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卫星发射时间:2016年7月份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主任潘建伟透露,中科院“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预计2016年7月发 射,这既是中国首个、更是世界首个量子卫星。该卫星的发射将使中国在国际上率先实现高速星地量子通信,连接地面光纤量子通信网络,初步构建量子通信网络。 他还透露,“京沪干线”大尺度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预计于今年下半年交付。据悉,这一工程将构建千公里级高可信、可扩展、军民融合的广域光纤量子通信网 络,建成大尺度量子通信技术验证、应用研究和应用示范平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大[微博]常务副校长潘建伟出席“新未来人工智能论坛”时表示,量子通信卫星将按照原定计划在7月份发射。如果此次卫星成功发射,中国将在全球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结合地面已有的光纤量子通信网络,将初步构建广域量子通信体系。
作为通信技术的未来演进方向,量子通信业终将进入广域网、城域网等公网市场。中信证券分析师陈剑测算,预计2020年国内量子通信市场规模将达210亿元。其中,专网市场105亿元,公网75亿元,其他领域30亿元;预计2020年国内量子通信设备领域市场规模为30亿元,建设运维领域规模为30亿元,运营市场规模将达150亿元。
量子卫星概念股:
量子卫星将发射,截至目前,概念股走强。关注:三力士、华工科技(000988)、凯乐科技(600260)、福晶科技(002222)。
据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大常务副校长潘建伟近日出席“新未来人工智能论坛”时表示,量子通信卫星将按照原定计划在7月份发射。如果此次卫星成功发射,中国将在全球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结合地面已有的光纤量子通信网络,将初步构建广域量子通信体系。
目前不少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推进量子通信发展战略。欧洲发布了量子信息处理与通信计划;日本提出了以新一代量子信息通信技术为对象的长期研究战略,计划在2020年至2030年间建成安全保密的高速量子信息通信网络。
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研发起步早,技术积淀较深,目前已走在世界前列。在3月份发布的国家“十三五”规划中,量子通信成为其中重大科技专项之一。
由于其安全性较高的特性,量子通信在国防、保密、金融等领域有着巨大需求。兴业证券分析师指出,以国防领域为例,量子通信可以应用于通信密钥生成与分发系统,构成作战区域内机动的安全通信网络,能用于改进光网信息传输保密性,由此提高信息保护和信息对抗能力,也能应用于深海安全通信领域,为远洋深海安全通信开辟新途径。
阿里巴巴旗下阿里云与中科院旗下国盾量子于去年10月联合发布了量子加密通信产品。这也是量子安全通信产品首次落地公共云领域。中信证券分析师陈剑指出,这标志着“云+量”作为基础设置与服务开始面向更广泛领域进行应用。
作为通信技术的未来演进方向,目前,量子通信产业链生态已逐渐成形。据陈剑测算,预计2020年国内量子通信市场规模将达210亿元。从发展进程、技术门槛以及未来潜力等角度看,当前网络运营应用与核心设备最具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