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快讯 » 多地高温刷新纪录 哪些城市在“熏肉”?

多地高温刷新纪录 哪些城市在“熏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27 15:05    浏览次数:179




多地高温刷新纪录

日前,北方多地遭遇今年以来的首轮高温天气,多个城市最高气温刷新今年以来纪录,京津冀多地接连发布了高温预警。而据中央气象台预计,23日,北方高温天气仍将持续,局地最高温度或破40℃大关。

1、多城刷新今年来高温纪录 京津冀等地发布高温预警

22日,华北的高温就略有露头,京津冀地区“热”字当头。北京、天津、河北南部、河南北部气温达到35℃,局地37℃。

北京在21日下午就已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22日北京的最高气温接近36℃。天津22日最高气温一度达到37℃,天津市气象台也于当天8时45分发布了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在河北南部,邯郸22日的最高气温一度逼近38℃。河北省气象台于22日10时07分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然而这一轮热浪并没有停歇,中央气象台5月22日18时发布了高温预报。

据中央气象台预计,5月23至24日,华北中东部、黄淮大部、辽宁西部、云南中部等地将出现35~37℃的高温天气,其中,北京南部、天津、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山东中北部、辽宁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温度可达37~39℃,局地超过40℃。

这其中,24日,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高温天气持续。其中沈阳5月24日可能达到36℃,这一温度将打破当地5月最热纪录以及最早高温纪录。

北京则迎来高温“四连击”,从5月22日持续至25日,前期晴热,后期闷热,局地可达37℃以上。

2、北方这轮高温天气为何如此“高调”?

从气象角度来说,高温是指日最高气温达到35℃及以上的天气,高温热浪则是指连续高温达到3天以上。
那么,近期北方为何热得如此“高调”?

据中国天气网报道,从常年来看,北方5月热得就是比较“高调”,主要大城市高温日数比江南多,极端最高温也高出许多。

比如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地5月都曾出现超过40℃的高温,其中北京最高曾达到41.1℃,而上海最高只有35.5℃,长沙、杭州、南京、江西、广州均在36℃左右。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介绍,日照强、干暖气团控制、空气湿度小是这次华北、东北干热幕后的主要推手。

每年5月下旬到6月上旬,受大陆高压的影响,华北地区一带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再加上往往空气湿度小,加热速度快,所以易形成干热天气。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也分析称,总体来讲,这次高温天气影响范围相对较小,且持续时间短。往常在5月也会出现区域性或阶段性的高温天气,今年的高温来得并不算早。

另外,专家提醒,夏天模式开启,天气晴热,紫外线较强,大家请尽量减少在高温时段外出活动,注意防暑降温。

3、本轮高温天气何时能告一段落?

据陈涛介绍,高温天气过后,会出现大范围降温降雨天气过程。24日至27日,中国北方大部地区将出现大风降温,南疆盆地、西部地区东部、内蒙古中西部等地将有沙尘天气。

25日至27日,华北地区、东北地区等地将有比较明显的降水和大风降温。24日至28日,黄淮及以南方大部地区都会出现明显降水天气过程,部分地区将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以及强对流天气。

此外,24日至28日,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江南、华南、黄淮中东部、华北东部及东北地区将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或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来自中央气象台的数据显示,未来10天,北方地区气温起伏明显,与常年同期相比,华北、黄淮平均气温偏高1~3℃,全国其余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或偏低1~2℃。

一、华北将迎今年高温潮,济南等地最高温或刷新今年记录

20日,我国的降水范围大幅减弱,主要集中在了东北和华南,今天开始,我国南北降水范围仍然比较“低调”,雨水进一步减弱。不过24日起,南方的雨水又将卷土重来。而对于北方而言,本周的主旋律则是升温,中央气象台预计,本周四前后,北方将出现今年首轮高温天气,多地最高温将刷新今年以来的记录。

昨天,我国的降水主要有两片区域,一片是东北,一片是南方,强度相比前天都有所减弱,范围也大幅缩小。只在内蒙古东北部、广东、广西等地的个别地方有大到暴雨,如内蒙古的小二沟、广东的紫金、韶关、仁化,广西的贵港、宁明有大到暴雨。

今天开始,华南的雨将会进一步减少减弱,但广东南部、海南岛等地还有较强降水。随着雨水退居华南,南方部分地方也会迎来几天的降雨休整期。特别是江南地区,过去十天江南多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今天开始将有3天左右的降雨间歇期,降雨范围进一步减弱。

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新疆北部、黑龙江西部和南部、四川盆地西部、贵州南部、华南南部、海南岛中西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其中,广西东南部、广东西南部、海南岛西部等地局地有暴雨(50~8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有短时强降水,局部并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22日08时至23日08时,新疆西北部、西藏东南部、云南东部和南部、华南东北部和中南部、福建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广东西南部沿海和东北部局地有暴雨(50~80毫米)。

23日08时至24日08时,西藏东南部、川西高原北部、四川盆地中东部、贵州西部、华南中东部和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西藏东南部、广东中部和南部沿海等地局地有暴雨(50~80毫米)。

不过,24日开始,南方又将开启新一轮大范围降雨,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江南等地将迎来较强降雨。

受冷空气影响,近两天,内蒙古、华北、东北地区多地出现了较大阵风,大风导致多地出现树木倒伏,交通受阻,首都机场航班起降也受到影响。

昨天北京阵风八级,大风将广告牌吹落在地。

今天开始,华北一带风力会有所减弱,但内蒙古东部、辽宁、吉林等地,阵风仍然较强,出行注意安全。

气温方面,随着冷空气影响的结束,北方未来三天以回温为主,最高气温30℃的区域不断延伸蔓延,在本周四前后北方将出现今年首轮高温天气,省会级城市中北京、沈阳、天津、 石家庄、济南、郑州等地最高温可能刷新今年记录。特别是沈阳,之前最早的高温出现在2001年6月3日。如果24日沈阳气温达到35℃,这将是有气象纪录以来最早的高温。

二、北方多地将迎今年首轮高温天 局地最高温或破37℃

近日,伴随着冷空气影响的结束,北方迎来回温。据气象部门预计,23日前后,北方将出现今年首轮高温天气,其中不少城市最高温可能刷新今年记录。

北方多地将迎今年首轮高温

近日,北方地区升温明显,最高气温30℃的区域不断延伸蔓延。

记者注意到,21日,郑州、石家庄、北京、济南等地的最高气温都已经突破了30℃关口,北京最高气温达到了32℃。

对于北方而言,未来几天的主旋律仍是升温。中央气象台预计,23日前后,北方将出现今年首轮高温天气。

5月22-23日,山西、河北、北京、山东、河南等地的部分地区气温将超过35℃。

其中,北京、沈阳、天津、 石家庄、济南、郑州等地最高温可能刷新今年记录。

以北京为例,22日和23日平原地区最高气温35~36℃,局地将达37℃以上,核心区和城市副中心在36~37℃。北京市气象台于21日16:30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此外,济南23日最高气温或达到36℃,郑州或达到37℃。

东北城市沈阳之前最早的高温出现在2001年6月3日。如果24日沈阳气温达到35℃,这将是有气象纪录以来最早的高温。

此外,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5月下旬,北方地区气温起伏明显,与常年同期相比,除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北部平均气温偏低1℃左右外,全国其余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1~3℃。

北方入夏进程加快 北京今日或入夏

根据气象意义上的入夏标准,5日滑动平均气温序列连续5天大于或等于22℃即为入夏。

据北京市气候中心消息,预计今年北京将于5月22日正式入夏,较常年延后3天(常年入夏时间为5月19日),比去年晚12天,为近10年来入夏最晚的年份;而近10年来入夏最早的年份是2012年,5月2日就早早入夏。

此外,华北、黄淮的夏天也正在大踏步走来。

不过,高温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之后又会有冷空气来打压气温。

25日开始,一股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地区,带来大范围的降水和降温,华北地区一带的炎热天气也会得到缓解。但是下周高温可能卷土重来。

南方迎雨水卷土重来

北方未来几天接受高温考验的同时,南方则迎来雨水卷土重来,其中华南南部将有分散性强降水。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受南下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影响,21日至23日,华南中东部和南部将有中到大雨,其中,广东南部、广西南部、海南岛局地有暴雨,上述地区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24-28日,黄淮南部、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东部将有中到大雨、部分暴雨或大暴雨过程,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此外,24-28日受冷空气影响,北方地区将自西向东出现4~6级偏北风,气温下降6~10℃;华北东部、东北地区有阵雨或雷阵雨。

从降雨量来看,5月下旬,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四川盆地东部及贵州累计降雨量有40~80毫米,部分地区有120~180毫米,华南局地超过200毫米;新疆北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黄淮等地累计降雨量有10~30毫米、局地50~70毫米;上述大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7成,部分地区偏多1倍以上。

夏日高温来袭,如何防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障碍,高温作业和夏季高发。

根据中暑的症状,可分为先兆、轻度和重症中暑三类。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中出现乏力、大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等症状。

除以上症状外,轻度中暑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至38℃以上,也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

重症中暑除轻度中暑表现外,还有痉挛、腹痛、高热晕厥、昏迷、虚脱或休克,严重的会引起死亡。

出现中暑先兆或轻度中暑,应及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静卧休息,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变化。

可饮用淡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进行补水,同时服用仁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散等防暑降温药物。

对于出现脱水、循环衰竭、痉挛、高热等症状的重症中暑病人应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急救处理,救治重点是降低体温,纠正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积极防治休克及肺水肿。

三、多地高温刷新纪录,玉米被晒成“爆米花”!北方地区局地超40℃

22日,在经历了前几天的狂风后,北方不少地方“一夜盛夏”。记者从中央气象台获悉,北方地区气温将开启“过山车”模式,连续几天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今天北方高温天气仍将持续,局地最高温度或破40℃大关。但高温天气过后,北方大部地区将再次出现大风降温。

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从今天起的连续三天,全国大部气温继续上升,中东部大部地区都将升温至30℃或以上。北方太阳辐射更强,尤其是东北、华北、黄淮一带出现今年首轮高温天气,“烧烤模式”上线。22日18时,中央气象台还发布了高温预报。其中,24日,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高温天气持续。沈阳5月24日可能达到36℃,这一温度将打破当地5月最热纪录以及最早高温纪录。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介绍,这次高温天气影响范围相对较小,且持续时间短。影响最强时段在23日至24日;影响范围主要是华北、黄淮、内蒙古东部偏南和东北地区西部。

陈涛提示,目前,北方冬麦区正处于灌浆成熟期,持续性高温天气包括局地的干热风天气,可能会对小麦灌浆产生不利影响。太行山地区,河北、北京北部和西部的山区,以及四川南部到云南中南部一带地区,森林火险较高,需着重防范。另外,内蒙古中部偏南、辽宁中西部、吉林西部,过去一段时间降水偏少,未来几天也应注意森林防火。

气象部门提示,天气晴热,紫外线较强,公众应尽量减少在高温时段外出活动,注意防暑降温;同时及时补充水分;高温条件下作业和白天需要长时间进行户外露天作业的人员应当采取必要防护等措施,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此外23日,河南、山东等地还有可能出现干热风,农民也要做好防范。

以上就是多地高温刷新纪录 哪些城市在“熏肉”?的要点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多地高温刷新纪录 哪些城市在“熏肉”?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
 
 
资料名片
 
新快讯
 
经商宝 — 经商创业营销推广电子商务门户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特惠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