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 物流| 科技| 创业| 经商| 运营| 科普| 财经| 文娱| AI| 物联| 品牌| 会议| 政策| 时尚| 健康| 家居| 金融| 农业| 汽车| 房产| 百科| 生活| 游戏| 管理| 快讯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4.2万VS5870元中日便利店差距这么大?

4.2万VS5870元中日便利店差距这么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6-06-15 14:16    热度:189
消息:5月19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在便利店大会上给出了便利店行业的平均数据,“我们的生产效率是5870元平均日销售额,台湾达到了1.5万元,日本达到了4.2万元,这样的差距非常巨大。”此消息一出,日本便利店日均4.2万的销售额。。。


消息:5月19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在便利店大会上给出了便利店行业的平均数据,“我们的生产效率是5870元平均日销售额,台湾达到了1.5万元,日本达到了4.2万元,这样的差距非常巨大。”

此消息一出,日本便利店日均4.2万的销售额让部分业内人士质疑,中日便利店的日均销售额差距真的有这么大吗?

日均4.2万,这个数据真实吗?

日均4.2万是个什么概念呢?质疑者们算了这样一笔帐。假如说一家便利店单店客单价在9-15元之间,我们取最高值15元,4.2万元就意味着每天要产生2800单销售,也就是说每小时产生116笔交易,即每分钟产生1.94笔交易,这样的交易速度看起来是不可能的。

一位便利店从业人员告诉记者:“便利店的高峰期一般在早上6:30—9:30,中午11:00-14:00,下午17:00-20:00以及晚上22:00-24:00”,而为了解答质疑者的问题,记者随后采访便利店从业人员和行业专家,日均4.2万的销售额真的是行业不可攻破的“堡垒“吗?

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资便利店高管告诉《》:“日本7-11公布的日销售额是67万多日元,按照1万日元约合600多元人民币来换算的话,那么4.2万元这个数字是正确的。”这也就是说,上文中所提到的数据,其实是7-11在日本的销售情况,而非日本全部便利店日均销售额,虽然说销售额不等同于利润额,但是4.2万看起来依然像是一个”神话“。

▲看看日本便利店有多便利?

▲国内部分便利店内的增值服务

首都经贸大学陈立平教授告诉记者:“从日本的平均收入及物价看,这样的收入是正常的,日本便利店的小时工工资大概是我们的3-5倍“,因为日本便利店的服务型收入比例提高,包括公共支付费用的手续费、复印费、ATM手续费、线上销售额、宣传物摆放费等比例都在提高,在这种情况下,4.2万也就不足为奇了,反观国内的便利店,由于目前服务性功能不够完善以及地域差异等原因,日均销售额低也就不可避免,但这也同样证明了便利店未来大有可为。

记者了解到,以成都某家便利店为例,一年中单店销售额最高可以达到9万,但是这种其实属于突发的高额销售,只是“昙花一现”,毕竟月日均、年日均销售额才最重要,中国便利店要想“持续发力”,必须改变“后劲不足”这一短板。

中国便利店路在何方?

近年来,国内大型超市转型便利店渐成行业趋势,华润万家、家乐福、武汉中百、步步高、天虹商场等零售企业都在进入或加速便利店扩张,火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虽然便利店业态大受追捧,但是单店销售额不高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此前发布的中国连锁百强榜单上的数据来看,美宜佳7400家门店的销售额为83.25亿,平均下来的单店日均销售为3082元,北京好邻居便利店300家店的销售额为6亿,平均下来单店日均销售为5480元。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

上述外资便利店高管告诉《》,中日便利店差距之所以这样大,首要原因在于店铺,提供便利的便利店其实并不便利,而造成不便利的因素也很多,比如说在服务项目上受到政府的制约,在连锁体系发展上受到税收的制约,在商品结构上受到产地和物流的制约,在利润产出上受到成本的制约,在管理上受到能力的制约,在全渠道发展上受到思维的制约等等,种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导致了便利店“徒有其名”这一现象。

其二,消费者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消费者购物习惯的不成熟、生活习惯的多样化、生活水平的差异化、城市发展不平均等,都制约了传统便利店模式的发展。

陈立平向记者表示,“日本便利店发展至今已经40多年了,他们也是在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和消费变化中发展完善的,中国便利店也要和社会发展想适应。”

▲日本人最喜欢便利店的十大理由

其实,便利店的特性之一就是覆盖的商圈很小,根据分析来看,每个商圈里面的人是有一定特性的,他们所喜好的东西也有一定的倾向性。所以从表面上来看,店铺看上去一样,但实际里面的东西是要有变化的,便利店里面的东西是否能够吸引人进来,这个是在竞争中获胜的重要因素。因此便利店要想做好,必须研究商圈居民的饮食习惯,否则很难抵挡专业饮食店的“侵袭”。

数据显示,7-11在中国销量最多的是便当和午餐,目标购买率分别为21.9%和14.1%,顾客在7-11购买的七成以上是快餐和日配商品。而这,正是中国便利店所缺少的。

而对于增值服务来说,因为淘宝等手机缴费的普及,所以部分便利店的增值服务形同虚设,使用率极低,或许便利店应该更多发力家政等方面的增值服务,让虚置的服务”活“过来。

业内人士总结:

便利店必须要加强自身平台建设和服务能力,在增加商品数量的同时,还要扩大差异化产品、研制新品、改善门店环境、扩大增值服务,认真做加法,明白顾客需要什么,根据顾客需求来加商品和服务,变“店”为“服务中心”去提高销售额,虽然目前适合中国的便利店的发展模式还在摸索中,但可以肯定的是,照搬外国模式肯定是不行的。

关于4.2万VS5870元中日便利店差距这么大?的要点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4.2万VS5870元中日便利店差距这么大?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
 
你可能感兴趣:
 
万达商业私有化最新进展 回应:正按部就班进行
万达商业私有化最新进展 回应:正按部就班进行

2016-05-29 万达 商业 私有化

万达商业私有化最新进展 回应:正按部就班进行;在香港上市的万达商业发布公告,宣布拟将公司私有化,退市之后的万达商业将目光瞄准了A股。根据公告内容,万…

传统媒体如何借势移动互联网直播? 传统媒体借力移动互联网直播新机会
传统媒体如何借势移动互联网直播? 传统媒体借力

2016-06-05 传统媒体 移动互联网

今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现象级应用,非直播和VR莫属。在传统媒体渠道衰落的同时,直播和VR作为新的内容传播方式迅速蹿红:最近,米未传媒、《奇葩说》创…

重构传统零售业竞争力需掌握哪些关键要素?

2016-06-15

专栏:2016大会结束已经半个月了,然而由会议引发的一系列思考与讨论仍在继续,百货业究竟是不是扯淡的模式?实体零售究竟要不要做全渠道?传统零售业该如何…

实施这三步或许能帮助实体店崛起

2016-06-15

  消息: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网上零售额继续保持上升趋势,与此同时,2015年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商品零售…

逼死实体店的电商,为何又纷纷转战实体店?

2016-06-15

  电商找了一万个理由干掉了实体店,却又陷于自身的泥淖,不能自拔,现却反过头来想依靠实体店增加流量,但实际上你就会发现,线上到线下看似是一种回到原…

实体店醒醒吧!别被电商忽悠了,要自信自强
实体店醒醒吧!别被电商忽悠了,要自信自强

2016-06-15

专栏:现在的实体店曾经是现代商业和时尚生活的引领者和传播者,在互联网时代,在电商崛起后,无论是网上的“低成本论”和低价论,还是电商大佬们频频占据媒…

刘思军:实体店做电商是误区应是创新而非转型

2016-06-15

消息:在2016大会上,名创优品全球联合创始人叶国富、乐城股份总经理王卫等高管大声疾呼实体店应该做好自身,仍大有空间;其中王卫一句“90%的实体商业被10…

杂货店运营指南:中国为什么没有无印良品?

2016-06-15

专栏:今天,在我们生活当中随处可见,这被称为“货”的东西的存在,而非常熟悉并且被认为是“品”的。虽然存在,这样近在咫尺,定义却是难以捉摸的,模糊的…

电商冲击下的便利店:四种模式哪个能救命

2016-06-15

近年来,电商的高速发展对线下零售渠道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大型商超业绩下滑、关店等消息时有耳闻。但小型渠道却是个例外,其营收和市场份额不降反升。来自《…

零售业关店潮是好事关键还是看质量和服务

2016-06-15

这两天零售业关店潮的新闻在众多信息中频频冒出。零售业面临的压力早有预期,2016年一季度相关上市公司营收与利润下滑速度超出想象。2016年一季度,54家零售…

 
热点图文
万达商业私有化最新进展 回应:正按部就班进行

万达商业私有化最新进展 回应:正按部就班进行

传统媒体如何借势移动互联网直播? 传统媒体借力移动互联网直播新机会

传统媒体如何借势移动互联网直播? 传统媒体借力移动互联网直播新机会

实体店醒醒吧!别被电商忽悠了,要自信自强

实体店醒醒吧!别被电商忽悠了,要自信自强

零售店倒闭真相:干的都是搬运工的活儿

零售店倒闭真相:干的都是搬运工的活儿

困境中的百货店要创新机制要认准3大方向

困境中的百货店要创新机制要认准3大方向

支付宝会员店“盒马鲜生”主要有三大颠覆

支付宝会员店“盒马鲜生”主要有三大颠覆

实体店怎样才能夺回被网购分流的消费者?

实体店怎样才能夺回被网购分流的消费者?

35万家店背后的危机:谁都阻挡不了火锅入侵?

35万家店背后的危机:谁都阻挡不了火锅入侵?

 
经商宝 — 经商创业营销推广电子商务门户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特惠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