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在包装上打出“纯天然”的口号,就许多消费者而言,或许并不陌生。虽说仅仅只有三个字,却左右了不少人对于产品的选择。然而在浙江,老牌牙膏“黄芩”近期却因此遭遇质疑。民间打假人指其违反有机产品认证的规定,构成消费欺诈。 有机认证未现黄芩品牌 黄芩牙膏原为杭州牙膏厂所生产,其品牌一度为浙江省著名商标。此后随着杭州牙膏厂的停产,“黄芩”商标被转让给了杭州皎洁口腔保健用品有限公司。 民间打假人徐大江来自广东。2008年10月,他在温州市易初爱莲超市选购了“黄芩”天然牙膏一盒,价格为5.5元。 徐留意到,牙膏的外包装上用红底白字标示着“纯天然”字样。当时他认为,这应当为相关部门所认可的,但同时也心生疑问。 “照正常理解,树上结的果子可以算是纯天然,而牙膏这样标注,让人不好理解。”徐对《市场导报》记者表示。 事后经过上网查询,徐果然没有发现“黄芩”牌的任何产品获得有机认证。 “没有获得认证,却标注‘纯天然’,这显然涉嫌误导消费者。”徐大江以此要求易初爱莲超市按照《消法》,就其欺诈行为双倍赔偿,共计11元。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是徐提起索赔的重要依据。该办法指出,未获认证的产品,不得标注“有机产品”、“有机转换产品”(“ORGANIC”、“ConVERSION TO ORGANIC”)和“无污染”、“纯天然”等其他误导公众的文字表述、杭州皎洁尴尬应对“纯天然” 然而超市方面并不认可这一举动。 温州易初爱莲超市的一位助理店长告诉导报记者,店方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开展经营的,进货的渠道是正规的,店方在没有接到政府部门的通知之前,仍将正常出售这一商品。 不过该人士也承认,他们只是做超市的,有关产品的具体法律规定并不清楚。消费者所提出来的质疑,属于生产厂家应该解决的问题。 作为生产厂家,杭州皎洁口腔保健用品公司有关人士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却颇显尴尬。据其介绍,“纯天然”是早先杭州牙膏厂就这样设计的。公司接手以后,有关意识也不强,考虑不周全,导致这样的标注仍继续延用。 “我们自己也想不明白,牙膏怎么跟‘纯天然’有关联?”皎洁公司的这位人士指出,如今公司已重新设计了新的包装,相关的标识用语也按规范进行了操作。 “不光是黄芩牙膏,现在违法使用‘纯天然’等字眼的商品涉及衣食住行,比比皆是。”徐大江向导报记者指出,他之所以叫板商家,是希望企业能规范自身的宣传,并切实维护好消费者的权益。 牙膏夸大宣传或将终结 导报记者获悉,有关牙膏宣传引发的质疑近年来频频发生,牙膏产品一度面临“信任”危机。去年就有杭州消费者状告商家,指蓝天六必治牙膏所作消炎、止血、止痛等六大功效的宣传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 不过这样的局面随着《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于2008年9月1日的实施或将得到扭转。该规定将牙膏等纳入化妆品的范畴。 《规定》指出:夸大功能、虚假宣传、贬低同类产品的内容;明示或者暗示具有医疗作用的内容;容易给消费者造成误解或者混淆的产品名称不得标注。 补充:
2、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黄连,黄芩,柴胡,蒲公英,栀子,有什么配伍禁忌吗?
肯定有 滥用苦寒——你这是自找残废!
3、黄芩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黄芩
别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腐肠、黄文、虹胜、经芩、印头、内虚、空肠、元芩、妒妇、子芩、宿芩、条芩、黄金条根
禁忌人群:脾肺虚热者忌之。凡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肾虚而少腹痛,血虚腹痛,脾虚泄泻,肾虚溏泻,脾虚水肿,血枯经闭,气虚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喘咳,及血虚胎不安,阴虚淋露,法并禁用
【黄芩的基本介绍】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主根粗壮,略呈圆锥形,棕褐色。茎四棱形,基部多分枝。单叶对生;具短柄;叶片披针形,全线。总状花序项生,花偏生于花序一边;花唇形,蓝紫色。小坚果近球形,黑褐色,包围于宿萼中。花期7~10月,果期8~10月。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通称子芩,以清火养阴为主;老根中间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或已成空洞,称枯芩,以清火败毒为主。气微,味苦。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
1.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2.止血,安胎。
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黄芩的选购】
黄芩片: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10分钟,取出,闷透,切薄片,干燥;或蒸半小时,取出,切薄片,干燥(注意避免曝晒)。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外表皮黄棕色至棕褐色,切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具放射状纹理。
酒黄芩:取黄芩片,照酒炙法炒干。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外表皮棕褐色,切面黄棕色,呈放射状纹理,略带焦斑,中心部分有的呈棕色。
【黄芩的存储】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4、黄苓苷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抗炎、抗过敏, 用处很大的
5、茵陈9克+甘草6克+熟大黄4.5克+黄芩9克这些中药能缓解ABO溶血症吗?
不知道,这个可以治肝胆湿热
6、中药配合的禁忌
中药配伍禁忌有哪些
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为药物为七情。七情的提法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其序例云 药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其中首先谈到单行。单行就是指用单味药治病。病情比较单纯,选用一味针对性较强的药物即能获得疗效,如清金散单用一味黄芩治轻度的肺热咳血 现代单用鹤草芽驱除绦虫,以及许多行之有效的单方等。它符合简便兼验的要求,便于使用和推广。但若病情较重,或病情比较复杂,单味药力量有限,且难全面兼顾治疗要求 有的药物具有毒副作用,单味应用难以避免不良反应,因此往往需要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药物配合使用,药与药之间会发生某些相互作用,如有的能增强或降低原有药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副作用,有的则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因此,在使用两味以上药物时,必须有所选择,这就提出了药物配伍关系问题。前人总结的七情之中,除单行者外,其余六个方面都是讲配伍关系。现分述如下
㈠相须
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 大黄与芒硝配合,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 全蝎、蜈蚣同用,能明显增强止痉定搐的作用。
㈡相使
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然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加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 黄连配木香治湿热泄痢,腹痛里急,以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止痢为主,木香调中宣滞、行气止痛,可增强黄连治疗湿热泻痢的效果 雷丸驱虫,配伍泻下通便的大黄,可增强雷丸的驱虫效果。
㈢相畏
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㈣相杀
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
㈤相恶
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相恶,只是两药的某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功效减弱或丧失,并非二药的各种功效全部相恶。如生姜恶黄芩,只是生姜的温肺、温胃功效与黄芩的清肺、清胃功效互相牵制而疗效降低,但生姜还能和中开胃治不欲饮食并喜呕之证,黄芩尚可清泄少阳以除热邪,在这些方面,两药并不一定相恶。
两药是否相恶,还与所治证候有关。如用人参治元气虚脱或脾肺纯虚无实之证,而伍以消积导滞的莱菔子,则人参补气效果降低。但对脾虚食积气滞之证,如单用人参益气,则不利于积滞胀满之证 单用莱菔子消积导滞,又会加重气虚。两者合用相制而相成,故《本草新编》说 人参得莱菔子,其功更神。故相恶配伍原则上应当避免,但也有可利用的一面。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历代本草文献中所列相恶药物达百种以上,而临床医家并不将相恶配伍通作配伍禁忌对待。
㈥相反
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见用药禁忌)。
上述六个方面,其变化关系可以概括为四项,即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 ①有些药物因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 ②有些药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 ③有些药物则由于相互作用,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烈性药时必须考虑选用 ④一些药物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配用。
基于上述,可知从单味药到配伍应用,是通过很长的实践与认识过程逐渐积累丰富起来的。药物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适当剂型,即为方剂。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
中药配伍禁忌有哪些?
十八反歌诀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遂戟芫藻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这十八反包括32种中药的相反。如果相反药物合用,会增强或产生毒副作用,原则上应禁用。即 半夏、瓜萎(包括瓜萎皮、萎仁、天花粉)、贝母(包括浙贝母、川贝母)、白鼓、白及反乌头(包括川乌、草乌、附子、天雄、侧子) 海藻、大戟、甘遂、芫花反甘草 人参、党参、太子参、丹参、玄参、沙参、苦参、细辛、白芍、赤芍反藜芦。十九畏歌诀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狠毒最怕密伦僧
已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石脂一见便相欺
关键词: 中药 牙膏 黄芩 有什么 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