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化工厂爆燃
4月24日,乌兰察布市对外通报,4月24日凌晨2时55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卓资县旗下营镇的内蒙古伊东集团东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PVC车间发生爆燃事故。据进一步核查,截至目前,事故造成现场作业人员4人死亡,3人重伤,2人轻伤,30人轻微伤。
事故发生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要求组织力量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做好死者善后和家属的安抚工作;要做好现场处置工作,防止发生次生灾害;要查清事故原因,依法依规处理有关责任人;要举一反三,把安全工作做得更扎实、更严格。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生态环境等部门派出工作组,现场指导风险处置和环境监测等工作。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两级党委、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事故处置救援现场指挥部,下设现场处置、医疗救治、环境监测、善后处理等9个专项组开展工作,防止发生次生事故。
在专家组指导下,消防专业人员有序处置现场,爆燃点旁的球形罐体阀门已经关闭,罐体处于稳定隔离状态。相关装置的明火减压释放,目前静态燃烧,火势逐步减弱,无明显隐患。厂区周边群众已安全疏散。
医疗部门全力以赴救助受伤人员,相关部门做好受伤人员及其家属安抚工作。目前,伤者均得到了妥善救治,受伤人员病情平稳。
生态环境部门密切关注周边环境质量,及时组织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大气和水环境监测指标相对稳定。
下一步,内蒙古及乌兰察布相关部门将全力以赴做好现场处置及善后工作,做好周边群众的思想疏导和安置工作,深入调查事故原因,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全面组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一、内蒙古一化工厂爆燃3死:当地重点项目,曾非法倾倒含汞危废
江苏响水“321”爆炸事故发生一个月后,内蒙古也发生了化工爆炸。
新华社消息,4月24日2时55分许,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境内的内蒙古伊东集团东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东兴化工”)一车间发生爆燃。经初步核查,事故已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伤者已送附近医院救治。
东兴化工是内蒙古伊东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伊东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注册地点为乌兰察布市卓资县旗下营工业区。伊东集团前身为原国有企业准格尔旗煤炭工业公司,创立于1985年,现为股份制民营企业。伊东集团现有总资产392亿元,拥有13家子公司,覆盖煤炭、化工、非金属、置业四大板块。
东兴化工现在的经营范围包括PVC、EPVC、CPVC、水泥等生产、加工和销售等一般经营项目,以及许可经营的项目:碳化钙(电石)、三氯乙烯、1,1,2,2-四氯乙烷、氯、盐酸、次氯酸钠(含有效氯>5%)、1,1-二氯乙烷、硫酸、四氯乙烯、氢氧化钠(烧碱)。
针对这一事故,记者分别拨打了伊东集团和东兴化工的公开电话,均无人接听。
曾因非法倾倒含汞危废受到行政处罚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东兴化工曾在三年前因为非法转运并倾倒危险废物受到行政处罚。
2016年6月内蒙古伊东集团东兴化工有限公司在未通知卓资县环保局的情况下,私自转移2车共计80吨废氯化汞触媒到河南,其中的39吨被非法倾倒在河南,且滞留了2个月。据了解,这批危废原本应运往贵州省铜仁市铜鑫汞业有限公司进行处理。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废氯化汞触媒属于危险废物,需要具有资质的专门化工企业进行处理,在2016年全国具有资质的有6家企业。
在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PVC)时,氯化汞触媒是乙炔和氯化氢合成氯乙烯(VCM)工序的催化剂。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过程中产生的废含汞触媒。汞触媒因含有高浓度HgCl2具有毒性而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类别为“HW29含汞废物”,废物代码“900-022-29”,危险特性“T”)。
2016年8月,乌兰察布市政府官网公示,对东兴化工作出2万元行政处罚,并责令东兴化工对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和处罚。
东兴化工为卓资县重点工业项目
东兴化工为乌兰察布市工业升级重点项目。乌兰察布市政府官网介绍,2010年,乌兰察布市政府、卓资县政府与伊东集团在呼和浩特签订氯碱综合利用项目合作协议,伊东集团以该项目为核心组建东兴化工。该氯碱综合利用项目以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采用离子膜烧碱工艺,配套糊树脂和三氯乙烯装置。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40万吨聚氯乙烯(其中10万吨糊树脂)、32万吨烧碱、60万吨电石及100万吨水泥,是彼时卓资县最大的工业项目。
根据乌兰察布市官网当年的信息,东兴化工氯碱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72亿元,其中一期投资42亿元,二期投资30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0亿元、利润8亿元,为地方财政年上缴税金7亿元,员工人数可达到3200人。
在乌兰察布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中提到,乌兰察布市将大力推进高端化工产业。其中,氯碱化工要以蒙维科技有限公司和东兴化工有限公司为重点,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加大PVA、PVC等下游产品的研发力度,形成石灰石—电石—PVC—含氯高端产品—矿渣水泥循环产业链,打造国内重要的高端氯碱化工产品生产基地。
乌兰察布市官网显示,东兴化工所在的卓资县旗下营工业园区始建于2010年,规划占地面积9.85平方公里,分东、西两区。东区占地面积7.08平方公里,以化工产业为主。西区占地面积2.76平方公里,以天然气产业为主。截至2016年,园区入园企业11家,其中化工企业6家、天然气液化项目3家,其它企业2家。
二、化工厂又爆炸!内蒙古一化工厂爆燃已致3死5伤
4月24日2时55分许,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内一化工厂车间发生爆燃。记者从卓资县委宣传部获悉,目前事故已致3人死亡,5人受伤,伤者已送医救治。附近居民介绍,事发时听到巨响,家里窗户的玻璃被炸碎,许多人半夜离家跑到外面避险。
记者从卓资县委宣传部获悉,24日2时55分许,位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的内蒙古伊东集团东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一车间发生爆燃,据初步核查,目前已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家住距离事发地约一公里的一位居民介绍,凌晨两点多,她在睡梦中听到一声巨响,醒后发现家里的窗户玻璃被震碎。“有个邻居小伙在东兴化工厂上夜班,他跑出来挨家挨户说,让我们快跑。”卓资县委旗下营镇的一位居民介绍,凌晨被巨大的声响震醒后,她和家人跑到马路上发现有许多人都在跑。
记者从乌兰察布市急救部门了解到,事发后伤者被送至卓资县人民医院等多个医院救治。卓资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4日9时左右火仍未灭,目前救援仍在进行中。作者认为近期国内化工厂爆炸事故不断,相关单位未能尽责排查安全事故隐患,是在是不应该的。
三、内蒙古化工厂爆燃事故遇难人数增至4人
4月24日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卓资县4•24伊东东兴化工厂爆燃事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了解到,4 月 24 日凌晨 2 时 55 分,位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旗下营镇的内蒙古伊东集团东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PVC 车间发生爆燃事故。据进一步核查,截至目前,事故造成现场作业人员4人死亡,3人重伤,2人轻伤,30人轻微伤。
事发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两级党委、政府快速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事故处置救援现场指挥部,下设现场处置、医疗救治、环境监测、善后处理等9个专项组开展工作,防止发生次生事故。
在专家组指导下,消防专业人员有序处置现场,爆燃点旁的球形罐体阀门已经关闭,罐体处于稳定隔离状态。相关装置的明火减压释放,目前静态燃烧,火势逐步减弱,无明显隐患。厂区周边群众已安全疏散。
医疗部门全力以赴救助受伤人员,相关部门做好受伤人员及其家属安抚工作。目前,伤者均得到了妥善救治,受伤人员病情平稳。
生态环境部门密切关注周边环境质量,及时组织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大气和水环境监测指标相对稳定。
下一步,将全力以赴做好现场处置及善后工作,做好周边群众的思想疏导和安置工作,深入调查事故原因,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全面组织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