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攀登46万起步
截至目前,2019年珠穆朗玛峰的春季登山活动已经有11名登山者遇难。但这座世界最高海拔的山峰,依然令众多登山爱好者神往。
攀登珠穆朗玛峰,除了必须拥有7500米以上的登顶资格认证、以及更加丰富的技术型雪山攀登能力外,逐年增长的攀登费用亦是众多登山者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位于尼泊尔境内的珠峰南坡攀登费用,已经从2016年的4万美元/人,上涨至2019年的4.59万美元/人,约合人民币31.78万/人。而在位于中国境内的珠峰北坡,一家西藏专业登山公司对记者的报价接近46万元/人。
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选择从珠峰的哪一侧攀登,上述的报价仅仅是“团队费用”,而另将有数万元的费用需要攀登者自行支付。
“走在珠峰的每一步,都是钱”,一位在2016年攀登珠峰的中国登山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1、珠峰登山费同比增21%
不同国家的登山公司,费用都不一样。
记者采访了解到,最便宜的公司为尼泊尔当地登山公司,部分小型登山公司的团队费用在3-4万美元/人。但近几年出现的一个现象是,一些登山公司以低价吸引登山者,而使用的登山关键设备,如氧气瓶等都是从当地旧货市场淘来的次品,对于登山者的安全保障造成了很大的隐患。
而中国公司和其他国家的登山公司,其团队费用则在中位数,从4万-6万美元/人不等;欧洲公司的费用最昂贵,其团费报价在6-8万美元,而如果客户有特殊的要求以及指定的高山协作,则价格会更高,“他们使用的是最有攀登经验的欧美向导,此外后勤保障方面亦颇有特色,有一种说法是喝着香槟和咖啡登珠峰”,一位山友如此形容。
“即使是在高山协作(夏尔巴)报价体系中,其不同经验的协作亦有不同的价格,2018年一名有着丰富经验的夏尔巴向导,其费用就高达2.5万美元”,啸云探险董事长、江西省登山队队长韩啸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韩啸认为,近几年攀登珠峰价格上涨,主要是对珠峰环保要求的上涨、人工费用以及协作的价格上涨。
“协作方面,主要是2014年珠峰南坡冰崩导致了16名夏尔巴向导罹难,此后他们为了自身安全着想,通过提高服务费用的方式,购买更好的装备,以保障自身安全。”他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位于中国境内的珠峰北坡攀登价格,从去年的38万飙升到今年的46万,价格过高的上涨,导致部分中国登山者转移至尼泊尔境内,这也间接推动了今年珠峰南坡攀登价格的上涨。
除了固定的团费,攀登珠峰还包括自理费用。
在攀登前期,主要是个人的装备费用,以及国内往返尼泊尔的交通食宿费,个人保险通常不包含在其中,“前后约两个月的时间,个人的保险费用约在3000-6000元人民币”,韩啸表示。
在大本营如果想上网,费用为人民币300元一个G的流量,且网速往往不能得到保证。
在攀登过程中没有网络服务,跟外界联系主要通过卫星电话。由于部分地段与中国接近,因此在珠峰南坡的攀登过程中,也可以使用国内的服务商,海事卫星费用为1.8元/分钟。而如果选择国际服务商,如铱星的费用在一分钟7-8元人民币。
此外一项必要的个人花费是,给夏尔巴的小费(登顶奖金),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是,不管登顶与否,通常都需要给夏尔巴1500美元左右的小费。
第四方面,则是给留守大本营的后勤团队的小费。在大本营,有服务生、厨师、背夫,攀登者需要支付300美元的小费。
“很多攀登珠峰的人告诉我,能活着回来,是给再多钱都愿意的,因为当你真正在珠峰身处险境的时候,你可能花再多的钱,也买不回来一罐氧气”,一位山友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2、全链条70万保底
而在攀登珠峰前,登山者通常有5000-6000-7000-8000米的完整进阶路线。5000米级别的选择山峰众多,其费用在2000-5000元人民币;6000米级别的山峰中,如果选择玉珠峰,则报价在1万元人民币;7000米级别的则有慕士塔格峰,其费用约4万人民币;而8000米级别的山峰,其包括希夏邦马、洛子峰等,其价格飙升至15-20万人民币。
这意味着,在攀登珠峰前,登山者完成一系列“进阶”所产生的费用总计将接近30万元人民币,而再加上攀登珠峰的费用,一名登山者至少将花费70万人民币左右。
由于价格的快速上涨,部分攀登者会以接受赞助的方式分担部分费用。攀登者安华在2016年登顶珠峰,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即使是在有部分赞助费用的同时,他自身的花费也达到了5万元。
“而当你用了好几年,花费了几十万,终于站在珠峰上时,你会发现,向上走的每一步都是钱铺出来的。在珠峰南侧大本营的每一项活动,都有明码实价的费用”,在2014年攀登珠峰的另一位山友大鹏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如在攀登者到达前,有着“冰川医生”之称的修路工,会进行各个营地固定横梯和路绳修路的工作,因此在团费中,一个“明码实价”的支付费用是600美元/人的“冰川医生”修路费用。
而从3号营地至登顶的路段,则每年由几家大型的攀登公司轮流开路,其他公司或个人攀登者则需要为此缴纳500美元/人的开路费。此外,要获得登山过程中的气象服务,亦需要收费。
有部分登山公司给出了详细的额外费用清单。其中,在保证攀登者和夏尔巴1:1的情况下,如果攀登者需要更多的夏尔巴协作,则每增加一名夏尔巴的费用是8000美元/人。而每增加一瓶氧气,则费用为550美元(仅为大本营价格),额外增加的氧气面具的租金为350美元/套。
3、海拔8000米“大拥堵”
对于尼泊尔政府而言,最直接的收益来自登山许可证的收入。气象条件最好的春季攀登季,每位攀登者的费用为1.1万美元,而在夏季或秋冬季,则价格下降一半多。若按照2019年春季的381人计算,尼泊尔政府在此方面的收益为419.1万美元。
氧气是攀登珠峰过程中,生命的最关键保障。
尽管在高昂的团费中已经包含了4-6瓶氧气的费用,但如果登山者有特殊情况需要吸氧,则有另外一套报价体系。如在大本营的一瓶4-5升的氧气为500美元,在8000米以上的高度,则价格增长到1000美元一瓶。
“但在这样的高度,很可能再有钱,也买不到氧气”,韩啸说,“这主要取决于备用氧气的数量”。
在直升机救援方面,7790米的C2营地的救援费用是7000美元一架飞机,如果多人使用则费用平摊。
如果到了8300米的C3突进营地,则费用更高,但很多情况下由于C3营地气候恶劣,直升机很难到达此高度展开营救。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初报名前,攀登者需要递交系列的清单,其中,“留言或遗嘱”为“必须提交”的项目。
对于今年的遇难人数,韩啸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今年381人注册,仅比2018年多了10多人,但是遇难人数从去年的5人增长到11人,这么多的遇难人数让我们有点措手不及”。
韩啸认为,登山人数多是此次因“堵车”造成多名登山者遇难的因素之一。
他回忆说,去年攀登珠峰时,自己在登顶路上遭遇了三次“堵车”,总共停留时间超过5小时。“堵车会造成体能下降,以及氧气的不必要消耗,以及信心的下降,这都有可能造成各种意外。”
此外,韩啸认为登山者缺乏相应的攀登能力是关键因素之一。“尼泊尔对于攀登者资格的审核不严。虽然尼泊尔有规定攀登8000米以上的高山,需要有7500米的登顶证书,但尼泊尔往往在收取审核费用后,并没有严格执行,因此很多不具备高海拔攀登经验和体能要求的登山者亦充斥其中。”
再有就是登山公司的组织水平。“今年珠峰登顶的第一个窗口期是在5月16-18日,当时我们合作的尼泊尔登山公司,其创始人有多次成功登顶的经验,因此敢于让我们的队伍第一批向珠峰进发”,韩啸说,“而大量的队伍在冲顶时间放在了第二个窗口期,即20-22日前后,认为该窗口期的好天气更长,更适宜于冲顶,导致了大量的队伍在这个时间段集中出发,也最终导致了珠峰冲顶阶段的‘堵车’情况发生。”
一、珠峰“大堵车”致死亡人数上升 经验不足成死亡主因
近日,珠穆朗玛峰引起民众关注,可原因不再是感叹其高耸入云的山峰和站在山巅之上俯瞰自然的壮阔,而是一幅登山者排起长队等候登顶的画面。当地时间27日,又有一名登山者在拥挤不堪的珠峰上死亡,至此珠峰“大堵车”导致的死亡人数已上升至11人。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27日,尼泊尔旅游局局长阿查里亚(Meera Acharya)透露,一名62岁的美国律师库利什(Christopher John Kulish)当天在尼泊尔一侧登顶珠峰后死亡。阿查里亚说库里什身体很强壮,27日晚上他成功抵达珠峰的南山口(海拔7900米),但在这之后他不幸去世。
同样是在27日,一个来自奥地利的家庭接到亲属在珠峰死亡的消息。兰德格拉夫(Ernst Landgraf)今年64岁,23日在登顶珠峰成功几小时后去世,他的家人几天后才得知噩耗。
天气转暖后,珠峰的“登山潮”人数渐渐多了起来,这也导致珠峰出现了大规模拥堵,很多登山者要在海拔8000米左右的地方排几小时的长队。此外,绝大多数人在没有额外氧气供给的情况下,登顶后只能坚持几分钟的时间,但由于拥挤下山的时间被推迟,加上等候时间过长、体力消耗太大等因素,不少人将生命留在了珠峰。
登山向导巴林格(Adrian Ballinger)认为,屡屡有人死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登山者和提供登山服务的公司经验不足。他说,经验丰富的登山者都把海拔7900米以上的地带称为“死亡区”,人类不适合待在那里。如果在这一地带出现拥堵,那情况就比较严重了。
登山者大卫(David Morton)说,主要问题是缺乏经验,攀登珠峰需要完善的后勤保障,但目前这是一个难题,加上尼泊尔政府对攀登的人数没有限制,就会导致危险发生。
自1922年第一次发生登山者在珠峰死亡的事件后,截至今日已经有超过200名登山者死亡。大部分尸体都被深埋在山上的冰川和积雪下。
二、珠峰攀登46万起步 这就是危险重重但是当地政府却那样表态的原因
21世纪经济报道:截至目前,2019年珠穆朗玛峰的春季登山活动已经有11名登山者遇难。但这座世界最高海拔的山峰,依然令众多登山爱好者神往。攀登珠穆朗玛峰,除了必须拥有7500米以上的登顶资格认证、以及更加丰富的技术型雪山攀登能力外,逐年增长的攀登费用亦是众多登山者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记者获悉,位于尼泊尔境内的珠峰南坡攀登费用,已经从2016年的4万美元/人,上涨至2019年的4.59万美元/人,约合人民币31.78万/人。
而在位于中国境内的珠峰北坡,一家西藏专业登山公司对记者的报价接近46万元/人。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选择从珠峰的哪一侧攀登,上述的报价仅仅是“团队费用”,而另将有数万元的费用需要攀登者自行支付。“走在珠峰的每一步,都是钱”,一位在2016年攀登珠峰的中国登山者告诉记者。
三、有钱人玩的游戏!珠峰攀登46万起步 多人命丧珠峰却热度不减
随着天气转暖,5月以来,珠峰迎来登山热潮。不少攀登者在海拔8000米的地方排队长达3小时。由于等候时间过长,体力消耗大等因素,不少登山者命丧珠峰。26日,路透社公布了一段英国登山者费舍尔拍摄的视频,视频中他不禁感叹“登山过程实在太艰难了”。最终,费舍尔也将生命留在了珠峰。
这段视频拍摄于5月16日,当时44岁的英国登山者费舍尔正在和队友一起攀登珠峰。费舍尔一边拍摄一边说“过程实在太艰难了”。据队友透露,费舍尔在21日离开珠峰大本营,继续攀登。
25日,在成功登顶后不久,费舍尔在海拔超过8000米的“死亡地带”不幸遇难。当时随行向导还为他换了新的氧气瓶,并让他适量饮水,但都没能救活费舍尔。有报道称,大多登山者都是因体力不支、氧气不足等原因而遇难。
每年5月中旬到下旬,由于天气较好,多数登山者都会选择在这个时间段挑战珠峰。今年,巍峨耸立的珠峰甚至出现了大排长龙的景象,许多登山者在海拔8000米的“死亡地带”排队长达3小时,脱水、体力不支等状况频繁出现。
据尼泊尔政府部门的统计,由于等候时间过长,消耗体力过多,再加上高寒和缺氧,今年登山季以来已有14人死亡,另有3人失踪。
据国内一家登山服务机构的报价显示,攀登一次珠峰收费为458848元/人,报名时还需预交30%活动费(即13765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