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快讯 » 大暑解气的由来 大暑有什么习俗

大暑解气的由来 大暑有什么习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30 16:27    浏览次数:55

   1、大暑节气由来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度。

  《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2大暑有什么习俗

  浙江--大暑送“大暑船”活动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莆田--在大暑节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

  台湾--大暑节台湾周围的海域大多布满暖水鱼群,东北海域有鱿鱼,基隆外海有小卷、赤宗、彰化海域则有黄鳍鲷等。

  日本--大暑节气日本人会在社区里架起了长长的竹筒,把煮好的面条放到竹筒中过水冷却,供大家品尝。

  其他--喝暑羊

  山东不少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

  斗蟋蟀--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吃仙草--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

  吃凤梨--大暑期间,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汉族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

  3大暑养生

  1、药粥

  著名医家李时珍推崇药粥养生,他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药粥对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都是适宜的。所以,古人称“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乃粥也”,“日食二合米,胜似参芪一大包”。

  《医药六书》赞:“粳米粥为资生化育坤丹,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可见粥养对人之重要。药粥虽说对人体有益,也不可通用,要根据每人的不同体质、疾病,选用适当的药物,配制成粥方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2、饮水

  夏季养生,水也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物质。由于天气炎热,人体的水分蒸发消耗过快,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平时喝开水最好,也可以饮用绿豆水、菊花茶等清暑药茶,出汗的较多的饮用糖盐水、茶水等,适当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的电解质平衡,避免脱水。

 

  3、药膳

  盛夏阳热下降,絪蕴熏蒸,水气上腾,湿气充斥,故在此季节,感受湿邪者较多。在中医学中,湿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粘滞,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食疗药膳以清热解暑为宜。

  4、食材

  绿豆,中医上说:“绿豆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祛痘的作用。据《本草纲目》记载绿豆:”厚肠胃、作枕、明目、治头风头痛、除吐逆、治痘毒、利肿胀“。

 

  冬瓜,中医认为,冬瓜味甘、微寒、无毒,有清热毒、利小便、止渴除烦、祛湿解暑的功效,是一种解热利尿比较理想的日常食物。连皮一起煮汤,效果更明显。

  苦瓜,苦瓜性平、味苦甘,能清热、消暑、生津、清心、明目。传统医学认为,苦瓜生则性寒,熟则性温。生食清暑泻火、解热除烦;熟食养血滋肝、润脾补肾,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还能缓解热病烦渴、中暑发热、痢疾、痱子等。

  

   
以上就是大暑解气的由来 大暑有什么习俗的要点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大暑解气的由来 大暑有什么习俗有所帮助,如有侵权,联系我们37442552@qq.com。
 
 
资料名片
 
新快讯
 
经商宝 — 经商创业营销推广电子商务门户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特惠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