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终止投资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6月24日晚间,永辉超市(601933)发布关于终止拟对外投资的公告。
永辉超市终止投资的对象,正是日前被苏宁易购(002024)“截胡”的家乐福中国。
早在去年1月下旬,永辉超市、腾讯、家乐福三方曾联合宣布达成关于“家乐福中国”的股权投资意向书。无奈在“恋爱”一年半后,家乐福中国最终“改嫁”给了苏宁易购。
6月23日晚间,苏宁易购公告称,其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拟出资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
家乐福中国的“嫁妆”还算拿得出手:约3000万会员,210家大型综合超市、24家便利店以及6大仓储配送中心,店面总建筑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覆盖22个省份及51个大中型城市。
而永辉超市只能在苏宁易购“官宣”后,于次日宣布放弃对家乐福中国的追求,“自筹划本次对外投资事项以来,公司与合作伙伴积极和交易对方就相关事项进行了谈判”。永辉超市在公告中称,“根据目前市场环境,综合考虑各方面相关因素,为维护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公司决定终止本次对外投资的谈判。”
1、“恋爱”一年半
至少在一年半前,永辉超市与家乐福中国的“恋情”,被各方认为是门当户对。
作为曾经的“豪门”,如今家乐福中国的境况与十年前相比,已经明显走了下坡路。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里,包括家乐福在内的外资超市发展都不尽如人意,要么退出,要么积极寻找本土合作伙伴。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家乐福中国与永辉超市产生了“恋情”。
2018年1月23日,多家媒体报道称,永辉超市可能投资家乐福中国。当天晚上,永辉超市即提交公告,称与腾讯对荷兰公司家乐福中国达成或有投资的股权投资意向书,相关事宜尚处于初步探讨阶段。
此举也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上交所当晚就下发问询函,要求永辉超市说明拟取得的股权比例及预计投资金额,是否涉及标的资产控制权。问询函同时要求披露具体合作内容和模式,“同时提示不确定性风险”。
永辉超市次日回复上交所问询函时称,“公司在上述或有投资中拟取得的股权比例及预计投资金额暂不确定”。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当时永辉超市在回复函中强调,“根据意向书约定,如果本次投资完成后,公司在上述或有投资中拟取得的股权比例使得公司不具有控股权,家乐福仍将是家乐福中国的最大股东。”
“三方将协作共赢,在供应链、科技应用和业务赋能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合作。”永辉超市同时披露公司的初步方案,“本公司主要侧重点是生鲜业务进一步提升、门店运营、共享中台方面提供支持和资源。合作内容和模式暂不确定,待正式协议签订后再予以披露具体细节”。
2、“嫁”给“不差钱”的苏宁
而在6月23日晚间,苏宁易购直接宣布拟出资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苏宁方面还表示可能收购剩余股权——为拿下家乐福中国,苏宁易购付出的决心和勇气更大。
事实上,在苏宁易购的公告中,永辉超市也一度成为“背景板”。苏宁易购列出的“可比公司”中,永辉超市高居榜首,其2018年股权价值/收入倍数达1.37,相比之下,家乐福中国只有0.20。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永辉超市持续“攻城略地”,共计新开业门店135家,面积96.25万平方米,其中第四季度一口气新开65家门店。已签约未开业门店达240家,储备面积188.48万平方米。此外,去年1月永辉超市宣布7.10亿元收购红旗连锁股份1.22亿股,将所持红旗连锁股份总数提升至21%。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永辉超市在2018年年报中表示,目前该公司在24个省市已发展超700家连锁超市,经营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依然在扩张,并能够在大部分地区盈利的超市企业”。
永辉超市2018年年报显示,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5.17亿元,同比增长20.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0亿元,同比下降18.52%——持续攻城略地收获战果的永辉超市,在净利润下滑的背景下,对于收购家乐福中国只能慎之又慎。
相比之下,苏宁易购2018年营业收入达2449.57亿元,同比增长30.35%;实现归母净利润133.28亿元,同比增长216.38%。苏宁易购一位不愿具名人士感慨,“我们确实不差钱。”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宁易购能豪掷48亿元,赶在永辉超市之前将家乐福中国纳入帐下。
3、永辉发声:加快门店战略布局
“自筹划本次对外投资事项以来,公司与合作伙伴积极和交易对方就相关事项进行了谈判。”永辉超市在6月24日晚间的公告中表示,根据目前市场环境,综合考虑各方面相关因素,公司决定终止本次对外投资的谈判。永辉超市强调称,“公司终止本次对外投资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产生影响,不存在损害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公司将把原计划的投资资金用于加快全国门店的战略布局,持续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相比之下,苏宁易购则在6月23日晚间表示,“本次交易交割后,苏宁易购将与家乐福中国在门店网络、商品供应链、物流仓储配送等业务领域开展整合,整合效应预计将逐步显现,对家乐福中国以及苏宁易购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苏宁易购副总裁田睿在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时也强调,“苏宁零售体系4亿会员及家乐福中国3000万忠实会员将形成有效互补,丰富苏宁现有的会员生态,从而提升用户价值。”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还注意到,早在2017年,苏宁易购掌门人张近东曾表态:未来五年苏宁将成为最大的商业地产商。
据虎嗅报道,曾经分别在家乐福和苏宁工作过的资深人士万明治(前苏宁超市总经理)在朋友圈感叹:“中国一定有一个或者数个万亿级的企业诞生,两个老东家的联姻,只是顺应了时代潮流而已。”
一、家乐福中国被苏宁收购 未适应新形势无奈出售股权
6月23日,中国苏宁易购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与全球第二大连锁零售商——法国家乐福集团达成协议,拟以48亿元人民币(约合6.2亿欧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家乐福集团持股比例降至20%,保留家乐福中国监事会7个席位中的两个席位,交易预计在2019年底前完成。
本次交易完成后,苏宁易购将成为家乐福中国控股股东。据悉,本次交易标的家乐福中国100%股份的估值为60亿元人民币。根据家乐福集团提供的未经审计的管理会计报表,家乐福中国2018年营业收入约为299.58亿元。
消息一出立刻引发法国媒体关注。法新社报道称,家乐福向苏宁易购转让中国子公司是其在中国市场作出的深层调整,或许最终还会完全退出中国市场。因为双方的收购协议商定,未来4年内,家乐福可能将最后20%的股权全部转让给苏宁易购。
报道分析说,家乐福从1995年起就进入中国市场,迄今在中国仍拥有210家大型超市和24家便利店。但近年来家乐福中国业绩不断下滑。
根据家乐福公开发布的新闻稿,苏宁易购是中国本土的零售业巨头,在全国700多座城市拥有超过8881家门店,同时也是中国第三大网购电商平台。家乐福和苏宁易购的业务具有较强互补性,此次交易有利于家乐福中国加速发展。
报道援引家乐福集团知情人士的话说,2017年底,家乐福中国曾经制定重振计划,但最终未能有效持续改善盈利状况,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出售股权。实际上,随着电商飞速发展、消费模式转变和行业重整,中国市场的原有格局已被彻底打破。
法国商业调频电视台分析说,中国网购模式可以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在家中迅速地大量收货,智能手机用户只需简单的几下点击操作,就能订购食品、日用品甚至生鲜冷冻产品。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实现当天送货上门。电商巨头阿里巴巴经营的实体店网络甚至可以在一小时内就将订单送达。
报道说,尽管家乐福通过与腾讯集团合作等方式努力适应中国电子商务飞跃式的发展,但终究未能扭转营业额逐年萎缩的颓势。去年,家乐福在上海推出其全球首家新零售智慧门店,尽可能多地融入数字化解决方案。腾讯在其新门店内实验其面部识别支付系统,以寻求手机支付的替代方案。今年4月,家乐福在北京开设全新概念店,引入7000多种进口食品、有机食品和自有品牌商品。
二、永辉超市:终止投资家乐福中国的谈判
永辉超市(601933)6月24日晚间公告,公司决定终止投资家乐福中国的谈判。
根据公告,公司于2018年1月24日、1月25日分别发布公告《关于签订股权投资意向书的公告》(临-2018-7)、《关于回复上海证券交易所问询函暨公司股票复牌的提示性公告》(临-2018-10),公司与腾讯控股就对Carrefour China Holdings NV(一家荷兰公司)的或有投资与Carrefour SA达成股权投资意向书。永辉超市表示,自筹划本次对外投资事项以来,公司与合作伙伴积极和交易对方就相关事项进行了谈判。根据目前市场环境,综合考虑各方面相关因素,为维护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公司决定终止本次对外投资的谈判。
值得一提的是,Carrefour SA为家乐福集团、 Carrefour China Holdings NV为家乐福中国。6月23日晚间,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拟出资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
据苏宁易购公告显示,家乐福中国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是最早一批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资零售企业之一,主营大型综合超市业务。截至2019年3月,家乐福中国在国内拥有约3000万会员,开设有210家大型综合超市、24家便利店以及6大仓储配送中心,店面总建筑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覆盖22个省份及51个大中型城市。
永辉超市表示,公司终止本次对外投资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产生影响,不存在损害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公司将把原计划的投资资金用于加快全国门店的战略布局,持续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三、“迎娶”家乐福中国 苏宁做了一个局
6月23日晚间,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子公司苏宁国际以48亿元现金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苏宁易购将成为家乐福中国控股股东,家乐福集团的持股比例将降至20%。
但在此前,业内流传的另一个版本的主角是永辉。毕竟在2018年初,腾讯、永辉、家乐福三方就达成了战略合作。
而就在苏宁宣布收购家乐福的第二天,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据综合考虑各方面相关因素,永辉超市与腾讯将终止对家乐福中国的投资,永辉将把原计划的投资资金用于加快全国门店的战略布局。
为什么会是苏宁?可以说,这样的事态走向让太多人都大吃一惊。
家乐福成立于1959年,是欧洲最大的综合商超、大卖场业态的首创者。1995年,家乐福正式进入中国大陆,截至目前,家乐福在中国拥有210家大型超市、24家便利店以及3000万名会员。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家乐福中国营业收入接近300亿元,在国内连锁超市行业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市场影响力。
“我们已经看到这个消息,正在与家乐福方面积极沟通”,国美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企业家》。而除国美外,同样作为家乐福合作方的还有京东物流,二者的缘分仅开始于2019年年初,从京东物流的回应来看,目前的合作不受影响。
苏宁或许做了一个长远的“局”,从发力苏宁小店、收购万达百货再到成为家乐福中国的大股东,苏宁深耕线下的野心“昭然若揭”。
1、家乐福自救失败 家乐福是否被贱卖?
2019年5月,彭博社也曾发表消息称,家乐福可能把中国区的业务以10亿美元出售。现在全价60亿人民币的价格,比苏宁的出现更让人惊讶。然而在部分业内从业人士看来,家乐福中国的资产评估相对客观,毕竟资本市场还是一个以股东利益至上兼顾其他利益团体的主体。在更多业内人士看来,家乐福中国的作价背后,是长期以来自救的失败与发展的不当。
十几年前,如果一座城市能够吸引家乐福的入驻,则代表着这座城市有一定经济水平和消费基础。但在后期,因受电商冲击、消费升级等一系列原因,大卖场的生意远不如前。且受制于成本的压力,传统商超似乎只能关店作罢。
实际上在苏宁出现以前,家乐福中国已多次传出要被出售的消息。2019年5月,就曾有外媒报道称,家乐福正在考虑出售包括中国业务在内的多个方案,但对于此,家乐福不止一次强调,不会放弃中国市场。
从公告也不难看出,近两年来,家乐福中国业务的持续亏损。
从苏宁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末,家乐福中国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9.27亿元,2018年度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78亿元。2017年归母所有者权益、归母净利润依然为负,分别为-13.37亿元、-10.99亿元。但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家乐福在中国区的业务表现利好,营收较2017年同比增长11倍。
但尽管如此,家乐福的日子依然不好过,压力不仅来自于中国市场。数据显示,从2011年之后,家乐福开始走下坡路,营收持续下滑,净利润连年下降,每年以超过10%左右的幅度下跌,2014年、2015年达到业绩亏损的最低谷。
当然在这期间,家乐福也试图过自救。
2016年,家乐福曾加大开店数量,然而加速的快追也未能给家乐福带来满意的回报;2017年,家乐福在中国持续推进“多业态、多渠道”的发展,希望通过网上商城、数字化对整个大卖场的业态进行升级,但这仅带动了销售净额1.6%的同比增长。
在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看来,家乐福抛弃中国区业务,实属断尾求生。
2018年1月23日,家乐福宣布和腾讯、永辉签订初步的股权投资意向书,投资金额和持股比例并未公布;2019年4月10日,家乐福中国又与国美零售达成战略合作。这一次,家乐福中国终于将“烫手的山芋”抛给了苏宁。
2、苏宁的线下扩张
那么为什么最终谈妥的是苏宁、而不是永辉?购物中心行业分析师王国平告诉《中国企业家》记者,永辉此时的精力应该都在麦德龙上,而相比永辉,苏宁更急需大卖场业务。
在美国零售的发展史上,沃尔玛就曾利用“山姆会员店+大卖场”的模式甩开对手,物美曾经想切入仓储会员店,最后却因为经验不足而宣告失败。而从目前永辉的发展阶段来看,仓储会员店的人才、技术、供应链都是其短期内不能补足的,如果COSTCO(美国最大的连锁仓储量贩店)杀入大陆,那么永辉则完全没有足够的军备可以对抗。相比需要数字化赋能的家乐福,在上市公司与“永辉新物种”分离后,永辉短期内应该更是没有再去找砸钱项目的准备。
但相比永辉,大卖场却是苏宁易购急于需要的。在成功收购万达百货的37家门店之后,苏宁旗下已拥有“百货、家电、影院、婴童、体育、精品超市”等全部主力专业店后,唯一缺少的就是大卖场业务,而大卖场业务对于苏宁广场这样的大综合体而言,无疑是前期消化租赁面积以及拥有招商号召力的重要渠道。
再对比家乐福与苏宁的数据,不难发现二者足以“相辅相成”。
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家乐福中国在国内有210家大卖场、24家便利店、6个大型仓储配送中心和3000万会员,家乐福的店面超过400万平方米,覆盖22个省份的51座大中型城市。
同一时期,苏宁在中国700多个城市拥有超过8881家门店。苏宁财报显示,2018年下半年以来,苏宁与大润发等合作的超市门店已有482 家,苏宁小店则在2019年一季度末门店数净增5075家至5098家。根据规划,苏宁小店在2019年年底将达到1万家门店。
且在刚刚结束的618前夕,苏宁已完成对其收购的所有万达门店的改造,在618期间,更名后的37家“苏宁易购PLAZA”,累计销售金额达到7.5亿,客流量超1700万。苏宁已成为即淘宝天猫、京东之后的第三大电商平台。
“这些至少证明,家乐福进入苏宁阵营后,未来随着苏宁的综合体项目不断复制,营收规模的增加也是大概率事件。”王国平告诉《中国企业家》。不过就算如此,目前也没有人能保证未来家乐福的利好。
在公告中,苏宁称本次收购家乐福中国的主要目的,是看中对方拥有品类丰富、优质的线下门店资源,但就苏宁此前在智慧零售场景布局成效来看,是否让家乐福“升级换代”还是要打个问号。庄帅认为,不管是发展势头正盛的苏宁小店还是苏鲜生,都尚在摸索阶段,且苏宁小店目前尚未盈利,又杀入到了当下正红的社区团购。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此次苏宁若能顺利收购家乐福,将在“大快消”业务上有跨越式发展。这也有利于降低苏宁原有的采购和物流成本,提升公司整体的市场竞争力。
但是在收购完成后,如何去利用家乐福原有的团队资源、如何改造门店等一系列问题,苏宁易购还没有给出具体答案。相比百货业态,传统商超又极为不同,苏宁能否成为线下零售版图的第三极势力,或许还要时间的考量。
四、永辉超市终止投资家乐福中国的谈判事项
永辉超市公告,公司2018年1月披露,公司与腾讯就对Carrefour China Holdings NV的或有投资与Carrefour SA达成股权投资意向书。根据目前市场环境,综合考虑各方面相关因素,公司决定终止此次对外投资的谈判。终止此次对外投资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产生影响。
五、永辉超市:终止投资家乐福中国
6月23日晚间,苏宁易购宣布出资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并成为家乐福中国控股股东,家乐福集团持股比例降至20%。
其实早在2018年1月份,腾讯曾与家乐福在中国达成战略合作,当时业界就猜测腾讯及旗下永辉超市可能会投资家乐福中国。
在苏宁易购入主家乐福中国之后,腾讯和永辉超市自然没有理由继续待下去。6月25日下午,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终止投资家乐福中国的谈判。
公告称,永辉超市2018年1月24日、1月25日分别发布公告,披露公司与腾讯控股就对Carrefour China Holdings NV(一家荷兰公司)的或有投资与Carrefour SA达成股权投资意向书。
永辉超市表示,自筹划本次对外投资事项以来,与合作伙伴积极和交易对方就相关事项进行了谈判,但是根据目前市场环境,综合考虑各方面相关因素,为维护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决定终止本次对外投资的谈判。
永辉超市强调,终止本次对外投资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产生影响,不存在损害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同时公司将把原计划的投资资金用于加快全国门店的战略布局,持续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