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菲尼迪总部迁日
由于母公司日产的营收和利润持续下滑,为了推动业务集中和精简,控制成本,英菲尼迪将于2020年中旬将总部从中国香港迁至日本横滨。
而英菲尼迪官方给出的解释是,此次搬迁将进一步整合英菲尼迪与总部设在日本的全球设计、研发和制造职能,此前,英菲尼迪的大部分研发及设计工作一直在日本进行。
根据此前日产汽车公布的2018财年(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报告,该财年日产的营收为11.57万亿日元(约合730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3.2%;营业利润为3182亿日元(约合200.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下降44.6%;净利润达到3191亿日元(约合201.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57.3%;营业利润率为2.7%,同比下滑2.1%。
2018年,英菲尼迪全球销量为23.34万辆,同比下滑5.2%。其中,英菲尼迪最重要的美国市场销量下滑至14.93万辆;在中国市场,2018年,英菲尼迪在华销量为4.44万辆,同比下降8.3%。
英菲尼迪发言人特雷弗·黑尔表示,迁移总部还有利于英菲尼迪的电气化转型。英菲尼迪将在2021年推出首款电动汽车,预计到2025年,电动车型将占其全球销量的一半。但与其他汽车巨头相比,英菲尼迪的步履仍然显得迟缓。
一、削减成本提高效率 英菲尼迪总部将从香港迁回日本
当地时间5月29日,相关消息称,日产汽车旗下高端品牌英菲尼迪将把总部从香港迁回日本,以与母公司共同创造更高的运营效率。
据相关消息,英菲尼迪香港总部有180名员工,今天早些时候他们被告知公司将迁回横滨。这一计划将于2020年年中实施,预计将于周三(5月29日)晚些时候公布。在截至今年3月31日的财政年度,日产全球盈利下滑,此举将有助于其削减成本。
英菲尼迪重返日本,这将推翻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为树立更全球化的形象而淡化该品牌日本血统的决定。不过,这一举措对日产推进英菲尼迪品牌电动化战略至关重要。英菲尼迪计划从2021年起推出的每一款高端车型都是纯电动或混合动力车。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日产高管表示,虽然英菲尼迪与主力品牌日产之间存在“相当数量的平台和其他基础技术共享”,但“可能还会有更多”。上一财年,日产汽车全球营业利润暴跌45%,本财年可能还会再下跌28%至最低水平。
二、为了省钱?英菲尼迪将总部从香港迁回日本
近日,据海外媒体报道,英菲尼迪将在明年年中期间将总部从香港迁回横滨,主要目的在于精简业务,控制成本。而英菲尼迪则表示,搬迁总部有助于和母公司日产更好地协调。
英菲尼迪这次搬迁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日产母公司利润大幅下滑而不得不节约成本。据悉,2018财年(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日产汽车营收为11.57万亿日元(约合730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3.2%;营业利润为3182亿日元(约合200.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下降44.6%;净利润达到3191亿日元(约合201.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57.3%;营业利润率为2.7%,同比下滑2.1%。
另外,也有消息称,英菲尼迪这次重返日本,也和戈恩事件有关。戈恩此前一直推动英菲尼迪的国际化形象,淡化其日本血统,然而英菲尼迪的大部分研发和设计工作却一直在日本进行。目前英菲尼迪计划从2021年起推出的纯电动或混合动力的高端车型,而所以依赖的平台和技术,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母公司日产汽车,加上戈恩的下台,迁回日本在正常不过了。话说,你们之前知道英菲尼迪的总部在香港吗?
三、英菲尼迪总部迁回日本 为日产削减成本
北京时间29日消息,路透社周三援引其看到的公司内部文件称,日产汽车旗下高端品牌英菲尼迪计划将总部从香港迁回日本,以与母公司一起创造“更高的运营效率”。
这一计划将于2020年中进行,预计将于周三晚些时候公开宣布。此举将帮助日产削减成本,该公司截至3月底的2018财年利润大幅下滑。
日产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次搬迁将进一步整合(英菲尼迪)与总部设在日本的全球设计、研发和制造职能,”并补充称,英菲尼迪将继续“独立运营。”
英菲尼迪总部迁回日本将推翻在被罢免的前董事长卡洛斯·戈恩领导下做出的一项决定,即淡化该高端品牌在日本的起源,以树立更国际化的形象。
英菲尼迪在香港的总部大约有180名员工,他们周三早些时候已被告知将搬回横滨。
四、日产为控制成本 将英菲尼迪总部从香港迁回日本
据欧洲汽车新闻网报道,英菲尼迪将于明年年中将总部从香港迁至横滨,以推动业务集中和精简。
7年前,英菲尼迪在香港设立了总部,试图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国际品牌,并进军庞大的中国汽车市场。
英菲尼迪总部重返日本之际正值该品牌重组其全球业务以及管理层。今年3月,英菲尼迪表示,将于2019年年中之前在英格兰桑德兰工厂停止生产Q30和QX30车型,并与明年年初退出西欧市场。英菲尼迪希望将注意力重点转向中国和美国两大全球主要市场。
此外,英菲尼迪的人事变动也极为频繁。今年1月,日产任命前日产美国销售主管克里斯蒂安·慕克(Christian Meunier)为英菲尼迪分公司全球总裁,取代罗兰·克鲁格(Roland Krueger),后者自2015年以来一直领导英菲尼迪品牌,离职后加入了戴森汽车部门。但不到4个月,5月份,慕克闪辞加入了Jeep担任全球总裁。
英菲尼迪表示,搬迁总部将有助于与母公司日产更好地协调。英菲尼迪的大部分研发、产品开发和设计工作从未离开过日本。
英菲尼迪发言人特雷弗·黑尔(Trevor Hale )说:“这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尽管我们今天与日产共享大量的架构和技术,但我们仍有机会做得更多,同时为客户保持优质的品质。”
英菲尼迪表示,加强与日产的合作将特别有利于英菲尼迪电气化计划的发展,并有利于平台共享和后台运营。英菲尼迪将于2021年在中国推出首款电动汽车,预计到2025年,电动车型将占其全球销量的一半。
在公司利润大幅下滑之际,英菲尼迪母公司日产一直在加强成本控制。2018财年,日产营收为11.57万亿日元,同比下滑3.2%;营业利润为3,182亿日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4.6%,为十年来新低;净利润达到3191亿日元,同比下滑57.3%;营业利润率为2.7%,相比2017财年4.8%下滑2.1个百分点。
2019财年,日产汽车预计营业利润将相比2018财年再下滑28%,而净利润接近腰斩下滑47%。营业利润率将从2018财年的2.7%下降至2.0%。
英菲尼迪在其最大市场美国正面临销量下滑。去年,英菲尼迪在美国销量下降2.7%,至149,280辆,而全球销量下降5.2%,至233,445辆。
为了改善业绩,英菲尼迪正将全球业务重新集中在北美和中国,同时继续在东欧、中东和亚洲寻求增长机会。
五、英菲尼迪总部将迁回日本 为电动化转型做准备
5月29日,记者从英菲尼迪内部人士处获悉,英菲尼迪将于2020年将位于香港的总部迁回日本横滨。
“做出这一决定的初衷是为了提升英菲尼迪与母公司日产汽车之间联动运营效率,为前者向电动化转型做准备。”上述英菲尼迪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总部搬迁并不意味着英菲尼迪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发生变化,仅仅是英菲尼迪的战略整合之举,在全球车市下行的大背景之下,英菲尼迪需要考虑成本等因素。
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英菲尼迪宣布正式将全球总部迁至香港。而在此之前,英菲尼迪将国产基地敲定在襄阳。彼时,英菲尼迪方面曾表示,全球总部落户香港标志着中国市场已成为英菲尼迪全球发展的中心,并且为英菲尼迪定下了全球年销50万辆的目标。
据了解,英菲尼迪香港总部目前约有180名员工。“香港员工是否会跟随总部迁往横滨目前尚不能确定,但这些员工都将得到妥善处理。”上述英菲尼迪内部人士说。
据了解,英菲尼迪正积极向电动化转型。作为全面布局电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菲尼迪将在中国市场中继续推进“中国制造,为中国”的本土化战略。
按照规划,英菲尼迪首款电动车型将专为中国市场打造,并在未来3年内在中国投产。未来,英菲尼迪将推出包括纯电动车型、e-POWER、高性能混合动力车型在内的产品序列,提供轿车、SUV等多种选项,从而实现全平台电动化转型。英菲尼迪称,预计到2025年,其全球销量的50%将来自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