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氢发动机
据《南阳日报》5月23日头版报道,青年汽车集团的水氢发动机在南阳市正式下线,5月22日,南阳市委书记张文深到氢能源汽车项目现场办公时,为氢能源汽车项目取得的最新成果点赞。这是青年汽车落户南阳市半年后的最新进展。
《南阳日报》曾报道,去年12月28日,金华青年汽车氢能源整车项目宣布落户南阳市高新区,该项目规划产能为单班10万台/年,三班30万台/年新能源乘用车,预计2020年建成投产,利税超百亿,可增加1000多个就业岗位,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产值300亿元。但这个只需要加水就能行使的氢能源车受到广泛质疑。
实际上,在2017年8月,青年汽车就宣布全球首辆水氢燃料车正式线下,并宣称“不加油,不充电,只加水”就能行驶在这背后,青年汽车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工商信息系统显示,青年汽车集团已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企业,庞青年本人也已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以及被列为限制消费人员。
“只加水”发动机如何实现?
庞青年称拥有特殊催化剂在制氢方面,目前国内氢气主要生产方式是化石燃料生产、水电解法生产和氯碱工业副产氢。其中,化石燃料制造氢气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水电解制氢不污染环境但生产成本高,因此当下主要以氯碱工业副制氢。
未来,制氢的发展方向将是电解水制氢,终极目标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但庞青年和青年汽车却宣称可以在特殊催化剂的作用下,实现“不加油,不充电,只加水”便能驱动燃料汽车的“神话”。早在2017年8月,青年汽车就宣布全球首辆水制氢燃料电池卡车下线,当时有媒体报道称,该车的车顶安置一个蓄水箱,车内的特殊的转换设置可以将水转换成为氢气,再输入氢燃料反应堆,产生电能,然后驱动车载电机和引擎,使得汽车行驶。
当时庞青年表示,水氢燃料车的最大秘密,也就是科技成果就是一种特殊催化剂,在这种特殊催化剂的作用下才能将水转换成氢气;最终实现青年水氢燃料车不加油,不充电,只加水,续航里程就能超过500公里,轿车可达1000公里的惊人表现。有业内人士称,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催化剂只起到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作用,其本身并不发生损耗,因此青年汽车的水氢燃料车在不加油、不充电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电解水让人费解。目前电解水尚未出现廉价且稳定的催化剂,当下常用的商用催化剂是二氧化铱,但其价格较为高昂,科学界一直在寻找更合适商用的催化剂。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宇恩教授课题组研制出一种廉价、高效的新型钌单原子合金催化剂,获得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催化》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该研究成果。据媒体报道,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内燃机研究所的管斌副教授表示:“是假的”。所谓“水氢发动机”就是常说的“氢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是以氢气作为动力的,并不是说加水就可以行驶的,其中还涉及到一系列物理化学复杂反应。
2017年曾申请政府补贴7417万,庞青年成老赖公开资料显示,庞青年1958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1986年,他创办磐安县橡胶厂,其后于1993年任浙江杭通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1999年,庞青年出任金华青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集团党委书记后,他与德国尼奥普兰开始合作,并迅速占领国内的豪华客车市场。
但直至2008年,青年汽车才开始崭露头角。当年因母公司通用汽车财政恶化,旗下子公司萨博被抛售,其间多家中国车企竞相参与竞购,包括北汽集团、汽车经销商庞大集团和青年汽车均有意通过收购萨博弥补汽车核心技术,不过最终由蒋大龙的国能电动车公司竞得。在竞购萨博失败后,青年汽车又于2011年宣布以670万欧元收购世爵29.9%的股份,并提供330万欧元的股东贷款,同时还将投入2500万欧元现金,推动世爵生产高档SUV。
2014年,青年汽车将方向瞄准新能源汽车,庞青年表示,从2008年奥运会以后,青年汽车就开始研究电池。庞青年曾介绍道,与常规的锂电池相比,青年汽车研发的纳米碳锂物理电池,不但不易起火不易爆炸,还能在5分钟内快速充满电,寿命长达10年以上,使用成本极低。
但青年汽车也存在诸多问题。2017年2月,工信部针对新能源汽车骗补企业开出罚单,对金华青年汽车等7家骗补车企的行政处罚决定,包括撤销这7家汽车制造商生产骗补产品的公告,取消其相关骗补产品的生产资质;暂停这7家公司申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的资质,并责成上述企业进行为期2个月的整改。
当时,金华青年汽车被处罚的原因是其2014年销售给上海巴士公交(集团)有限公司245辆新能源汽车,实际安装电池容量小于公告容量,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不一致。但另一方面,青年汽车仍向政府申请巨额补贴。2018年5月12日,浙江省科技厅公示了2017年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申报资料车辆信息,共5家车企的22553辆新能源汽车申请补贴款约8.9亿。
其中,金华青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2017年的申请数量为343辆,申请补助资金7417.98万元。此外,工商信息系统显示,目前庞青年本人控股企业共26家,其中青年汽车集团等多家企业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企业,庞青年本人也已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以及被列为限制消费人员。
一、中学生就应该能看明白 “水氢发动机“是骗局
近日,河南南阳日报头版刊发的一则消息——《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市委书记点赞!》引发网友热议。
据介绍,其基本原理是:车内特殊的转换设置可以将水转换成为氢气,再输入氢燃料反应堆,即氢燃料电池,产生电能,然后驱动车载电机和引擎,从而使车辆行驶。水氢燃料车的最大秘密,就是一种特殊催化剂,在这种特殊催化剂的作用下,才能将水转换成氢气,最终实现“青年水氢燃料车”在不加油不充电只加水的状态下,续航里程超过500公里,轿车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催化剂可以近乎零成本地将水转化成氢气,并通过氢燃料电池发电。
催化剂不能改变能量释放
看到上面这段话,你是否觉得好像有一点点道理呢?这里面提到一个化学名词“催化剂”,我们来看看催化剂的作用:中学化学我们就学过,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不影响化学反应能量总量。因此,说用某种催化剂能够把水变成可燃烧的氢是可笑的。
在自然界中,确实有催化水变成氢的过程,那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显然是需要能量的,那就是来自太阳的能量。
能量守恒定律不允许
从更一般的角度来看,这也是显然不可能的事情,那就是中学物理学的“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而且能量的形式也可以互相转换。
因此,不用能量把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燃烧释放能量后再变回水,然后再变回氢气和氧气的过程显然是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这就是现代版本的“永动机”。
19世纪之前,能量守恒定律还没建立起来的时候,各国专利局都收到种各样的“永动机”专利申请。在能量守恒建立起来之后,专利局对这类发明一概拒绝。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凭什么相信能量守恒一定正确呢?这是因为从小到基本粒子,大到宇宙,都没有发现违背能量守恒的事情。从更一般的对称角度看,能量守恒是物理定律时间平移不变性的结果,是整个现代物理大厦的基石,不可能靠一个什么样的电动汽车装置就能推翻的。
二、给水氢发动机洗个地:有科学原理 但未必是最优方案
5月22日晚6时54分的南阳日报网和次日的南阳日报头版先后刊发了同一条内容——《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市委书记点赞!》,报道称水氢发动机在该市正式下线啦,这意味着车载水可以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
媒体报道和市委书记点赞的青年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青年汽车)一并深陷舆论中,网友和媒体质疑青年汽车上演的是多年前的“水变油”骗局。但在知乎汽车话题优秀回答者、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博士张扛扛看来,这是一条洋葱式的多层次槽点新闻,新闻中的水氢燃料电池,可能可以降低对车载储氢技术的要求,代价是要增加车载制氢装置、氢气处理装备等。在氢气的制取、运输与储存等相关产业链问题的解决都还没有时间表的情况下,这不失为一种快刀斩乱麻的可行方案,但未必是经济可行的方案、更未必是最优方案。
以下为张扛扛回答全文(腾讯科技稍作整理):
第一层槽点: 只加水就能跑,水变氢?
如果只加水就能跑,那和全民气功时代的“水变油”有啥区别?
二十年过去了,国民的科普水平上升了一个档次,“能量守恒定律”、“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实现”这种基本的物理常识已经深入人心。
人们还记得被大师“水变油”忽悠的历史性心痛,所以看到这个新闻格外扎心,再加上堂堂市委书记去视察都没识破,于是大家特别想吐槽!
正是由于这个“全民性槽点”,使得这条新闻传播特别快!
有人已经解释了水氢发动机的原理:铝和水反应变成氢,燃料电池用氢发电再生成水,本质上的燃料是铝,产物是氢氧化铝。从科学上这是说得通的,但是记者将主要燃料铝描述成了“催化剂”,是不是对催化剂有什么误解?
如果记者的逻辑讲得通,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号称自己“只喝水就可以存活10年”了?前提是再吃点分解水的催化剂(大米、馒头、红烧肉等)。
第二层槽点:既然氢燃料电池更成熟,还要(铝)水氢燃料电池何用?
新闻中的(铝)水氢燃料电池,本质上是两个装置: 水制氢装置 + 氢燃料电池。
那么问题来了,氢气又不是什么稀有物质,印象中比铝还要便宜吧? 既然氢燃料电池更成熟,为啥还要用你的(铝)水氢燃料电池呢?
在一个综述性质的回答氢燃料电池汽车相比电动车,有哪些优劣势?中,我曾提到氢燃料电池技术面临的两个重大技术问题:车载储氢技术、加氢站基础设施建设。
·车载储氢技术:要论同样的重量,氢气的能量密度不低。然而,汽油柴油在自然条件下就是液体,而氢气要压缩成液体,还要保证安全,就需要一个挺大的储氢系统了。目前70兆怕的储氢系统,能量密度才每升800Wh。
·加氢站基础设施建设:纯电动车目前面临充电不便的基础设施问题,氢燃料电池车也逃不过,甚至更严峻。纯电动车虽然充电慢,但除了超级快充站,在家里、单位里也能慢慢充,勉强可以用。若出行特性比较规律,甚至还挺方便,毕竟在家充电也省得跑加油站了,用车成本也更低。
新闻中的(铝)水氢燃料电池,可能可以降低对车载储氢技术的要求,但代价是要增加车载制氢装置、氢气处理装备等,技术难度不见得低,可能还要更高。
但是,它可以降低对加氢站基础设施的依赖,是一种权宜之计!
在氢气的制取、运输与储存等相关产业链问题的解决都还没有时间表的情况下,这不失为一种快刀斩乱麻的可行方案(但未必是经济可行的方案、更未必是最优方案)。
第三层槽点:铝制氢,氢变水,是不是脱了裤子放屁?
有人说为啥不采用铝制氢+氢燃料电池的一步到位方案呢,铝-空气燃料电池不是方案更简洁、效率更高吗?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一步到位肯定是更好的,降低了中间损失、也不需要额外的制氢设备。但从工程的角度来说,会有更多的考量。
我们先以最大的善意考量两点:
·技术路线的延续性: 前文已述,被迫使用(铝)水氢燃料电池,是为了降低对加氢基础设施的依赖,避免了“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实现技术先行。问题是,假若有一天,加氢基础设施完善了呢? (铝)水氢燃料电池只需要将铝制氢装置删除轻装上阵即可,实现无缝对接。铝-空气燃料电池可就傻眼了,大家都在建加氢站、没人去建“加铝站”啊!
·产业链的考量:主流的技术路线是氢燃料电池,或其他的“制氢装置+氢燃料电池”。也就是说,在氢燃料电池的技术路线,以后无论是技术合作、还是直接采购氢燃料电池,都能找到伙伴。而铝-空气燃料电池那可就孤独了,孤独的代价就是死亡,历史上可参考等离子vs液晶两个技术路线之争。
然后我们再从中立客观的角度考量一点:
·技术储备不够:新闻中的公司未掌握铝-空气燃料电池技术,现在又要赶鸭子上架,所以只能先做(铝)水氢燃料电池。
三、水氢发动机再火!加水,车就能跑1000公里?油价暴跌5%原因可能找到了
水氢发动机又火了!见过牛的,没见过这么牛的!
5月23日,南阳日报头版发文,《水氢发动机正式下线,市委书记点赞!》,文章称,这意味着车载水可以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
据报道,“5月22日上午,南阳市委书记张文深到氢能源汽车项目现场办公时,为氢能源汽车项目取得的最新成果点赞。市委副书记、市长霍好胜参加现场办公。”
“水变油”实现了?
消息在网上传播后引发网友质疑。
“加氢的我能懂,加水的我不没法懂”
“要包揽物理化学诺贝尔奖了吧?”
“这个是永动机吗”
“小时候水变油的新闻让我兴奋了好久[可怜]没想到现在终于实现了。”
更有网友调侃,昨晚国际油价暴跌的原因找到了。(注:周四NYMEX原油期货收跌5.26%报58.19美元/桶,创两个多月以来新低;布油收跌4.56%报66.80美元/桶,两者均创年内最大跌幅。)
而车辆真的只需加水即可行驶吗?
封面新闻就此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内燃机研究所的管斌副教授,他表示:“那不行”,“是假的”。
管教授解释称,所谓“水氢发动机”就是常说的“氢燃料电池”,这么叫只是个噱头。“氢燃料电池”是以氢气作为动力的,并不是说加水就可以行驶的,其中还涉及到一系列物理化学复杂反应,目前此项技术日本应用较好,在我国则还未进入实用阶段。
实控人涉嫌诈骗案
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有一个讲故事的人。
根据南阳日报的文章,可以发现这个项目是由青年汽车集团来推动的。而天眼查资料显示,青年汽车集团董事长庞青年担任法人代表的公司多达49家,其中包括杭州青年汽车有限公司等。
据中国经营报掌握的信息显示,青年汽车实际控制人庞青年正在被警方以涉嫌诈骗立案侦查。
2011年,庞青年实际控制的青年汽车,以收购萨博汽车成功并在鄂尔多斯投产为条件,与鄂尔多斯市政府签订协议,投资建厂的同时,由鄂尔多斯市政府配给青年汽车两项分别为6亿吨和7亿吨的煤炭资源。其时,煤价高企,利润颇丰。
然而,在收购萨博汽车尚未成功、生产线尚未投产、13亿吨煤炭指标尚未兑现之时,青年汽车即将煤炭指标转手卖与亿佳合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并收取2亿元人民币定金。
但是,收购萨博汽车失败,鄂尔多斯市政府不予青年汽车煤炭指标,青年汽车与亿佳合公司的交易陷入僵局。
随后,亿佳合公司选择报案,并最终获得警方以涉嫌诈骗对庞青年立案侦查。
此外,据南方新闻网2018年1月以《加水就能跑1000公里、青年水氢燃料车还骗得下去吗》为题报道称,在2017年2月份新能源汽车骗补风波中,工信部网站公布了对7家汽车公司行政处罚书,青年汽车就是其中之一。
萧山法院2017年6月9日的破产清算案件中,包括了青年汽车集团的三家关联企业:浙江青年莲花、浙江青年莲花发动机有限公司和杭州亚曼发动机有限公司。
四、汽车喝水能跑上千公里?媒体称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
5月22日晚6时54分的南阳日报网和次日的南阳日报头版先后刊发了同一条内容——《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市委书记点赞!》,报道称水氢发动机在该市正式下线啦,这意味着车载水可以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5月22日上午,南阳市委书记张文深到氢能源汽车项目现场办公时,为氢能源汽车项目取得的最新成果点赞。
媒体报道和市委书记点赞的青年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青年汽车)一并深陷舆论中,网友和媒体质疑青年汽车上演的是多年前的“水变油”骗局。
青年汽车集团官方网站上对庞青年的介绍。
青年汽车落户南阳和“青年水氢燃料车”
庞青年除肩挑青年汽车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等两个职务外。青年汽车官网上关于他的身份还有:高级经济师、全国创新能手、中国经营管理大师、十大风云浙商人物、浙江省党代会代表、浙江省人大代表等。
青年汽车落户南阳,至少双方从多年前就有过接触。
2012年6月18日,时任南阳市委书记李文慧会见了庞青年一行,双方就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谋求合作共赢进行了交流。庞青年表示要加强与南阳市的对接洽谈,进一步谋求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良好结合,促成双方战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这一过去就是6年。步伐也6年后突然加速。
为了拓展市场,带动地方产业发展,青年汽车与南阳市人民政府于2018年9月达成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2018年11月14日,南阳的邓州市与青年汽车集团签订了双方氢能源汽车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一个半月后的2018年12月29日,南阳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前一天发生的南阳高新区·金华青年汽车氢能源整车项目签约活动,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产值300亿元。市委书记张文深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霍好胜出席。
庞青年也在签约仪式上介绍了项目概况,青年汽车于2014年开始,全面布局以氢燃料电池和氢发动机为核心、氢能汽车为龙头、工业废气和煤炭地下气化制氢为保障、金属镁合金储氢和车载水解制氢为支撑、立体交通运营为目的“五位一体”的氢能汽车全产业链。尤其是车载水解制氢技术实现了车载水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该项目规划产能为:单班10万台/年,三班30万台/年新能源乘用车,预计2020年建成投产,利税超百亿,可增加1000多个就业岗位。
和一般的政府招商引资不同玩法是,青年汽车的南阳项目总投资83.16亿元,其中南阳市政府平台出资40亿元。
南阳市委书记张文深在氢能源汽车项目现场办公的场景。
工商登记资料显示,金华市青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南阳高新区投资有限公司在2018年11月27日注册了南阳洛特斯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前者认缴金额1.02亿元占股51%,后者认缴金额9800万元占股49%。金华市青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受益人是金华青年莲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投资人庞博尹。公开资料显示,庞博尹系庞青年的女儿,今年18岁,以其名义的投资人共对4家进行了投资,总注册资本1.7亿元。
5月22日,南阳电视台播出的画面显示,市委书记张文深到氢能源汽车项目现场办公时用英语说“very good”。
没想到却因喝水就能跑的“青年水氢燃料车”而深陷舆论的质疑声中。
青年汽车的水氢燃料汽车。
“青年水氢燃料车”靠喝水就能跑1000公里?
青年汽车和其老板庞青年高调推销水氢燃料汽车的真正实现,还得回到两年前。
2017年8月21日,庞青年高调宣布公司生产出了全球首辆水氢燃料汽车。那天,庞青年把多家媒体请到了浙江金华总部,称只要手里有瓶水,汽车就能跑。
庞青年的下属开始演示这套“全球领先”的技术——用水管接在自来水龙头上,对车顶的两个水箱进行加注,注满后驾驶员发动车辆,水箱与氢燃料电池间相连的透明软管内的水珠被气体冲下引擎发动,车辆被开出车间。
庞青年介绍了原理,车内特殊的转换设置可以将水转换成为氢气,再输入氢燃料反应堆,即氢燃料电池,产生电能,然后驱动车载电机和引擎,从而使车辆行驶。
庞青年说,水氢燃料车的最大秘密,就是一种特殊催化剂,在这种特殊催化剂的作用下,才能将水转换成氢气,最终实现“青年水氢燃料车”在不加油不充电只加水的状态下,续航里程超过500公里,轿车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
庞青年称这种催化剂可以近乎零成本地将水转化成氢气,并通过氢燃料电池发电。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这辆车是一辆卡车,它的货箱上有一个特殊装置。
庞青年在宣布生产出全球首辆水氢燃料汽车现场。
50亿元基金支持和未交付一辆的“青年水氢燃料车”
在庞青年高调宣布生产出了全球首辆水氢燃料汽车的那一天,还举行了一场签约仪式,青年汽车获得50亿元的支持。
青年汽车官网披露,考虑到新能源汽车推广遇到的资金瓶颈,青年汽车积极筹备针对新能源汽车运营需要的融资解决方案,光大金控财金资本有限公司设立50亿基金支持青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已于2017年8月7日光大金控财金资本有限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通过。
这家公司在成立一年后就为青年汽车设立50亿的基金,可谓是大手笔。但是,上游新闻查询发现,光大金控财金资本有限公司成立以后共有16笔投资,涉及行业有污水处理,建筑等,并未涉及新能源汽车的项目。
在获得此笔50亿元巨额资金支持前,青年汽车旗下的三家公司已破产清算。萧山法院2017年7月3日公布的一则法律文书显示,三家公司为浙江青年莲花汽车有限公司、浙江青年莲花发动机有限公司、杭州亚曼发动机有限公司。
“青年水氢燃料车”是永动机?是否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现实不容忽视:上游新闻记者多方查询发现,从2017年8月21日庞青年高调宣布公司生产出全球首辆水氢燃料汽车至今的2年间,未见有过一辆“青年水氢燃料车”交付的披露。
青年汽车两年前也曾卷入“骗补”车企名单,该公司销售给上海巴士公交(集团)有限公司245辆新能源汽车,实际安装电池容量小于公告容量,因此吃了工信部的行政罚单。
五、水氢发动机被质疑,青年汽车“出来走两步”?
“车加水就能跑”?我也感觉我的化学知识白学了。
“车加水就能跑”——又见“先进”黑科技,只不过怎么有些眼熟?
5月23日南阳日报头版刊发的一则报道——《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市委书记点赞!》,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报道称水氢发动机在该市正式下线,这意味着车载水可以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5月22日上午,南阳市委书记张文深亲临项目现场办公,为氢能源汽车项目取得的最新成果点赞。
“车加水就能跑”,一时间成了网络笑柄。
目前的解释,并不符合能量守恒
据涉事车企青年汽车集团官网介绍:青年车载水解制氢技术实现了车载水实时制取氢气,水和反应物在一种“特殊催化剂”作用下产生氢气和水解产物。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有效解决目前氢能汽车推广过程中加氢站布局尚不完善,车载储氢系统成本较高等问题。
很多网友戏称,这又是一项“令科学家震惊”的神奇发明。因为中学生在物理和化学课上都知道,能量是守恒的。这里的能量包括机械能、热能、光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
这种语焉不详的“特殊催化剂”,不管其成分是什么,只要是催化剂,就意味着它本身只是促进反应的进行,不提供能量。
因此,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需要打破很强的化学键。问题来了:把水分解产生氢气的大量能量从何而来?在整个循环中,水分解产生氢气,氢气再通过燃烧产生水,能量是守恒的。如果没有额外的能量输入的话(比如电池、汽油),那就根本没有多余的能量可以用于汽车行驶。
这不得不让人联想起上世纪90年代一度轰动全国的王洪成“水变油”骗局,该骗局还曾经被编剧搬上《我爱我家》加以讽刺。
对此涉事车企不妨再多些解释,以平息众人的疑惑。毕竟这不仅关系到“填补技术空白”,更关系到大笔的政府投入——据报道,在南阳项目83.16亿元的总投资中,南阳市政府平台出资40亿元。
而从目前看,该集团负责人庞青年也被扒出不少黑历史:2017年8月,青年莲花汽车被破产清算。因13次未按时履行法律义务而被法院强制执行。
非但如此,从2017年8月21日庞青年高调宣布公司生产出全球首辆水氢燃料汽车至今,2年间并未见有过一辆“青年水氢燃料车”交付的披露。两年前,该公司也曾卷入“骗补”车企名单,其销售给上海巴士公交(集团)有限公司245辆新能源汽车,实际安装电池容量小于公告容量,因此吃了工信部的行政罚单。
如今,此事到底是“新能源技术突破”还是“旧把戏装新酒”,显然需要进一步较真。
“车加水跑”不大可能,“加啤酒”倒有可能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看到“水氢发动机”“氢燃料电池”,就认为是伪科学。
在当前新能源研究领域,确实有氢能源的分支,只不过当然不是“水变氢气,氢气变水”这样简单粗暴,它有两类。
一类氢燃料电池是直接把氢气和氧气在多孔性材料电极上反应,也就是发电,提供能量。在上个世纪,航天领域就已经在用这项技术,只不过在民用领域,氢气的存储和运输是个难题。
另一类是“烃类醇类重整制氢”技术,主要研究对象是乙醇,也就是酒精,因为它来源广泛、毒性较小、易于储存和运输、对环境友好。
有趣的是,在第二类技术中,酒精和水要达到最佳比例才能生产最多的氢气。所以有科学家戏称,未来的水氢燃料汽车,或许手里有瓶啤酒就能开,但是要防止司机偷喝。啤酒里的酒精,才是新能源汽车真正的能源。
“手里有瓶水,汽车就能跑”是伪科学的永动机骗局,“有瓶啤酒就能开”才是科学研究。寥寥几字的差别,背后反映的是科学原理,更是我们当下的科学素质,不可不慎。
回到该事件上,水氢发动机究竟是骗局还是科技创新,需要查究,以打消公众对其“借伪科学骗财政补贴”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