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款女子被曝炫富
近日,杭州萧山一名女子替父亲在水滴筹发起20万元的筹款,称父亲被医生确诊为胃癌。不少网友转发捐款之后,却发现发起筹款的女子在社交平台晒出买跑车、出国旅游、购买奢侈品等情况。经网友举报后,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水滴筹工作人员处了解到,水滴筹接到举报后展开全面调查,目前筹款人已承诺将所筹得的8547元退还至水滴筹平台,并由平台原路退还给相关的爱心赠与人。
北青报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出现了不少类似案例,患病人隐藏真实财产情况,通过医疗救助平台筹款,被发现举报后,大多以道歉、退还善款收尾。网友质疑此类情况是否涉嫌诈捐,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浩认为,如果筹款人的事由真实,即善款确实用于治疗,就不构成诈捐。如果将募捐所得用于挥霍而非治疗就会涉及诈捐的问题,甚至涉嫌诈骗罪。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在求助项目发布前,网络服务的募捐平台应当进行充分审核,包括家庭收入、财产等状况、生活境况以及病情。
1、事件:萧山一女子替父筹款后被指炫富
最近,杭州萧山当地网站出现一篇曝光贴,5月初,萧山一名女子替父亲在水滴筹发起20万元的筹款,称父亲被医生确诊为胃癌,万般无奈向网友求助筹集善款。不少网友通过转发链接、捐款等方式伸出援助之手。但随后就有人发现,该女子晒出的检查报告单,患者尚未确诊胃癌,而她则在父亲刚检查完的第二天就发起了筹款。6月3日,筹款女子以“急等钱续缴医院费用”为由,提取了8547元的善款。
6月中旬,一位捐过款的网友无意之中发现发起筹款的女子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买跑车的消息。随后,不少人发现,该女子经常晒出国旅游,购买奢侈品的消息。有网友指出,网络筹款本意是帮助生活困难的人度过难关,而并非是为她这样的有钱人钻空子利用。
面对网友的质疑,发起筹款的女子删除了社交平台上的“炫富”内容。6月12日,该女子发文称,她的父亲2014年两次从重症监护室抢救出来,并称父亲有资格申请水滴筹救助。对于这一回应,网友并不买账,大家认为网络筹款是给那些无力承担医药费的家庭,不能被那些开豪车、买奢侈品的人所滥用。
2、回应:平台称善款将原路退还给捐款人
6月16日晚,北青报记者注意到,筹款女子通过微博发文称,感谢所有献爱心的朋友,愿把在水滴筹筹到的8547元通过平台退还给大家。
6月17日上午,北青报记者从水滴筹工作人员处获悉,水滴筹接到举报后展开全面调查,目前筹款人已承诺将所筹得的8547元退还至水滴筹平台,并由平台原路退还给相关的爱心赠与人。
对于网友提出的,水滴筹为何没有在女子发起筹款时进行严格的审核?工作人员回应,水滴筹借助熟人社交网络验证,在筹款的整个过程进行风险控制。求助人在提交身份证明材料、病情证明材料等相关材料,通过平台初步审核之后,还需要经过社交网络的监督验证、提现公示验证等环节,才能最终完成提现。“其实我们的审核并不是一次完成的,是贯穿整个筹款过程,甚至是筹款提现以后,我们也一直在进行相关的监督。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需要大家共同的监督发挥作用,对相关的案例进行审核和管理。”
萧山女子发起筹款的情况被网友质疑以后,平台在接到举报后跟筹款人沟通对相关情况进行核实调查,并强调了平台是给看不起病的大病患者提供救命工具的,最终筹款人同意退款。
3、梳理:网络众筹平台曾多次因“骗捐”陷舆论漩涡
北青报记者梳理发现,这并网络众筹平台第一次出现类似争议。
萧山女子被指骗捐的事情发生以后,不少网友又想到了前不久刚发生的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众筹事件。4月8日,德云社相声演员突发脑出血,在北京天坛医院救治。其家人通过水滴筹向社会求助,筹款金额为100万元。但随后就有网友质疑,其家里有房有车,治病应该先尽自身能力筹钱,万般无奈之下才应向陌生的好心人求助。另有网友指出,吴鹤臣有医保,治疗过程也用不了100万。最终,面对网友的质疑,吴鹤臣家人公布财产,并关闭众筹通道。
2018年7月份,广西南宁武鸣的一名女子称自己的女儿因病毒感染已经住进了ICU病房,请求好心人帮忙捐款,最终她一共获得25万余元的筹款。事后有网友爆料,这家人其实有好几套房子,还有奥迪车,并且还经营着几家粉店。此消息一出,很多网友通过平台投诉举报。最终,众筹平台经调查回应称,患者家人与平台沟通承诺退款,平台收到款项将第一时间原路退还给爱心捐助者。
无独有偶,2018年7月初,家住四川的周先生,因其三岁的儿子在路边不慎被烫伤,治疗费需要60万元。由于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家人便借助众筹平台,一天内共募集近40万元。随后,有人指名道姓指出,周宇家是做羊肉生意的,有车有房,还给孩子买了保险。面对质疑,周宇夫妇最终退回善款。
上述案例中,筹款人确实面临了家人患病的现状,但家人实际并非无力承担,借助网络众筹平台筹款时,平台只能审核病情,却无法审核筹款人的财产情况、家庭收入等。因此,一些人借助网络众筹平台的漏洞,隐藏真实财产情况,以获得资助。
此前,针对上述情况,网络众筹平台曾回应称,由于平台没有资格去审核发起人的车产和房产,只能要求发起人公开说明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去做公示,社会人士可以根据自己判断,选择去帮助他或是不帮助他。“在这一点上,平台需要大家共同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
4、观点:网络众筹平台应加强审核求助人的财产等情况
对于网络众筹平台出现的“骗捐”现象,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浩表示,《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网络服务的募捐平台,在求助项目发布前应当进行充分审核,保障受捐者全面、充分、真实的披露更多个人信息资料,包括家庭收入、财产等状况、生活境况以及病情。网络平台为了更好的确保信息真实,需要获取求助者的信息,包括被救助者的病情诊断信息以及财产状况信息,但是平台方与医院以及房产部门未能充分合作的情况下,只能依赖求助者发布的信息,求助者隐瞒财产状况的话难免出现类似问题。
周浩律师认为,如果出现筹款人有隐藏财产的情况,如若筹款事由真实,即确实筹款用于治疗,就不存在诈捐,平台只能通过监管机制退还捐款。如果筹款人将募捐所得用于挥霍而非治疗就会涉及诈捐的问题,甚至涉嫌诈骗罪。
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常莎认为,如果筹款人编造虚假事实骗取捐款人财物涉嫌诈捐,网络众筹平台也将因未尽合理审查义务,对捐款人的财产权被侵害存在过错。在民事责任方面,筹款人应返还财务,赔偿捐款人损失;水滴筹平台存在过错,对捐款人损失负连带赔偿责任。在刑事责任方面,筹款人诈捐涉嫌诈骗罪、编造及传播虚假信息罪,应承担刑事责任。
如果诈捐成立,捐款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筹款人返还财物并要求筹款人及平台连带赔偿捐款人损失,同时也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要求公安机关追究诈捐人的行政责任及刑事责任。
一、吴鹤臣事件余音未了,又现女子替父筹款后炫富,别让众筹成众愁
如果有一张能够隐匿身份、增加能量的面具,多少人能够抵御作恶的冲动和诱惑?不幸的是,在某些人眼中,众筹平台似乎正在成为那张可以为所欲为的面具。
1、《变相怪杰》的面具
近日,杭州萧山当地网站出现一篇曝光贴:一个多月前,萧山一名女子替父亲在水滴筹发起20万元的筹款,称父亲被医生确诊为胃癌,向网友求助筹集善款。
得知此事,不少网友纷纷转发捐款。令人没有想的是,有网友发现,发起筹款的女子却在社交平台高调晒出买跑车、出国旅游、购买奢侈品等情况。
这边厢,在众筹平台上声泪俱下地发动募捐;那边厢,在社交媒体上志得意满地炫富晒幸福。这位长袖善舞的奇女子,活脱脱演绎了“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看到这个女子的所作所为,很容易使人联想起金·凯瑞的经典代表作《变相怪杰》。电影中,金·凯瑞是一个唯唯诺诺的小人物,但当他在黑夜里戴上神奇面具之后,他立刻就拥有了无限神力,并因此无所顾忌地放飞自己。
值得庆幸的是,金·凯瑞在影片中的人设是正直善良的,他虽然搞怪,但并不作恶。
但是,如果金·凯瑞在影片中的人设充满了邪恶呢?谁能阻止那个戴着神奇面具的怪人作恶?
如果有一张能够隐匿身份、增加能量的面具,多少人能够抵御作恶的冲动和诱惑?疆哥无从得知。
不幸的是,在某些人眼中,众筹平台似乎正在成为那张可以为所欲为的面具。
2、众筹平台故事多
众筹翻译自国外crowdfunding一词,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
众筹最初是艺术家筹措创作资金的手段,后来演变成创业者争取资金的渠道。当然,这并不是此文讨论的重点,疆哥关注的是众筹中的一个具体分类——爱心众筹。
既然以爱心为名,爱心众筹的方式和目的自然是明确的:以接受爱心捐赠的形式扶危济困。
现实中,爱心众筹确实为很多蒙受不幸的人送去关怀和温暖,但随着众筹平台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吃惊地发现,公众的爱心日益面临亵渎和挥霍的风险。
原因很简单,那些素昧平生的募捐发起人,头上都戴着一个神秘的面具。善与恶,真与假,一切都在他们一念之间。
面对众筹平台上如泣如诉的文字,你或许想象不到,其中不少竟然只是“流水线”上的产品。
数月前,有媒体报道称,网络平台上,有不少人公开售卖诊断证明、住院记录、病历本、B超报告单、CT片子等病历资料,只需要花费150元,就可以购买到一份“诊断证明”,并且“可以开任何病情”。拿着这些证明,可以轻易通过水滴筹平台的初步审核。
买来的病历竟然能通过众筹平台审核,你是不是感到很吃惊?更令人吃惊的还在后面。通过审核之后,需要发布募捐文案,如果不会写也没关系,网上有大量捉刀代笔者在招揽生意。更有甚者,包括实名认证和推广服务,众筹平台上的各个环节都有明码标价的“服务”。
爱心众筹似乎成了一门生意,只要有人提供一个创意,后续的一切服务都可以掏钱购买。甚至,连创意都不需要,因为有人在煞有介事地推销利用众筹平台筹款的“课程”。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明确的意向而已。
只要有“变脸”的想法,并愿意为此支付费用,有人就会奉上量身定做的专属“面具”。
“变脸”如此容易,故事如此廉价,善良的你怕不怕?
3、故事多处事故多
故事有很多种,有的博人一笑,有的发人深省,有的则像米饭里的石头,总在不经意间给人以不期待的痛。
众筹故事中频繁出现的“翻车现场”,毫无疑问就是一种不期待的痛。
提起故事中的事故,不得不提到曾经沸沸扬扬的“罗尔事件”,那是爱心众筹平台上的首例大型翻车现场。
“罗尔事件”曾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讨论,关于众筹平台、关于个人诚信、关于公众爱心,所有这些话题,都无数次引起公众讨论的兴趣。结果又是怎样呢?
故事变成事故令人义愤填膺,时间长了,事故又变成了故事。当舆论的涟漪逐渐散去,当初的一切似乎都已成为无关痛痒的故事。
直到又一颗石子落入平静的水面。
前不久,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家属众筹百万之事备受关注,因为被指隐瞒家产、花少筹多,悲剧最终竟然演变为一场闹剧。一时间,吴鹤臣的妻子成为舆论众矢之的,他们的家庭状况也一再曝光在公众面前。虽然喧嚣一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此事再次归于沉寂。
“女子替父筹款后被指炫富”事件曝光后,前面两个故事再次回到公众视野。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三个故事或者说事故,有很大相似之处——三个募捐发起人都有车有房,并非人们惯常思维中的走投无路,然而,他们宁愿降低身段求助网友,也不愿降低生活品质独自面对。
无论当事人有怎样冠冕堂皇的理由,他们内心的狭隘和自私都显而易见:自己的亲人正在蒙受不幸,为什么要把救护责任转嫁于素昧平生的网友,甚至不惜为此附带上道德的枷锁?
当爱心成为别人盘点收益时扒拉的算盘珠,善良的你会不会心痛?
4、公众需要选择故事的自由
三个故事当事人都强调,募捐是自己的自由,捐不捐款是网友的自由。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难道不是吗?
捐不捐款确实是网友的自由,但促使网友做出抉择的,显然是那个精心包装的故事。
网友有选择故事的自由吗?在这里,疆哥做一个也许不太恰当的比喻。
曾几何时,街头巷尾的乞讨者令人无所适从。如果慷慨解囊,很有可能堕入一个精心设计好的骗局;如果视而不见,又难免让人自觉过于残忍。
虽然乞讨者骗局屡屡发生,但当乞讨者真的站在你的面前,还是不由得会令你艰于选择。乞讨者无需过多言辞,仅凭地位与姿态上的悬殊,就足以令你心生愧意。于是,在自我道德压迫下,很多人明知大概率遇到了骗子,还是会慷慨解囊。
其实,乞讨只是展示一种姿态,这种姿态与乞讨者的身份地位、财富状况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但是,如果刻意隐瞒事实扭捏作态,那就不是乞讨,而是欺诈。
疆哥始终认为,如果乞讨者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乞讨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艺术。知道乞讨者的真实情况,并不妨碍有爱心的人为他们提供援助,这样的爱心不仅更加纯粹,而且更加轻松,因为捐助者不必背负额外的心理负担和道德枷锁。
我知道你在讲故事,但我还是愿意帮助你。这是乞讨。
我不知道你在讲故事,但我不得不帮助你。这是绑架。
看似相同的场景,差别何止千万里?
5、每个无厘头的故事,都隐藏着毁灭性的事故
流量为王的时代,故事似乎成了流量刚需,讲故事的人也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
当这些发生在爱心众筹平台上的时候,不禁令人悲从中来。
讲故事的人之所以如过江之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讲故事成本低、收益高,而且翻车代价小。
“女子替父筹款后被指炫富”经网友举报后,筹款人已承诺将所筹得的8547元退还至水滴筹平台,并由平台原路退还给相关的爱心赠与人。
故事变成事故之后,“原路退回”似乎是常规操作。如果事情就此告一段落,故事恐不免仍将继续发生。毕竟,与唾手可得的利益相比,挂一漏万的网友举报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寄希望于法律拾遗补缺的同时,众筹平台扎紧制度篱笆无疑显得更加重要。
6月12日,水滴2019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宣布已完成超10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今年3月27日,该公司宣布获得近5亿元B轮融资。在不到三个月时间里,水滴获得的融资总额已经接近16亿人民币。
看得见的巨大商业成绩之外,水滴筹上各类如泣如诉真假难辨的故事,也是一种大量而另类的存在。
面对添油加醋甚至子虚乌有的募捐故事,不少众筹平台都表示缺乏有效的审核能力。审核能力有效或是实情,但越是在审核能力有限的前提下,越应该从严把控每一条募捐信息。
业绩持续增长固然可喜,但从保障信息真实有效的角度出发,业绩从来都是双刃剑——如果一味追求野蛮生长,不免给讲故事的人留下可趁之机。
公信力是众筹平台立身之本,在众筹平台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无厘头的故事内容,都隐藏着毁灭性的事故风险。
让每一笔捐助都用在正确的地方,是众筹平台无法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6、网上众筹不应成唯一的“救命稻草”
不知道你们是否注意到了,曾经令人纠结的街头乞讨者,如今已大大减少甚至消失不见了。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救助制度日臻完善和发达。
真正生活窘迫的乞讨者,完全可以正大光明地去救助站寻求援助,而不必在街头巷尾漫无目的地祈求关怀。
真正的乞讨者远离街头之后,讲故事的乞讨者自然也就不再留恋此处,因为公众很容易识别故事、戳穿谎言。
疆哥之所以提起这个,是因为这与网上求助有异曲同工之处——如果大病救助能够扩大保障范围、提高援助力度,真正窘迫的人就不必将网上求助视为“救命稻草”。
如此一来,讲故事的求助者必然大大减少。即使有人执著于此,公众也完全可以当作一个轻松的故事来看,不必为此额外背负道德枷锁。
当然,这只是一种长期规划。在此之前,更迫切的是尽快将讲故事的人一一验明正身。
如果故事和事故令人傻傻分不清,敬而远之恐怕是多数人唯一正确的选择。
怕只怕,咱们惹不起,还躲不过。
终日在真假难辨的故事中承受道德压力,那无疑是一种难捱的折磨。
二、女子替父筹款后被指炫富 平台:善款将退还给捐款人
近日,浙江杭州萧山当地网站出现一篇曝光贴,一个多月前,萧山一名女子替父亲在水滴筹发起20万元的筹款,称父亲被医生确诊为胃癌,向网友求助筹集善款。不少网友转发捐款之后,却发现发起筹款的女子在社交平台晒出买跑车、出国旅游、购买奢侈品等情况。经网友举报后,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水滴筹工作人员处了解到,水滴筹接到举报后展开全面调查,目前筹款人已承诺将所筹得的8547元退还至水滴筹平台,并由平台原路退还给相关的爱心赠与人。
5月10日,杭州萧山一女子通过水滴筹发起20万元筹款,称父亲确诊胃癌需要救治。很多网友通过转发捐款伸出援助之手。但随后就有网友发现,该女子晒出的检查报告单,患者并未确诊胃癌,而她则在父亲刚检查完的第二天就发起了筹款。6月3日,筹款女子以“急等钱续缴医院费用”为由,提取了8547元的善款。
6月中旬,一位捐过款的网友无意之中发现发起筹款的女子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买跑车的消息。随后,不少人发现,该女子经常晒出国旅游,购买奢侈品的消息。有网友指出,网络筹款本意是帮助生活困难的人度过难关,而并非是为她这样的有钱人钻空子利用。
面对网友的质疑,该网友于6月16日晚通过微博发文称,感谢所有献爱心的朋友,愿把在水滴筹筹到的8457元通过平台退还给大家。
6月17日上午,北青报记者从水滴筹工作人员处获悉,水滴筹接到举报后展开全面调查,目前筹款人已承诺将所筹得的8547元退还至水滴筹平台,并由平台原路退还给相关的爱心赠与人。
对于网友提出的,水滴筹为何没有在女子发起筹款时进行严格的审核?工作人员回应,水滴筹借助熟人社交网络验证,在筹款的整个过程进行风险控制。求助人在提交身份证明材料、病情证明材料等相关材料,通过平台初步审核之后,还需要经过社交网络的监督验证、提现公示验证等环节,才能最终完成提现。“其实我们的审核并不是一次完成的,是贯穿整个筹款过程,甚至是筹款提现以后,我们也一直在进行相关的监督。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需要大家共同的监督发挥作用,对相关的案例进行审核和管理。”
萧山女子发起筹款的情况被网友质疑以后,平台在接到举报后跟筹款人沟通对相关情况进行核实调查,并强调了平台是给看不起病的大病患者提供救命工具的,最终筹款人同意退款。
三、替父筹款后被指炫富 女子称将把8547元善款退还
杭州萧山一女子称父亲患有胃癌,众筹20万元,但之后于微博炫富,被质疑“诈捐”。今日(6月17日),水滴筹方面回应新京报记者称,筹款人被举报后,同意将之前所筹得的8547元原路退还给捐款者,目前退款正在办理中。
筹款人在筹款页面上贴出的萧山第一人民医院出具的内镜检查报告单显示,患者并未被确诊胃癌。
网帖称,一个月前,萧山一姑娘替父亲在水滴筹发起20万元筹款,并以其父亲口吻,讲述了“自己被确诊为胃癌”的经过。新京报记者检索水滴筹平台发现,上述捐款项目存在,题为“爱心接力!禁食不禁药的日子,能撑多久”。文中写道,“因为胃部堵塞,水和食物都下不去,所以一直禁食滴水未进急需手术”,还强调“在癌症面前,再多的钱也是杯水车薪。”此时,已有爱心人士在线捐款,帮助次数达235次。
但筹款人在筹款页面上贴出的,由萧山第一人民医院出具的内镜检查报告单显示,患者并未被确诊患有胃癌。该单据出具时间为2019年5月9日,即该女子发起筹款的前一天。水滴筹平台显示,6月3日,在未达到筹款目标时,筹款提前结束,筹款人以“急等钱续缴医院费用”为由,提取了全部筹款8547元。
6月12日,当事女士微博被网友找到,发现该女子于6月11日晚发布了一条动态,称“老公定了辆跑车,说是给我买的,婆婆听闻立马说:我连买个西瓜都舍不得。开50w的车,穿上万的貂,不舍得买西瓜,这全世界最大的笑话了吧。”该女子此举被质疑“诈捐”。同日,当事女子微博回应称,其父在2014年接受抢救,“直到目前一直是个病人”,并提到父亲有资格申请水滴筹救助。6月16日晚,该女子微博回应,愿把在水滴筹筹到的8547元通过平台退还。
针对此事,今日(6月17日),水滴筹方面回应新京报记者称,该案例在打款后的社交监督阶段被举报。接到举报后,水滴筹平台与筹款人进行了多次沟通,强调水滴筹是为经济能力不足以支撑治疗困难大病患者提供救助的工具,要求筹款人首先应尽全力自救,再考虑网络求助。
水滴筹方面称,多次沟通后,筹款人表示理解,同意将之前所筹得的8547元爱心款项退回水滴筹平台,并由平台原路退还给相关爱心赠与人,目前退款正在办理中。
四、女子网上筹款给爸爸看病,几天后炫富被发现
前两天,萧内网上一篇曝光帖传得沸沸扬扬。有网友说,这件事让他「三观震碎」。
一个月前,萧山一姑娘替父亲在水滴筹发起 20 万元的筹款,称自己被确诊为胃癌。
朋友圈好友看到她发出的链接,不少人都捐了款。
姑娘发起的网络筹款页面
不过,筹款页面晒出的萧山第一人民医院 5 月 9 日的内镜检查报告单上,并未确诊胃癌,而姑娘在第二天就发起了水滴筹筹款。
6 月 3 日,水滴筹筹款结束,她以「急等钱续缴医院费用」为由,提取了全部筹款 8547 元。
让很多捐款人没想到的事情来了。
6 月 12 日,一位给她捐过款的人,刷微博时意外发现了姑娘在前一天晚上发布的一条微博,让他大跌眼镜!
该微博已被删除
事情被曝光后,网友炸了锅!
有不少人认出了这位姑娘,并找到了她的微博。
5 月 10 日发出的水滴筹信息,目前已被删除
微博各种炫富
面对网友质问,姑娘觉得没毛病
翻看姑娘的微博,没看出她在筹款页面所说的「万般无奈」,更不用提能与「生活困难」搭上边,家里在萧山的房产也似乎不止一处。
出国旅游、购物、晒包、晒车 …… 这样的内容,在她的微博里随手翻翻就能看到。
得知自己被曝光后,6 月 12 日,姑娘发了条微博说,她的父亲在 2014 年接受抢救,直到目前一直是个病人,并提到父亲有资格申请水滴筹救助。
她本人的回应,让很多网友更加坐不住了。
在大家看来,网络筹款是用于帮助生活困难的人,负担医药费的救命钱,而不是像她这样,开着豪车搞众筹分摊医药费。
但是,姑娘始终认为自己做的没错。
面对大家的质问,她这样回复:
还有网友晒出了她在一个萧山微博群里的聊天记录:
红框部分为姑娘所说的话
平台审核机制给了可乘之机
别让人们的善心被消磨殆尽
上个月,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众筹事件频登热搜,引起热议。吴鹤臣突发脑溢血送医,家属在水滴筹发起了金额为 100 万的巨额众筹。
但事后有媒体曝光,吴鹤臣家里在北京拥有两套房产,并且还有车,这引起了网友们的不满。
对此,水滴筹官方回应称:「没资格审核发起人车产房产」。
近年,网络筹款平台的兴起,类似的新闻也越发多见。虽然平台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但筹款发起者的行为是点燃大众怒点的主要原因。
大众的爱心和同情心即使再泛滥,也经不住这样一次次的摧残。
请不要让人们失去信任,让善心和善意被消磨殆尽。
五、女子这边替父筹款那边却在炫富 平台放话:善款原路退还捐赠人
不过,筹款页面晒出的萧山第一人民医院 5 月 9 日的内镜检查报告单上,并未确诊胃癌,而姑娘在第二天就发起了水滴筹筹款。
6 月 3 日,水滴筹筹款结束,她以「急等钱续缴医院费用」为由,提取了全部筹款 8547 元。
该微博已被删除
事情被曝光后,网友炸了锅!
有不少人认出了这位姑娘,并找到了她的微博。
5 月 10 日发出的水滴筹信息,目前已被删除
得知自己被曝光后,6 月 12 日,姑娘发了条微博说,她的父亲在 2014 年接受抢救,直到目前一直是个病人,并提到父亲有资格申请水滴筹救助。
她本人的回应,让很多网友更加坐不住了。
在大家看来,网络筹款是用于帮助生活困难的人,负担医药费的救命钱,而不是像她这样,开着豪车搞众筹分摊医药费。
但是,姑娘始终认为自己做的没错。
面对大家的质问,她这样回复:
还有网友晒出了她在一个萧山微博群里的聊天记录:
面对网友的质疑,最后,该网友于 6 月 16 日晚通过微博发文称,感谢所有献爱心的朋友,愿把在水滴筹筹到的 8457 元通过平台退还给大家。
6 月 17 日上午,北青报记者从水滴筹工作人员处获悉,水滴筹接到举报后展开全面调查,目前筹款人已承诺将所筹得的 8547 元退还至水滴筹平台,并由平台原路退还给相关的爱心赠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