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人都会上网买点东西,但是上哪家网站买却是个问题。作为6月大促销的主角,京东掀起长达一个月的促销季。每段时间都会针对不同产品进行促销。苏宁也不含糊,它利用网点优势,一边开始线上线下同价,另一边提出全网比价。腾讯旗下的易迅网,针对京东打出“价格举报有奖”,针对全网实行“贵就赔”,将价格战的精髓演绎到极致。作为B2C老大的天猫,不仅针对京东推出年中大促,并让商家在天猫与京东间二选一。
大佬们一齐发力,收效不尽相同。在Alexa排名网站查询发现,从最近一个月平均流量排名上看,京东商城上升了15位至76名;易讯上升55位至309名。与此同时,天猫上升2位至41名;苏宁则下降165位至659名。
每一个经历过2012年“双11”的人,都能在电商的促销中感受心跳。当天191亿元的成交量可称奇迹,要寄出的包裹高达7800万个。此后,电商进入了半年的“休养生息”,直到6月。
那么,本轮电商大促销是含金还是含水?查询《大数据时代》、三星S4手机等畅销产品发现,尽管价格有波动,但如果考虑到各网站的“满减”政策,还是能优惠不少。
对此,艾瑞电商咨询师张晶说,“电商打价格战往往关注度很高,并且现在的比价网站很发达,不仅可以横向对比,还能看到历史数据。从电商的角度来说,在价格上作假的风险太高。”
而且,降价并不是很难的事。业内人士透露,他所了解到电脑等产品,大约有20%的成本是花在渠道上,他帮人代买电脑比网上还能便宜几百元,就在于省下了渠道费用。如果电商在大促期间能在渠道上有所优惠,降价并非难事。
电商假降价有风险,商家有降价的空间和意愿,大促销由此一触即发。上海万擎商务咨询有限公司CEO鲁振旺说,“现在电商大促销基本赚不到钱,其目的就是将对手的用户吸引到自己平台上来。因为目前网购用户增长已经不那么快了,竞争的焦点就是抢用户。”
事实证明,降价销售是有效果的,可以提升网站的流量。天猫正是通过多次大促销,逐渐取代了淘宝的江湖地位。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京东每次6月大促销过后,其流量都会提升很多,此后半年基本上都维持在这个水平,即便在天猫促销期间,也不太会受影响。
但是,当所有电商都在降价时,价格或许就不再那么重要了。否则就没有办法解释为何同样大促销,不同电商会冷热不均。那么,现在电商拼的是什么呢?
现在拼得最狠的是物流。中国科大研究生万亮告诉记者,“如果在天猫、淘宝上买东西,取快递就要走十几分钟,而在京东等电商上买东西,可以直接送到楼下。”
光价格便宜还不行,东西还得足够全。零点咨询电商分析师徐兴旺认为,“目前电商对消费者的黏度还不够大,所以竞争的核心在物流的便利性,和货物的完备性。”鲁振旺表示,“与往年电商大促销相比,本次大促销是以卖家为主,原来是以自营品牌为主。”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经历了多次价格战轰炸之后,对价格战也趋于麻木。对于电商而言,在经历多次价格战洗礼后,价格也逐渐趋于一致。日后的大促销,价格低是必要的,但想胜出光靠价格恐怕就不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