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对话大门敞开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当地时间21日接受美国福克斯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中国仍然准备好同美国进行对话,以达成协议,“我们的大门依旧敞开。”
在采访中,崔天凯表示,美国谈判代表“经常”在最后一刻退出部分贸易协议,“我们仍然致力于我们承诺要做的事情,但是美方经常改变想法” 。 崔天凯表示,“如果我们回顾一下过去一年左右的贸易谈判进程,很明显的是,美国方面不止一次在一夜之间改变主意,打破已经达成的初步协议。”
不过,崔天凯表示,中美对话的“大门仍然敞开”。自上一轮谈判于本月10日结束以来,中美高层贸易谈判代表之间还没有公布进一步的谈判计划。
当日,崔天凯还回应了关于华为的问题,称美国对华为在安全方面的指责是没有根据的。“每个人都知道华为是一家私营公司,一家普通的中国私营公司”,崔天凯表示,“针对华为的所有行动都是出于政治动机。”
一、任正非回应90天临时执照:没有多大意义,已做好准备
5月21日上午,深圳,华为总部,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回应90天临时执照:没有多大意义,我们研究已经不需要90天……
对于美国商务部宣布给华为及其合作伙伴“90天临时许可”的问题,任正非表示,“90天对我们没有多大的意义,我们研究已经不需要90天。”
“但是借此我要讲一讲,我非常感谢美国公司,这三十年来,美国公司伴随着我们公司的成长。教会了我们怎么去走路,大家知道我们绝大多数服务的公司都是美国的公司。第二,美国大量的零部件,器件厂家,给我们很大的支持。特别是在今天危机时代,真的体现了美国企业的良心。而且今天的企业也还在说服美国政府。”
“美国这些政客们可能低估了我们的能量,我也不多说了……备胎已经讲完了,我们的低端产品没有准备也可以。在最先进的领域,至少5G是绝对不能影响,而且不仅不影响,别人两三年追不上我。我们还是具有优势的,但是这个时候我们要谦虚一点。”任正非说。
谷歌暂停向华为提供服务?外交部和华为回应
5月20日,据路透社报道,谷歌已经暂停与华为的部分业务,包括需要转移硬件、软件和技术服务的业务等。对此,我外交部和华为公司作出回应。该发布称,这项安排是为了给相关部门和公司提供进行调整的时间。
针对谷歌暂停部分业务合作,华为方面回应称,安卓作为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一直是开源的,华为作为重要的参与者,为安卓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华为有能力继续发展和使用安卓生态。
外交部:支持中国企业用法律武器捍卫正当权利
据报道,出于美国政府禁令,谷歌已暂停部分与华为的业务往来。在20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陆慷表示:中方注意到有关谷歌公司已经暂停对华为公司涉及软硬件转让业务并且暂停向华为提供有关服务的说法。中方将正式确认此事,并进一步积极关注事态进展。同时,中方支持中国企业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
欧洲多国未发现华为“后门”,外交部:暴露美打压他国企业的不正当性
此外,据报道,经多年审查,英国、德国及欧盟方面均未发现华为产品存在明显“后门”,但美国思科设备却经常被发现安全漏洞,自2013年起已有10起“后门”事件。对此,陆慷表示:中方特别想听听美方对此有何评论。当然,国际社会可能也没抱太大希望。因为自“棱镜门”事件以来,美方一直对指控其从事网络攻击、窃密的事实依据三缄其口。
陆慷指出,美方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为获取竞争优势对他国企业造谣抹黑,却始终拿不出像样的证据。欧洲方面上述调查结论证明了华为的清白,也暴露了美国动用国家力量打压他国企业的不正当性。
华为:有能力继续发展和使用安卓生态
20日,华为方面发表回应:安卓作为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一直是开源的,华为作为重要的参与者,为安卓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华为有能力继续发展和使用安卓生态。华为和荣耀品牌的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产品和服务在中国市场不受影响,请广大消费者放心使用和购买。未来华为仍将持续打造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全场景智慧生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此前,安卓和谷歌已分别就此事作出回应。
安卓方面表示,在遵守美国政府全部要求的前提下向用户保证,现有华为设备上,如谷歌应用商店(Google Play)、通过谷歌应用商店保护(Google Play Protect)提供的网络安全等服务将继续运行。谷歌方面回应称:“我们正在遵守这一命令并评估其影响。”
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将华为列入所谓“实体清单”
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将华为列入所谓“实体清单”,外界最关注的就是华为核心供应链是否会受到冲击,因为列入清单就意味着没有美国政府的许可,华为无法向美国企业购买元器件等产品。
对此,任正非在采访中透露了六个要点:
① 即便高通和其他美国供应商不向华为出售芯片,华为也“没问题”,因为“我们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
② “我们没有任何违法行为”。
③ “我们不会在美国的要求下改变我们的管理,也不会接受监管”。
④美国禁止华为业务的影响将是有限的,华为对长期前景有信心。“预计华为的增长可能会放缓,但只是小幅的放缓,”任正非补充道,他表示年度收入增长可能略低于20%。
⑤ “接二连三的威胁贸易伙伴的政策让企业不敢再冒险,同时美国也将失去信誉”。
⑥ 否决了在美国本土生产5G设备的可能。“即使美国请求我们在那里生产,我们也不会去”。
任正非:不会任由华盛顿摆布
主要设计核心处理器芯片的华为子公司海思技术有限公司也暗示,早有计划应对潜在的供应中断。在最近的一封公开信中,海思总裁何庭波写道,“我们实际上在多年前已经预见到这一天,我们确实准备了后备计划。”
5月19日,“国际锐评”:《华为绝地反击 中国居安思危》
5月19日晚,《新闻联播》刊播“国际锐评”:《华为绝地反击 中国居安思危》,对华为的“备胎计划”进行了评论。
锐评指出,面对超级大国挥出的封杀大棒,华为公司迅速启用花费十余年投入研发的备用方案,从而确保了华为大部分产品的战略安全与连续供应。备用方案的启用,显示出其居安思危的战略远见、未雨绸缪的底线思维,以及坚忍不拔、攻坚克难的奋斗豪情。中国企业与中国企业家的这种精神,正是中国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的力量所在。
二、央视锐评中美贸易战: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继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后,美方又进一步威胁,启动对剩下的325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征税25%的相关程序,并将于近日宣布清单。而与此同时,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华盛顿结束,双方同意继续推进磋商。
对于美国的这一举措,5月13日,新闻联播强调,对于美方发起的贸易战,中国早就表明态度: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面对美国的软硬两手,中国也早已给出答案: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经历了五千多年风风雨雨的中华民族,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美国发起的对华贸易战,不过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道坎儿,没什么大不了,中国必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化危为机,斗出一片新天地。
无论外部风云如何变幻,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美国下一步是要谈,还是要打,抑或是采取别的动作,中国都已备足了政策工具箱,做好了全面应对的准备。这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
此外,今日早些时候,人民日报也指出,一边威胁要对全部中国输美产品举起关税大棒,一边又表现出继续谈判的意愿,美方仍然试图用软硬“两手”,对中方极限施压,从而在谈判桌上获取更高要价。但是,仔细分析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在第十一轮磋商结束后对媒体的表态,美方就应该十分清楚:中方对经贸磋商有三个核心关切,即取消全部加征关税、贸易采购数字要符合实际、改善文本平衡性。在这些原则底线问题上,中方决不会做出让步。所以,不管美方怎么“极限施压”,过去对中方无效,现在和未来也必定无效。
回顾中美经贸磋商一年多的历程,双方有重要进展,也几经反复,中方将这些视为国家谈判过程中正常的小曲折,始终以最大诚意推进磋商,因为中方深知:贸易战没有赢家,加征关税不利于中美双方,也不利于全世界;合作,才是中美唯一正确的选择。但是,合作是有原则的。中方的三大核心关切,实际上把经贸磋商的“红线”与“底线”公之于众,是绝不允许美方挑战和逾越的。
如果美方执意继续加征关税,中国必然会坚决反制。经过一年多的经贸摩擦,中国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考验,不仅抗压性大大增强,应对也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有定力。因为,中方早就看清,美方加征关税,实际上是一种“自残式”的战略豪赌,逆流而动,违背民意,必将徒劳。据美国“全球贸易伙伴”咨询公司2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如果对25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征收25%的关税,一年将导致美国损失93.4万个就业岗位,一个四口之家的美国家庭每年支出增加767美元;如果再对剩下的3250亿美元中国产品征收25%关税,一年将导致美国损失210万个就业岗位,一个四口之家的美国家庭每年增加支出2000美元。
作为贸易战被迫反击的一方,中国经济必然会因加征关税而承压,但这压力完全是可控的。
从经济结构看,消费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达76.2%,出口依存度已下降至17.9%,内需正在并终将成为中国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强力支撑。
从贸易情况看,今年前4个月,中美贸易额下降了11.2%,其中对美出口下降4.8%,自美进口下降26.8%,这说明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商品更有可替代性。同期,中美贸易顺差扩大10.5%,这说明加征关税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只会让美国消费者承担更高的成本。
此外,前4个月对美贸易占中国外贸总值的比例下降至11.5%,而中国与欧盟、东盟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额均保持快速增长。特别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增速达9.1%,高出中国外贸整体增速4.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中国外贸伙伴日益多元化,外贸抗压能力不断增强。即便美国对全部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中国也可通过调整国际市场格局,把相当一部分对美贸易转向其他地方。
所以,美国的极限施压并没什么好怕的,反而是施压越大,中国的定力越强。对于贸易战,中国早就表明态度: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面对美国的软硬两手,中国也早已给出答案: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经历了五千多年风风雨雨的中华民族,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美国发起的对华贸易战,不过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道坎儿,没什么大不了,中国势必化危为机,借此来检验自身的能力,使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无论外部风云如何变幻,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美国下一步是要谈,还是要打,抑或是采取别的动作,中国都已备足了政策工具箱,做好了全面应对的准备。这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
三、中美对话大门敞开 驻美大使接受福克斯电视台采访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当地时间5月21日接受美国福克斯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中国仍然准备好同美国进行对话,以达成协议,“我们的大门依旧敞开。”
"China remains ready to continue our talks with our American colleagues to reach a conclusion. Our door is still open," Cui said on Tuesday.
在采访中,崔天凯表示,美国谈判代表“经常”在最后一刻退出部分贸易协议,“我们仍然致力于我们承诺要做的事情,但是美方经常改变想法” 。 崔天凯表示,“如果我们回顾一下过去一年左右的贸易谈判进程,很明显的是,美国方面不止一次在一夜之间改变主意,打破已经达成的初步协议。”
He blamed the U.S. side for frequently "changing its mind" on tentative deals to end U.S.-China trade disputes.
Cui turned the tables and said it was U.S. negotiators that had abruptly backed away from some previous deals that had been tentatively agreed over the past year.
不过,崔天凯表示,中美对话的“大门仍然敞开”。自上一轮谈判于本月10日结束以来,中美高层贸易谈判代表之间还没有公布进一步的谈判计划。
当日,崔天凯还回应了关于华为的问题,称美国对华为在安全方面的指责是没有根据的。“每个人都知道华为是一家私营公司,一家普通的中国私营公司”,崔天凯表示,“针对华为的所有行动都是出于政治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