家店背后的危机:谁都阻挡不了火锅入侵?

35万家店背后的危机:谁都阻挡不了火锅入侵?

 
经商宝 — 经商创业营销推广电子商务门户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特惠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