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百货零售业只有抓住时下的潮流和热点,主动求新求变,才能谋得长远发展。
无论是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还是消费行业的记者,我对2013年消费市场感受最深的就是各个行业的日子都不太好过,竞争日趋激烈。正因如此,各企业都在想着法儿去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去讨好消费者,整个行业也在悄然中发生了一些决定未来走向的变化。
传统百货零售业,在经历了前几年的高增长之后,业绩增速开始放缓,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了下滑。因此,在2013年年初,不少业内人士和百货零售业高层就对全年形势做出了谨慎乐观的判断,并对全年的营销策略和手段进行了一些调整和创新。
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全年百货零售业借节促销和造节促销的频率越来越高,促销的噱头也越来越多样。譬如,在历经母亲节、儿童节、端午节和父亲节等一个多月的密集促销后,7、8月,传统百货业迎来了被业界喻为“百货商家遇到的最难熬的超长淡季”,广州百货业并没有就此投降,而是变着法儿展开各类促销。某百货打着“零利润”的口号进行了持续三天的促销,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前去抢实惠,营造了传统淡季的销售高峰。
在传统的打折、满减等促销手段基础上了,也有百货加强了体验式营销,譬如针对忠诚度高的VIP大客户进行专场营销,给他们尊享的折扣和购物体验;也有加强节日营销,通过一些独特的布景和主题活动,给消费者营销一个有文化格调的购物环境等。
然而,在总结了一系列促销方案及其效果之后,有精明的商家发现,尤其在消费低迷的大环境下,价格还是杀手锏,与其在正价品促销的两难境地中耍手段藏猫腻,还不如大大方方地将过季货品拿出来做特价场,因此不少城中的百货开始转型做奥特莱斯,一股百货的奥莱化趋势正在形成。
此外,在2013年,电商的发展对于传统百货零售业的影响和冲击日益显现。2012年,在网络人造节日“双十一”,天猫录得191亿元的销售业绩让不少传统百货零售业眼红,因此不少百货开始触网。
然而已经触网的百货的业绩在2013年并未有多少起色,毕竟传统百货在互联网式思维和人才方面都是有着很多先天的短板。不过,在2013年,天猫也开始主动拥抱线下,与银泰百货等进行了一系列O2O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最终在2013年双十一,天猫的销售业绩再攀新高,创下了350亿元的新纪录。这也让不少百货看到了线上线下融合的魅力。
在传统服饰领域,除了清库存整渠道外,不少企业也开始通过O2O的模式来拓展消费渠道和迎合消费者的购物习惯的变化。
可以说,传统企业在经济形势不景气、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所做出的上述改变,都给行业变革带来了新气象。
在2014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4G时代来袭,移动互联网业务会出现爆发式增长,传统的百货零售行业之间以及与电商之间的竞争会进一步加剧,而两者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竞争走向竞合,或许是明智之举。
此外,传统百货零售业还需要继续在特色化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挖掘消费者的更深层次的消费需求。譬如,小而精的社区超市的兴盛,就是因为抓住了消费者家门口的日常购物需求。
正如那句话,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传统百货零售业只有抓住时下的潮流和热点,主动求新求变,才能谋得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