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诚集团21人被捕
6月5日午间,杭州拱墅警方官方微博@平安拱墅通报,金诚集团涉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进展情况。
案情通报介绍,经拱墅区人民检察院批准,公安机关已依法对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韦某等21人执行逮捕,并对13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
与此同时,公安机关全力开展追赃挽损工作,已依法对涉案公司及人员相关银行账户、基金、股票、房产、车辆、土地等予以冻结或查封。
早在4月28日,因涉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诚集团被警方立案侦查,号称700亿规模的金诚集团崩塌。
公开信息显示,金诚集团成立于2008年,最初以地方债融资起家,2014年转向特色小镇项目,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一度风生水起。
对外推介中,金诚集团宣称在2015年7月22日到2016年8月22日,拿下了35个新型城镇化项目,签约总投资额1800亿元。截至2017年9月,拥有59个特色小镇项目,如盱眙龙虾小镇、无锡人鱼小镇、张家界天门仙境小镇等,涵盖浙江、 江苏、湖南、贵州、福建、江西、湖北、河南、安徽、吉林十省,“政府项目签约量超过5700亿元”。
此外,金诚集团拥有新余观悦、新余观复、金诚资管、杭州金转源、杭州金仲兴、杭州观复6家备案私募基金管理人,1家基金销售公司金观诚,此外,拥有港股金诚控股(01462.HK)及新三板太悦健康(832227.OC)、丽晶光电(831777.OC)等5家公众公司。
但是2018年5月,浙江证监局开展私募专项检查,金诚集团旗下5家私募公司拒绝配合检查工作,随后,浙江证监局三次对其旗下基金销售公司金观诚下达暂停6个月基金销售业务的通知。
没过多久,2018年7月开始,金诚集团旗下的私募基金产品陷入兑付危机。
尽管在2019年1月31日,金诚集团召开了投资人代表沟通会,公司董事长韦杰在会上表示,金诚集团的总负债是103亿元,存续的基金规模是157亿元,他承诺“都会负责到底”。
但是3个月后,这位80后董事长的承诺落空,直到金诚集团被警方立案侦查。
一、金诚集团涉嫌集资诈骗 董事长韦杰等21人被逮捕
6月5日,杭州拱墅警方官方微博@平安拱墅发布了一则通告,通告内容为金诚集团涉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进展情况。
通告显示,经拱墅区人民检察院批准,公安机关已依法对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韦某等21人执行逮捕,并对13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公安机关全力开展追赃挽损工作,已依法对涉案公司及人员相关银行账户、基金、股票、房产、车辆、土地等予以冻结或查封。
此外,通告显示,下一步公安机关将依法继续加大案件侦办和追赃挽损力度,并通过平安拱墅微信公众号等官方途径及时公布案件进度。
早在今年4月28日,金诚集团因涉嫌非法集资被警方立案侦查,实际控制人及相关涉案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据官网显示,金诚集团成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杭州。金诚集团以特色小镇为核心产品,旗下囊括金诚新城镇、金诚财富、金诚产业、金诚之星、有象文化、酒店、房地产、金诚金融、公众公司(金诚控股,1462.HK)等9个板块。此外,金城集团旗下拥有1家基金销售公司金观诚,同时拥有新余观悦、新余观复、金诚资管、杭州金转源、杭州金仲兴、杭州观复等6家经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
作为金诚财富集团实际控制人,韦杰名下共有156家公司,注册金额多在千万级别。其中杭州悦至诚实业有限公司、扬州光明小镇建设有限公司等公司,注册金额更是上亿元。然而,天眼查显示,韦杰可谓劣迹斑斑,周边风险高达122条,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杭州金仲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杭州和润影业有限公司,还曾因曾因未按时履行法律义务而被法院强制执行。
当时,浙江证监局开展私募专项检查,金诚集团旗下的5家私募公司拒绝配合检查工作,监管要求公司法定代表人到证监局接受监管谈话。随后,浙江证监局三次对旗下基金销售公司金观诚下发责令改正并暂停办理基金销售相关业务的决定。
据《证券时报》此前报道,金诚集团曾在短短一年时间,从政府手中拿下3900亿元订单。官方描述,截至2017年9月,金诚拥有特色小镇项目59个,政府项目签约量超过5700亿元。如果全部为PPP形式的中标项目,该数据仅次于 中国建筑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在国内排行第三。
事实上,这与金诚本身的体量并不匹配。据公开资料,金诚集团旗下私募机构先后合计发行超过250只各种类型的私募产品,并大量投向PPP项目。
不过,这5700亿元订单无据可查,大多数PPP项目均停留在框架协议或口头约定层面,尚未正式立项,更未进入动工阶段。也正是因此,外界终于发现金诚集团的操作手法。即借这些并不存在的项目,在各种渠道频繁渲染拿单能力,并以PPP项目名义发行基金。
此外,金诚集团还被市场质疑通过旗下私募机构发售产品,涉嫌自融和资金池等现象。
21世纪经济报道不完全统计,金诚集团旗下7家私募机构合计发行了351只私募产品,但是部分短期基金并不表明具体投向标的,而是注明投向金诚集团旗下私募基金管理人发行的以及浙江金观诚财富代销的中、低风险私募基金产品。
5月25日,浙江证监局网站挂出《关于对浙江金观诚财富管理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并暂停办理基金销售相关业务措施的决定》,对金观诚财富采取责令改正并暂停办理基金销售认购和申购业务6个月的监督管理措施。
在此期间,金诚集团旗下基金期限错配的风险开始显现。原本进入开放期的基金停止赎回,开始出现展期兑付的情况;同时因信用问题,公司无法在正常的金融体系获得授信贷款,至此金诚集团真正陷入流动性困局。
据金诚集团官微3月21日发布的第三方审计情况说明显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集团总资产合计202.08亿元,总负债合计103.08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98.99亿元。
尽管在2019年1月31日,金诚集团召开了投资人代表沟通会,公司董事长韦杰在会上表示,金诚集团的总负债是103亿元,存续的基金规模是157亿元,他承诺都会负责到底。
但是3个月后,这位80后董事长的承诺落空,直到金诚集团被警方立案侦查。
二、董事长韦杰等21人被捕、资产全遭冻结 金诚集团彻底凉凉?
6月5日,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区分局发布案情通报称,经经拱墅区人民检察院批准,公安机关已对金诚集团主要犯罪嫌疑人韦某等21人执行逮捕,并对13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
同时案情通报称,目前警方已依法对涉案公司及人员相关银行账户、基金、股票、房产、车辆、土地等予以冻结或查封,并已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会所和律所对金诚集团财务账目予以审计。
早在4月28日,因涉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诚集团被警方立案侦查,公司股价也一度暴跌,5月3日直接停牌至今,700亿规模的金诚集团崩塌。
事实上从金诚集团被停牌,公司的高管就一个个的选择了离职,金诚控股管理层和董事会只剩下董事长实控人韦杰和他表姐徐黎云。
公司董秘、执行董事、财务总监、公司独立董事黄金定在5月2日事情刚发酵时便仓促离职。而5月15日公司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同时离职。公司非执行董事张应坤5月15日离职,公司非执行董事牛钟洁5月15日离职,公司非执行董事陈钊5月15日离职。
资料显示,以地方债融资起家金诚集团成立于2008年,2014年转向特色小镇项目,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一度风生水起。对外推介中,金诚集团宣称在2015年7月22日到2016年8月22日,拿下了35个新型城镇化项目,签约总投资额1800亿元。按金诚控股披露的信息,其募资投向的重点为热门的PPP项目及特色小镇项目。金诚集团曾对外宣称,截至2017年9月底,其与政府项目签约总量即超5700亿。
事实上,金诚集团大量PPP项目均停留在框架协议或口头约定层面,尚未正式立项,更未动工。凭借这些并不具备任何法律约束力的或有项目,金诚集团却通过各种渠道频繁渲染拿单能力,并以PPP项目名义发行资金,涉嫌自融自担。
什么叫眼见他楼高起,眼见高楼塌了,看金诚控股就是。
三、金诚集团21人被批捕 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6月5日午间,杭州拱墅警方官方微博@平安拱墅通报,金诚集团涉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进展情况。
案情通报介绍,经拱墅区人民检察院批准,公安机关已依法对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韦某等21人执行逮捕,并对13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
与此同时,公安机关全力开展追赃挽损工作,已依法对涉案公司及人员相关银行账户、基金、股票、房产、车辆、土地等予以冻结或查封。
早在4月28日,因涉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诚集团被警方立案侦查,号称700亿规模的金诚集团崩塌。
公开信息显示,金诚集团成立于2008年,最初以地方债融资起家,2014年转向特色小镇项目,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一度风生水起。
对外推介中,金诚集团宣称在2015年7月22日到2016年8月22日,拿下了35个新型城镇化项目,签约总投资额1800亿元。截至2017年9月,拥有59个特色小镇项目,如盱眙龙虾小镇、无锡人鱼小镇、张家界天门仙境小镇等,涵盖浙江、 江苏、湖南、贵州、福建、江西、湖北、河南、安徽、吉林十省,“政府项目签约量超过5700亿元”。
此外,金诚集团拥有新余观悦、新余观复、金诚资管、杭州金转源、杭州金仲兴、杭州观复6家备案私募基金管理人,1家基金销售公司金观诚,此外,拥有港股金诚控股(01462.HK)及新三板太悦健康(832227.OC)、丽晶光电(831777.OC)等5家公众公司。
但是2018年5月,浙江证监局开展私募专项检查,金诚集团旗下5家私募公司拒绝配合检查工作,随后,浙江证监局三次对其旗下基金销售公司金观诚下达暂停6个月基金销售业务的通知。
没过多久,2018年7月开始,金诚集团旗下的私募基金产品陷入兑付危机。
尽管在2019年1月31日,金诚集团召开了投资人代表沟通会,公司董事长韦杰在会上表示,金诚集团的总负债是103亿元,存续的基金规模是157亿元,他承诺“都会负责到底”。
但是3个月后,这位80后董事长的承诺落空,直到金诚集团被警方立案侦查。
四、金诚集团80后董事长韦杰等21人被捕 股价3天暴跌85%
曾说负责到底的金诚集团老总韦杰,在4月28日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之后,6月5日的最新消息,已经被公安机关执行逮捕。
金诚集团80后董事长韦杰等21人被捕13人取保候审
6月5日午间,杭州拱墅警方官方微博@平安拱墅通报,金诚集团涉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进展情况。
案情通报介绍,经拱墅区人民检察院批准,公安机关已依法对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韦某等21人执行逮捕,并对13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
与此同时,公安机关全力开展追赃挽损工作,已依法对涉案公司及人员相关银行账户、基金、股票、房产、车辆、土地等予以冻结或查封。
公安机关称,投资人可持相关资料,就近到属地公安机关递交报案材料,同时,投资人可继续通过“警察叔叔”APP和“杭州公安”微信号的专栏登记报案。
公安机关已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对金诚集团的财务账目予以审计,对相关项目和资金资产开展全面核查,相关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
4月底已经爆雷
实控人韦杰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4月27日,根据浙江省证监局移送线索及群众报案,杭州公安局拱墅区分局依法立案侦查金诚财富集团有限公司涉嫌非法集资案。4月28日,杭州公安局拱墅区分局依法对金诚集团实际控制人韦某(男,38岁)及相关涉案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公开资料显示,金诚财富作为金诚集团旗下核心产品,旗下拥有一家基金销售公司浙江金观诚,以及新余观悦、新余观复、金诚资管、杭州金转源、杭州金仲兴、杭州观复等6家经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主要投向所谓的影视项目,以及特色小镇和保障房等PPP项目。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在2015年开始大力推广PPP业务,韦杰正是抓住这个时机大力发展PPP项目,陆续成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和备案发行相关产品,经过3年时间公司私募基金规模也呈现爆发式增长。
截至2019年4月28日,金诚旗下共运作354只产品。浙江金观诚有31只产品;6家私募基金管理公司还在运作的基金产品共有323只:包括杭州金转源72只、杭州观复111只、杭州金仲兴29只、金诚资产50只、新余观复31只、新余观悦30只。而这些产品的背后实控人全是韦杰。
关于金诚集团的故事,基金君此前有过详细报道,可直接点击右边链接查看《700亿金诚集团崩塌!80后老板被抓,警方刚确认:涉嫌非法集资!5天前还发文呼吁投资人"耐心冷静"》
被抓后,公司股价已经崩盘
金诚控股于5月15日宣布,张应坤、牛钟洁及陈钊辞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这是最近该公司经历的又一次人事大地震。
此前的5月2日,金诚控股公告称,公司执行董事、公司秘书、财务总监黄金定于公告发布当日辞职。在黄金定辞职后,金诚控股的公司授权代表、公司秘书、法律文件代理人及财务总监之职位,处于空缺状态。
随着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辞职,在金诚控股5月2日公布的五名董事会成员中,仅剩韦杰、执行董事徐黎云在职,但二人目前均无法对这家上市企业的日常运营展开真正管理。
据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分局4月28日发布的警方通报,因涉嫌非法集资案,杭州警方对韦杰及相关涉案人员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金诚控股公告称,自4月28日公司未能与韦杰、徐黎云两位执行董事取得联络。
“董事会认为本公司不能够维持适当的董事会的运作,以确保符合香港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金诚控股在5月15日的公告中如是说。
再来看看股价。
4月28日被抓后,金诚控股在4月30日、5月2日,5月3日三个交易日中,天天崩盘式暴跌,分别跌66.6%、42.68%、20%,一共跌了85%,目前股价报0.072港元/股,一毛钱都没有,市值不到3亿港元。
规模号称700亿
官网显示,金诚财富成立于2008年, 是一家集金融产品研发、财富管理、基金销售、高净值客户VIP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机构。通过携手各地政府打造新型城市,发行以城市化发展基金为主的稳健类理财产品,与客户共享全球优质产业资源。截止2018年初,累计管理资产规模超700亿。
截至现在,金诚集团以特色小镇为核心产品,旗下已囊括金诚新城镇、金诚财富、金诚产业、金诚之星、有象文化、酒店、房地产、金诚金融、公众公司等9个板块。
其中,金诚财富是集私募基金管理和基金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机构,旗下拥有1家基金销售公司金观诚,同时拥有新余观悦、新余观复、金诚资管、杭州金转源、杭州金仲兴、杭州观复6家经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
拥有港股上市公司金诚控股(01462.HK)及新三板挂牌公司太悦健康(832227)、丽晶光电(831777)等5家公众公司。
其创始人韦杰1981年生于金华东阳。浙江大学法学硕士。毕业后,韦杰依照所学专业考取司法资格证书、律师执照,成为一名律师。
韦杰也有着传奇的财富故事。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3月,某杂志专访韦杰时了解到,前几天,他召集同事开会布置年后工作,途中一个电话打进来,电话那头的证券公司说:韦总,你赚了很多钱,11位数。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听到了,大家掰着指头数一下,百亿。“他们都看着我,我也看着他们。知道了?知道了!之后继续开会。”
金诚为何崩塌?
曾拒绝接受证监局检查
让金诚集团出名的,是2018年4月的拒不配合浙江证监局调查一事。
金诚集团通过旗下多个备案私募基金和一家基金销售公司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投向所谓的影视项目,以及特色小镇和保障房等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实际上大量资金用于短期固定收益产品的循环付息和借新还旧,部分资产项目不真实,另有相当一部分被实际控制人转移挪用。整个金诚系募集资金规模截止到2018年5月高达300亿元;截止到2018年10月,未能兑付的规模仍有超过170亿元。
杭州运河财富小镇,是杭州拱墅区金融机构聚集区,就在这里,浙江证监局的正常检查遭到拒绝。
去年四月,浙江证监局按照证监会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开展2018年私募基金专项检查工作。但是在检查过程中,浙江证监局发现5家公司存在不配合现场检查工作的情形。
根据披露,不配合检查的5家私募机构,分别是杭州观复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杭州金仲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浙江金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杭州金转源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浙江金观诚财富管理有限公司。
从股权关系来看,上述5家公司大股东不尽一致,但是穿透核查之后,最终均归属于金诚集团。
5月25日,浙江证监局网站挂出《关于对浙江金观诚财富管理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并暂停办理基金销售相关业务措施的决定》,对金观诚财富采取责令改正并暂停办理基金销售认购和申购业务6个月的监督管理措施。
在此期间,金诚集团旗下基金期限错配的风险开始显现。原本进入开放期的基金停止赎回,开始出现展期兑付的情况;同时因信用问题,公司无法在正常的金融体系获得授信贷款,至此金诚集团真正陷入“流动性困局”。
5700亿政府订单成谜
金诚集团自称从2015年7月22日到2016年8月22日,累计拿下35个新型城镇化项目,签约总投资额1800亿元;截至2017年9月,金诚集团拥有特色小镇项目59个,政府项目签约量超过5700亿元。目前,已在浙江、江苏、湖南、贵州、福建、江西、湖北、河南、安徽、吉林10省布局金诚特色小镇,其中又以江、浙为核心。
“原来,金诚集团只是一个卖理财产品的金融公司,有资金端。前些年从政策到地方政府,都在鼓励发展PPP项目,能找得到资金的金诚集团,得到了一些地方政府青睐,这主要是地方政府有大力推进建设的压力。但是,宣称有5700亿元订单,肯定不可能。”一家沪市A股公司董事长表示。
事实上,这与金诚本身的体量并不匹配。而据公开资料,金诚集团旗下4家私募机构先后合计发行了超过250只各种类型的私募产品,并大量投向PPP项目。
不过,最终,这5700亿元订单无据可查,大多数PPP项目均停留在框架协议或口头约定层面,尚未正式立项,更未进入动工阶段。也正是因此,外界终于发现金诚集团的操作手法。即借这些并不存在的项目,在各种渠道频繁渲染拿单能力,并以PPP项目名义发行基金。
兑付危机爆发
被暂停基金销售业务。金诚系私募基金随后因为不能借新还旧而迅速陷入流动性危机,旗下陆续进入开放期的基金产品开始停止赎回和单方面要求投资者签署展期协议。投资者要求赎回资金,但始终未果。
去年五月被暂停基金销售,两个多月后的7月10日,部分投资者收到了金诚集团暂停大额赎回的通告。譬如金诚易4号,金诚集团旗下的杭州观复投资称:“因本基金目前赎回量过大,已触及大额赎回条款,为更好进行基金流动性管理,保障客户利益,管理人决定暂停本基金赎回业务,预计6-12个月重启赎回业务。”
有投资者告知媒体,金诚集团对其的表述是管理规模在140亿元左右。杭州本地的信托业人士也证实,金诚集团的总管理规模确实在百亿以上。
投资者反映,此前金诚方面给出的答复是“3-6个月重启大额赎回”,但3个月的承诺期已过,金诚方面却表示仍拒绝大额赎回,还表示如果投资者签署展期协议同意继续展期,才可以立即赎回5%,其后按照5%/月的额度逐步赎回。对此,多位投资者表示拒绝签署展期协议。
去年9月,在“金诚集团”的公众号上,金诚集团承认旗下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管理的部分基金产品出现了暂停开放、延期兑付等情况,但已与绝大多数投资人签订了展期协议。2019年初,金诚集团董事长韦杰在公司的官方公众号上回顾过往时再次提及:“我们的产业链布局过长,流动性安排不够成熟,导致在面对意外情况时的调整空间不够充足。”
根据中基协备案信息,自2018年4月后,金诚集团旗下私募公司再也没有成功备案过新私募产品。也就是说,在金观诚基金被暂停销售业务后,金诚集团的资金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监管目前要求金观诚基金整改解决关联方发行的基金产品的兑付,但是资金池业务没水进来了,哪来的钱兑付给投资者?去年刚被暂停基金销售时还要求员工自己购买基金,但根本无法持久。”一位三方财富的销售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