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疑问接踵而至,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在同日发布的公告,此次涉案假冒奶粉经检测并无食品安全问题,但涉案奶粉以何种途径流入市场以及具体流向的7个省份也并未全部披露。
受访专家表示,随着可瑞康、雅培等一系列奶粉品牌卷入“假冒”风波,目前单凭“没有食品安全风险”并不能解答消费者疑问。假奶粉频出与我国奶粉市场销售渠道混乱有关,而高库存也使得奶粉品牌方降低了经销商门槛,致使假奶粉有可乘之机。
事件 假奶粉案线索为雅培提供
最高检近期在官网发布消息称,2015年9月,上海市公安部门依法查处一起跨全国多省市仿冒品牌婴儿奶粉案。犯罪嫌疑人陈某、唐某组织他人仿制假冒品牌奶粉罐、商标标签,收购低档、廉价或非婴儿奶粉,在非法加工点罐装出售,共计生产销售了假冒奶粉1.7万余罐,非法获利将近200万元。
由于最高检在此次公告中未提及涉案奶粉品牌,因此该案件一经公布就引起了诸多猜测。4月4日,上海市食药监局在官网将该案件称为“生产、销售假冒‘雅培’乳粉案”,由此解开了涉案奶粉的品牌疑问。
4月5日,雅培方面回应新京报记者称,此次涉案线索是雅培率先发现并交由上海市公安机关调查的。“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以及消费者的健康一直是雅培的重中之重,在发现市场上出现少量批次假冒雅培嘉兴产亲体婴幼儿奶粉产品后,雅培立即向上海市公安机关反映情况”。另据雅培官方客服称,假冒雅培奶粉发现于“乡镇小地方”。
雅培称:“经上海公安事后反馈,该案件在去年12月已经破获,相关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现已进入法律程序,所涉及假冒雅培产品已经于去年年底被查处并全部收缴”。
无食品安全风险意味着什么
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消息,该事件的调查并没有结束。目前,国务院食安办已介入调查,要求相关省份彻查乳粉流向。目前涉案假奶粉已销售给河南郑州、山东兖州、江苏徐州、湖南长沙4地经销商,但涉案的7个省份中仍有3个流入地尚未公布。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4月4日发布的消息,虽然涉事产品已被确认为假冒乳粉,但据上海公安部门的检验结果,“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不存在安全风险”,由此引发业内新的疑问。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没有食品安全风险并不代表产品营养成分达标,进而满足相应年龄段的婴幼儿营养需求。
乳业专家王丁棉也对记者表示,“相关部门的检测方法、具体检测结果等细节都没看到,仅说‘没有风险’不能释疑,消费者会对山寨奶粉达到国家标准很困惑”。
该案件中除雅培外还涉及哪些品牌?目前这些假冒奶粉通过什么渠道流入市场?这些问题也有待调查结果公布。
链接
国内假奶粉大事记
美素丽儿案
2013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称,“美素丽儿”在华代理商玺乐丽儿进出口(苏州)有限公司在没有获得食品生产许可的情况下,涉嫌非法生产号称荷兰原装进口的“美素丽儿”奶粉。质监部门在美素丽儿奶粉非法生产现场抽取了17个样品送检,结果只有3个样品是合格产品。
据犯罪嫌疑人交代,美素丽儿奶粉在国内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于是在公司的投资方台湾宏全盛公司的安排下,使用了多种奶粉原料甚至包括走私奶粉来生产美素丽儿奶粉,并存在私自印制包装盒、私自更改生产日期等造假行为。
假可瑞康案
据最高检通报的案例,2012年,熊某在南昌麦高营养食品有限公司未取得奶粉生产许可的情况下,通过合法进口部分奶粉获取2份进口奶粉《卫生证书》后,伪造了23份进口奶粉《卫生证书》,并从内蒙古、黑龙江等地购进国产奶粉,非法生产加工仿冒进口奶粉。
该公司声称与新西兰Karicare(可瑞康)合作推出的“可尼可系列婴幼儿配方奶粉”,事实上与可瑞康没有任何关系。该案奶粉共计23万余罐、400多吨,涉案金额2亿余元。经抽样检测,有2件含有致病菌,11件检测值不符合能量及营养成分标示值,夸大了食品的营养水平,属于伪劣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