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 物流| 科技| 创业| 经商| 运营| 科普| 财经| 文娱| AI| 物联| 品牌| 会议| 政策| 时尚| 健康| 家居| 金融| 农业| 汽车| 房产| 百科| 生活| 游戏| 管理| 快讯
 
首页 » 资讯 » 电商 » 从未来中国消费的几个趋势看5年后的零售

从未来中国消费的几个趋势看5年后的零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6-06-15 14:12    热度:151
在过去的三五年里,中国零售业正在发生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变革。各类电商快速崛起,传统零售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016年是有趣的一年。一方面我们看到主流电商平台虽然仍在蚕食线下零售份额,但增速已经开始放缓。另一方面大部分传统零。。。

在过去的三五年里,中国零售业正在发生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变革。各类电商快速崛起,传统零售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16年是有趣的一年。一方面我们看到主流电商平台虽然仍在蚕食线下零售份额,但增速已经开始放缓。另一方面大部分传统零售企业都已经有了比较成型的变革方案,从大润发的飞牛网,到步步高的“超市+百货+电器”的经营模式,再到家乐福积极布局便利店渠道,多业态经营格局初现。

那么中国未来的零售会是什么样子?在这个有趣的时间节点,这个问题愈加引人沉思。

零售是最贴近消费民生的商业形态,要了解零售发展的方向,从消费者切入可能是一个不错的视角。

一、未来中国消费的几个趋势

1. 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持续上涨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初公布数据,2015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超过同期6.9%的GDP增速。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虽然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中国消费者的信心在过去几年保持了令人吃惊的强大韧性。2015年第4季度,尼尔森全球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纵观世界几大经济体,中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最高,达到107,其次是英国,美国,德国和日本。尽管中国经济在2015年增速放缓,仅为6.9%,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不但不受影响还持续上涨。

2. 消费升级:由大众产品向高端产品升级

持续不减的消费者信心支撑着强烈的消费意愿,消费升级势头强劲。一方面,高端产品的品类增速大大快于大众产品,如下图所示,消费者开始大量升级自己的消费,尤其是在化妆品、酒类、牛奶等品类。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在一些大众消费品品类,品类的增长开始完全由价格提升拉动,而非消费量的增长。这一点在下图的数据中清楚的体现出来。

3. 消费结构变化:服务业占支出比重持续增加

在2016年3月份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2015年我国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这一方面说明居民消费正在从产品向服务快速转移,而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对比美国的80%服务业GDP占比,我们的服务业占比仍然有巨大的上升空间,这种结构变化仍然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下图的数据,也非常清晰的佐证了这一点。

那么这些消费者趋势,又将如何塑造中国的零售业呢?

二、思考中国零售问题的另一个关键维度

事实上,清楚中国消费的趋势,并不能完全帮助我们看清中国零售的未来格局。

零售是一个和物理距离、居民收入和生活方式相关度很高的行业,而中国恰恰是一个幅员极其辽阔,居民贫富差距巨大的国家。一般性的,被平均化的数据,只能帮助我们看到一些方向,却无法解释不同区域零售的变化路径和未来格局。

比如上海的城市化率高达89%,而贵州这个数据只有不到34%。物理距离、居民收入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必然也会对零售的形态有不一样的需求。

那要如果界定这13亿消费者,才能给我们更多关于零售变革的洞察呢?

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划分城镇和农村。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的城镇化率近55%。但我认为将消费者这样粗略的化分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是不恰当的,也会让我们错失很多重要的信息。原因是中国的城镇化中包括两大类,一是城市,二是建制镇。建制镇上实现了聚居和一定程度的城市化功能,但大部分现代化的城市功能小镇均不具备,例如电影和公交,而中国近2万乡镇汇聚的人口就有2亿多。也就是说,13亿人口中,4亿多人口生活在现代化城市,2亿多人口生活在乡镇,有近6亿人口生活在农村。

在中国,不到5%的面积集聚着4亿多生活在现代城市中的居民,而超过95%的面积,点缀着近2万个乡镇,和围绕在乡镇周围的难以计数的农村,生活着剩下的8亿多居民。

现代城市居民vs乡村居民的粗略划分是重要的,且有意义的。除了因为地理位置和居民收入、生活方式的差异外,还因为现代城市中的居民恰好是可以享受电商快捷物流的人群。

三、现代化的城市和零售

过去的3年是电商唱主角的3年。特别是在一线到三线城市,在电商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传统零售普遍遇到了客流下降的问题。

下图是各业态样本店铺2013到2014年两年平均销售增幅的对比。

随着零售整个行业增速放缓,两极分化现象初显。购物中心和便利店显现出较为强劲的增幅。而对应的专业店、传统中小超市、百货等业态增速停滞。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以下几个趋势不容忽视。

1. 跨渠道的融合

正如开头提及的,很多传统零售商都已经完成了多业态的布局。过去的3年,我们常常提及的是线上和线下,电商和传统零售,而接下来的5年,一个明显的趋势是线上和线下的边界开始模糊。电商可以开实体店,传统零售商也在不断走向线上。竞争不再来源于线上和线下的模式,而开始回归零售的本质:谁能更高效的服务消费者。

2014年,中国零售总额达26.2万亿,其中23.4万亿仍来自线下销售渠道。线下销售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根据德勤的研究,59%的线下销售受到了数字化载体的影响。数字化载体对于消费者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了购买决策过程的方方面面,涵盖消费行为的全周期。

意识到数字化对于消费者的重要影响,那么我们不难预测:到现在尚未将跨渠道整合提上日程的零售商,实际上已经错过了很多重要的消费者沟通渠道。以快消品为例,贝恩和Kantar合作的一份报告显示,全渠道零售商正在崛起。

跨渠道融合,可能是更高效服务消费者的最优解。

2. 极致体验

如果将过去的3年定义为各种新型零售形式不断涌现的开荒时代的话,那么未来5年我更倾向于定义为精耕时代。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极致的便捷:中国便利店进入快速发展期

一直以来上海都是中国便利店最发达的城市,在上海外环以内的绝大部分地区,方圆1公里内一定会有一家便利店。还记得前年关注过这样一个问题:北京的 24 小时便利店比上海少很多吗?为什么? - 北京生活

没想到现状很快就要被改写。

便利店业态受到电商的冲击较小,目前面临的三大挑战是商品创新、特许加盟模式和进驻新地区。

——7-11总经理,内田慎治

中国便利店的快速发展有其推动因素,下面的分析很全面,我直接放上来了。

2)价格和运营效率极致

以沃尔玛、大润发等为代表的传统零售巨头是价格和运营效率极致的代表之一。在新零售的背景下,传统大型商超积极尝试多业态模式,拓展下线城市市场,精耕区域市场,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未来的5年,机会和挑战并存。

如下图所示,即便在2014年最有挑战的时期,像高鑫零售,永辉、华润和物美等零售商仍然保持了相当的门店数量扩张。

而这种扩张,往往来源于区域性的精耕细作,提高运营效率,如专注于发展在某一城市/省份的规模。例如,根据Kantar和贝恩的一份报告显示,永辉在其第二大市场重庆的市场份额是最大竞争对手的2.5倍,物美在其最大市场北京的市场份额是最大竞争对手家乐福的1.6倍。而沃尔玛在大本营深圳,份额是其最大竞争对手的2.1倍。在重点城市建立规模后,这些领先的零售商开始在周边地区扩大规模,以建立在城市群内的领导地位。

除了大型传统卖场外,在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由于消费者对性价比的重视和零售商的库存处理需求,使得折扣百货、折扣超市店这种生态依然有一定的成长空间。奥特莱斯以商业地产方式运营,为消费者提供低价质优的产品。虽然国内很多奥特莱斯经营惨淡,但整个业态仍处于蓬勃发展期。

3. 个性化

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和生活品质的提高进一步加强了消费者的自我表达诉求。时尚和个性正在变得越来越流行。因此,以差异化、个性化、小众品牌占主导的买手店模式正迅速增长。

买手店是一种由欧洲人开发的商业模式,也被称为买手式经营,是指以目标顾客独特的时尚观念和趣味为基准,挑选不同品牌的时装、饰品、珠宝、皮包、鞋子以及化妆品等商品,融合在一起的店面。在港台,这种店铺通常位于商场内,是一间独立的店中店。在欧美,这种店铺以街铺形式为主,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

尽管买手店形式在国内尚处于培育期,但买手制的商业模式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各类以此依托的电商平台的蓬勃兴起。

4. 专业化

近年来,不少高档有机食品店、药店、母婴店等社区连锁门店业绩增长快速。不管是实体零售还是电商平台,我们都看到深耕某一行业或品类的独立专业店的崛起。前段时间读到这篇文章,就非常有启发:被打得满地找牙的传统企业,看看这家母婴连锁如何逆袭互联网 - 新经济100人 - 知乎专栏

除此之外,在实体零售专业化的趋势下,由“大而全”到“小而美”的变革也在悄然发生。例如无印良品的“独立旅行商店”:MUJI to GO. 与无印良品的常规零售店相比,MUJI to GO的面积更小,商品种类也更为集中,主要销售适合旅行人士购买的产品,包括锁轮拉杆箱,颈部靠枕,小零食,旅行装化妆品等等。位置则选在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

5. 不仅仅为了购物,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如果你还记得文章开头的一组数据的话,在线下零售业态中,购物中心仍然是增长最快的业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购物对于消费者不仅仅是高效完成的任务,也越来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体验式消费的需求不仅仅让购物中心成为人们休闲的首先之一,也滋生出大量的内容电商,如小红书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如果你留心一下最近几年新开的商场,你可能也会得出类似的结论。比如虽然书店不赚钱,但很多商场依然开一个大大的书店供人们休闲。各种文化展览、活动讲座等展现形式落地到零售店和商场,购物中融入美和艺术的乐趣。这些都帮助零售商和消费者建立了情感联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到消费者的生活中。

总结来看,5年后城市里的零售商可能会有不同,但大部分业态都在今天已经崭露头角。如果我们把零售的需求层次化分为 货品可得--> 货品丰富、便捷、价格实惠 -->专业化、个性化和生活方式体验 三个大的层次的话,我相信未来的5年,在城市中发生的是第二个层次的极致化体验和第三个层次的蓬勃兴起。

但是不要忘记,中国仍然有超过8亿人生活在乡镇和农村。适合他们的零售业态会是什么样子?他们又将给中国的零售市场带来什么样的机会呢?

关于从未来中国消费的几个趋势看5年后的零售的要点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从未来中国消费的几个趋势看5年后的零售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
 
你可能感兴趣:
 
如何用人话解释跨境电商税改新政?

2016-05-28 跨境电商

如何用人话解释跨境电商税改新政?跨境电商新政出炉,相信很多人都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完了,但依然没看懂。

电商的未来 2016年上半年电商行业六大热点事件
电商的未来 2016年上半年电商行业六大热点事件

2016-06-03 电子商务 虎嗅 电商行业六大热点事件

“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这句话还是10多年前马云“忽悠”大家拥抱电商的Jin句。到了今天我们不再质疑电商的未来,但在融入电商大潮中面临不…

2016年上半年电商行业六大热点事件

2016-06-03 跨境电商 传统企业

我们更聚焦电商发展的现实问题,所以虎嗅提前邀请到能来杭州FM节的分享嘉宾,对2016年上半年电商行业六大热点事件进行了复盘解答。让大家提前感知抚摸节“真…

跨境电商新政解读:跨境电商税收新规四大关键

2016-06-05 跨境电商新政 跨境电商新政解读

中国跨境电商税收新规实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新规对国内外企业和消费者是否为不能承受之重?中国财政部官员的回答是否定的。 跨境电商将遭急刹车?截至16日,…

跨境电商从税改新政执行以来一波三折 电商+直播可以“救”跨境电商?
跨境电商从税改新政执行以来一波三折 电商+直播

2016-06-05 跨境电商 移动视频直播

跨境电商和移动视频直播都是近期颇为热门的话题。跨境电商摊上热点在于一波三折的税改新政:曾经一度的风口产业在历经4月8日的税改后,导致绝大部分的进口商…

京东真的要加速驶入慢车道了吗?

2016-06-15

在过去这个季度,京东的交易额增长率相比上个季度大幅下滑,营收增长也与阿里巴巴只有咫尺之遥,京东真的要加速驶入慢车道了吗?同期阿里巴巴的多项指标突然…

生鲜电商的生死局怎么破?找奇葩、做团购!

2016-06-15 鲜电商

  可以形成一个很规则的生鲜电商流程,找到奇葩生鲜、社交网络做团购、精准城市社群引爆、大数据采集局域市场信息,再来一发爆款,如此循环。 

阿里与苏宁的深度发酵仅仅是对京东的狙击?

2016-06-15

  阿里与苏宁的联合从何时开始已经由原先的战略合作慢慢发酵到深度融合,双方不仅战略投资还进行股份收购,着实成为行业的强强联合的典范了。

任正非和雷军谁更红?“企业家网红”时代来了!

2016-06-15

任正非的突破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意味着企业家中的网红化趋势已经到了一个超级拐点。网红化本质就是社交网络化。企业家在社交网络上的存在和体现将越来越强…

趋势预测:网络直播将成2016商业营销界新蓝海?

2016-06-15

专栏:2016年,网络直播在国内风起云涌,大量创业者和热钱在直播行业暗流涌动,甚至连腾讯、YY、陌陌、小米、优酷等互联网巨头都高调进入直播领域。网络直播…

 
热点图文
电商的未来 2016年上半年电商行业六大热点事件

电商的未来 2016年上半年电商行业六大热点事件

跨境电商从税改新政执行以来一波三折 电商+直播可以“救”跨境电商?

跨境电商从税改新政执行以来一波三折 电商+直播可以“救”跨境电商?

看全渠道经营实体零售要取舍什么选择什么?

看全渠道经营实体零售要取舍什么选择什么?

上海最受欢迎购物中心排名恒隆广场居第二位

上海最受欢迎购物中心排名恒隆广场居第二位

生鲜电商频传巨额投资消息专家称不一定乐观

生鲜电商频传巨额投资消息专家称不一定乐观

缺失独特价值的美团支付会变得可有可无吗?

缺失独特价值的美团支付会变得可有可无吗?

在餐厅扩张前,要明白这4个关于利润的问题

在餐厅扩张前,要明白这4个关于利润的问题

家电零售大战打响:苏宁向左京东向右

家电零售大战打响:苏宁向左京东向右

 
经商宝 — 经商创业营销推广电子商务门户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特惠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