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非洲找稀土
在中方亮出“稀土牌”后,大洋彼岸的美国反应如何?最新消息显示,美国找稀土都找到非洲去了。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国防部正与位于马拉维、布隆迪的两家稀土公司进行磋商,寻求稀土供给。不过,鉴于中国稀土存储量占世界约38%、加工能力更是全世界其他国家总和的5倍的这一事实,上述两家供应商产量并不乐观,可谓杯水车薪。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稀土警告”,让美国颇为忙乱,四处寻求破解之法。
一边积极寻求外援,在去往非洲大地前,还曾拉拢澳大利亚稀土企业莱纳斯。只是,这家企业位于马来西亚的加工厂,近年因环保问题备受指责,正在努力获得新许可。想来,如若其真能填补美国供应链的关键空白,恐怕便不会有此次非洲之行了。
一边谋划自救,启动国内稀土矿开采。然而,美国唯一正在运营的稀土矿芒廷帕斯,仅有开采能力而无加工能力:美国本土开采的稀土矿,也会运往中国进行加工。
战略资源可能被“卡脖子”,让向来自诩强大的美国,也不得不着急上火。目前,美国国防系统对中国稀土依赖程度巨大,从洛克希德马丁的F35战机,到制导导弹和用于确定目标的激光,都依赖稀土元素来执行关键功能。而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的95%,美国80%的稀土需求依赖中国。难怪国内外不少分析认为,“中国对稀土市场的主导地位,已赋予北京还击之道”。
形势比人强。眼看着特朗普政府一意孤行,又没有寻找到破解稀土困局之法,美国国内向总统谏言的声音不少。美国商务部近日发布一份名为《确保关键矿物安全可靠供应的联邦战略》报告,指出美国严重依赖外国关键矿产资源和外国供应链。
何为关键矿产资源?“严重依赖”到什么程度?同样是美国人自己去年2月公布的《关键矿物清单》表示,稀土元素只是35种美国对外依赖度高的关键矿物之一,包括稀土在内,美国有19种关键矿物的顶级生产商为中国。
即便透过美国人自己的视角,也能清晰地认识到:在这个产业分工高度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产业链深度融合,呈现出极强的互补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绝非虚言。此种相互依存的紧密程度,早已让各国经济产业打破了“不通有无”时代的“自给自足”的模式,转而发展为全球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在此情境之下,抬高关税门槛也好,封锁制裁他国也罢,看似是保护了自己,实则“关了自家的门,堵了大家的路”,受伤害的会是全球产业链条上的所有国家。这个“所有”,自然也包括美国自己。
与人为敌、以邻为壑,便不可能毫发无伤、全身而退,而且极有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美方想要卡中国的脖子,也难免让自己上不来气。仅以此论,美方也不宜低估中国的反制能力,不宜过分任性妄为。还是那句话,“如果有谁想利用我们出口稀土所制造的产品,反用于遏制打压中国的发展,赣南原中央苏区人民、中国人民都会不高兴的。”
一、欲绕开中国解决稀土之忧?美国盯上这里
境外媒体称,最新消息表明,美国正密切寻求非洲地区的稀土供应机会。
据路透社6月5日报道,美国国防部一名官员6月5日表示,国防部已与马拉维矿产勘探开发公司——姆坎戈资源公司以及全球其他稀土矿商讨论稀土供应,寻求供应多元化,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报道称,在中国暗示限制出口稀土后,美国推进了上述行动。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美国稀土进口量的80%来自中国,而且所有的稀土加工设施几乎都在中国。
“我们正在寻找中国以外的供应来源。我们想要多元化,不想要单一来源的生产商。”美国国防部后勤局材料工程师贾森·聂在芝加哥一项活动间隙表示。
这位工程师表示,后勤局也与布隆迪企业彩虹稀土公司就未来的供应进行讨论,并提议为正在开发中的美国稀土项目引进几个潜在金主。
路透社称,作为尽职调查的一部分,美国防部后勤局会定期与潜在供应商洽谈,最后不一定能产生采购协议。不过这样的试探显示出,美国更为关注这些关键矿物供应的多元化。
另据台湾钜亨网称,稀土大量用于军事设备,控制稀土几乎就控制了多数重要的加工产线,包括美国购买的飞机与夜视镜,都需要稀土。
报道指出,美国本身也在自己国家寻求稀土开发。得克萨斯矿产资源公司正在得州西部边缘的一个地区开发稀土。预计这项开发成本将超过3亿美元(1美元约合6.9元人民币)。
但该网站认为,无论是上述美国国内稀土项目,还是近日接洽的非洲稀土公司,从开发到大量生产的流程,都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
减少对华稀土依赖?美国恐怕等不起……
一直以来,美国国内对华鹰派就宣称依赖进口中国稀土,威胁其国家安全,欲重建美国国内稀土生产链,减少对华稀土依赖。美方有此顾虑,正是忌惮中国在全球稀土生产中的绝对优势。
中国稀土之所以占据全球核心地位,得益于中国在稀土精炼生产中占据技术优势。中国并不是全世界唯一有大量稀土储备的国家,也不是全世界唯一开采稀土的国家,但中国却是世界最大稀土生产国。2014年至2017年间,美国大约80%的稀土进口来自中国。
若中国限制稀土产量,将会对美国诸多经济领域造成冲击。稀土粉末和金属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催化剂、LED屏幕、抛光化合物和陶瓷等高科技应用,最大的用途是用于风力涡轮机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永磁材料。因此,稀土短缺将打击诸多美国企业竞争力,如苹果电池、科锐照明级LED、特斯拉电动机或发动机、通用电气风力涡轮机的生产。
二、稀土让美国寝食难安 美国防部寻求与非洲合作
中美贸易战升温,稀土成为美国担忧的一大因素之一,近期美国紧锣密鼓地寻找稀土合作。据彭博社报道,美国国防部一位官员表示,美国国防部已与全球稀土矿进行会谈,包括马拉维的Mkango Resources,以寻找中国以外的其它供应源。
国防后勤局的材料工程师Jason Nie称,五角大楼希望实现供应多样化,而不是单一供应源。
报道称,国防后勤局还与布隆迪的彩虹稀土有限公司举行了会谈,并提议向潜在投资者介绍正在开发的几个美国稀土项目。
此前Blue Line便与澳大利亚稀土生产商Lynas Corp签署谅解备忘录,将在美国建立稀土分离厂,由Lynas控股。
美国政府日前强调稀土资源对保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并且在中国收紧稀土出口限制之前,美国商务部长Wilbur Ross也表示承诺将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
美国稀土公司Blue Line的首席执行官Jon Blumenthal表示,此前美国矿商遭遇到中国对手的强力竞争,所以没有紧跟稀土发展的大势。但是现在中美出现贸易紧张,美国矿山才开始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这些举措或将刺激美国的稀土供给,但是相关项目最早也要到明年才能上线。
三、国家发改委两天三场座谈会讨论稀土 传递什么信号?
6月4~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连续两天召开三场稀土行业座谈会,分别邀请专家、企业和重点地区相关主管部门负责人,就推动我国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听取意见建议。
与会代表认为,行业私挖盗采、违法生产、“黑矿”走私屡禁不绝;高端应用领域的原始创新仍然较弱。他们建议要坚决严厉打击非法开采,强化稀土产品出口管控,同时支持行业科技进步和资源高端应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司局负责同志表示,将认真研究吸收提出的意见建议,与有关部门抓紧出台有效管用举措,加大行业整顿规范力度,创新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切实发挥好稀土作为战略资源的特殊价值。
发改委召开稀土行业专家座谈会:加强出口管控
6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司局召开稀土行业专家座谈会,分析行业发展现状,就推动我国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听取意见建议。
与会专家指出,稀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的关键战略性基础材料。我国稀土成矿条件好、潜力大,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各方面共同努力,加强稀土资源和生态保护,强化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促进集约化和高端化发展,加快绿色化和智能化转型,有力推动了产业高质量发展。但与此同时,行业私挖盗采、违法生产、“黑矿”走私屡禁不绝;资源绿色开发能力不足,环境保护问题仍然突出;稀土新材料产品以中低端为主、高端应用技术水平不高,稀土资源价值远未充分发挥。
与会专家建议,稀土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国家要强化稀土行业全方位监管,开展生产秩序整顿,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使无证生产、非法走私等无处藏身,彻底斩断“黑色”产业链;要加强出口管控,建立稀土出口全流程追溯和审查机制;同时支持行业科技进步和资源高端应用,加快实现由依靠资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型规模化扩张,转向依靠基础研发能力提升和技术进步的创新驱动发展,形成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司局负责同志表示,将认真研究、充分采纳专家意见建议,与有关部门抓紧出台有效管用举措,加大行业整顿规范力度,创新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加快构建产业结构合理、科技水平先进、资源有效保护、生产运行有序的行业发展格局,切实发挥好稀土作为战略资源的特殊价值。
再度召开稀土行业企业座谈会:严禁优势核心技术外流
6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司局召开稀土行业企业座谈会,听取重点企业对推动稀土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
参会企业表示,我国稀土企业集团组建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大企业集团主导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应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性能大幅提升,超高纯稀土金属和化合物、高性能稀土合金等关键制备技术取得突破,稀土行业初级产品为主、深加工落后的局面逐步改变。
但与此同时,行业生产经营秩序还存在突出问题,私采滥挖、超计划生产、非法回收等“黑色”产业屡禁不绝,开采和冶炼分离优势技术扩散风险加大,高端应用领域的原始创新仍然较弱。
参会企业建议,要坚决严厉打击非法开采,强化稀土产品出口管控,加大行业经营秩序整顿力度,保护珍贵资源。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禁我优势核心技术外流。加强政、产、学、研、用相结合,支持稀土绿色开采冶炼新技术开发与应用,整合中高端应用产业链,加快稀土新材料及高端应用产业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司局负责同志表示,将认真研究吸收参会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完善监管机制,规范行业发展秩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支持新技术研发推广,鼓励上下游产业协同,促进稀土高端应用产业发展,真正用好稀土这一战略资源。
同时,要求相关稀土企业切实推进实质性整合与产业优化,加强企业内部管控,充分发挥规模效应;深化行业自律,严格落实总量控制计划,严控新增冶炼分离产能,压减低端无效产能;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研发应用稀土绿色开采和冶炼分离技术,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全产业链竞争能力。
发改委召开重点地区座谈会:听取对推动稀土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
6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司局召开座谈会,听取主要稀土产地相关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对加强稀土行业秩序整顿、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
与会地方同志表示,近年来,相关地方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推动上游企业加快整合重组、组织开展稀土行业秩序整顿、打击违法违规生产行为、加强安全生产和环保治理、推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已形成集矿山采选、冶炼分离、深加工应用和产品检测、科技研发、教育培训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
但与此同时,稀土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欠账多、治理任务重,违法违规生产禁而不绝、稀土资源高端领域应用开发仍然不足等问题一直存在。
与会地方同志建议,大力延伸稀土产业链条,推进稀土新材料产业向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集群化发展。尽快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应用上取得突破,推动政产学研用各主体间建立聚合发展态势,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完善稀土产业发展服务体系,有效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支撑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司局负责同志表示,将认真研究吸收地方提出的意见建议,支持地方加强稀土功能材料创新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稀土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时,要求相关地方政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构建长效监管机制,不断强化稀土行业秩序整顿;严格执行总量控制计划,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扎实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推动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做优做强。
美方发布稀土战略报告
4日,美国商务部发布报告,建议采取紧急措施以提高美国国内稀土和其他关键矿产的产量。这份名为《确保关键矿物安全可靠供应的联邦战略》的报告提出了6项行动纲领,总计24项目标,涉及61项具体建议。
这6项行动纲领包括:推进关键矿产供应链的转型研究、开发和部署;加强美国关键的矿产供应链和国防工业基地;加强与关键矿产相关的国际贸易与合作;提高对国内关键矿产资源的了解;改善在联邦土地上获取本土关键矿产资源的机会,并缩短联邦许可证审批时限;增加美国关键矿产资源劳动力。
该报告指定了35种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矿产品,包括铀、钛和稀土元素。报告称,这些关键矿物质是数百万美国人所依赖的无数物品的必要组成部分,包括智能手机、飞机、计算机和GPS导航系统等技术。
目前,美国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关键矿物的进口,美国35种矿物中有29种中进口依赖度达到50%以上。此外,35种矿物中有14种矿物质美国无法在国内生产,并且国内没有加工和制造这些矿物的能力。
四、稀土让美国寝食难安 美国防部寻求与非洲合作
欲打压中企供应链的美国政府,实则令本国军工命脉陷入“缺供风险”。在中方亮出“稀土牌”后,美国除了联手澳大利亚企业,如今又寻求和非洲稀土供应商的合作。
美方此举旨在做到稀土采购途径的“多元化”,但鉴于美企、非洲企业稀土加工能力的不足,此举并不能让美国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中国的稀土加工能力是全世界其他所有国家总和的5倍。
1、欲摆脱“单一采购途径”
据路透社6月6日消息,美国国防部正与位于马拉维的Mkango Resources公司、布隆迪的彩虹稀土公司(Rainbow Rare Earth)等供应商进行磋商,向后者寻求稀土供给。值得一提,上述两家公司虽然在非洲作业,但母公司分别来自加拿大和英国。
美方负责本次磋商的部门为美国国防部后勤局(DLA)。该部门顾名思义,就是保证五角大楼后勤输送,物资从飞机零部件到制服拉链不等,稀土也是其中之一。而稀土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用途广泛。据该部门最新一份(2016年9月)报告显示,DLA为美国储存总价值11.5亿美元的稀缺矿物。
DLA一位名叫杰森•聂(Jason Nie音译)的官员昨日在芝加哥举行的一场活动中介绍,美方在谈判中会向非洲企业介绍美国的稀土项目。若非洲企业愿意和美方合作,“可能”会得到一笔美国政府的补贴。
“我们正在寻找中国以外的供应商,我们想要多样化。我们不想要单一采购途径。”杰森•聂表示。
现如今美国80%的稀土供应来自中国。上月20日,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家化工企业就已宣布联手中国以外规模最大的稀土生产商、澳大利亚矿业公司莱纳斯(Lynas Corp.),向“多样化采购”迈出一步。29日,美国防部又向国会上报《国防生产法案III》,力求减少美国对中国稀土供应的依赖。
当地时间6月4日,美国商务部再发一份名为《确保关键矿物安全可靠供应的联邦战略》的报告,指出美国严重依赖外国关键矿产资源和外国供应链,建议美政府采取措施,包括推进关键矿产供应链转型、加强与盟国合作、减少国内矿产资源开发审批限制等,促进国内稀土和其他关键矿物的生产。
实际操作方面,得州矿产资源公司(Texas Mineral Resources Corp)正寻求以3亿美元开采位于该州西部的圆顶(Round Top)稀土矿。另一家美国矿业公司RER也在开采怀俄明州的矿区。
然而,美国的弱点并不是对稀土的开采,而是对稀土的加工。英国《金融时报》曾认为,中国在稀土加工方面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
2、中国的稀土加工能力是全世界其他国家总和的5倍
首先,本次和美方接触的2家非洲稀土供应商,产量并不乐观。
观察者网注意到,马拉维Mkango Resources公司财报显示,该公司的前身仅为一家投资公司。作为稀土供应商,该公司才刚刚起步。目前Mkango Resources虽然已经具备开采稀土矿的能力,但其位于马拉维的稀土加工厂,预计还有数年才能上线。
另外一家稀土供应商彩虹稀土公司,已于英国伦敦上市。该公司今年在布隆迪矿区的目标就是生产5000吨精矿——稀土氧化物含量约为50%。虽然彩虹稀土具备加工稀土的能力,但最新财报显示其“产品下滑超出预期”。该公司将“布隆迪社会治安”、“非洲暴雨气候”等因素视为造成稀土产量下滑的“不确定性”。
其次,美国公司在美国本土开采的稀土矿,也会运往中国进行加工。
《南华早报》曾介绍,一家名为芒廷山口材料公司的美国公司经营着美国唯一的稀土矿。此前中国宣布,从6月1日起上调对美国部分精矿的关税税率至25%。芒廷山口材料公司将矿石出口到中国,在那里加工成钕、铈及其他元素,用于磁铁、电动汽车、智能手机和大量工业应用和电子产品。
芒廷山口材料公司首席执行官迈克尔•罗森塔尔坦言,经贸问题凸显美国对中国稀土产品供应的依赖。
另一组数据也能说明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的统治地位。《经济日报》介绍,截至2018年全球共有稀土储量1.2亿吨,我国有4400万吨,占比38%;2018年全球稀土矿产品产量约19.5万吨,中国产量约12万吨,占62%;全球稀土冶炼分离产量约为14.6万吨,其中中国产量12.5万吨,约占86%。
对此,路透社曾发文指出,中国的稀土加工能力是全世界其他国家总和的5倍。如果美国要达到中国稀土加工的水平,必须花上好几年的时间建造稀土加工厂。此外,中国的稀土加工技术高、成本低,其他渠道很难竞争。
需要注意的是,6月4日至6月5日,发改委先后邀请稀土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召开座谈会,听取后两者对我国稀土产业发展所提出的建议。其中,专家建议建立稀土出口全流程追溯审查机制;企业代表则认为需要严禁稀土相关优势核心技术外流。
稀土是否会成为中国对美反制的重要筹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于5月底作出回应:
“中国一直秉持开放、协同、共享的方针推动稀土产业发展。一方面,我们坚持稀土资源优先服务国内需要的原则;另一方面,我们也愿意满足世界各国对于稀土资源的正当需求。
你提出稀土是否会成为中国反制美方无端打压的反制武器,我可以告诉你的是,如果有谁想利用我们出口稀土所制造的产品,反用于遏制打压中国的发展,那么我想赣南原中央苏区人民、中国人民都会不高兴的。”
五、中国稀土资源优势刺激美国神经 美国寻找出路恐艰难
中国稀土产量占到全球71%,在中美贸易摩擦升温之际,市场认为稀土或将成为反制美国的一把利剑,近期美国也感到稀土如果断供的压力。美国政府日前强调稀土资源对保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并且在中国收紧稀土出口限制之前,美国商务部长Wilbur Ross也表示承诺将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
美国矿业公司在经历2011年稀土价格暴跌之后减少了自身的市场份额,同时加剧了美国对于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
美国稀土公司Blue Line的首席执行官Jon Blumenthal表示,此前中国在2011年公布第一批稀土出口限额后推高了稀土价格,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也致使美国公司开始考虑投资建厂,提高美国本土的稀土供应。然而在中国取消了稀土出口的限制之后,美国稀土价格又出现暴跌,造成矿商们持续徘徊。此前美国矿商遭遇到中国对手的强力竞争,所以没有紧跟稀土发展的大势。但是现在中美出现贸易紧张,美国矿山才开始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这些举措或将刺激美国的稀土供给,但是相关项目最早也要到明年才能上线。
此前Blue Line便与澳大利亚稀土生产商Lynas Corp签署谅解备忘录,将在美国建立稀土分离厂,由Lynas控股。
两家公司表示,拟议中的合资企业将专注于分离镝和铽等重稀土,并将成为中国以外唯一一家大型中、重稀土生产商,并可能在未来几年扩大规模来生产轻稀土产品。
我国是稀土大国,国内轻稀土供应过剩,出口方面也以轻稀土为主,出口比例较大的氧化镧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42.96%,碳酸铈出口占总出口量的29.14%,氧化铈出口占总出口量的12.65%。比例多于中重稀土,在出口稀土品种中只有氧化钇占比较大,约占总出口量的10.26%。中重稀土方面,由于我国离子型稀土矿供不应求,因此我国长期大量从缅甸地区进口混合碳酸稀土,2018年我国进口的混合碳酸稀土占稀土产品总进口量的84.3%。
如果中国限制稀土出口 美国能否找到替代资源?
SMM认为,在中国对美国的稀土贸易方面,如果中国限制对美稀土出口,美国许多行业将受到影响,而从中国进口的稀土无法完全被其他国家和资源所替代,尤其是重稀土元素,所以这可能导致稀土价格像2010年那样出现飙升。 美国进口约占 中国稀土氧化物和化学制品出口总额的30%,其中以轻稀土镧和铈为主,主要用于催化剂、抛光等。虽然这些轻稀土也都分布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甚至美国,但目前除中国以外,其他国家没有足够的分离技术,并且建设新工厂也需要技术、投资和时间。 并且虽然在中国对美国的稀土出口中,重稀土仅占不到30%,但由于中国在稀土生产上占主导地位,重稀土仍然无法被其他国家所替代,而重稀土对磁铁和高科技产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相信稀土对于其他行业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而美国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替代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