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一考生被捅死
6月8日下午,高考刚结束,河北省衡水市两名刚刚走出考场的高三男生发生冲突,其中一人被捅伤后死亡。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公安局微信公众号6月9日上午通报称,8日下午,冀州区某中学两名学生发生纠纷,其中1名学生被捅伤、死亡。
9日上午,发商机网记者从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官方渠道获悉,涉事学生是两名刚参加完高考的高三考生,均为衡水市冀州区第一中学学生。冀州区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该局已向衡水市冀州区人民政府上报相关情况。
冀州区公安局发布的通报称,8日下午,冀州区某中学发生一起校园伤害案件。经公安机关初步调查,该校学生袁某因纠纷,将同学叶某捅伤。受害人叶某立即被送往衡水市第六人民医院就医,经抢救无效死亡。犯罪嫌疑人袁某已被警方控制。
一、河北衡水一中学生将同学捅伤致死,嫌疑人已被控制
衡水市冀州区公安局通报,2019年6月8日下午,冀州区某中学发生一起校园伤害案件。经公安机关初步调查,该校学生袁某201918260609fsj因纠纷,将同学叶某捅伤。受害人叶某立即被送往衡水市第六人民医院就医,经抢救无效死亡。
目前,犯罪嫌疑人袁某已被警方控制,案件正在调查中。
二、悲痛!衡水两名高三学生发生冲突,一人被捅伤不治身亡!
如今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对于考生来说,目前只能等待成绩的查询,然而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平时的矛盾也在结束高考后“了结”,甚至有的学生在高考刚结束就开始进行报复同学,真是让人痛心。最近在河北发生一起学生斗殴事件,一名高考生被捅伤,送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一起看看具体情况吧!
6月8号,河北衡水冀州区某中学发生一起校园伤害案,今日股市新闻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学校周围已经围观了很多人,保安也在现场维持,一学生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而一个背着书包穿着黑色T恤的学生从地上捡起一个东西,穿白色T恤的男孩拉着他,黑色男孩嘴里一直叫嚷着放开他,此时保安也走上去进行劝阻。
经过了解躺在地上的男孩姓叶,黑色T恤的男孩姓袁,两人因纠纷袁某将叶某捅伤,周边的市民赶紧拨打了110和120电话,随后受害人叶某被送往医院就医,然而经抢救无效死亡,袁某也被民警控制并带回派出所接受调查,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随后冀州区公安局发布了一条公告:2019年6月8号下午,高考刚结束,正在冀州第一中学高中部负责保安安保工作的民警接到报警,高中男生公寓2号楼有人被捅伤,执勤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并用警车将伤者送往医院抢救。经询问高三学生袁某齐(男,17岁,邯郸市人)与叶某阳(男,17岁,邯郸市人)因有矛盾互殴,袁某齐持刀捅伤叶某,后经抢救无效,叶某阳死亡,目前案情还在进一步的调查中。
高考对于学生来说,也算是一种释放,多年的努力也会在这两天出现结果,对于家长来说,他们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也落地了,然而袁某却在此时将叶某捅伤致死,令人惋惜,两个家庭也是沉浸在痛苦之中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之间不会有经济上的纠纷,最多也只是“看不惯”,既然高考已经考过了,以后就很少见面了,何必下这么狠手呢?也许走出社会才会感觉到初中、高中、大学的友谊才是难得珍贵的。
三、衡水考生被捅死:家长只教会他们不要吃亏,结果他们吃了大亏
6月8号,一年一度的高考就要结束了,每年高考完毕出来成绩的时候,总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可是今年,有两家人还没等出成绩,就都愁上了,一家是因为丧子而痛,另一家是孩子再也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甚至失去了人生发展的机会,即使成绩出来原来可以上重点本科。因为据新闻消息,高考结束后,这两家的考生发生了冲突造成一方人身死亡事件,另一方直接触犯了刑律,被公安控制。
年轻人冲动问题是值得整个社会思考的,尤其是在校园暴力增多的环境下,我们更应该思考一个事实。那就是学生的争强好胜,而从来没有争对地方,为什么不在学习上比一比拼一拼,却要在好勇斗狠方面拼一拼呢?再就是争强好胜不计后果的问题。死亡的一方,永远的更以后的美好工作、幸福婚姻和社会成就无缘了。而被抓坐牢的一方有可能也是死刑的判决,即使不是,相比他坐牢失去人生青春的痛苦不亚于死亡。那么,究其根源是什么导致的年轻人冲动的情况呢?事实上,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家庭教育的原因。
我们平时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孩子,如果学校有人打你,你就打他”,后来孩子就感觉到家人在支持,认为这是没事的。结果有的学生在学校同学一点点冒犯,就认为跟自己过不去,大打出手。有的学生和同学闹别扭了,原本是很平常的事,就认为是吃了亏,非要赚回来。有的学生欺负了别的学生,就认为自己能欺负所有的学生,结果碰上硬茬时,也要拼命维护自己可怜的“自尊”,难免吃上大亏。这就是我们家长的教育的结果,我们的家长从来没有教育孩子吃亏,结果碰到了难关的时候,往往吃大亏。
吃亏是福,吃得起亏的人,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途。而吃不起亏的人,自古以来总是被形势所丢弃。因为,古人早就告诉我们“大丈夫能屈能伸”,韩信都会精力胯下之辱,难道韩信还不如我们学生是英雄吗?因此,越是大人物,越会懂得吃亏。如果这两个考生在面对矛盾的时候,互相忍让一下,或许很多年之后,他们再见面可能是很好的朋友;如果他们做生意,可能是商场精英;如果他们继续深造,或许会成为教授、专家;可是,因为一次不能吃亏,就需要花费一辈子的时光去吃亏,这又是多么的不值呢?
因此,值此高考结束,奉劝各位考生,未来无论走到哪里,既要懂得成功,也要懂得吃亏,这样才能获得大的成功,才能获得长久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