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机场首次试飞
上午9时03分,南航A380飞机从首都机场起飞,执行CZ7777试飞航班。记者在现场看到,上午9时29分,飞机在大兴国际机场平稳落地。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冯正霖乘坐南航试飞航班,对成功试飞表示热烈祝贺,并与机组成员在机下合影。
9点29分,第一架试飞飞机——南航A380从首都机场成功飞抵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西一跑道。
随后,东方航空公司空客A350-900飞机、国际航空公司波音B747-8飞机、厦门航空公司波音B787-9飞机也先后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西二、东一、西一跑道降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开始真机验证,飞行程序试飞正式拉开了序幕,这标志着大兴国际机场的工作重心由基础建设转向了准备投运通航。
长安街知事发现,今日试飞的飞机均为国内各大航空公司“王牌机型”——南航A380、东航A350-900、国航B747-8、厦航B787-9。
此次试飞的成功,将为大兴国际机场今年9月底投运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上午9时03分,南航A380飞机从首都机场起飞,执行CZ7777试飞航班。记者在现场看到,上午9时29分,飞机在大兴国际机场平稳落地。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冯正霖乘坐南航试飞航班,对成功试飞表示热烈祝贺,并与机组成员在机下合影。
据介绍,A380机型是所有飞机中对机场跑道长度、跑道宽度及道面强度要求最高的,该机型长度73米,翼展79米,装配4台发动机,两层客舱总面积达到550平方米,相当于3个网球场,共设506个座位,最大飞行距离可达15000公里,有“空中巨无霸”之称。
它的成功试飞标志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达到机场保障等级要求最高的4F级,能够成功保障民航业内各种机型的安全起降,彰显出大兴国际机场作为亚洲最大机场的巨大潜能和优势。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大兴机场位于北京大兴与河北廊坊交界,地理位置和空域结构决定了其独特优势:从大兴飞往中南、西南方向的航班,空中时间相比首都机场要短10-20分钟。同样,从中南、西南方向飞往大兴的航班,空中时间相比首都机场同样节省10-20分钟。
大兴国际机场采用三纵一横的跑道布局,更加先进科学的跑滑布局与航站楼结构相配合,使飞机无论使用哪一条跑道起降所需的地面滑行时间都能压缩到最短,最大限度减少旅客地面等待时间。
另据了解,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产后到2019年冬航季预计日均起降航班370架次左右,到2020年冬航季预计将达到日均起降810架次左右,到2021年冬航季预计达到日均起降1050架次左右,预计旅客吞吐量达到4500万人次。到2025年旅客吞吐量预计7200万人次,远期规划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以上。
试飞三阶段
《运输机场建设管理规定》明确规定,试飞是颁发机场使用许可证的必备条件之一。
《中国民用机场试飞管理规定》对试飞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
验证机场飞行程序、运行最低标准、机场使用细则;
检验机场通信、导航、监视及气象等设施,助航灯光等保障飞行的各种设施的配备及其运行情况;
检验机场跑道、滑行道(含联络道)和停机坪道面情况,检查滑行路线和停机位情况;
检验机场飞行区标志、标志物和标记牌的设置情况;
检查了解机场净空情况;
检验机场空中交通管制、航行情报、地面服务、应急处置等综合保障能力等。
这些内容的测试,是对机场空中飞行程序和地面运行程序的一次全面检验。对大兴机场而言,试飞类似于“赶考”,而飞机和机组就是“考官”。
此次试飞是大兴国际机场行业验收前最重要的一项节点任务。根据计划,大兴国际机场试飞工作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5月13日开始进行的是基本试飞,主要测试机场的一般保障情况。
2、8月将开展机场低能见度专项试飞,争取使大兴国际机场低能见度运行能力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3、8月9月将开展全面试飞,确保机场投入运行后空地协同、顺畅高效。
大兴国际机场在机场保障等级分类中,属等级最高的4F级机场,其跑道长度、所能保障起降飞机的翼展和轮距在目前所有机场中居于首位。
因此,此次试飞选取4家不同航空公司的4种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双通道飞机,同时覆盖4条跑道开展“压力测试”,就是为了对大兴机场运行保障能力进行充分验证。能够保障这些机型飞机的安全运行,就意味着大兴国际机场也能够成功保障当今世界上所有机型客机的安全运行。
接下来的低能见度专项试飞也将成为大兴国际机场试飞的亮点。大兴国际机场8月的试飞将试验HUD RVR75米技术,该技术代表着世界上飞机低能见度起飞的最先进水平。实现HUD RVR75米起飞,能够有效减少雾、霾等低能见度天气对旅客出行的影响,可较好地解决大兴机场低能见度条件下飞机离港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航班正常性,提升旅客出行体验。目前我国尚无机场使用该技术,世界范围内具备该技术能力保障飞机起飞的机场也为数不多。
目前,大兴国际机场三字码、四字码已分别获得国际民航运输协会(IATA)、民航局空管局批复,具体为PKX、ZBAD;《机场使用手册》及附件已通过符合性初步审查。迄今为止,已有50余家国内外航空公司表达想要入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意愿,其中港澳台及外国航空公司30余家。
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今日真机试飞 “三纵一横”跑道正式亮相
今天上午9时,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进行真机试飞。 国航、东航、南航和厦航分别派出旗舰机型执行这次任务。试飞对机场开航具有重要意义,华北空管局将根据试飞结果形成最终的飞行程序报告。
取得正式批复后,大兴机场才能够顺利通航。机场投运后,近期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7200万人次,远期年运送旅客上亿人次,并将开辟多条国内外航线,和首都国际机场形成双枢纽运行的格局。未来,东航、南航、厦航等航司将陆续搬迁。
二、北京大兴机场首次真机试飞,已有三架飞机起飞
5月13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真机试飞。国航、东航、南航和厦航分别派出A380、A350-900、B747-8、B787-9等旗舰机型执行这次任务。据华北空管局消息,南方航空A380已于9:03从首都机场起飞 。
随后,东航、国航也分别于9:07,9:13分别从首都机场起飞。这标志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真机验证,飞行程序试飞正式拉开了序幕,由此大兴国际机场的工作重心由基础建设转向了准备投运通航。
三、现场图来了!北京大兴机场首次真机试飞
5月13日9时30分,一架南方航空公司空客A380飞机平稳降落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西一跑道上。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开始真机验证,飞行程序试飞正式拉开了序幕,这标志着大兴国际机场的工作重心由基础建设转向了准备投运通航。
此次试飞是大兴国际机场行业验收前最重要的一项节点任务。5月13日开始进行的是基本试飞,主要测试机场的一般保障情况。
大兴国际机场在机场保障等级分类中,属等级最高的4F级机场,其跑道长度、所能保障起降飞机的翼展和轮距在目前所有机场中居于首位。
目前,大兴国际机场三字码、四字码已分别获得国际民航运输协会(IATA)、民航局空管局批复,具体为PKX、ZBAD;《机场使用手册》及附件已通过符合性初步审查。
5月13日9时30分,一架南方航空公司空客A380飞机平稳降落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西一跑道上。随后,东方航空公司空客A350-900飞机、国际航空公司波音B747-8飞机、厦门航空公司波音B787-9飞机也先后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西二、东一、西一跑道降落。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开始真机验证,飞行程序试飞正式拉开了序幕,这标志着大兴国际机场的工作重心由基础建设转向了准备投运通航。
四、北京大兴机场13日首次真机试飞 验证12项飞行程序
明天(5月13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将迎来4架飞机的真机试飞,华北空管局新闻发言人、华北空管局大兴空管中心副主任颜晓东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兴机场共有94项飞行程序,试飞当天将对其中的12项进行验证。
为什么试飞?颜晓东解读说,试飞是飞行程序批复和相关行业验收的重要前置条件,对机场开航具有重要意义。华北空管局将根据此次验证飞行结果对飞行程序进行调整并形成最终的飞行程序报告,在取得飞行程序正式批复后,大兴机场才能够顺利通航。此次试飞,对12项飞行程序进行了验证,其中包括进近程序4项,进港程序4项,离港程序4项。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大兴机场空管工程已实现多个全国第一和全国之最,甚至是世界领先的水平。
揭秘一:为修建大兴机场“天路” 全国共调整33个飞行程序
就像车在道路上、火车在轨道上行驶一样,飞机在天空上飞行也有路,而且这些“天路”是立体的,在不同的高度有交叉有重叠,在天上形成一个空中“立交桥”网络。
在天上“修路”,首先要保证安全性,充分考虑地形条件、周边空域、飞机性能等多方面因素。
如果把机场比喻成车库,把航路航线比喻成二环三环,那么从车库出发到环路之间的这段路程就是飞行程序。
飞行程序主要由空管部门参与设计,华北空管局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飞行程序的“设计师”,试飞就是对这些天空中新增道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进行验证。
飞行程序设计并非是孤立的,稍有变动就有可能引发“蝴蝶效应”,表面上只是新建了大兴机场,但涉及到调整飞行程序的机场在华北地区就有24个,华东、中南、西北、东北地区有9个,民航局空管局是整个飞行程序调整的“总设计师”。由于真机试飞对终端区内正常运行影响较大,周期较长,此次飞行程序试飞采用模拟机测试为主,真机测试为辅的手段进行。
揭秘二:试飞当日制定流量方案 尽可能减少对周边机场影响
为保障试飞工作顺利进行,华北空管局首次启用了在建西塔台,西塔台塔高70.3米,总建筑面积3795平方米,是大兴机场的制高点。塔内设置有塔台管制室、站坪管制室、设备检修环、设备机房等功能性用房,西塔台将在开航后承担空管指挥的任务。
此次试飞,华北空管局在西塔台开设了2个席位进行空管指挥,同时在北跑道设置了应急移动指挥车作为塔台备份。成立了5个工作小组,制定了4套空管保障方案,确保试飞工作顺利进行。
参与试飞工作的管制部门均进行了大量的模拟机训练,很多管制员牺牲了休息时间进行演练,以尽快熟悉新增的飞行程序。
颜晓东表示,华北空管局制定了流量管理方案,尽可能的减少试飞对首都机场、南苑机场及天津机场的影响。
揭秘三:新终端区包含三个民用机场 空域面积扩大90%
华北空管局为满足北京和天津“两市三场”运行,北京终端管制区范围和飞机进出港点位置、数量均发生重大变化。
新终端区内包含三个民用机场,分别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空域面积约3.45万平方公里,比现行的终端区扩大了近90%。东边界向东推移约90公里,南边界向南推移约50公里。
据介绍,进离港点就相当于地面高速路的进出口,不同方向的车辆需要通过特定的口进出高速,飞机同样需要通过不同的进出港点进出终端区。
新终端区进离港点数量由7进9出变为8进10出。新终端区内民航跑道数9条,共有进场航线40条和离场航线97条,进近程序49个。确定划设的民用航线为119条(含临时航线),新定义民航航路点209个。其中,大兴机场新增飞行程序94项。
华北空管局配套大兴机场建设了终端管制中心,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终端管制中心,统筹进行整个终端区的管制指挥。如果把各个机场比喻成人的手脚,那终端管制中心就是“大脑”,有了大脑,手脚才能够灵活合理的运行。目前终端管制中心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预计将在8月正式投入运行。
北京大兴机场明日首次真机试飞 验证12项飞行程序气象rvr监测设备
揭秘四:全国首次采用交叉跑道运行模式
大兴机场采用的是“三纵一横”的全向构型,这是我国首次实行交叉跑道运行在我国还是首次。
颜晓东表示,“一横”的设计在跑道资源丰富,跑道使用功能单一化的条件下,从跑道设计布局的角度出发,高效疏导大兴机场飞往华东地区、大连青岛及远地区的出港航班,同时有效地减轻大兴机场离港飞行与首都机场进港飞行流之间潜在的冲突。在遇到极端西北大风天气时,侧向跑道还可以提升机场的运行能力。
而“三纵”跑道与首都机场保持完全平行,而不是最初有夹角的设计,是为了飞机在两个机场进离场的关键运行区域内航向数字指令一致,可以明显降低终端区管制员在席位间切换值班时,由于惯性思维造成人为差错,有利于终端区统一指挥。
另据介绍,虽然跑道方向完全一致,但为了避免管制与飞行人员由于跑道编号相同而混淆机场,出现人为差错,大兴机场的跑道名称与首都机场进行了区别。
揭秘五:大兴机场能见度不低于50米可降落
大兴机场能否全天候运行,助航设备是关键。大兴机场将在全国第一个建设四级标准的高级地面引导系统,居世界领先地位。高级地面引导系统共分为五级,五级为最高级。四级系统基本可以做到自动识别航空器在跑道及滑行道上运行的潜在冲突,并发出告警。
导航设备在全国第一个实现HUD(平视显示器) RVR(跑道视程)75米起飞,即装有平视显示器的飞机在跑道视程75米的情况下就可以起飞,居世界先进水平。
在全国第一个实现开航即具备仪表着陆(也称盲降)三类B运行标准,即在飞机降落的过程中,能见度不低于50米的情况下,就可以着陆,居世界先进水平。
这三项技术,使空管低能见度保障能力再上新台阶。
北京大兴机场明日首次真机试飞 验证12项飞行程序大兴机场进近引导灯光
揭秘六:应对低空风切变 全国民航首次两种雷达工作
据颜晓东介绍,大兴国际机场使用激光气象雷达和相控阵气象雷达,这在全国民用机场尚属首次。对飞机起飞和着陆安全威胁最大的就是低空风切变,它不仅能使飞机偏离航迹,也可能使飞机失去稳定。如果飞行员在这个过程中处置不当,则有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激光气象雷达能够有效的加强对风切变的监测和预警。相控阵气象雷达,能够提高空间分辨率和空间定位精度,缩短雷达扫描时间,大大提高对雷雨等恶劣天气的预警能力,缩短预报时间。
揭秘七:将建成全球最大的空管自动化系统
大兴机场空管配套工程中,华北地区新建173套管制席位,与现有系统连接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空管自动化系统。
颜晓东介绍说,空管自动化系统是管制员对空指挥的核心系统,被喻为管制员的眼睛。通过自动化系统,管制员能够看到航空器的各项信息,监控航空器的运行状态,并实施空管指挥。自动化系统在保障飞行安全、提升运行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兴机场空管主备用自动化系统的飞行数据及相关的管制员指令数据将实现双向同步,当出现故障或进行系统升级时,管制员可以无缝切换使用备用系统,飞行数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自动化系统保障能力,安全性进一步加强;首次引入进离港排序(AMAN/DMAN)功能,对进港和离港航班自动排序,减少飞机盘旋和跑道等待,合理调配空域和机场资源,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采用数据一体化方案,实现空管自动化系统与进离港排序系统(AMAN/DMAN)、电子进程单系统(EFS)、高级地面引导系统(ASMGCS)、协同决策系统(CDM)间的数据交互,有效解决当前塔台空管系统之间信息孤岛的问题,系统功能进一步融合。
大兴机场空管自动化系统项目分为三个阶段实施,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主用系统V9版本软件升级,实现北京区管、终端、塔台和天津空管现行系统升级。正在进行第二阶段,北京终端管制中心设备调试,完成后将接入系统。第三阶段是大兴机场西塔台建成后接入系统,形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产后到2019年冬航季预计日均起降航班370架次左右,到2020年冬航季预计将达到日均起降810架次左右,到2021年冬航季预计达到日均起降1050架次左右,预计旅客吞吐量达到4500万人次。
五、大兴国际机场今日试飞,预计9时30分首架飞机落地
今天,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开展试飞工作。参与此次试飞的航空公司为南航、东航、国航和厦航,并将分别选派A380、A350-900、B747-8、B787-9机型飞机执行试飞任务。预计上午9点,第一架试飞飞机从首都机场起飞;约9点半,第一架飞机落地大兴机场。
据悉,南航派出“空中巨无霸”空客A380飞机执行试飞任务。A380飞机长度73米,翼展79米,南航目前拥有5架。东航则派出“墨镜侠”A350-900执行试飞任务。
验证“天路”安全性为什么要进行试飞?
就像车在道路上、火车在轨道上行驶一样,飞机在天空上飞行也有路,而且这些“天路”是立体的,在不同的高度有交叉有重叠,在天上形成一个空中“立交桥”网络。在天上“修路”,首先要保证安全性,充分考虑地形条件、周边空域、飞机性能等多方面因素。
如果把机场比喻成车库,把航路航线比喻成二环三环,那么从车库出发到环路之间的这段路程就是飞行程序。试飞就是对这些天空中新增道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进行验证。
试飞是飞行程序批复和相关行业验收的重要前置条件,对机场开航具有重要意义。在取得飞行程序正式批复后,大兴机场才能够顺利通航。大兴机场共新增飞行程序94项,此次试飞,将对12项飞行程序进行验证,其中包括进近程序4项,进港程序4项,离港程序4项。
大兴机场飞行校验已于今年2月24日圆满完成,历时34天,这标志着大兴机场飞行程序和导航设备具备投产通航条件。而一个新建机场,必须经过校飞、试飞、行业验收等程序后才能取得机场使用许可证。也就是说,试飞是大兴机场取得机场使用许可证的必备条件。同时,此次试飞也是大兴机场行业验收前重要的一项节点任务,意味着空中飞行程序和地面运行程序具备了验收的条件。
多个空管之最助力试飞
“将根据此次验证飞行结果,对飞行程序进行调整并形成最终的飞行程序报告,在取得飞行程序正式批复后,大兴机场才能够顺利通航。”华北空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保障试飞工作顺利进行,民航华北空管局将首次启用大兴机场在建西塔台,西塔台塔高70.3米,总建筑面积3795平方米,是大兴机场的制高点,将在开航后承担空管指挥的任务。
据悉,北京和天津“两市三场”运行后,新终端区内包含3个民用机场,分别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空域面积约3.45万平方公里,比现行的终端区扩大了近90%。新终端区内民航跑道数9条,确定划设的民用航线为119条(含临时航线)。
此外,为满足运行需求,华北空管局配套大兴机场建设了终端管制中心,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终端管制中心,统筹进行整个终端区的管制指挥。目前终端管制中心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预计将在8月正式投入运行。大兴机场空管配套工程中,华北地区新建173套管制席位,与现有系统连接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空管自动化系统。
全国级别最高助航设备
大兴机场能否全天候运行,助航设备是关键。大兴机场将在全国第一个建设四级标准的高级地面引导系统,居世界领先地位。高级地面引导系统共分为五级,五级为最高级。四级系统基本可以做到自动识别航空器在跑道及滑行道上运行的潜在冲突,并发出告警。
导航设备在全国第一个实现HUD(平视显示器)RVR(跑道视程)75米起飞,即装有平视显示器的飞机在跑道视程75米的情况下就可以起飞,居世界先进水平。
在全国第一个实现开航即具备仪表着陆(也称盲降)三类B运行标准,即在飞机降落的过程中,能见度不低于50米的情况下,就可以着陆,居世界先进水平。
这三项技术,使空管低能见度保障能力再上新台阶。
同时,在全国民航首次使用激光气象雷达和相控阵气象雷达。对飞机起飞和着陆安全威胁最大的就是低空风切变,它不仅能使飞机偏离航迹,也可能使飞机失去稳定。如果飞行员在这个过程中处置不当,则有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激光气象雷达能够有效的加强对风切变的监测和预警。相控阵气象雷达,能够提高空间分辨率和空间定位精度,缩短雷达扫描时间,大大提高对雷雨等恶劣天气的预警能力,缩短预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