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终止华为合作
根据BBC获得的内部文件,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已告知员工,必须暂停和华为的业务往来。ARM要员工停止和华为及其子公司的“所有有效合同、支持权利和任何待定合作”,以遵守最近的美国贸易禁令。在一份公司备忘录中,该公司称其设计包含“美国原产技术”,虽然ARM不是美国的公司,也会受到特朗普政府禁令的影响。
5月23日,英国广播公司(BBC)称,其获得的英国芯片设计厂商ARM 的内部文件显示,ARM 要求其员工停止与华为及其子公司的“所有有效合同、支持权利和任何未决的约定” 。该公司的一份备忘录称,ARM设计包含“美国原产技术”,并因此认为受到了特朗普政府禁令的影响。
如果ARM真的决定停止与华为合作,无疑是对华为的又一个打击。
华为进退两难
ARM的设计构成了全球大多数移动设备处理器的基础。ARM的处理器IP核在华为产品应用广泛,从公开材料来看,不仅手机麒麟CPU处理器采用了ARM架构,自研的服务器芯片鲲鹏920芯片也是基于ARM架构的,因此ARM一旦停止合作对华为芯片设计影响更为长远。
一位芯片研究领域的专家A告诉《知识分子》,对于ARM停止与华为合作,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照目前的局势来说,他并不感到奇怪——
“肯定会受美国政府的辖制。虽然华为已经有ARM IP(知识产权模块)的终身授权,但今后没法升级和获得支持。”
中国科学院计算所韩银和研究员向《知识分子》表示,短期来看,ARM停止合作对华为的影响是可控的,这主要是因为华为已经买下了ARMv8的永久授权,即使现在停止合作,依然可继续使用现有指令集设计处理器芯片。
“华为之前已经在芯片架构和电路设计下了很多功夫,在性能和能耗等关键指标上做的非常好,具备了自我向前迭代的能力。因此,只要指令集不换,华为应能控制住风险。” 韩银和说。
不过,A强调,技术问题还是其次的,其实关键的是生态问题。
“ARM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而且他们在美国的团队其实比在英国的团队做的东西更先进,规模也更大。几乎所有的移动市场都在用ARM的东西,短期要代替ARM的生态代价太高,影响还是很大的。”
对此,韩银和也表示认同,从长期来看,存在ARM升级指令集后导致不再能用ARM生态的问题,这会对华为芯片未来能支持什么样的软件造成一定的影响——
“ARM停止合作,主要影响在指令集上,因为指令集决定了生态,对于芯片,生态更要命。处理器领域存在两个主要生态,Intel为主的X86生态,另一个就是ARM的生态,生态牵涉到的参与厂商众多,以前我们不愿动这一块,这次事件也使得我们不得不在生态上’亮剑’了。”
ARM强大之处在于成熟丰富的生态,这个也是各大公司愿花重金购买ARM授权的原因。如果ARM升级指令集,以ARM在业界的影响力,软件、应用系统厂商势必都会优先与之适配,而这些华为将不再能用,只能团结供应链上下游厂商,独立再做一套出来。好在,由于指令集更新周期一般都比较长,华为有足够大的缓冲发展自己的生态。
然而,这也可能置华为于十分两难的境地——
其一,逼着华为在中国全面研发自己的生态,但做了很可能也和西方主流市场不兼容,走不出去,非常尴尬。
其二,华为的另外一条破局之道可以在其他主要市场推不受美国政府管辖的开源架构,比如像RISC-V(一个基于精简指令集原则的开源指令集架构)一样,在欧洲注册开源,然后在除美国之外的市场全面铺开,和美国能控制的IP竞争。
另一位计算领域的专家B告诉《知识分子》,需要重新调研评估主流开源协议的使用风险和应对方法,需要严肃地梳理这些开源架构或者生态是否也受美国政府管辖。
结合之前开源网站也受美国出口管制法律限制的消息,开源指令集RISC-V在国内使用也存在风险。开源指令集是由美国大学和RISC-V基金会推动的,目前已公开的开源指令集部分,继续使用没问题,但如果后续RISC-V基金会升级指令集,就可能无法使用,从而无法有效利用ARM的软件生态。
“当然由于RISC-V的开放特性,我们有足够力量在现有指令集基础上发展出一个独立分支的可能性,这个取决于我们产业力量的整合和在开源社区的发言权。” 韩银和说。
但这条路也非常难。“需要的人力和财力无法估计,但是也没别的办法,你不能只收缩在自己国内的市场。” A说。
A特别强调,对于这两种选择,他个人觉得还是得走出去,虽然异常艰难。“中国过去曾经是建设自力更生,自成体系,但现在只能走出去。” 他说。
可能的最坏情形
此番ARM停止与华为合作,那么下一步更为黑暗的时刻可能是什么?
A表示,此前美国已经封杀了用于设计芯片的软件工具EDA。这个EDA工具里面有很多的内部细节不清楚,即使砸人砸钱开发也需要相当的时间,短期内真的无法替代,长期虽然也可以自主研发,但有些部分需要芯片制造厂商(如台积电)的支持。
对于芯片的软件工具EDA的重要性以及美国公司的垄断地位,《知识分子》之前曾做过报道(参见《副教授被国际芯片巨头行业老大“惦记”,本土核心人才难留住?》),简而言之,在芯片设计自动化领域,Cadence和另外两家美国公司Synopsys、MentorGraphics垄断了全球市场的95%,凡设计芯片都要用到它们的软件工具。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5月21日报道称,为华为生产各种处理器的台积电表示,他们仍在向华为正常供货,但同时也在重新考虑美国出口条例的影响。若台积电无法为华为生产处理器,华为将难以找到有足够产能和先进制程工艺的半导体生产公司为其生产下一代的手机处理器芯片和网络处理芯片。
要命的是,如果芯片制造厂商受到压力,不给华为制造芯片,有了EDA工具也没有用。“那才是真的没法替代。” A说。
传谷歌暂停与华为的部分合作
此前的5月20日,路透社称,谷歌决定暂停与华为的部分合作。这意味着华为此后生产的手机仍然可以使用开源的安卓系统,但没有谷歌的许可则无法使用谷歌服务框架和接收来自谷歌的系统安全更新。
无法使用谷歌服务框架意味着无法从谷歌应用商店下载各种软件、电影、音乐等资源,这将严重削弱华为手机海外用户的使用体验。
针对华为被列入实体名单和谷歌决定暂停与华为的部分合作,5月21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接受了国内媒体的群访。
任正非表示,华为有一定的零部件存货,可以支撑一段时间,不会因为美国企业的断供而无法继续为客户服务。在零部件存货之外,华为有能力制造其需要的所有高端芯片,华为也同样愿意购买美国的芯片并和美国公司共同成长。
谈及自主知识产权时,任正非认为自主创新精神值得鼓励,但不是要全部东西自己重复做,而应该找准自己的长处。在接受采访中,任正非多次强调应对芯片问题不应只是在芯片直接相关领域大幅度投资,而更应加大对数理化基础学科人才的培养以作长远计。
5月22日,在为FT 中文网撰写的稿件中,日本国立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经济学教授邢予青认为,美国政府对华为实质上的禁运令滥用了美国在通信技术领域的垄断地位。邢予青教授指出,中国智能手机企业的快速崛起是利用全球价值链发展的结果,美国对华为的禁运“人为地阻断了华为手机产业链按照市场原则的运作” ,是一种超出了贸易争端范畴、破坏游戏规则的行为。
目前事态还在快速发展当中,一个可能的猜测是,美国打算将华为限制在中国本土市场,阻止其向海外市场扩张。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华为作为一家“走出去”的企业,其国际化进程受到了不小的挑战,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如此的不确定和艰难的情况。
延伸阅读:华为被列入实体名单事件回顾
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宣布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加入该局的实体名单(Entity List)中。实体名单中列出的个人或企业被“美国政府合理地认为(该个人或企业)参与了违反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的行动,或对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利益构成重大风险”。
5月22日,本刊就华为被列入实体名单一事采访了美国国家亚洲研究局高级助理本杰明·肖伯特(Benjamin Shobert)。肖伯特非常不认同将华为列入实体名单这一决定,并称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决定。同时,肖伯特不愿意认为美国对中国的敌对关系是不可避免的。
华为被加入实体名单的原因是今年1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在美国纽约东区联邦地区法院(U.S. District Court for the Eastern District of New York)控告华为——
违反美国法律向伊朗间接或直接地出售美国产品或者提供服务而未获得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管理办公室(Treasury’s Office 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的许可证。与其他个体或单位合作,故意通过欺诈和不诚实的方法损害、阻挠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管理办公室的合法运作。
截至发稿日期,本刊未能找到任何关于这一控告案件的法院判决结果。
此次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将华为公司及其在26个国家或地区的68个关联企业(如华为在加拿大、德国、日本、新加坡、英国等地的分公司)都列入了实体名单。
美国出口管理条例(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规定,向实体名单中的实体出售或转移原产于美国的产品或者技术,均需要向由美国商务部主席、美国国务院、美国能源部以及美国财政部组成的“最终用户审查委员会”(End-User Review Committee, ERC)提出申请并接受检查。从以前的情况来看,这一类申请如无特殊原因很难获得最终用户审查委员会的通过。
2018年华为核心供应商大会披露的名单显示,华为的核心供应商中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美国企业——
企业
1、与华为相关的业务
英特尔(Intel)
服务器、个人电脑处理器(CPU)芯片
高通(Qualcomm)
2、手机处理器(CPU)芯片
赛灵思(Xilinx)
3、现场可编程门电路(FPGA)芯片及芯片设计工具
博通(Broadcom)
4、网络处理芯片
美满(Marvell)
5、网络处理芯片和存储器控制芯片
德州仪器(TI)
6、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和模拟信号处理芯片
美光(Micron)
7、闪存芯片
微软(Microsoft)
8、消费者软件和企业级软件
甲骨文(Oracle)
企业级软件
据路透社报道,华为2018年采购的700亿美元零部件中,有约110亿美元的零部件是向英特尔、高通、美光、赛灵思等美国公司采购的。华为的核心供应商还包括荷兰的恩智浦(NXP)、韩国的SK海力士(SK Hynix)和三星(Samsung)、台湾地区的台积电(TSMC)和联发科(MediaTek)、中国大陆的京东方、顺丰速运、舜宇光学等企业。
在华为被列入实体名单后,几家与华为有密切业务联系的美国公司都已表示正在或将要停止与华为的业务合作。
彭博社5月20日报道,英特尔、高通、赛灵思和博通这四家美国公司已经决定停止向华为提供重要的软硬件;这四家公司尚未对此发表任何评论。
其中,英特尔与华为相关的业务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芯片和存储芯片,这些芯片主要用于华为的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和Matebook 笔记本电脑。
部分华为手机使用了高通的CPU 芯片。
赛灵思公司生产的现场可编程门电路(FPGA)以及其配套的电路设计自动化(EDA)软件被广泛应用在手机信号基站的高速信号处理和芯片开发测试中。博通公司的芯片主要被用于处理网络数据。
除了美国公司,其他国家或地区与华为有密切业务往来的公司也受到了华为被加入实体名单的影响。
一、华为遭最严峻挑战!ARM暂停芯片架构合作,备胎计划危机四伏
继被谷歌“断供”后,华为再遭釜底抽薪。
2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一篇报道中称,芯片设计商ARM告诉员工,它必须暂停与华为的业务。被曝文件中,ARM官方指示员工暂停与华为及其子公司的“所有有效合同、支持津贴,以及任何尚未签订的合约”,以遵守美国最近的一项贸易限制措施。
由于ARM的设计构成了全球大多数移动设备处理器的基础,分析师认为,这对于华为会构成“难以克服”的打击。
就在北京时间22日深夜,ARM公司回应环球时报问询称,不便对BBC报道做出评价,但公司一直遵守美国相关法律和法规。
对此,华为也发表了一份简短声明。“我们重视与合作伙伴的密切关系,但也认识到他们中的一些由于政治动机的决定而承受的压力。我们相信这一令人遗憾的局面能够得到解决,我们的首要任务仍然是继续向全球客户提供世界一流的技术和产品。”
消息传来,ARM“断供”报道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
ARM有多大能量?
ARM是全球著名的芯片技术公司,盈利模式主要依靠授权。也就是说,ARM本身不制造、销售芯片,而是将其技术授权给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半导体、软件和OEM厂商。随后,获得授权的公司就可以用ARM技术进行芯片开发。2016年,ARM被孙正义的软银收购。
目前,ARM授权模式主要有三种:内核层级授权(IP核授权)、架构/指令集层级授权和使用层级授权。
据ARM此前公布的资料显示,2017年ARM手机处理器的市场份额在90%以上,中国设计的SoC中95%都是基于ARM技术。包括三星Exynos处理器、高通的骁龙处理器或苹果(Apple) A11芯片,华为麒麟芯片、旗下海思多款芯片都使用ARM基础技术制造。
将对华为产生哪些影响?
2019年2月,华为发布了ARM-based处理器-鲲鹏920(Kunpeng 920),该芯片基于ARM架构授权,由华为自主设计完成。同时,华为另一芯片麒麟处理器,也使用了ARM的指令集。
当时已有业内人士担忧,两款处理器都基于ARM,如果像中兴一样被美国禁用该如何?
华为当时表示:“华为已经获得了ARM8架构的永久授权,可以完全自主设计ARM处理器,具备长期自主研发ARM处理器的能力,不受外界环境制约。”
也就是说,即便ARM断供,在现有的ARMv8架构上,华为依旧可以安全自主设计ARM处理器,短期内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但未来,华为将无法获取ARM新推出的CPU内核IP,或新的指令集架构授权,这或将危及华为的芯片备胎计划。
此外,市场担忧,针对华为的打击已经在芯片底层供应链环节展开。除了设计层面,芯片生产环节可能也将涉及到ARM的相关IP授权。
对于另一家与华为保持高度合作的企业台积电(华为芯片代工制造商),前段时间称经初步评估后,将不会停止向华为供货,后续还需要继续观察、评估。
松下宣布停止向华为供货
另最新消息显示,日本松下公司周四早间表示,将遵守美国对华为的禁令,停止向华为出售部分组件。
松下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松下已指示员工暂停与华为及其在美国禁令所涵盖的68家附属公司之间的交易,并表示称公司将遵守美国出口管制法规。
松下公司主要生产用于智能手机、汽车和工厂自动化设备的各种设备,它表示美国的禁令适用于含25%或更多美国技术或材料的产品。松下公司拒绝就哪些零部件受禁令限制以及它们在哪里生产发表评论。
据华为公司表示,与华为公司签订合同的日本公司有100多家。
二、ARM停止与华为合作,影响究竟有多大
继此前谷歌、英特尔、Qorvo等美系厂商都被曝停止了与华为的合作之后,5月22日,外媒再次爆出,全球最大的移动处理器IP提供商——ARM也已暂停了与华为的业务,而这将威胁到华为后续新的移动处理器的研发,甚至是芯片制造。
ARM宣布停止与华为合作
5月22日晚间,BBC新闻爆料称,由于美国的贸易禁令,ARM员工已被指示停止与华为的“所有有效合同,支持权利以及任何未决的约定”。
可能很多人要问,ARM的总部是在英国,并且是属于日本软银的子公司,按理说根本不会受到美国对华为禁令的影响。
但是,据外媒报道引述的ARM内部备忘录显示,ARM的芯片IP包含有“美国原产技术”,ARM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和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设有研发中心,这两处的研发中心开发了一些处理器IP,这也使得这些IP属于美国禁令管辖范围之内。而ARM可能担心自身整体业务受到美国禁令的影响,因此中断了与华为的合作。
可能又有人要问了,现在ARM中国不是已经由中方控股51%了吗?这个芯智讯在之前的文章当中就有提及,ARM中国目前实际上只是相当于ARM公司在中国的独家代理(当然ARM中国自己在中国研发的IP不受禁令影响,但是这块目前非常的少),关键的IP技术仍然掌握在ARM公司手中。所以一旦ARM公司受美国禁令影响,ARM中国自然也就没法继续向华为进行授权。
ARM发言人在发给媒体的一份声明中表示:“ARM正在遵守美国政府提出的所有最新规定。”但是,ARM并没有对其决定发表进一步的评论。
华为发言人则表示:“我们重视与合作伙伴的密切关系,但承认其中一些人因为出于政治动机的决策而面临压力。” “我们相信这种令人遗憾的情况可以得到解决,我们的优先事项仍然是继续为全球客户提供世界一流的技术和产品。”
对华为影响几何?
众所周知,ARM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移动IP提供商,全球绝大多数的智能手机都用采用ARM的Cortex系列CPU和Mali系列多媒体IP套件,全球绝大多数的智能手机芯片都是基于ARM的架构,而除了智能手机之外,ARM的产品还覆盖了传感器、微控制器、服务器等众多领域。
需要指出的是,ARM本身并不设计制造适用于终端设备的SoC芯片,其商业模式主要是将其设计的IP,向芯片设计或制造厂商提供IP授权的模式来获利。
根据资料显示,目前ARM授权模式主要有三种:内核层级授权(IP核授权)、架构/指令集层级授权和使用层级授权。其中内核层授权包括:软核、固核和硬核。
目前华为的海思麒麟处理器内部的CPU、GPU等核心都是基于Arm的IP核授权。如果ARM终止了与华为的合作,则意味着华为未来高端的移动芯片的开发,可能由于无法获取ARM最新的高端的IP核授权许可,将会遭遇困难。
那么,此前华为已经获得授权的IP是否会受影响呢?对于这一点,芯智讯与Arm某位高管进行了确认,对方表示,“应该不受影响,可以继续使用,但是最终还是要以ARM官方对外的口径为准”。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华为此前已经获得了ARMv8架构的永久授权(现有的麒麟处理器基本都是IP核授权),也就是说,华为不需要ARM提供的已经设计完成的IP核,而是直接获取设计这些IP核的指令集授权,这样华为可以对IP核进行大幅度的改造,甚至可以对ARM指令集进行扩展或缩减。而目前的主流的ARM架构手机处理器的CPU核基本都是基于ARMv8指令集设计。
因此,华为完全可以基于ARMv8指令集自主设计处理器,并且拥有完整知识产权,不受美国禁令制约。比如苹果的A系列处理器、高通的部分高端旗舰处理器、三星的基于猫鼬核心的处理器的CPU都是基于ARM指令集授权进行自主设计的。
今年1月,华为发布的高性能服务器处理器——鲲鹏920就是华为基于ARMv8指令集自主研发的,基于7nm工艺,最多64核心,支持8通道DDR4内存及PCIe 4.0协议,相比竞品内存带宽提升了46%,网络带宽提升4倍。华为官方号称其是目前最强ARM服务器芯片。
华为相关负责人在5月20日就曾对外表示,华为的服务器芯片鲲鹏920已经可以完全实现自主生产。这款芯片虽然是基于ARM公司的架构,但华为已经获得了永久授权。除此之外,剩余的供应链华为都可以实现自主生产。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华为获得了ARMv8指令集的授权,华为后续也完全可以基于ARMv8指令集研发新一代的手机处理器,但是无法获取ARM未来新推出的CPU内核IP或者新的指令集架构授权,包括新的Mali系列GPU和多媒体IP授权也无法获得。这也对华为后续高端处理器的研发带来了巨大挑战。
值得欣慰的是,目前全球第二大的GPU供应商——英国的Imagination已经成为了中资控股的企业。这也意味着后续也可以选择采用Imagination的GPU IP,以及ARMv8 CPU指令集来开发新的处理器。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摩尔定律的发展,目前半导体制程工艺已经趋于极限,同样ARM的每一代的高端的移动处理器IP的性能提升和功耗的降低也越来越越来越有限,这也使得手机芯片厂商无需再像之前那样追逐ARM最新的高性能的处理器IP。而且,目前高端的处理器,例如华为现有的麒麟980处理器,仍然可以满足未来一两年内的用户需求。
但是,这里依然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芯片生产环节可能也将涉及到ARM的相关IP授权。
大家都知道华为目前的芯片主要是由台湾的台积电进行代工制造的。此前在5月16日晚间,台积电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经初步评估后,将不改变对华为的出货计划,言下之意,将会继续为华为提供芯片代工服务。
5月22日晚间,华为企业北非官方推特在回应Gizchina网站发布的一题为《台积电将会继续为华为提供7nm麒麟980芯片》的报道时表示,按照计划,台积电认为其满足美国出口管制要求,不会停止向华为供货的计划。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鉴于台当局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如果美国政府向台湾当局提出要求,台积电的代工服务也恐受影响。在去年中兴被禁之时,台湾联发科当时也想继续向中兴供货,但是却被台湾当局禁止了。
另外,台积电在对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制造的过程当中,可能会需要用到ARM的一些与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制造相关的IP(因为,此前英特尔在宣布提供ARM芯片代工服务时,就曾宣布获得ARM的技术授权,所以台积电在制造基于ARM架构的芯片时,是否也是需要用到一些Arm的IP?),而华为此前可能没有这些与制造相关的Arm IP授权(因为华为自己不生产芯片,所以根本不需要,台积电直接提供其所需要的服务即可),这在之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一旦ARM禁止华为使用其未经授权的IP,那么从严格意义上来说,ARM的其他合作伙伴可能也就无法提供带有ARM IP的相关服务给华为。这可能意味着台积电不能向华为提供涉及这些ARM IP的芯片代工服务。而且不仅是台积电,就连国内的中芯国际恐怕也无法提供相关的服务。
所以,关键要看台积电在制造过程中使用的ARM的IP,与华为现有的芯片设计上使用的ARM IP是否有不同。如果相同的话,则没有问题,如果不同的话,那么就会存在问题。
对于此问题,芯智讯也联系ARM内部人士,对方也表示这是一个令他也非常疑惑的问题,他也需要咨询内部技术人士以及法务才能给出确切的回答。
而随后,芯智讯在咨询台积电内部人士时,对方似乎没有理解我们的问题,只表示:“应该没有什么不同。一般IP授权是客户和ARM直接谈,和Foundry没有关系。”
即便是由于华为在制造环节无关使用ARM的IP,导致晶圆代工厂无法为华为生产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华为依然有其他的可选的选项。
比如,目前非常火爆的开源的RISC-V CPU架构(MIPS是没法用了,201年时,MIPS被美国硅谷新创公司Wave Computing收购),虽然从目前来看RISC-V CPU的性能有限,更适用于物联网市场,但是也有一些厂商采用超大规模的RISC-V多核集群来提供高效节能、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比如国外厂商Esperanto就有推出单个芯片上封装了超过1000个ET-Minion RISC-V核心的芯片,当然这个芯片不适用于智能手机。不过,也有消息称已经有相关芯片厂商在开发基于RISC-V核心的手机芯片。
所以,对于华为来说,如果无法做ARM芯片,那么确实可以研发基于RISC-V CPU架构的手机处理器,虽然在性能上与ARM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
另外,华为还需要解决应用生态问题,因为目前的移动APP都是基于ARM架构的处理器来构建和优化的,如果华为转向RISC-V,那么就需要解决应用的兼容性问题,而这将是最大挑战。不过,如果华为推出自己的操作系统的话,则有可能解决这一问题。昨日,余承东就有对外透露,华为最快今年秋天推出自己的操作系统。
三、形势突然急剧恶化!ARM公司停止与华为合作 未来华为芯片恐难产
美国封禁华为事件愈演愈烈,形式也是急剧恶化。根据最新报道,处理器IP供应商ARM已经终止了与华为及其子公司海思的业务合作(suspend business),如果属实无疑会对华为硬件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冲击。
报道称,ARM几乎完全断绝了与华为的关系,并指令员工不得向华为、海思或其他任何相关实体“提供支持、供应技术(软件代码或其他更新)、参与技术讨论或者其他技术往来”。
据了解,ARM是一家源自英国的公司,后被日本软银集团收购,目前已经是一家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都有技术研发,包括在美国圣何塞、奥斯汀都有大型研发中心,因此有很多设计都是“源于美国技术”,必须遵守美国的技术管制。
目前绝大多数的硬件芯片都依赖ARM公司的ARM架构,,全世界有超过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该架构,包括华为的麒麟处理器。失去ARM公司的支持,将对华为智能终端产品产生巨大伤害。
四、又一企业终止与华为合作 ARM终止或影响华为未来发展
ARM是什么?
ARM处理器是英国Acorn有限公司设计的低功耗成本的第一款RISC微处理器。全称为Advanced RISC Machine。ARM处理器本身是32位设计,但也配备16位指令集,一般来讲比等价32位代码节省达35%,却能保留32位系统的所有优势。
可能有很多人没听说过这个公司,但是谈及手机SoC大家随口就知道,华为的海思麒麟980、高通的骁龙855、苹果的A12处理器。而这些目前主流的移动SoC平台都是由ARM公司提供技术支持,而ARM本身不生产芯片,靠给相关企业提供SoC架构设计收取专利费。
很多朋友可能就要说了,ARM终止与华为的相关合作。那华为不用ARM架构不久行了?
没那么简单,要知道电脑行业是先于智能手机发展的。而目前的英特尔和AMD所生产的电脑端处理器随随便便就能秒杀目前手机最高端的处理器。但是英特尔和AMD却没有成功占据手机市场的移动平台。其原因当然不是英特尔和AMD无法将CPU等芯片嵌入手机,而是因为电脑锁用的CPU架构本身功耗太大,虽然其功能强大,但是作为手机其电池续航目前依旧是很难解决的问题。所以英特尔和AMD的处理器就算再厉害,也没办法运用在手机上。(试想一下一款手机开机运行个东西没电了的尴尬场面)。而ARM处理器的三大特点是:耗电少、功能强、16位/32位双指令集和众多合作伙伴。手机本身就不需要如电脑般复杂的指令集和功能。目前手机能实现的简单功能,就满足了大众对手机的需求。ARM是趋势,更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要问为什么不自己做架构,那你不如问问高通和苹果为什么还要购买ARM的SoC架构。
ARM终止合作的影响
如果说不购买美国的芯片,华为还能靠自己生产的麒麟980制作手机。就算不能购买电脑芯片,随着自己SoC不断的优化。相信有一天ARM架构的SoC渐渐的也能带动华为笔记本产业的发展。毕竟同业的骁龙855目前就已经很强大了,而华为相信需要的只是时间。
但是如果ARM终止合作,不再有新的架构及专利授权给华为。那么华为旗下的海思麒麟处理器也会停滞。如果此次终止时间延长,将对华为手机相关业务构成“无法克服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