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亿集团申请破产
控股股东和控股股东母公司双双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旗下已经ST的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的当天,几近涨停收盘。这家上市公司是曾经的宁波首富熊续强掌舵的ST银亿(000981.SZ),6月17日上涨4.86%,报收于1.94元/股。
6月17日午间,ST银亿公告,收到控股股东母公司银亿集团、控股股东银亿控股的《通知书》,银亿集团、银亿控股两家公司已于6月14日向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
就在去年,银亿集团还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今后将确立“房地产+高端制造业”的双主业模式。6月17日下午,本报记者多次尝试联系银亿方面,均未获得回应。
1、中国500强企业破产
银亿集团官网介绍到,银亿集团创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国内外贸易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综合性跨国集团。2017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783亿元,创利税40多亿元。银亿集团列中国500强第215位,中国服务业百强第83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61位,宁波市百强企业第3位。银亿集团是从房地产起家,也是房地产百强企业之一。
银亿创始人熊续强在2018年的《胡润百富榜》上财富达到295亿元,位列第95名,是宁波首富。
《华夏时报》记者查询ST银亿2019年度一季报,前十大股东中,宁波圣洲投资有限公司、银亿控股、熊基凯、西藏银亿投资为一致行动人,分别持有银亿股份22.91%、19.34%、17.67%、11.95%,合计为71.87%,其分别质押8.9亿股、冻结7.11亿股、质押7.12亿股、质押4.8亿股,合计质押率高达98%。
ST银亿在6月17日的午间公告中提到,“2019年以来,银亿集团、银亿控股持续面临流动性危机,虽竭力制定相关方案、通过多种途径化解债务风险,但仍不能彻底摆脱其流动性危机。为妥善解决银亿集团、银亿控股的债务问题,保护广大债权人利益,该两家公司从自身资产情况、负债情况、经营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均属于可适应市场需要、具有重整价值的企业”,故双方提交了重整申请。
ST银亿也强调,“目前,银亿集团、银亿控股尚未收到宁波中院正式的受理裁定书,如果其重整申请被受理,可能会对公司股权结构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
受到流动性影响的银亿,早先也传出过要破产的说法,但在周一午间突然坐实此消息,还是有些令人意外。记者当天下午多次多渠道试图联系银亿方面,但均未获得企业回应。
2、死于疯狂扩张?
2016年以来,银亿一直在大手笔从事主业之外的收购。
2017年1月,并购全球第二大独立生产气体发生器生产商美国ARC集团,切入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2017年10月,又并购全球知名的汽车自动变速器独立制造商比利时邦奇动力总成。同时,将美国ARC和比利时邦奇注入上市公司体内,加快“房地产+汽车高端制造”的转型步伐。这两笔收购花费近百亿巨资。
银亿向《华夏时报》记者给出跨界大手笔并购的说法是——在保持原有房地产板块持续发展的同时,通过国际并购等模式,加速推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2018年8月28日,银亿股份还拟作价15.83亿元,将银亿控股旗下的艾礼富注入上市公司,其商誉金额高达9.98亿元,占交易标的净资产的65.38%。不过,收购艾礼富的计划因为资金紧张、尚无投资方而在2019年1月折戟。
2018年12月,3亿元的“15银亿01”违约,揭开了银亿股份危局的冰山一角,其大手笔收购埋下的巨额商誉“地雷”逐渐显现。
2018年是银亿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形成“房地产+汽车高端制造”双主业的首年,但上市公司给出的业绩却是营收89.7亿元,同比下降29.4%;亏损5.73亿元,同比下降136%。
记者注意到,银亿股份2018年底商誉总额70.7亿元,计划计提资产减值共计13.5亿元,其中对宁波昊圣(间接持有美国ARC)和东方亿圣(间接持有比利时邦奇)的商誉减值约为10.3亿元。
在巨额商誉压顶、上市公司资金链吃紧的情况下,银亿股份的股价一路下跌,从2018年5月的10.3元高位跌至2019年6月的1.67元,其控股股东也被动减持股票。
“其实上市公司本身资产还是可以的。”有宁波当地较为接近银亿的人士说,大家都搞不懂,好好的银亿突然就流动性紧张了,而且是持续性资金紧张;“破产毕竟是不好的事,所以暂时也就不去打扰他(熊续强)了”。
就在6月11日,ST银亿公告,2019年6月3日起至2019年6月6日收盘,银亿控股的银河证券信用账户累计发生被动减持158万股。本次减持后,银亿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共持有股份29.2亿股(其中信用账户持有公司股份6592万股),占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72.55%。
一、危局难渡 银亿集团申请破产清算
6月17日,记者从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上发现,国内知名民企银亿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亿集团)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编号为(2019)浙02破申11号,办理法院为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时间为6月14日。
银亿集团总部位于浙江宁波,公司官网显示其创立于1994年,为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国内外贸易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综合性跨国集团。2017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783亿元,创利税40多亿元,位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以及宁波市百强企业前10。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银亿集团在做强做大房地产、资源类工业等基础上,大举向国际高端制造业进军,先后收购了美国ARC汽车公司、日本ALEPH公司、比利时PUNCH公司,控股了银亿股份、康强电子、河池化工等上市公司。
6月17日中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多种渠道联系银亿集团以及st银亿方面求证申请破产清算事项及相关进展,但均未获得回应。
二、危机还是转机?“宁波首富”掌舵的银亿集团申请破产重整
曾经的“宁波首富”熊续强正面临选择。
6月17日午间,熊续强掌舵的ST银亿(000981.SZ)一纸公告称,收到控股股东母公司银亿集团、控股股东银亿控股的《通知书》,银亿集团、银亿控股两家公司已于6月14日向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重整。
公告提到,“2019年以来,银亿集团、银亿控股持续面临流动性危机,虽竭力制定相关方案、通过多种途径化解债务风险,但仍不能彻底摆脱其流动性危机。为妥善解决银亿集团、银亿控股的债务问题,保护广大债权人利益,该两家公司从自身资产情况、负债情况、经营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均属于可适应市场需要、具有重整价值的企业”,故双方提交了重整申请。
银亿股份强调,“目前,银亿集团、银亿控股尚未收到宁波中院正式的受理裁定书,如果其重整申请被受理,可能会对公司股权结构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其2019年第一季度显示,银亿股份前十大股东中,宁波圣洲投资有限公司、银亿控股、熊基凯、西藏银亿投资为一致行动人,分别持有银亿股份22.91%、19.34%、17.67%、11.95%,合计为71.87%,其分别质押8.9亿股、冻结7.11亿股、质押7.12亿股、质押4.8亿股,合计质押率高达98%。
对于银亿集团正申请破产重整的影响,6月17日下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拨打银亿股份证券事务部电话,但电话无人接听。
官网显示,银亿股份的控股股东母公司——银亿集团总部位于浙江宁波, 创立于1994年,早年以房地产起家,随后发展至汽车制造、国内外贸易、物业管理等领域。2017年,银亿集团实现销售收入783亿元,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61位,宁波市百强企业第3位。
2016年以来,随着银亿集团以120亿元大手笔收购三家国外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美国ARC、日本艾礼富和比利时邦奇,并将美国ARC和比利时邦奇注入了上市公司体内,银亿股份加快了“房地产+汽车高端制造”的转型步伐。
2018年8月28日,银亿股份还拟作价15.83亿元,将银亿控股等旗下的艾礼富注入上市公司,其商誉金额高达9.98亿元,占交易标的净资产的65.38%。不过,收购艾礼富的计划因为资金紧张、尚无投资方而在2019年1月折戟。
2018年12月,3亿元的“15银亿01”违约,揭开了银亿股份危局的冰山一角,其大手笔收购埋下的巨额商誉“地雷”也逐渐显现。
2018年,在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形成“房地产+汽车高端制造”双主业的首年,银亿股份营收89.7亿元,同比下降29.4%;亏损5.73亿元,同比下降136%。
值得一提的是,银亿股份2018年底商誉总额70.7亿元,计划计提资产减值共计13.5亿元,其中对宁波昊圣(间接持有美国ARC)和东方亿圣(间接持有比利时邦奇)的商誉减值约为10.3亿元。
此外,在巨额商誉悬顶、上市公司资金链吃紧的情况下,银亿股份的股价一路下跌,从2018年5月的10.3元高位跌至2019年6月的1.67元,其控股股东也被动减持股票。
就在6月11日,ST银亿称,2019年6月3日起至2019年6月6日收盘,银亿控股的银河证券信用账户累计发生被动减持158万股。本次减持后,银亿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共持有股份29.2亿股(其中信用账户持有公司股份6592万股),占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72.55%。
今日收盘,ST银亿上涨4.86%,报1.94元/股。
三、宁波房企银亿申请破产:违规占用房地产资金投入汽车产业
6月17日午间,总部位于宁波的民企500强银亿股份有限公司(ST银亿,000981.SZ)公告,其控股股东母公司银亿集团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宁波银亿控股有限公司已于2019年6月14日向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原宁波首富、银亿集团实控人、银亿控股法定代表人熊续强在2018年中国胡润百富榜中,以295亿元身价位列第95位。
公告称,2019年以来,银亿集团、银亿控股持续面临流动性危机,虽竭力制定相关方案、通过多种途径化解债务风险,但仍不能彻底摆脱其流动性危机。为妥善解决银亿集团、银亿控股的债务问题,保护广大债权人利益,该两家公司从自身资产情况、负债情况、经营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均属于可适应市场需要、具有重整价值的企业,故银亿集团、银亿控股分别于2019年6月14日向宁波中院提交了重整申请。
1、房地产利润降低135.81%
根据官网,银亿集团,创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国内外贸易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综合性跨国集团。2017年,该集团实现销售收入783亿元,创利税40多亿元。目前银亿集团列中国500强第215位,中国服务业百强第83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61位,宁波市百强企业第3位。
公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根据破产法立法旨意,重整程序主要是用于救助那些暂时经营困难但仍具有运营价值的企业,一方面可以促进资源整合,减少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给困境企业重生的机会,继续服务市场经济。
银亿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宁波中院裁定对银亿集团、银亿控股进行重整后,将由破产管理人依法履行职责,维护企业稳定,妥善处理公司债务。同时,通过重整,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维护债权人利益,还可以避免大量员工下岗,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银亿股份表示,银亿集团、银亿控股尚未收到宁波中院正式的受理裁定书,提出的重整申请是否被宁波中院受理,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若银亿集团、银亿控股的重整申请被宁波中院受理,银亿集团、银亿控股将进入重整程序,可能会对公司股权结构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根据2018年年报,ST银亿公司经营业务主要分为高端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两大板块。高端制造业包含汽车动力总成业务和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业务。房地产业务涉及房地产开发、销售代理、物业管理、星级酒店等,作为专业房地产开发企业,拥有国家一级房地产开发资质,开发建筑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为5万多户业主提供了各类优质物业,开发区域从宁波稳步扩展至上海、南京、南昌等长三角城市群及沈阳、大庆等环渤海湾城市群等十余个一、二线城市,并进军海外市场。截至目前,该公司在全国先后成功开发了60多个高档住宅、写字楼和商业项目。
2018年,ST银亿营业收入89亿元,同比降低29.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73亿元,同比降低135.8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4亿元。
ST银亿表示,经考虑公司经营现状及资金状况,公司2018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2018年度不派发现金股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份。
分季度看,ST银亿在2018年第四季度的现金流情况急转直下,净额为-15.89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4.27亿元。
今年4月30日,银亿股份发布《关于公司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资金占用触发其他风险警示情形暨公司股票停牌的提示性公告》。
5月6日,公司开市起被实行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银亿股份”变更为“ST银亿”。
此外,银亿股份披露了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资金占用的情况。多项关联交易显示,全资子公司宁波银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未经过内部审批决策程序的情况下支付数十亿收购款。截至批露日,公司累计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资金占用余额约为22.47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为14.91%。
2、占用资金转入汽车产业
银亿控股及其关联方偿还的占用资金目前都转入了其汽车产业的比利时邦奇集团。
根据公告,银亿集团在2017年收购了全球知名的汽车自动变速器独立制造商比利时邦奇集团,其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汽车变速器,其产品主要为无级变速器(CVT),且研发的双离合变速器(DCT)、混合动力总成系统和纯电动动力总成系统,已经初步与中车集团、PSA、印度塔塔集团、蔚来汽车等国内外各大整车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目前在全球有比利时圣特雷登工厂、中国南京工厂和宁波工厂3个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包括荷兰埃因霍温及德国莱雷2个研发中心,具有强大的产品开发能力、稳固的客户关系以及全球化的布局。
邦奇集团作为整车厂的一级供应商,具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并依靠其优良的性能和适配能力,生产的汽车自动变速器产品主要应用于包括吉利汽车、江淮汽车、海马汽车、东风汽车、长丰猎豹等国内自主品牌整车厂,以及宝腾汽车(Proton)等国外客户的相关车型。目前,邦奇集团正在积极开拓伊朗、印度等国外市场。
此外,2017年,银亿集团收购了全球第二大独立生产气体发生器生产商美国ARC集团,其主要从事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的开发、生产及销售等,目前在全球4个国家建有7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美国的诺克斯维尔、摩根敦、哈特斯维尔,以及中国的西安、宁波,墨西哥的雷诺萨和马其顿的斯科普里),并具有覆盖亚太、北美和欧洲等地区的销售网络。
根据银亿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资金占用事项的进展,6月12日,银亿控股及其关联方偿还占用资金15742.726万元。
偿还的资金划至比利时邦奇公司并继续用于其生产经营。公告称,2018年以来,汽车市场下滑,导致比利时邦奇公司库存和应收款周转时间增长,流动资金趋于紧张。同时,比利时邦奇公司因3.495亿欧元的银团贷款(折合人民币27.43亿元)财务指标未达到借款协议中的相关约定,相关银行按照借款协议条款有权要求比利时邦奇公司偿还上述借款。
5月30日,银亿控股及其关联方已偿还占用资金1.4亿港元(折合人民币12305.86万元)及3100万元人民币。为保证比利时邦奇公司经营的稳定性,本次于2019年5月29日偿还的3100万元已划至比利时邦奇公司并继续用于其生产经营,同时用以满足银团贷款的部分要求。其中,2019年5月23日偿还的1.4亿港元为公司对比利时邦奇公司的借款。
6月14日,ST银亿在《关于资金占用事项的进展公告》中提及,公司深刻反思、认真梳理,积极整改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继续强化内部控制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重点风险领域的内控检查,切实保证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不断提升公司规范运作水平。该公司董事会将继续督促银亿控股及其关联方处置相关股权和资产,督促其加快引进具有雄厚资金实力和品牌实力的战略投资者,争取达成实质性进展,切实维护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
6月17日午后开盘,ST银亿直线拉升涨停,报收于1.94元/股,涨幅4.86%。
四、中国500强银亿集团申请破产重整,旗下ST银亿当天大涨
A股市场再现重整申请,6月17日午间,ST银亿(000981)发布公告称,公司分别收到控股股东母公司银亿集团、控股股东银亿控股《通知书》,银亿集团、银亿控股已于6月14日向宁波中院申请重整。
受此消息影响,ST银亿午盘直线拉升至涨停,并维持至收盘。ST银亿有关负责人向e公司记者表示,控股股东做出重整打算,是从解决自身流动性、恢复盈利能力的角度统筹考虑;若重整成功,集团债务问题顺利解决,整体上也对上市公司有利。
目前,银亿集团旗下控制了三家A股上市公司,分别是ST银亿、*ST河化(000953)以及康强电子(002119),后两家公司也在17日晚间就银亿集团、银亿控股申请重整一事进行了公告。
1、银亿集团破产重整
银亿集团总部位于浙江宁波,集团创立于1994年,为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国内外贸易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综合性跨国集团。银亿集团也是一家知名民企,2017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783亿元,创利税40多亿元,位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记者注意到,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上已将银亿集团申请进行了列示,申请编号为(2019)浙02破申11号。银亿集团目前持有银亿控股75%股权,两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均为熊续强。
公开资料显示,熊续强个人履历十分丰富,曾担任宁波当地国有的罐头食品厂一把手,后告别体制下海经商,在创办银亿集团的过程中,熊续强先后涉足房地产、资源类产业及高端制造。
此前发布的“2018新财富500富人榜”显示,熊续强和熊基凯父子以279.4亿元的财富位列榜单第77位,宁波首富也成为熊续强的代名词。上述一系列的转型展现出熊续强的操盘能力,但是,这些激进的举动也不时给他带来非议。
ST银亿在公告中称,2019年以来,银亿集团、银亿控股持续面临流动性危机,虽竭力制定相关方案、通过多种途径化解债务风险,但仍不能彻底摆脱其流动性危机。
公告显示,为妥善解决银亿集团、银亿控股的债务问题,保护广大债权人利益,该两家公司从自身资产情况、负债情况、经营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均属于可适应市场需要、具有重整价值的企业,故银亿集团、银亿控股分别提交了重整申请。
银亿集团、银亿控股的流动性问题也对上市公司ST银亿造成一定影响。最为直接的表现是,ST银亿曾多次发布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被轮候冻结的公告。此外,ST银亿近期也发布了新增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新增债务到期未能清偿等公告。
不过,上述负责人向记者强调,目前,控股股东申请重整暂未影响到ST银亿的日常生产经营。关于重整进展,ST银亿在公告中表示,银亿集团、银亿控股尚未收到宁波中院正式的受理裁定书,提出的重整申请是否被宁波中院受理,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若后期进入重整程序,可能会对ST银亿股权结构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
2、危机背后的根源
正如前述,银亿集团从房地产起家,又进入资源类行业,在对行业前景看好的背景下,又进一步涉足装备制造行业。追根溯源,上述流动性危机背后,与一系列的大规模扩张密切相关。
特别是在2016年,银亿集团斥百亿巨资收购了三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海外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包括美国ARC、日本艾礼富和比利时邦奇。随后,银亿集团又将美国ARC和比利时邦奇注入上市公司ST银亿。
美国ARC是全球第二大独立生产气体发生器生产商,其产品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系统;邦奇集团则是全球知名汽车自动变速器独立制造商。ST银亿收购两家公司分别斥资28.45亿元和79.81亿元。
这次并购之后,ST银亿的主营业务从单一的房地产转向“房地产+高端制造”双主业,然而,无奈银亿集团与ST银亿的转型生不逢时,去年,汽车行业迎来了过去28年的首次下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汽车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2%和2.8%。
在这一背景下,美国ARC和比利时邦奇在2018年未能完成业绩承诺,其中,比利时邦奇更是亏损近8亿元,这也引发了ST银亿逾10亿元的商誉减值。
一位市场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根据实际方案,ST银亿的控股股东花费大量真金白银收购资产再装入上市公司,在此之后都转成了上市公司的股份,并没有套现。“眼下ST银亿股价低迷,叠加受到宏观去杠杆政策及市场大环境等因素影响,很容易导致流动性发生问题。”
记者注意到,银亿控股所持ST银亿股份已多次遭遇被动减持。最近的一次是在6月3日至6月6日,银亿控股所持158.3万股遭遇被动减持,占ST银亿总股本的0.04%。虽然ST银亿在17日以涨停报收,但其收盘价仅为1.94元/股。
“公司目前暂未受到控股股东申请破产重整事项的影响,将继续推进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同时通过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等措施努力提升经营业绩。”上述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公司的转型是经过深入调研和深思熟虑的,所收购的资产都是拥有领先技术及行业地位的公司,虽然市场波动有高有低,但公司相信未来这些资产会产生较好的回报。
五、ST银亿大股东申请破产重整 何时偿还占用资金成谜
自2016年开始转型的宁波房企银亿股份,今年遭遇戴帽ST、业绩亏损、债务违约、大股东被动减持等一系列事件。6月17日,ST银亿宣布大股东银亿控股以及银亿控股母公司银亿集团申请破产重整,并称此举可能会对公司股权结构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在大股东面临流动性危机的同时,银亿控股及其关联方偿还占用ST银亿资金的事情一直成为关注焦点。而在上述重整消息传出后,ST银亿当日收盘1.94元,上涨4.86%。
1、大股东为摆脱危机申请破产重整
自2019年以来,银亿集团、银亿控股持续面临流动性危机,虽竭力制定相关方案、通过多种途径化解债务风险,但仍不能彻底摆脱其流动性危机。
据ST银亿在6月17日发布的公告内容显示,为妥善解决银亿集团、银亿控股的债务问题,保护广大债权人利益,两家公司从自身资产情况、负债情况、经营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均属于可适应市场需要、具有重整价值的企业,故分别于2019年6月14日向宁波中院提交了重整申请。
不过,截至目前,银亿集团、银亿控股尚未收到宁波中院正式的受理裁定书,提出的重整申请是否被宁波中院受理,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若银亿集团、银亿控股的重整申请被宁波中院受理,银亿集团、银亿控股将进入重整程序,可能会对公司股权结构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
据银亿股份证券部相关人士向媒体表示,这属于股东方面的破产重整并非破产清算,不涉及上市公司。
所谓企业重整是指不对无偿付能力债务人的财产立即进行清算,而是在法院主持下由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协议,制定重整计划,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债务人按一定方式全部或部分清偿债务,同时债务人可以继续经营其业务。
破产重整更侧重于拯救身陷困境的债务人,实现企业再建。若重整成功,ST银亿大股东将摆脱财务困境,有望获得新生。
2、ST银亿曾有22.48亿元被占用
在大股东宣布重整的同时,ST银亿6月17日收盘1.94元,上涨4.86%。如果大股东重整成功,将有利于解决占用ST银亿资金问题,无疑是一利好。
在银亿集团、银亿控股持续面临流动性危机情况下,截至4月30日,ST银亿自查发现,控股股东宁波银亿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占用非经营性资金约22.48亿元。
为此,ST银亿向深交所申请,股票自5月6日开市起被实行“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银亿股份”变更为“ST银亿”。公司股票交易的日涨跌幅限制由10%变为5%。
ST银亿曾用名为银亿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房地产公司,拥有国家一级房地产开发资质,以宁波为总部,连续15年上榜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并连续12年名列浙江省住宅产业十大领军企业。2011年,银亿股份借壳成功在A股上市。
银亿股份的转折点发生在2016年,在房企纷纷转型的大背景下,银亿股份也未能免俗。开启了“房地产业+高端制造业”双轮驱动的格局。
2017年,其先后两次实施了重大资产重组,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方式收购了宁波昊圣和东方亿圣100%股权,从而间接拥有了全球第二大独立生产气体发生器生产商美国 ARC 集团和全球知名的汽车自动变速器独立制造商比利时邦奇集团。也因此从房地产业走向了汽车零部件行业。
但是,转型不力,频繁重组致使银亿股份身陷财务危机。早在2018年年底,银亿股份发生首笔债务违约时,市场就有很多解读,比如企业质押率过高、债务结构过度短期化、多元化经营拖累企业整体融资。
3、督促大股东及其关联方解决资金占用问题
6月15日,ST银亿在再次披露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
据公告内容显示,为尽快解决银亿控股及其关联方资金占用问题,6月10日,银亿控股关联方宁波聚亿佳电子以其持有的宁波普利赛思电子100%股权为上述资金占用事项提供了质押担保,金额为5.47亿元。
除上述5.47亿元股权质押保障措施外,银亿控股及其关联方已偿还占用资金14000万元港币(折合人民币1.23亿元)及1.88亿元人民币。根据公告内容,资金占用余额约为人民币13.9亿元。
对于剩下的资金占用余额, ST银亿表示,公司董事会将继续督促银亿控股及其关联方处置相关股权和资产,督促其加快引进具有雄厚资金实力和品牌实力的战略投资者,争取达成实质性进展,切实维护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
事实上,ST银亿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已引起深交所的关注。5月21日,ST银亿收到深交所问询函,其中,要求其说明实际控制人利用其控制的关联企业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的情况。
不过,ST银亿两次延期回复问询函,其于5月27日申请延期回复。6月13日,ST银亿再次申请延期至6月18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