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农业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春季冬麦区易发生“倒春寒”,南方可能发生渍涝,东北局部可能发生低温春涝,影响春管春播。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农业部及早安排部署,在“雨水”当天就召开春季田间管理和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要求各地及早组织发动,迅速掀起春耕生产热潮。及早制定下发了春季田管技术指导意见和科学应对厄尔尼诺防灾救灾保丰收预案,多次派出工作组和专家指导组,深入主产区,开展分类指导,推动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全力促进春耕生产顺利开展。
2016年作为“十三五”迈向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各级农业部门按照中央部署,紧紧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加大力度,强化措施,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春管春播任务,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奠定夏粮丰收的基础,赢得稳粮增收和提质增效的主动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稳定粮食守底线。落实好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等政策,强化信息引导,指导农民安排好种植结构,力争小麦、水稻面积稳定在8亿亩。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和指导服务,深入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全力攻克影响产量提高、品质提升、效益增加的技术瓶颈,集成组装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强化科学防灾减灾,及早做好应对超强厄尔尼诺的技术和物资准备,实施主动避灾,推进科学抗灾,做到及时救灾。强化病虫防控,“虫口夺粮”保丰收。
二是调优结构提质量。抓好“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力争到2020年调减玉米5000万亩,其中2016年调减1000万亩以上。层层分解任务,落实到县到乡。多渠道整合资金,专项支持“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及早落实替代作物的种子等物资。大力发展市场紧缺的大豆、杂粮、优质饲草等作物。此外,稳妥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三是藏粮于地稳产能。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力度,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倾斜,优先建设高标准口粮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以土壤改良、培肥地力、养分平衡、质量修复为重点,分类指导,分区推进,提升耕地内在质量,做到“藏粮于地”。
四是转变方式可持续。继续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广化肥机械深施和秸秆还田,加快有机肥替代和新型肥料应用,扶持一批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推广精准施药、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